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的邻居竟然得了奥斯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的邻居竟然得了奥斯卡

希望我们的导演们也要加油。

文|老斯基财经  宝库斯基

人人都爱看电影,说得再严谨一点,人人都爱看好电影。

在洛杉矶,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寄生虫》这部来自韩国的作品成了最大赢家。

最佳影片、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均被《寄生虫》收入囊中。

这不仅创造了韩国电影的历史,也创造了奥斯卡的历史,此前仅有五部电影同时入围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但它们全都只拿到了最佳外语片奖。

当《寄生虫》的剧组一次又一次被喊上台领取小金人的时候,这是导演奉俊昊最开心的时刻,在获奖感言中,他说:

“当我年轻时学电影,有一句话一直刻在我心中:最个人的东西就是最有创造性的东西。”

前不久,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着《两只老虎》,我被迫像电影导演一样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拍出有创造性的电影。

因为有的电影看完,会让观众有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看海报,有葛优,有赵薇,还有范伟、闫妮,这电影能不好看吗?买票、取票、来半份爆米花,坐下看戏。

开头葛优饰演的大富豪就被跟踪绑架。哇,刺激,我喜欢。

乔杉饰演的绑匪,因为爱情事业皆不顺,于是绑票索要两百万。嗯,接着看。

葛优提出要求,想拿钱,得先替我办三件事。微微感觉不妙。

三件事,分别对应了爱情、友情和亲情,人质和绑匪在三个故事中完成了自我的心灵救赎,从双双自暴自弃到最后重新热爱生活。

结尾又是皆大欢喜。

看完,我很失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电影能讲好一个故事都成了奢求。

我不是针对《两只老虎》,在一堆烂片中,它已经算用心的了。导演野心很大,又想拍黑色犯罪又想拍温情鸡汤,这没错。

三个故事对应三个主题,这样的结构20多年前的电影《甲方乙方》就用过了,但被《两只老虎》拍成了小品合集的效果。

故事缺少逻辑,台词全是老套路,我们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他们也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

题材很好,演员很好,投资很多,但看了就是让人尴尬,这是不少国产片的现状。

我们当然有好电影,但很多都年代久远。

《哪吒》、《流浪地球》大火,但平心而论,我们喜欢他们不是他们的绝对水准有多高,是因为至少他们是用心在做。

至于《我不是药神》这样切中现实唤起共鸣的电影,就更少了。

《寄生虫》就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这也是导演奉俊昊的巅峰之作。

韩国是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

2019年年初,KBS电视台以“财富的不平等”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的回答者认为“韩国财富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认为“不太严重”的人仅占3%。

报道称,对于本人或子女是否能进入社会上流阶层,46%的人认为“不可能”,回答“有可能”的人仅占17%。在引发贫富差距的原因方面,28%的人认为“要看父母是否有钱”。

《寄生虫》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

影片讲述了无业游民的一户穷人,机缘巧合与IT公司老总一家接触后,因为阶层差异而发生的一连串意外事件。

两家人从素不相识到亲密接触,再峰回路转,但双方都发现维持这种关系实在是太难了,就像两个物种在交流,穷富两方的矛盾最终爆发,成了悲剧。

“有钱人家的孩子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

“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很善良,超级善良。”

作为一名观众,你一定会为这样的台词所震撼。

在越来越压抑的韩国,穷人和富人几乎没有交集。

导演奉俊昊用一个新奇的角度展示了贫民和富豪两种人生,当贫困的底层人民走进富人家高不可攀的日常生活,这相当于一场社会实验。

关注现实,反映现实,导演奉俊昊的故事,也是韩国电影发展的历史。

1997年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政府提出“文化立国”的策略,实行电影分级制,电影产业成为了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允许风投进入并享受减税政策。

1999年“光头运动”爆发。

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首尔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

同一年,毛头小伙奉俊昊拍了自己的处女作《绑架门口狗》。

运动成功之后,韩国导演一鼓作气,韩国电影迎来了大发展。

因为扶持政策,即便《绑架门口狗》这样的电影反响平平,奉俊昊依然能获得资金支持。

2003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杀人回忆》诞生。

而后的《汉江怪物》、《雪国列车》、《玉子》,即使遇到失败,奉俊昊也总是敢于突破、大胆探索,以其惊人的判断力,拥抱潮流的方向。

能有这样的成就,除了自身天赋,还有严格的训练。

考上名校只是第一步,毕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有一部短片入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至少有一部短片在釜山、东京、上海等同级别电影节上获奖;能够拍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长片。

