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大运营商流量单月不清零,资费未降背后有玄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大运营商流量单月不清零,资费未降背后有玄机

改革不能不动既有利益的奶酪,你不主动,科技浪潮也会逼你动。以主动姿态满足用户需求,提速降费的步伐还应再快一点,还利于民还能更给力。

三大运营商的流量政策,向来是饱受诟病。在酝酿了一段时间之后,流量新政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来。三大运营商昨日同时宣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昨日分别公告表示,此次推出普惠制的手机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全部手机月套餐客户均可自动享受。

新政推出流量单月不清零政策,但是资费、套餐费依旧未变。所谓,手机流量“单月不清零”,简而言之,就是消费者套餐内的流量如果没有在当月用完,可以自动顺延到下个月接着使用。结转流量的扣费顺序方面,将优先扣减上月剩余流量,但是,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

举个栗子,假如你订了一个4G套餐,其中包括4GB的流量,你一个月用了3GB,到了月底,还有1GB的流量不再清零,而是转到下一个月,下一个月先使用这1GB的流量,在这1GB流量用完后,再使用你套餐中的流量。如果这个月内你没有用完1GB,只用了200MB,那么还有800MB,就会被清零,你可以转到下一个月只有4GB的流量了。”

三大运营商,表示,此项服务措施将惠及4G、3G、2G手机月套餐用户,优惠范围广泛,将有助于解决用户套餐内剩余流量问题,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但是,对于此举,广大消费者,态度褒贬不一。

有财友认为:“我们当然是希望就是永久性的啦,至少比没有好吧,至少有进步了。”

有财友表示:“我觉得这个挺好的,我觉得而以前很多流量我都用不完,又不能顺延到下个月,挺不合算的。”

当然了质疑声,也有。

有财友表示:“关于流量不清零这个事情,如果对于一个每个月流量都不够的人来说,不清零意义不大,因为他没有剩流量。如果对于一个每个月流量用不完的人来说,不清零意义不大,因为越攒越用不完。所以说最实在的,还是尽快把资费降一降。”

有财友认为:“对于我这种月初就用完的网民来讲,一点也不起作用。该用完的还是用完了,用不完的还是用不完,实质上讲就是此次变化并没有什么大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三大运营商既然要改,为何步子迈的这么小?或许,也有一些难言之隐。

一、市场化运营程度低,垄断现象明显

作为酝酿了许久的电信改革,此次出台的政策恐是不符合预期。看下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就会发现,仅仅是单月流量不清零。就连,手机流量不清零难以推行,更不用说降低资费了。

有专家认为,三大运营商不响应政策号召的提速降费,以及手机流量不清零等号召,主要是因为电信市场没有市场化运营,垄断现象明显,导致了运营商重复投资建设严重,最终导致运营商无法降低资费。所以,流量不清零政策出台,很难加速电信资费下调的进程。要想推动电信资费下调,必须从电信市场化做起。

二、传统业务萎缩,流量业务大幅度增长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只推单月清零,而不是出台降低资费等措施,这和其自身业务增长点,利益点有巨大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传统的语音业务一直在萎缩,流量收入是三家新的收入增长点,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40.8M,同比增长86.8%。

传统业务已经萎缩,如果再砍掉新业务的的利益,想必是各大运营商都不愿意做的。

三、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三家运营商情况各自不同

流量不清零这方面的收入在运营商总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对三家企业的影响却大不相同。对于中国移动这种每年营收达几千亿元的企业来说,损失几个亿的流量收入并不算什么,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就不一样了,这两家企业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跟中国移动的差距很大,几个亿并不是小数目。

所以,流量单月不清零或是为进一步的电信改革试水。

挖财社区财经观察员认为,流量单月不清零政策只是电信改革的第一步,后续的更多优惠政策,更多给力措施会相继实施。

借用人民日报微博发表的评论:千呼万唤,三大运营商宣布下月开始“当月流量不清零”。移动互联网是创新风口,但无论“互联网+”什么,都依赖网络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强劲支撑。

改革不能不动既有利益的奶酪,你不主动,科技浪潮也会逼你动。以主动姿态满足用户需求,提速降费的步伐还应再快一点,还利于民还能更给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大运营商流量单月不清零,资费未降背后有玄机

