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根据2月20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一位血透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院方随即对该患者住院期间规律肾透析治疗时可能接触的肾透析患者142人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如血透、糖尿病、心血管等有基础慢病人群对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也是这次疫情中的被多次关注到的现象。预印本网站medRxiv在2月24日发布一篇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指出,血透患者是新冠肺炎高度易感人群,血透中心是新冠肺炎感染高风险地区。
该论文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中部战区总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研究完成,通讯作者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1科主任医师王惠明教授。
研究指出,COVID-19新冠肺炎对尤其那些带有潜在疾病的患者产生严重威胁。但是它对血透中心和血透患者的影响仍然未知。
研究回顾了从2020年1月14日,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之日到2020年2月17日的整个新冠肺炎流行情况。
230例血透患者中总共有37例(16.09%)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而33名工作人员中有4例(12.12%)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免疫状况后,发现对新冠肺炎采取的两项关键措施对控制疫情有效果。
一种是在1月21日提高预防和保护水平,另一种是在2月4日开始普遍筛查,隔离和分配感染病例。自2月13日以来,(血透中心)没有诊断出新的新冠肺炎病例。
其中有7例血透患者死亡,其中6例患有新冠肺炎,1例未患有新冠肺炎。推测死亡原因与新冠肺炎并不直接相关,而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高钾血症等引起的。
研究发现,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大部分血透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胸部的CT图像大部分都显示毛玻璃化。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没有患者进入ICU。
通过对患有或未患有新冠肺炎的血透患者、未血透的COVID-19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中淋巴细胞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发现。血透患者的T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明显减少。血透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显示出比其他新冠肺炎患者更低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研究表明,血透患者是新冠肺炎高度易感人群,血透中心是高风险地区。对于血透患者的预防,保护,筛查,隔离等措施在流行病管理中至关重要,应在早期采取。但患有新冠肺炎的血透患者大多为临床轻度患者,并且由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和无法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而无法进展重症。应该更多注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