正在阅读:

美国人评它为年度最佳喜剧,哪里喜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人评它为年度最佳喜剧,哪里喜剧?

与其说这是一部展现东西差异的电影,我更认为这是一次华裔青年人情感上的寻根之旅。

文|南京大学 灰西

《别告诉她》无疑是2019年北美的一匹黑马。去年七月在全美四家影院小规模上映后即收获票房超过35万美元的好成绩。后全美上映,最终拿下北美票房1766.4万美元。截止至今其IMDB 评分仍保持在7.7,烂番茄好评98%,且在得奖季屡获提名,可以说《别告诉她》在北美口碑票房双丰收。

随着1月6号奥卡菲娜获得金球奖第77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角,1月10号这部北美黑马终于在国内上映。上映几日的票房并不算火爆,四百万不到。即便豆瓣、猫眼的评分都不低,也没能让其得到国内市场更多的认可。

春节档邻近,《别告诉她》的票房恐难再有显著增长。这一成绩和去年同样在北美爆火但在国内遭遇滑铁卢的亚裔电影《摘金奇缘》(仅获1149万元人民币票房)有着不小差距。

不从中国票房角度考虑,《摘金奇缘》和《别告诉她》在北美市场的连续爆火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几年崛起的亚裔电影。

《摘金奇缘》本质上是好莱坞模式的灰姑娘故事。以亚裔面孔代替白人,效仿制作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其重要性并不在于东西方价值观的冲撞,而更多体现在对由白人主导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格局有所突破。全亚裔阵容以及高票房见证了亚洲市场的崛起和亚裔观众消费能力的提升。

《别告诉她》则是从审美和文化上展现了比较贴近真实亚洲的影像。更聪明的是,王子逸以情为先,文化冲突为后,让外国的观众也能够尝试理解中国式、东方化的情感表达。

《摘金奇缘》

作为以海归回归故土为题材的电影,王子逸导演向西方展现了中国现代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这里的中国不再是西方视野里那个充斥着飞檐宝塔、遍地都是功夫之人的东方,也不再是以上海、香港形象为代表的现代大都市。

《别告诉她》里的长春是一座普通的城。永远灰蒙蒙的天空下,随处可见的拆迁改造中的建筑工地和闪着廉价霓虹的高楼。机场外扑向乘客的出租车司机、对海归展现出过分好奇的酒店老板、开业前机械地喊着口号的婚庆职员。当然这不是长春的全貌,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二线城市的一角。

除了城市,电影还真实再现了中国家庭聚会和现代婚礼场景。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却没什么真正可聊的。老一辈人说着多吃一点,年轻一辈闭上嘴默默接受。家庭聚会重要的是氛围,重要的的事从不会轻易拿上台面说,否则可能一开口就落得个不欢而散。

比如嘴上说着国人富裕了问Bili要不要回国发展的亲戚和揪着亲戚不放问她为什么如此认为却仍要将孩子送出国的母亲。这种冲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东西之间的矛盾,而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人内部所面对的问题。

中国婚礼更不可能是西方人眼中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在众人见证下承诺彼此一生的浪漫瞬间,而是一场大型的“亲友会”拼盘。和李安的喜宴已是两幅模样。

没有人借着酒意和热闹劲对新郎新娘百般捉弄以释放五千年集体的“性压抑”。

吃和久别重逢成了更是重要的目的。到场的人可能是新郎、新娘都没见过几面、关系不亲的祖辈朋友。就像在婚宴上和奶奶叙旧的老兵。没有什么人真心诚意地祝福新人,Haohao和爱子在台上互唱的日本情歌反倒成了不合时宜的尴尬节目。

爱情故事无关紧要,只是下酒菜而已。

在国内观众的评价中,仍能看出不少人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一点不可避免。

因为本质上这仍旧是西方视角下的东方奇观。

王子逸是在西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导演。《别告诉她》是根据她在This American Life的电台节目上口述的真实经历改编。她眼中的中国必定是一个让中国观众看起来有些陌生的中国。有意识地用霓虹美学的摄影风格拍摄出来的长春与中国人眼中的二线城市隔着不小的距离。