改革不能不动既有利益的奶酪,你不主动,科技浪潮也会逼你动。以主动姿态满足用户需求,提速降费的步伐还应再快一点,还利于民还能更给力。

三大运营商的流量政策,向来是饱受诟病。在酝酿了一段时间之后,流量新政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来。三大运营商昨日同时宣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昨日分别公告表示,此次推出普惠制的手机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全部手机月套餐客户均可自动享受。

新政推出流量单月不清零政策,但是资费、套餐费依旧未变。所谓,手机流量“单月不清零”,简而言之,就是消费者套餐内的流量如果没有在当月用完,可以自动顺延到下个月接着使用。结转流量的扣费顺序方面,将优先扣减上月剩余流量,但是,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

举个栗子,假如你订了一个4G套餐,其中包括4GB的流量,你一个月用了3GB,到了月底,还有1GB的流量不再清零,而是转到下一个月,下一个月先使用这1GB的流量,在这1GB流量用完后,再使用你套餐中的流量。如果这个月内你没有用完1GB,只用了200MB,那么还有800MB,就会被清零,你可以转到下一个月只有4GB的流量了。”

三大运营商,表示,此项服务措施将惠及4G、3G、2G手机月套餐用户,优惠范围广泛,将有助于解决用户套餐内剩余流量问题,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但是,对于此举,广大消费者,态度褒贬不一。

有财友认为:“我们当然是希望就是永久性的啦,至少比没有好吧,至少有进步了。”

有财友表示:“我觉得这个挺好的,我觉得而以前很多流量我都用不完,又不能顺延到下个月,挺不合算的。”

当然了质疑声,也有。

有财友表示:“关于流量不清零这个事情,如果对于一个每个月流量都不够的人来说,不清零意义不大,因为他没有剩流量。如果对于一个每个月流量用不完的人来说,不清零意义不大,因为越攒越用不完。所以说最实在的,还是尽快把资费降一降。”

有财友认为:“对于我这种月初就用完的网民来讲,一点也不起作用。该用完的还是用完了,用不完的还是用不完,实质上讲就是此次变化并没有什么大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三大运营商既然要改,为何步子迈的这么小?或许,也有一些难言之隐。

一、市场化运营程度低,垄断现象明显

作为酝酿了许久的电信改革,此次出台的政策恐是不符合预期。看下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就会发现,仅仅是单月流量不清零。就连,手机流量不清零难以推行,更不用说降低资费了。

有专家认为,三大运营商不响应政策号召的提速降费,以及手机流量不清零等号召,主要是因为电信市场没有市场化运营,垄断现象明显,导致了运营商重复投资建设严重,最终导致运营商无法降低资费。所以,流量不清零政策出台,很难加速电信资费下调的进程。要想推动电信资费下调,必须从电信市场化做起。

二、传统业务萎缩,流量业务大幅度增长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只推单月清零,而不是出台降低资费等措施,这和其自身业务增长点,利益点有巨大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传统的语音业务一直在萎缩,流量收入是三家新的收入增长点,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40.8M,同比增长86.8%。

传统业务已经萎缩,如果再砍掉新业务的的利益,想必是各大运营商都不愿意做的。

三、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三家运营商情况各自不同

流量不清零这方面的收入在运营商总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对三家企业的影响却大不相同。对于中国移动这种每年营收达几千亿元的企业来说,损失几个亿的流量收入并不算什么,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就不一样了,这两家企业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跟中国移动的差距很大,几个亿并不是小数目。

所以,流量单月不清零或是为进一步的电信改革试水。

挖财社区财经观察员认为,流量单月不清零政策只是电信改革的第一步,后续的更多优惠政策,更多给力措施会相继实施。

借用人民日报微博发表的评论:千呼万唤,三大运营商宣布下月开始“当月流量不清零”。移动互联网是创新风口,但无论“互联网+”什么,都依赖网络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强劲支撑。

改革不能不动既有利益的奶酪,你不主动,科技浪潮也会逼你动。以主动姿态满足用户需求,提速降费的步伐还应再快一点,还利于民还能更给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