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都来跨界造口罩,是不是傻?能不能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都来跨界造口罩,是不是傻?能不能行?

中国不能不诞生顶尖的口罩品牌?从市场容量来看,从发展阶段来看,一定能!

文|经观财经眼 一业

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有两个“一线”地带非常重要:抗击疫情的一线,和企业复工的一线。

抗击疫情的一线,依然是缺物资、缺人手,大量的医务人员,还在纷纷驰援湖北、武汉。企业复工的一线,可以看上海的高速、地铁,可以说车满、人满,人口在城市聚集流动起来,防疫的压力非常大。

两个“一线”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口罩紧缺!

01

可以少吃一顿饭,不能出门没有口罩。复工的一线或多或少能缓一缓,抗击疫情的一线绝对不能缓。

口罩是真的紧缺,不然也不会有大量的企业跨界造口罩。

车企五菱跨界造口罩,是第一个被刷遍网络的新闻。当时这件事情很“硬核”,今天已经很普遍——五菱首批20万只口罩已经下线,比亚迪、广汽、中石化、富士康也纷纷开始跟进。

企业跨界造口罩,像汽车、石化、电子企业,是一下子由重变轻了,还有家纺、纸尿裤、内衣、服装这些企业,本身属于轻工业,但也是由表及里了。

很难统计,有多少行业、多少企业在跨界造口罩。但是很明显,知名企业跨界造口罩,风头甚至盖过了也在加班加点的口罩生产厂。

这些知名企业跨界,有的是为了自给自足,不给社会添麻烦,有的是重点驰援抗疫一线。总之不是为了赚钱,显然也赚不到太多钱。

02

都来跨界造口罩,是不是傻?

知名企业跨界造口罩,多半是“傻”。因为不赚钱,这是行业属性决定的,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所得和付出不成正比的行业;当然也赚不到钱,这是疫情这个非常时期的非常状况决定的——不允许发国难财。

知名企业跨界做口罩,确实傻,但傻得很有道理:

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一个品牌从诞生起,就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上面我们提到的转产做口罩的这些企业,来自汽车行业、石油行业、电子行业,都是支柱产业里的龙头企业,而且恰恰都有品牌背书。

非常时期,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依靠企业的“傻”——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解决。而支柱产业、有品牌背书的龙头企业冲在前面,最能化解国人的忧虑,有利于凝聚人心。

非常时期,有些企业的“傻”,是对“精明”的对冲。非常时期的过度精明,是要人命的——2003年的非典期间,出现了大量的“黑心口罩”。知名企业的产能大增,可以有效打击非法牟利、拿人命开玩笑的坑蒙拐骗。

03

都来跨界造口罩,能不能行?

这次疫情,美国品牌3M的N95口罩最火,有市场人士推测,之前在防霾口罩市场,3M可能承包了国内整个大概90%的份额。作为口罩需求大国,国产口罩的市场表现,似乎不太行。

尽管知名企业跨界做口罩,已经是一门“良心生意”,我们确实还需要看一看这些跨界企业的专业背景。

其实,专业背景方面,倒是不用太过担心,这些企业都不是从零做起。比如五菱转产做口罩,其实是借助了相关领域的零配件供应商的专业能力,中石化做口罩,则是利用自身在原料供应上的优势,主动对接下游的生产线……这些企业,多数都有产业链、资源整合上的专长和优势。

很多人凭直观印象就知道,满足基本防护需求的民用或医用口罩,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并非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产品。

疫情之下,跨界做口罩能不能行,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专业问题,而是与时间赛跑的问题。这其实也不是问题,比如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耗时耗力建造的车间,就不是问题,这些转产口罩的制造业企业,大多都有高标准的生产车间。

不过,跨界做口罩,确实也算得上“硬核”,而且肯定是实力上的“硬核”——我们虽然缺少3M、霍尼韦尔这种消费级的口罩品牌,但在产业配套、制造能力、社会动员能力上,从来就没有输给谁。

由此也可以想象,以中国制造“硬核”的实力,疫情之后,这些企业要转产回到本业,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04

新冠疫情让口罩“一罩难求”,疫情之后,中国也需要立得住的口罩品牌。

原因很简单,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口罩消费国,但消费级市场90%的份额,却不在我们的企业手中。

做口罩容易,做到顶尖不容易。正常情况下,天猫上3M的KN95防护口罩每只售价为6~8元,国内普通厂商同类口罩售价则在2元以下。

品牌是一方面,品牌的背后,还是核心竞争力——技术。国内能够生产符合美国N95级和欧洲P1、P2级标准口罩布的厂家,只有一家。

从圆珠笔芯到口罩布,事实再次证明,没有低端的产业,只有不能把创新做到极致、掌握产品核心价值的企业。

而新冠病毒疫情,企业跨界造口罩,实际上激发了口罩行业:

如今半路出家、跨界转产口罩的企业,在疫情结束之后,其中一些大概率是要留在行业内的。这是必然,而且是好事,不是什么“不务正业”。

口罩产品横扫全球的3M,“除了上帝、什么都造”,多元化并没有妨碍它的创新能力。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那些成熟的行业,一定会面临多元化的问题——多元化不一定是摊大饼,而是真正将各个领域融会贯通、精耕细作。

表面上看,成熟的行业往往难有大的发展空间,像圆珠笔芯和口罩布这种低单价的产品,得到与付出更是完全不成正比。这其实是一个误解,这种误解,来自于中国过去的发展状况:有很多行业挣钱太容易,但同时,发展也太粗放。

中国不能不诞生顶尖的口罩品牌?从市场容量来看,从发展阶段来看,一定能!

