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 我们的粮食安全健康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 我们的粮食安全健康吗?

10月16日第35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仍然是粮食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10月16日第35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

今年,中国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爱粮节粮”,并设定10月16日—10月22日为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仍然是粮食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

今年是《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第7年,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也于今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因“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而被称为“史上最严”。

10月15日,一场高规格的中国食品安全对话也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包括相关部委、行业协会、食品企业等200多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特别注重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义务和法律责任。

中国之所以修改《食品安全法》,并加大监管和制裁力度,主要原因还是《食品安全法》公布后的7年中,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最令公众不满和批评的领域之一。

除了针对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法》还专门针对粮食生产源头环节的农药、肥料等使用进行了规定。法律第17条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随着法律的逐渐严格以及政府监管逐步完善,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今天,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京沪两地时令果蔬的农残检测结果,并与7年前京沪两地的农残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毒剧毒农药检出率大幅下降。

具体数据显示,高毒农药检出率从20%降到5% 。

“这一跨时间的数据对比显示,国家对高毒农药的淘汰和禁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仅仅解决了一类危害最明显的农药使用问题,”绿色和平食品安全与农业项目主任王婧说。

绿色和平的报告显示,生鲜果蔬上混合农残问题依旧严峻,禁用农药每月均有检出。

对此,王婧说:“这些低毒农药,有的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或增加致癌风险等,更多是长期小剂量接触对人产生的慢性危害。”

早在1962年,美国人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便提到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在美国引起了一场大讨论,还促成了美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的建立。蕾切尔·卡森因此被视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

绿色和平认为,我国农业发展在丰富多样化居民“菜篮子”的基础上,更应加速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满足居民对“舌尖上的安全”日益提高的需求。

“只有从根源上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才能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农药的暴露和对人健康的危害。” 王婧说。

在国际上,目前,欧盟已经就这种只针对单一农药进行风险评估的方式提出质疑,并开始研究混合农药残留的危害 。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过去被认为是“安全”的农药,已经被科研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确认存在健康危害和环境风险。比如目前大量使用的除草剂草甘膦今年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的可能致癌物;一些新烟碱类农药由于对蜜蜂种群有伤害已经被一些国家禁用。

中国也开始了积极的努力。农业部在今年初出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发展规划,要在2020年达到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 我们的粮食安全健康吗?

10月16日第35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仍然是粮食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10月16日第35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社会保护与农业: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

今年,中国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爱粮节粮”,并设定10月16日—10月22日为第25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仍然是粮食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

今年是《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第7年,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也于今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因“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而被称为“史上最严”。

10月15日,一场高规格的中国食品安全对话也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包括相关部委、行业协会、食品企业等200多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特别注重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义务和法律责任。

中国之所以修改《食品安全法》,并加大监管和制裁力度,主要原因还是《食品安全法》公布后的7年中,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最令公众不满和批评的领域之一。

除了针对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安全法》还专门针对粮食生产源头环节的农药、肥料等使用进行了规定。法律第17条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随着法律的逐渐严格以及政府监管逐步完善,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今天,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京沪两地时令果蔬的农残检测结果,并与7年前京沪两地的农残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毒剧毒农药检出率大幅下降。

具体数据显示,高毒农药检出率从20%降到5% 。

“这一跨时间的数据对比显示,国家对高毒农药的淘汰和禁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仅仅解决了一类危害最明显的农药使用问题,”绿色和平食品安全与农业项目主任王婧说。

绿色和平的报告显示,生鲜果蔬上混合农残问题依旧严峻,禁用农药每月均有检出。

对此,王婧说:“这些低毒农药,有的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或增加致癌风险等,更多是长期小剂量接触对人产生的慢性危害。”

早在1962年,美国人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便提到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在美国引起了一场大讨论,还促成了美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的建立。蕾切尔·卡森因此被视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

绿色和平认为,我国农业发展在丰富多样化居民“菜篮子”的基础上,更应加速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满足居民对“舌尖上的安全”日益提高的需求。

“只有从根源上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才能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农药的暴露和对人健康的危害。” 王婧说。

在国际上,目前,欧盟已经就这种只针对单一农药进行风险评估的方式提出质疑,并开始研究混合农药残留的危害 。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过去被认为是“安全”的农药,已经被科研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确认存在健康危害和环境风险。比如目前大量使用的除草剂草甘膦今年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的可能致癌物;一些新烟碱类农药由于对蜜蜂种群有伤害已经被一些国家禁用。

中国也开始了积极的努力。农业部在今年初出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发展规划,要在2020年达到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