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新冠疫苗研发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严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新冠疫苗研发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严谨

一次次的“重大成果”都被打脸,是谁在迫不及待的发布不靠谱的研究?

图片来源:图虫

文|谢欣

2月25日上午,新冠肺炎又迎来了一条“重磅”消息。据天津市当地媒体“津云新闻”报道,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经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该疫苗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

报道还称,黄金海教授本人已经以4倍量口服新冠疫苗样品,无任何副反应。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寻求合作方,希望能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

“疫苗研发成功”、“研发者以身试苗”——这些词无疑都让人振奋。然而这条新闻却遭到了大量质疑,因为这种所谓的口服疫苗并未进行临床试验,谈“成功研发”实在不严谨。

面对质疑,黄金海很快回应,该疫苗未进行临床验证,离上市还很漫长,最终效果如何需通过后续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才能证明。

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关于药品、疫苗研发的“重磅”、“重大突破”、“好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却又在短时间内被“打脸”,被“反转”——或者只是进行了体外试验,或者并非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的药物却含糊其辞。

而这类消息在疫苗上又是重灾区。疫苗研发有其科学客观规律,传统疫苗开发应经过严谨的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临床前需要1到2年,临床阶段需要4到5年,很难一蹴而就。临床试验完成后,还需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才能算是真正研发成功,往往耗时长达十年之久,参与试验人员多达千人。

但在许多新闻里,“新冠病毒疫苗在动物体内产生抗体”,“新冠病毒疫苗XX天可实现生产”等,无一不将公众的胃口吊高。

全球几十种常见传染病中,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只有二十多种,许多已被发现多年的传染病至今也未有疫苗研发成功。作为全球至今了解甚少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极短时间内针对其研发疫苗,毫不现实。

可以看到,这些自行对外宣布“研制成功”的研究者们,其研究阶段大都还停留在人体试验、甚至是动物实验之前。它们距离最终被证明安全有效可批准用于人体,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不少研究的发布者,不仅模糊化“研制成功”这一概念,并选择性地不提及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具体数据。实际上,这些产品中许多连具体数据都没有,声称“疫苗产生了抗体”时,也选择性忽视“抗体需与病毒中和才能有效”这一前提。

我们不妨以最大的善意去推测,这些研究人员都是希望尽快研发出疫苗、特效药来帮助防控疫情。“以身试苗”也颇有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著名病毒学家“糖丸爷爷”顾方舟之遗风。

然而仅在完成了极其早期的研发与制备后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研发成功”,也凸显了学术界的浮躁之气、急功近利之心。

以不严谨的方式发布科研成果,更是在误导缺乏专业知识的公众,传递给公众虚妄的希望。最终,带来的是公众对整个中国科学界信任度的伤害,也是对那些脚踏实地干实事的科学家们的伤害。

公众期盼“神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科学界不可因此放宽对科学与对自己的严谨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对于药物、疫苗研发的各种研究与发布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各个不同的研究团队,随意无序地发布着各类“重大成果”。

我们见到了民众深夜排队疯抢双黄连而被感染的闹剧,也见到了一些药企在未做生物等效性实验、也未经过国家药监局认可下自行宣布仿制成功瑞德西韦。这一幕幕闹剧与武汉疫情第一线每日传来的悲剧,结合成了一出荒诞剧。

但除了那些拿着体外试验结果或是早期研究趁机拉风投炒估值的人,除了那些自行宣布研发瑞德西韦后股价连续涨停的上市公司外,又有几人笑得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行为又是不是在发“疫情财”?

真心希望,以后的“重大发现”都是真的重大发现,是经得起科学与公众检验的,有理有据的发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新冠疫苗研发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严谨

一次次的“重大成果”都被打脸,是谁在迫不及待的发布不靠谱的研究?

图片来源:图虫

文|谢欣

2月25日上午,新冠肺炎又迎来了一条“重磅”消息。据天津市当地媒体“津云新闻”报道,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金海教授团队宣布已经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口服疫苗,该疫苗以食品级安全酿酒酵母为载体,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点产生抗体。

报道还称,黄金海教授本人已经以4倍量口服新冠疫苗样品,无任何副反应。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寻求合作方,希望能推动疫苗早日走向临床,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

“疫苗研发成功”、“研发者以身试苗”——这些词无疑都让人振奋。然而这条新闻却遭到了大量质疑,因为这种所谓的口服疫苗并未进行临床试验,谈“成功研发”实在不严谨。

面对质疑,黄金海很快回应,该疫苗未进行临床验证,离上市还很漫长,最终效果如何需通过后续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才能证明。

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关于药品、疫苗研发的“重磅”、“重大突破”、“好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却又在短时间内被“打脸”,被“反转”——或者只是进行了体外试验,或者并非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的药物却含糊其辞。

而这类消息在疫苗上又是重灾区。疫苗研发有其科学客观规律,传统疫苗开发应经过严谨的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临床前需要1到2年,临床阶段需要4到5年,很难一蹴而就。临床试验完成后,还需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才能算是真正研发成功,往往耗时长达十年之久,参与试验人员多达千人。

但在许多新闻里,“新冠病毒疫苗在动物体内产生抗体”,“新冠病毒疫苗XX天可实现生产”等,无一不将公众的胃口吊高。

全球几十种常见传染病中,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只有二十多种,许多已被发现多年的传染病至今也未有疫苗研发成功。作为全球至今了解甚少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极短时间内针对其研发疫苗,毫不现实。

可以看到,这些自行对外宣布“研制成功”的研究者们,其研究阶段大都还停留在人体试验、甚至是动物实验之前。它们距离最终被证明安全有效可批准用于人体,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不少研究的发布者,不仅模糊化“研制成功”这一概念,并选择性地不提及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具体数据。实际上,这些产品中许多连具体数据都没有,声称“疫苗产生了抗体”时,也选择性忽视“抗体需与病毒中和才能有效”这一前提。

我们不妨以最大的善意去推测,这些研究人员都是希望尽快研发出疫苗、特效药来帮助防控疫情。“以身试苗”也颇有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著名病毒学家“糖丸爷爷”顾方舟之遗风。

然而仅在完成了极其早期的研发与制备后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研发成功”,也凸显了学术界的浮躁之气、急功近利之心。

以不严谨的方式发布科研成果,更是在误导缺乏专业知识的公众,传递给公众虚妄的希望。最终,带来的是公众对整个中国科学界信任度的伤害,也是对那些脚踏实地干实事的科学家们的伤害。

公众期盼“神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科学界不可因此放宽对科学与对自己的严谨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对于药物、疫苗研发的各种研究与发布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各个不同的研究团队,随意无序地发布着各类“重大成果”。

我们见到了民众深夜排队疯抢双黄连而被感染的闹剧,也见到了一些药企在未做生物等效性实验、也未经过国家药监局认可下自行宣布仿制成功瑞德西韦。这一幕幕闹剧与武汉疫情第一线每日传来的悲剧,结合成了一出荒诞剧。

但除了那些拿着体外试验结果或是早期研究趁机拉风投炒估值的人,除了那些自行宣布研发瑞德西韦后股价连续涨停的上市公司外,又有几人笑得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行为又是不是在发“疫情财”?

真心希望,以后的“重大发现”都是真的重大发现,是经得起科学与公众检验的,有理有据的发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