问题并不在于她展现了长春不发达的一面,而是一切看起来都被刻意扭曲成一种疏离的样貌。婚宴结束众人走秀式的离开令人摸不着头脑。Bili透过门缝与一个面无表情“小姐”的对视也只为迎合特定的想象。老土又魔幻的婚纱照背景、在墓地过于夸张的哭丧仪式,都透着一股用力过猛。

以往好莱坞制作发行的以亚裔为主人公的电影中,如《喜宴》、《喜福会》、《摘金奇缘》,婚姻为核心以表现东西文化冲突是常见的手法。以婚姻这件对个人和家庭都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大事为切入口,父辈对家族绵延的期待与子辈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两代不同的价值观得以碰撞。

而《别告诉她》不是。婚礼不再是焦点,沦为将所有琐碎串起来的一条松松垮垮的绳子。在这之中,父辈与子辈的冲突不再明显。这个故事里,大儿子定居日本,二儿子定居美国。年幼就出国的经历,使得父辈与子辈之间在文化观念上已经达成一致。孙辈作为海归二代,身上不再背负着东方观念的重担。

正因为如此,过去那些隐忍却又激烈的碰撞在这里成为一种不痛不痒的摩擦。当Bili试图理解长辈不告诉奶奶真相的原因时,一切只停留在不断地发问和否定之上。大伯领着Bili回酒店,一路上都在嘱咐她一定不要说出去,Bili无奈地重复那一句“我知道”。在医院在宾馆,她不断询问地那句话:“我们真的不告诉她吗”,大多数时候,父亲都以沉默回应。

王子逸选择生死这一不同于以往亚裔电影的切入口,却成为我们反思自身行为的契机。评论家选择奖和金球奖均将其纳为喜剧片也不难窥见东西方视角的差异。那些Bili在电影里没有弄明白的事也许反而能让我们警醒。

只有在中国文化环境成长下的人才能明白镜头下展示的东方文化里藏着多少悖论。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却总揪着不放。有太多该说的话都在酒里,都在烟里,却不在嘴上。

电影里许多场景都是话说到一半就被有意地切掉转场。

我们太习惯于沉默的得体,又被要求在特定的场合作秀般地发泄以示孝顺。这么一大家人万里迢迢为了见奶奶最后一面而回国,却把太多的时间浪费。他们沉浸在对自己过去长久的缺席和现在不得已欺骗奶奶的内疚中,却什么也没做。而对于奶奶来说,亲人的回家已经成为最好的一件事。

中国人太习惯于一厢情愿地做着我认为对你好的事情。奶奶隐瞒爷爷的病情,大家又效仿奶奶隐瞒她自己的病情。这可以简单地用“东方人看重家庭集体、西方人注重个体”的总结来解释吗?

影片最后奶奶直至今日仍健在的影像一下子好像让通篇的挣扎变得无关紧要。

东方玄学取得了胜利,是否就能证明延续老一辈的做法确实是正确的呢?在所有的争辩之中,如果真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大伯说的一句话。不告诉奶奶是在替奶奶承担精神上的压力。看似无视个人意愿的东方式举动背后是一种集体的牺牲。我无法定义好坏,但也许能让我们重新思考家庭与个人的关系。

《别告诉我》展现出另一种亚裔电影的形态。幽默大概是民族之间最难理解的东西,但值得庆幸的是情感世界通用。王子逸也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让《别告诉她》在亚裔圈之外仍能受到欢迎。

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情感成为动人的利器。与其说这是一部展现东西差异的电影,我更认为这是一次华裔青年人情感上的寻根之旅。

对Bili来说,在海外生活并不快乐,而童年在奶奶家度过的日子成为她生命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回国是对奶奶的不舍,但又何尝不是她迷茫途中的一次歇脚。

告诉奶奶病情除了出于对奶奶的考虑,也许也藏着她自己的私心。奶奶的病可以给她一个借口留下,不再去面对海外一事无成的人生。而当过去的快乐时光已经被压土机推倒,无处可寻的时候,她终于明白她想找寻的自我只存在回忆里。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别在未来的年轻人身上可能会逐渐消弭。家族传统不再成为压在年轻人身上喘不过气的石头,理想和自由更能让他们与个人主义产生共鸣。

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别不再难以跨越,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在经历过的人身上留下痕迹,就像Bili背后那些拔罐留下的罐印一样。那些皮肤上刺眼的黑色无法忽视但迟早会被吸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人评它为年度最佳喜剧,哪里喜剧?