毕业后,到剧组从打杂干起。

赚钱也不是电影的唯一目的。

《熔炉》上映后,韩国国会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辩护人》上映后,“釜林事件”中的五名被告沉冤得雪;《梨泰院杀人事件》促使相关案件重新审理……

政策支持,极高的从业门槛,全行业务实的氛围,这都是韩国电影成功的关键。

如果对奥斯卡的评选规则稍有了解,我们就能明白《寄生虫》这样的电影能获奖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应该祝贺韩国电影取得的成绩,这是韩国百年电影发展的里程碑。

这个时候,不要说奥斯卡有啥了不起的,不要指责韩国也有烂片,更不要搬出古董,说我们之前也有好电影。

承认别人的进步,也是自己进步的动力。

并且,韩国人能开开心心去领奖,总统发贺电庆祝,这说明,拍点揭自己伤疤的电影,不算家丑外扬,外国人叫好给发奖,也不算是外人看笑话。

希望我们的导演们也要加油。

校园爱情不一定得堕胎,小孩子的感情有时候比大人还真挚。

古装戏不一定都是情情爱爱,也不全是尔虞我诈,我们更想看看,一个有人性的古人是啥样。

我们并不讨厌真善美,但不要说教不要生搬硬套,要有真实的恶作对比,才能体现善的可贵。

不要用矫揉造作的台词回避现实的真实,你累观众也累,你还要骂观众素质低。

好电影不一定要很多钱,很多明星,很大的场面,很牛逼的后期,只要能展现我们老百姓的焦虑,反映我们的关切,满足我们的好奇,承载我们的希望。

造一个梦,让观众在这个梦里看见自己。

这就是好电影。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贺信里写道:

“《寄生虫》给人的感觉既有欢快,又有悲伤,在社会贡献方面也新颖且成功,会让观众重新思考一部电影可以带给人的感动和力量。”

“为了让我们的电影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没有忧虑地制作更多优秀作品,政府也会给予支持、一起努力。”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的邻居竟然得了奥斯卡

希望我们的导演们也要加油。

文|老斯基财经  宝库斯基

人人都爱看电影,说得再严谨一点,人人都爱看好电影。

在洛杉矶,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寄生虫》这部来自韩国的作品成了最大赢家。

最佳影片、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均被《寄生虫》收入囊中。

这不仅创造了韩国电影的历史,也创造了奥斯卡的历史,此前仅有五部电影同时入围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但它们全都只拿到了最佳外语片奖。

当《寄生虫》的剧组一次又一次被喊上台领取小金人的时候,这是导演奉俊昊最开心的时刻,在获奖感言中,他说:

“当我年轻时学电影,有一句话一直刻在我心中:最个人的东西就是最有创造性的东西。”

前不久,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着《两只老虎》,我被迫像电影导演一样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拍出有创造性的电影。

因为有的电影看完,会让观众有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看海报,有葛优,有赵薇,还有范伟、闫妮,这电影能不好看吗?买票、取票、来半份爆米花,坐下看戏。

开头葛优饰演的大富豪就被跟踪绑架。哇,刺激,我喜欢。

乔杉饰演的绑匪,因为爱情事业皆不顺,于是绑票索要两百万。嗯,接着看。

葛优提出要求,想拿钱,得先替我办三件事。微微感觉不妙。

三件事,分别对应了爱情、友情和亲情,人质和绑匪在三个故事中完成了自我的心灵救赎,从双双自暴自弃到最后重新热爱生活。

结尾又是皆大欢喜。

看完,我很失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电影能讲好一个故事都成了奢求。

我不是针对《两只老虎》,在一堆烂片中,它已经算用心的了。导演野心很大,又想拍黑色犯罪又想拍温情鸡汤,这没错。

三个故事对应三个主题,这样的结构20多年前的电影《甲方乙方》就用过了,但被《两只老虎》拍成了小品合集的效果。

故事缺少逻辑,台词全是老套路,我们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他们也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搞笑煽情。