跨界,也没有什么不可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都来跨界造口罩,是不是傻?能不能行?

中国不能不诞生顶尖的口罩品牌?从市场容量来看,从发展阶段来看,一定能!

文|经观财经眼 一业

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有两个“一线”地带非常重要:抗击疫情的一线,和企业复工的一线。

抗击疫情的一线,依然是缺物资、缺人手,大量的医务人员,还在纷纷驰援湖北、武汉。企业复工的一线,可以看上海的高速、地铁,可以说车满、人满,人口在城市聚集流动起来,防疫的压力非常大。

两个“一线”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口罩紧缺!

01

可以少吃一顿饭,不能出门没有口罩。复工的一线或多或少能缓一缓,抗击疫情的一线绝对不能缓。

口罩是真的紧缺,不然也不会有大量的企业跨界造口罩。

车企五菱跨界造口罩,是第一个被刷遍网络的新闻。当时这件事情很“硬核”,今天已经很普遍——五菱首批20万只口罩已经下线,比亚迪、广汽、中石化、富士康也纷纷开始跟进。

企业跨界造口罩,像汽车、石化、电子企业,是一下子由重变轻了,还有家纺、纸尿裤、内衣、服装这些企业,本身属于轻工业,但也是由表及里了。

很难统计,有多少行业、多少企业在跨界造口罩。但是很明显,知名企业跨界造口罩,风头甚至盖过了也在加班加点的口罩生产厂。

这些知名企业跨界,有的是为了自给自足,不给社会添麻烦,有的是重点驰援抗疫一线。总之不是为了赚钱,显然也赚不到太多钱。

02

都来跨界造口罩,是不是傻?

知名企业跨界造口罩,多半是“傻”。因为不赚钱,这是行业属性决定的,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所得和付出不成正比的行业;当然也赚不到钱,这是疫情这个非常时期的非常状况决定的——不允许发国难财。

知名企业跨界做口罩,确实傻,但傻得很有道理:

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一个品牌从诞生起,就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上面我们提到的转产做口罩的这些企业,来自汽车行业、石油行业、电子行业,都是支柱产业里的龙头企业,而且恰恰都有品牌背书。

非常时期,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依靠企业的“傻”——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解决。而支柱产业、有品牌背书的龙头企业冲在前面,最能化解国人的忧虑,有利于凝聚人心。

非常时期,有些企业的“傻”,是对“精明”的对冲。非常时期的过度精明,是要人命的——2003年的非典期间,出现了大量的“黑心口罩”。知名企业的产能大增,可以有效打击非法牟利、拿人命开玩笑的坑蒙拐骗。

03

都来跨界造口罩,能不能行?

这次疫情,美国品牌3M的N95口罩最火,有市场人士推测,之前在防霾口罩市场,3M可能承包了国内整个大概90%的份额。作为口罩需求大国,国产口罩的市场表现,似乎不太行。

尽管知名企业跨界做口罩,已经是一门“良心生意”,我们确实还需要看一看这些跨界企业的专业背景。

其实,专业背景方面,倒是不用太过担心,这些企业都不是从零做起。比如五菱转产做口罩,其实是借助了相关领域的零配件供应商的专业能力,中石化做口罩,则是利用自身在原料供应上的优势,主动对接下游的生产线……这些企业,多数都有产业链、资源整合上的专长和优势。

很多人凭直观印象就知道,满足基本防护需求的民用或医用口罩,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并非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产品。

疫情之下,跨界做口罩能不能行,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专业问题,而是与时间赛跑的问题。这其实也不是问题,比如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耗时耗力建造的车间,就不是问题,这些转产口罩的制造业企业,大多都有高标准的生产车间。

不过,跨界做口罩,确实也算得上“硬核”,而且肯定是实力上的“硬核”——我们虽然缺少3M、霍尼韦尔这种消费级的口罩品牌,但在产业配套、制造能力、社会动员能力上,从来就没有输给谁。

由此也可以想象,以中国制造“硬核”的实力,疫情之后,这些企业要转产回到本业,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04

新冠疫情让口罩“一罩难求”,疫情之后,中国也需要立得住的口罩品牌。

原因很简单,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口罩消费国,但消费级市场90%的份额,却不在我们的企业手中。

做口罩容易,做到顶尖不容易。正常情况下,天猫上3M的KN95防护口罩每只售价为6~8元,国内普通厂商同类口罩售价则在2元以下。

品牌是一方面,品牌的背后,还是核心竞争力——技术。国内能够生产符合美国N95级和欧洲P1、P2级标准口罩布的厂家,只有一家。

从圆珠笔芯到口罩布,事实再次证明,没有低端的产业,只有不能把创新做到极致、掌握产品核心价值的企业。

而新冠病毒疫情,企业跨界造口罩,实际上激发了口罩行业:

如今半路出家、跨界转产口罩的企业,在疫情结束之后,其中一些大概率是要留在行业内的。这是必然,而且是好事,不是什么“不务正业”。

口罩产品横扫全球的3M,“除了上帝、什么都造”,多元化并没有妨碍它的创新能力。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那些成熟的行业,一定会面临多元化的问题——多元化不一定是摊大饼,而是真正将各个领域融会贯通、精耕细作。

表面上看,成熟的行业往往难有大的发展空间,像圆珠笔芯和口罩布这种低单价的产品,得到与付出更是完全不成正比。这其实是一个误解,这种误解,来自于中国过去的发展状况:有很多行业挣钱太容易,但同时,发展也太粗放。

中国不能不诞生顶尖的口罩品牌?从市场容量来看,从发展阶段来看,一定能!

跨界,也没有什么不可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