与其说这是一部展现东西差异的电影,我更认为这是一次华裔青年人情感上的寻根之旅。

文|南京大学 灰西

《别告诉她》无疑是2019年北美的一匹黑马。去年七月在全美四家影院小规模上映后即收获票房超过35万美元的好成绩。后全美上映,最终拿下北美票房1766.4万美元。截止至今其IMDB 评分仍保持在7.7,烂番茄好评98%,且在得奖季屡获提名,可以说《别告诉她》在北美口碑票房双丰收。

随着1月6号奥卡菲娜获得金球奖第77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角,1月10号这部北美黑马终于在国内上映。上映几日的票房并不算火爆,四百万不到。即便豆瓣、猫眼的评分都不低,也没能让其得到国内市场更多的认可。

春节档邻近,《别告诉她》的票房恐难再有显著增长。这一成绩和去年同样在北美爆火但在国内遭遇滑铁卢的亚裔电影《摘金奇缘》(仅获1149万元人民币票房)有着不小差距。

不从中国票房角度考虑,《摘金奇缘》和《别告诉她》在北美市场的连续爆火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几年崛起的亚裔电影。

《摘金奇缘》本质上是好莱坞模式的灰姑娘故事。以亚裔面孔代替白人,效仿制作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其重要性并不在于东西方价值观的冲撞,而更多体现在对由白人主导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格局有所突破。全亚裔阵容以及高票房见证了亚洲市场的崛起和亚裔观众消费能力的提升。

《别告诉她》则是从审美和文化上展现了比较贴近真实亚洲的影像。更聪明的是,王子逸以情为先,文化冲突为后,让外国的观众也能够尝试理解中国式、东方化的情感表达。

《摘金奇缘》

作为以海归回归故土为题材的电影,王子逸导演向西方展现了中国现代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这里的中国不再是西方视野里那个充斥着飞檐宝塔、遍地都是功夫之人的东方,也不再是以上海、香港形象为代表的现代大都市。

《别告诉她》里的长春是一座普通的城。永远灰蒙蒙的天空下,随处可见的拆迁改造中的建筑工地和闪着廉价霓虹的高楼。机场外扑向乘客的出租车司机、对海归展现出过分好奇的酒店老板、开业前机械地喊着口号的婚庆职员。当然这不是长春的全貌,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二线城市的一角。

除了城市,电影还真实再现了中国家庭聚会和现代婚礼场景。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却没什么真正可聊的。老一辈人说着多吃一点,年轻一辈闭上嘴默默接受。家庭聚会重要的是氛围,重要的的事从不会轻易拿上台面说,否则可能一开口就落得个不欢而散。

比如嘴上说着国人富裕了问Bili要不要回国发展的亲戚和揪着亲戚不放问她为什么如此认为却仍要将孩子送出国的母亲。这种冲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东西之间的矛盾,而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人内部所面对的问题。

中国婚礼更不可能是西方人眼中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在众人见证下承诺彼此一生的浪漫瞬间,而是一场大型的“亲友会”拼盘。和李安的喜宴已是两幅模样。

没有人借着酒意和热闹劲对新郎新娘百般捉弄以释放五千年集体的“性压抑”。

吃和久别重逢成了更是重要的目的。到场的人可能是新郎、新娘都没见过几面、关系不亲的祖辈朋友。就像在婚宴上和奶奶叙旧的老兵。没有什么人真心诚意地祝福新人,Haohao和爱子在台上互唱的日本情歌反倒成了不合时宜的尴尬节目。

爱情故事无关紧要,只是下酒菜而已。

在国内观众的评价中,仍能看出不少人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一点不可避免。

因为本质上这仍旧是西方视角下的东方奇观。

王子逸是在西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导演。《别告诉她》是根据她在This American Life的电台节目上口述的真实经历改编。她眼中的中国必定是一个让中国观众看起来有些陌生的中国。有意识地用霓虹美学的摄影风格拍摄出来的长春与中国人眼中的二线城市隔着不小的距离。