题材很好,演员很好,投资很多,但看了就是让人尴尬,这是不少国产片的现状。

我们当然有好电影,但很多都年代久远。

《哪吒》、《流浪地球》大火,但平心而论,我们喜欢他们不是他们的绝对水准有多高,是因为至少他们是用心在做。

至于《我不是药神》这样切中现实唤起共鸣的电影,就更少了。

《寄生虫》就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这也是导演奉俊昊的巅峰之作。

韩国是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

2019年年初,KBS电视台以“财富的不平等”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的回答者认为“韩国财富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认为“不太严重”的人仅占3%。

报道称,对于本人或子女是否能进入社会上流阶层,46%的人认为“不可能”,回答“有可能”的人仅占17%。在引发贫富差距的原因方面,28%的人认为“要看父母是否有钱”。

《寄生虫》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

影片讲述了无业游民的一户穷人,机缘巧合与IT公司老总一家接触后,因为阶层差异而发生的一连串意外事件。

两家人从素不相识到亲密接触,再峰回路转,但双方都发现维持这种关系实在是太难了,就像两个物种在交流,穷富两方的矛盾最终爆发,成了悲剧。

“有钱人家的孩子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

“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很善良,超级善良。”

作为一名观众,你一定会为这样的台词所震撼。

在越来越压抑的韩国,穷人和富人几乎没有交集。

导演奉俊昊用一个新奇的角度展示了贫民和富豪两种人生,当贫困的底层人民走进富人家高不可攀的日常生活,这相当于一场社会实验。

关注现实,反映现实,导演奉俊昊的故事,也是韩国电影发展的历史。

1997年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政府提出“文化立国”的策略,实行电影分级制,电影产业成为了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允许风投进入并享受减税政策。

1999年“光头运动”爆发。

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首尔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

同一年,毛头小伙奉俊昊拍了自己的处女作《绑架门口狗》。

运动成功之后,韩国导演一鼓作气,韩国电影迎来了大发展。

因为扶持政策,即便《绑架门口狗》这样的电影反响平平,奉俊昊依然能获得资金支持。

2003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杀人回忆》诞生。

而后的《汉江怪物》、《雪国列车》、《玉子》,即使遇到失败,奉俊昊也总是敢于突破、大胆探索,以其惊人的判断力,拥抱潮流的方向。

能有这样的成就,除了自身天赋,还有严格的训练。

考上名校只是第一步,毕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有一部短片入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至少有一部短片在釜山、东京、上海等同级别电影节上获奖;能够拍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长片。

毕业后,到剧组从打杂干起。

赚钱也不是电影的唯一目的。

《熔炉》上映后,韩国国会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辩护人》上映后,“釜林事件”中的五名被告沉冤得雪;《梨泰院杀人事件》促使相关案件重新审理……

政策支持,极高的从业门槛,全行业务实的氛围,这都是韩国电影成功的关键。

如果对奥斯卡的评选规则稍有了解,我们就能明白《寄生虫》这样的电影能获奖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应该祝贺韩国电影取得的成绩,这是韩国百年电影发展的里程碑。

这个时候,不要说奥斯卡有啥了不起的,不要指责韩国也有烂片,更不要搬出古董,说我们之前也有好电影。

承认别人的进步,也是自己进步的动力。

并且,韩国人能开开心心去领奖,总统发贺电庆祝,这说明,拍点揭自己伤疤的电影,不算家丑外扬,外国人叫好给发奖,也不算是外人看笑话。

希望我们的导演们也要加油。

校园爱情不一定得堕胎,小孩子的感情有时候比大人还真挚。

古装戏不一定都是情情爱爱,也不全是尔虞我诈,我们更想看看,一个有人性的古人是啥样。

我们并不讨厌真善美,但不要说教不要生搬硬套,要有真实的恶作对比,才能体现善的可贵。

不要用矫揉造作的台词回避现实的真实,你累观众也累,你还要骂观众素质低。

好电影不一定要很多钱,很多明星,很大的场面,很牛逼的后期,只要能展现我们老百姓的焦虑,反映我们的关切,满足我们的好奇,承载我们的希望。

造一个梦,让观众在这个梦里看见自己。

这就是好电影。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贺信里写道:

“《寄生虫》给人的感觉既有欢快,又有悲伤,在社会贡献方面也新颖且成功,会让观众重新思考一部电影可以带给人的感动和力量。”

“为了让我们的电影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没有忧虑地制作更多优秀作品,政府也会给予支持、一起努力。”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