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的良善之地:维基百科如何活过20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的良善之地:维基百科如何活过20年?

维基百科为何与其他网站不同?它是如何保持有趣有料、开放包容的特性的?

制图:Gluekit 图片来源:Photofest/Getty

如今,维基百科在网络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很难再回想起这个项目最初是多么奇特。2000年,我(指本文作者Rachel Riederer)还是一名大一新生,当时吉米·威尔士与拉里·桑格二人合作推出了一个众包研究网站,它就是维基百科的前身。我第一次接触到维基百科时,它还是一项总是伴随着警告的信息来源:论文中不可引用维基百科,一个又一个助教都严厉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担忧是,这部百科全书任何人都能参与编辑,自然就会包含很多的错误与恶搞,维基百科称之为“恶意修改(vandalism)”:一项物理学词条曾被改为“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要谈论热力学”;玛利亚·凯莉在跨年演出事故后一度被列为已故歌手;还有一段时间,无脊椎动物列表下甚至出现了保罗·莱恩的条目。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真正的骗局会巧妙地进行伪装,而不是留在这样一个透明的系统中,任何自愿者都可以随时编辑和修改——这些“假新闻”看起来甚至有些玄妙。

如今,维基百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由一小群志愿用户运营,由“仁慈的独裁者”——早期的维基客这样亲切地称呼吉米·威尔士——监管的小众网站了。在过去的20年里,如果用户想要寻找整理好的二手资料,维基百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选择。但它也设法保持着趣味性和陌生感,让人联想到互联网诞生之初的新奇古怪,那时互联网大佬还没有定期接受国会质询,用户也还没有真心实意将社交媒体平台称为“这个地狱网站”。

维基百科是如何做到像堡垒一样坚守在互联网的良善之地?也许是因为维基百科促进了公众的共识,即便是谈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像“9·11事件”这样的意识形态避雷针经常被锁定,不允许匿名编辑,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极具争议的词条也只是总结了不同方面的意见,而不会选边站。

《纽约时报》曾将其编辑过程称为“合盖虚拟谷仓”(译注:合盖谷仓是英国的一项乡村习俗,社区所有成员会共同建造某一位成员的谷仓),众多的编辑志愿者一起努力,对维基百科的4000万词条进行润色和扩充。如今,部分编辑工作延展到了现实生活中,也延伸出了“编辑马拉松”项目,旨在扩充维基百科的内容,让“所有人类知识”的总和能够从更广泛的包容性中获益——正如吉米·威尔士早期设想的那样。霍华德大学的师生补充了黑人历史相关条目的内容;现代艺术博物馆召集了编辑为女性艺术家创建词条;一位英国的研究人员杰斯·韦德也为数百位女性科学家创建了词条。

维基百科的成功也与它的非营利性质有关。维基百科是互联网上的罕见净土,这里没有人会向你推销。它的页面很简洁,你不必时刻绷紧注意力,就能轻轻松松上网冲浪,跟着你的好奇心探索兔子洞,一次双击就能从影片《猫》的词条跳转到“电离层”的词条,并且不会受到各种戏票广告的狂轰滥炸,更不会满屏都是上周浏览过一次的冬装。

吉米·威尔士在2005年接受C-SPAN新闻频道采访时说,人们支持维基百科(去年有超过700万的捐赠者捐款)是因为“我们让互联网不至于那么糟糕”。互联网热潮过后,网络从最初的交流平台“(变成了)到处都是弹出式广告、垃圾邮件、色情片、卖狗粮的……(我们)重回了网络最初的模样”,他说。

维基客(wikipedian)努力追求专业性,但在如今这个过度记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元素都可以利用标准化的互联网技术体现出高生产价值的平滑与光泽,这时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创建的成果就显得更为珍贵,即便这种成果转瞬即逝——千百名编辑志愿者随时可能将它打磨掉。

(翻译:都述文)

来源:新共和

原标题:The Good Internet Lives O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的良善之地:维基百科如何活过20年?

