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中国央行放开对人民币中间价的管控引发了市场波澜。由于对人民币贬值抱有强烈预期,许多市场人士开始大规模抛售风险资产,而这也正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之际。
结果是,许多新兴市场货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为了遏制本币贬值,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即卖出美元并买进本币,以支持本币汇率。
高盛最近的研究显示,如果考虑到新兴市场各国央行在远期合约市场进行的干预,那么它们外储规模的下降要比官方数字高得多,有的国家外储规模甚至下降近一半。
该投行称,对远期外汇合约市场的干预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这却是许多新兴市场央行干预汇市的重要手段。通过将今年5月末至8月末,远期账目的变化和经汇率调整后的现汇外储降幅同时纳入考虑,高盛计算了新兴市场国家动用外储的规模。
数据显示,马拉西亚是动用外储干预汇市最多的国家。把远期账目的变化包含在内,马拉西亚干预汇市的资金相当于其外汇储备的43%。
外汇网站Xe.com的数据显示,尽管马来西亚动用如此多的外储进行干预,但在5月末至8月末,马拉西亚林吉特兑美元仍贬值12.6%。美元兑林吉特最新报4.127林吉特,8月末报4.187林吉特。
除马拉西亚之外,泰国、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消耗的资金规模也非常大,分别相当于各自外储规模的17%、16%、15%和10%。而相比之下,中国外储规模则相当于下降了4%。
高盛称,尽管8月初人民币的小幅贬值令市场吃惊,但其分析师曾经指出,这只是一次性的调整,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周期的开始。但市场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在随后几周对风险资产进行了抛售。
2013年美联储谈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以及2014年原油价格下跌时,新兴市场货币都曾经历下跌。而现在,随着亚洲区域经济联动性的增强,人民币也成为新兴市场汇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无疑给相关国家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