问题并不在于她展现了长春不发达的一面,而是一切看起来都被刻意扭曲成一种疏离的样貌。婚宴结束众人走秀式的离开令人摸不着头脑。Bili透过门缝与一个面无表情“小姐”的对视也只为迎合特定的想象。老土又魔幻的婚纱照背景、在墓地过于夸张的哭丧仪式,都透着一股用力过猛。

以往好莱坞制作发行的以亚裔为主人公的电影中,如《喜宴》、《喜福会》、《摘金奇缘》,婚姻为核心以表现东西文化冲突是常见的手法。以婚姻这件对个人和家庭都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大事为切入口,父辈对家族绵延的期待与子辈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两代不同的价值观得以碰撞。

而《别告诉她》不是。婚礼不再是焦点,沦为将所有琐碎串起来的一条松松垮垮的绳子。在这之中,父辈与子辈的冲突不再明显。这个故事里,大儿子定居日本,二儿子定居美国。年幼就出国的经历,使得父辈与子辈之间在文化观念上已经达成一致。孙辈作为海归二代,身上不再背负着东方观念的重担。

正因为如此,过去那些隐忍却又激烈的碰撞在这里成为一种不痛不痒的摩擦。当Bili试图理解长辈不告诉奶奶真相的原因时,一切只停留在不断地发问和否定之上。大伯领着Bili回酒店,一路上都在嘱咐她一定不要说出去,Bili无奈地重复那一句“我知道”。在医院在宾馆,她不断询问地那句话:“我们真的不告诉她吗”,大多数时候,父亲都以沉默回应。

王子逸选择生死这一不同于以往亚裔电影的切入口,却成为我们反思自身行为的契机。评论家选择奖和金球奖均将其纳为喜剧片也不难窥见东西方视角的差异。那些Bili在电影里没有弄明白的事也许反而能让我们警醒。

只有在中国文化环境成长下的人才能明白镜头下展示的东方文化里藏着多少悖论。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却总揪着不放。有太多该说的话都在酒里,都在烟里,却不在嘴上。

电影里许多场景都是话说到一半就被有意地切掉转场。

我们太习惯于沉默的得体,又被要求在特定的场合作秀般地发泄以示孝顺。这么一大家人万里迢迢为了见奶奶最后一面而回国,却把太多的时间浪费。他们沉浸在对自己过去长久的缺席和现在不得已欺骗奶奶的内疚中,却什么也没做。而对于奶奶来说,亲人的回家已经成为最好的一件事。

中国人太习惯于一厢情愿地做着我认为对你好的事情。奶奶隐瞒爷爷的病情,大家又效仿奶奶隐瞒她自己的病情。这可以简单地用“东方人看重家庭集体、西方人注重个体”的总结来解释吗?

影片最后奶奶直至今日仍健在的影像一下子好像让通篇的挣扎变得无关紧要。

东方玄学取得了胜利,是否就能证明延续老一辈的做法确实是正确的呢?在所有的争辩之中,如果真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大伯说的一句话。不告诉奶奶是在替奶奶承担精神上的压力。看似无视个人意愿的东方式举动背后是一种集体的牺牲。我无法定义好坏,但也许能让我们重新思考家庭与个人的关系。

《别告诉我》展现出另一种亚裔电影的形态。幽默大概是民族之间最难理解的东西,但值得庆幸的是情感世界通用。王子逸也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让《别告诉她》在亚裔圈之外仍能受到欢迎。

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情感成为动人的利器。与其说这是一部展现东西差异的电影,我更认为这是一次华裔青年人情感上的寻根之旅。

对Bili来说,在海外生活并不快乐,而童年在奶奶家度过的日子成为她生命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回国是对奶奶的不舍,但又何尝不是她迷茫途中的一次歇脚。

告诉奶奶病情除了出于对奶奶的考虑,也许也藏着她自己的私心。奶奶的病可以给她一个借口留下,不再去面对海外一事无成的人生。而当过去的快乐时光已经被压土机推倒,无处可寻的时候,她终于明白她想找寻的自我只存在回忆里。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别在未来的年轻人身上可能会逐渐消弭。家族传统不再成为压在年轻人身上喘不过气的石头,理想和自由更能让他们与个人主义产生共鸣。

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别不再难以跨越,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在经历过的人身上留下痕迹,就像Bili背后那些拔罐留下的罐印一样。那些皮肤上刺眼的黑色无法忽视但迟早会被吸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