维基百科为何与其他网站不同?它是如何保持有趣有料、开放包容的特性的?

制图:Gluekit 图片来源:Photofest/Getty

如今,维基百科在网络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很难再回想起这个项目最初是多么奇特。2000年,我(指本文作者Rachel Riederer)还是一名大一新生,当时吉米·威尔士与拉里·桑格二人合作推出了一个众包研究网站,它就是维基百科的前身。我第一次接触到维基百科时,它还是一项总是伴随着警告的信息来源:论文中不可引用维基百科,一个又一个助教都严厉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担忧是,这部百科全书任何人都能参与编辑,自然就会包含很多的错误与恶搞,维基百科称之为“恶意修改(vandalism)”:一项物理学词条曾被改为“热力学第一定律:不要谈论热力学”;玛利亚·凯莉在跨年演出事故后一度被列为已故歌手;还有一段时间,无脊椎动物列表下甚至出现了保罗·莱恩的条目。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真正的骗局会巧妙地进行伪装,而不是留在这样一个透明的系统中,任何自愿者都可以随时编辑和修改——这些“假新闻”看起来甚至有些玄妙。

如今,维基百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由一小群志愿用户运营,由“仁慈的独裁者”——早期的维基客这样亲切地称呼吉米·威尔士——监管的小众网站了。在过去的20年里,如果用户想要寻找整理好的二手资料,维基百科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选择。但它也设法保持着趣味性和陌生感,让人联想到互联网诞生之初的新奇古怪,那时互联网大佬还没有定期接受国会质询,用户也还没有真心实意将社交媒体平台称为“这个地狱网站”。

维基百科是如何做到像堡垒一样坚守在互联网的良善之地?也许是因为维基百科促进了公众的共识,即便是谈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像“9·11事件”这样的意识形态避雷针经常被锁定,不允许匿名编辑,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极具争议的词条也只是总结了不同方面的意见,而不会选边站。

《纽约时报》曾将其编辑过程称为“合盖虚拟谷仓”(译注:合盖谷仓是英国的一项乡村习俗,社区所有成员会共同建造某一位成员的谷仓),众多的编辑志愿者一起努力,对维基百科的4000万词条进行润色和扩充。如今,部分编辑工作延展到了现实生活中,也延伸出了“编辑马拉松”项目,旨在扩充维基百科的内容,让“所有人类知识”的总和能够从更广泛的包容性中获益——正如吉米·威尔士早期设想的那样。霍华德大学的师生补充了黑人历史相关条目的内容;现代艺术博物馆召集了编辑为女性艺术家创建词条;一位英国的研究人员杰斯·韦德也为数百位女性科学家创建了词条。

维基百科的成功也与它的非营利性质有关。维基百科是互联网上的罕见净土,这里没有人会向你推销。它的页面很简洁,你不必时刻绷紧注意力,就能轻轻松松上网冲浪,跟着你的好奇心探索兔子洞,一次双击就能从影片《猫》的词条跳转到“电离层”的词条,并且不会受到各种戏票广告的狂轰滥炸,更不会满屏都是上周浏览过一次的冬装。

吉米·威尔士在2005年接受C-SPAN新闻频道采访时说,人们支持维基百科(去年有超过700万的捐赠者捐款)是因为“我们让互联网不至于那么糟糕”。互联网热潮过后,网络从最初的交流平台“(变成了)到处都是弹出式广告、垃圾邮件、色情片、卖狗粮的……(我们)重回了网络最初的模样”,他说。

维基客(wikipedian)努力追求专业性,但在如今这个过度记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元素都可以利用标准化的互联网技术体现出高生产价值的平滑与光泽,这时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创建的成果就显得更为珍贵,即便这种成果转瞬即逝——千百名编辑志愿者随时可能将它打磨掉。

(翻译:都述文)

来源:新共和

原标题:The Good Internet Lives O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