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都是些什么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都是些什么人?

学术影响力大、有数学背景、男性、研究宏观经济学...

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安格斯·迪顿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来源:CFP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Stewart Deaton),以表彰他在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

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最初设立诺贝尔奖时并没有“经济学”这一奖项,它是在诺贝尔死后70多年由瑞典中央银行为纪念他而设立的,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代表这一领域的至高荣誉。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首次颁奖至今,一共颁发了47次,共有76人获奖,其中不乏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保罗·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

除了有各自突出的研究成果外,获得这一至高荣誉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学术影响力大

首先,获奖者自然是在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一个参考的标准就是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布一份名为“汤森-路透经典引文奖(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的榜单,它根据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来预测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这份榜单迄今已经成功预测了37位诺奖得主。

汤森路透研究引文的分析师David Pendlebury此前曾表示,一位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这位学者在其同行之中、从学术角度的受敬重程度越高,而这可以作为如诺贝尔奖这类奖项的预测指标。

谈到今年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时,Pendlebury表示,我们一般找那些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千次的经济学家,他们都是极端出色的人。今年被列入“汤森-路透经典引文奖”的经济学家有: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Sir Richard Blundell、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John A. List和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Charles F. Manski。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没有出现在今年的榜单上,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汤森-路透榜单上的科学家们并不一定就会在当年获奖。

有数学背景

迪顿本身有很强的数学背景,他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的专业就是数学。此外,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沙普利(Lloyd Shapley)实际上也是一位数学家,他的博士专业是数学而非经济学。2007年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和2010年得主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所学专业也都是数学。

事实上,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数学训练和应用与获得诺贝尔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项研究调查了64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结果发现,这些获奖者中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和数学的比例几乎相当,分别为39.1%和32.8%。不过,到了博士阶段,经济学专业占了上风,比例达到了78.1%、数学专业为12.5%。

该研究认为,作为一门被应用到经济学领域的自然语言,数学可以让经济学家出色的想法得以通过这种能为其他学科所理解的语言进行阐释、并因此更容易被广为传播,其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自然就会升高。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也很倡导经济学家使用数学,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让同事(和学生)知道你是如何获得结论的,这一点很重要,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找出其中的漏洞,而且还可以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

研究宏观经济学

研究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似乎更容易被诺贝尔委员会青睐。从1969年至今的76名获奖者中,研究宏观经济学的至少有15位,超过了其他任何领域的研究者。与其相比,研究微观经济学的有5位,研究博弈论的大致也有5位。

另外,在这76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拥有美国国籍的共有53位(其中包括6位拥有双重国籍的人),占到总数的近70%。

而出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多的学校非芝加哥大学莫属,前后共出了28位,这意味着不到三个经济学诺奖得主中,就有一个来自芝加哥大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领域,从1969年至今,只有一位女性获得了该奖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她在2009年因对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都是些什么人?

学术影响力大、有数学背景、男性、研究宏观经济学...

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安格斯·迪顿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来源:CFP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Stewart Deaton),以表彰他在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

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最初设立诺贝尔奖时并没有“经济学”这一奖项,它是在诺贝尔死后70多年由瑞典中央银行为纪念他而设立的,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代表这一领域的至高荣誉。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首次颁奖至今,一共颁发了47次,共有76人获奖,其中不乏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保罗·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

除了有各自突出的研究成果外,获得这一至高荣誉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学术影响力大

首先,获奖者自然是在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一个参考的标准就是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布一份名为“汤森-路透经典引文奖(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的榜单,它根据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来预测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这份榜单迄今已经成功预测了37位诺奖得主。

汤森路透研究引文的分析师David Pendlebury此前曾表示,一位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这位学者在其同行之中、从学术角度的受敬重程度越高,而这可以作为如诺贝尔奖这类奖项的预测指标。

谈到今年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时,Pendlebury表示,我们一般找那些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千次的经济学家,他们都是极端出色的人。今年被列入“汤森-路透经典引文奖”的经济学家有: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Sir Richard Blundell、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John A. List和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Charles F. Manski。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没有出现在今年的榜单上,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汤森-路透榜单上的科学家们并不一定就会在当年获奖。

有数学背景

迪顿本身有很强的数学背景,他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的专业就是数学。此外,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沙普利(Lloyd Shapley)实际上也是一位数学家,他的博士专业是数学而非经济学。2007年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和2010年得主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所学专业也都是数学。

事实上,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数学训练和应用与获得诺贝尔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项研究调查了64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结果发现,这些获奖者中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和数学的比例几乎相当,分别为39.1%和32.8%。不过,到了博士阶段,经济学专业占了上风,比例达到了78.1%、数学专业为12.5%。

该研究认为,作为一门被应用到经济学领域的自然语言,数学可以让经济学家出色的想法得以通过这种能为其他学科所理解的语言进行阐释、并因此更容易被广为传播,其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自然就会升高。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也很倡导经济学家使用数学,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让同事(和学生)知道你是如何获得结论的,这一点很重要,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找出其中的漏洞,而且还可以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

研究宏观经济学

研究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似乎更容易被诺贝尔委员会青睐。从1969年至今的76名获奖者中,研究宏观经济学的至少有15位,超过了其他任何领域的研究者。与其相比,研究微观经济学的有5位,研究博弈论的大致也有5位。

另外,在这76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拥有美国国籍的共有53位(其中包括6位拥有双重国籍的人),占到总数的近70%。

而出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多的学校非芝加哥大学莫属,前后共出了28位,这意味着不到三个经济学诺奖得主中,就有一个来自芝加哥大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领域,从1969年至今,只有一位女性获得了该奖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她在2009年因对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