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股市暴跌真的利好A股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股市暴跌真的利好A股吗?

全球股市大跌,并不会利好A股,反倒更加凸显中国债券的投资价值。在人民币资产中,中国国债将是最具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的品种。

当地时间2020年3月9日,美国纽约,纽约证券交易所内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

全球股市周一再次暴跌。美国三大股指均收跌逾7%,盘中史上第二次触发熔断。道指收跌7.8%,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跌逾7%,创去年1月以来新低,并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指数收跌7.94%,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和英国富时100指数均进入技术性熊市。此外,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出现暴跌,隔夜跌幅一度高达31%,创1991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市场下跌的原因显而易见,一是疫情迅速蔓延,有效的防治手段还未出现,疫苗和特效药的问世都需要时间;二是沙特与俄罗斯的矛盾,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原油价格直接跳崖。股票和原油本来就是两种最典型的风险资产,通常其中一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会直接传递到另一种资产,现在两种风险资产发生共振,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打击无疑是晴天霹雳。

春节后由于疫情相关概念的发酵、卓越的疫情防控效果以及宽松的流动性,让A股近期涨幅冠绝全球。但是,在近几天海外大幅下跌的情况,市场上又传出了“海外大跌利好A股”此类的声音,这让笔者有些不解。

A股确实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和较快的经济增速,二是纵向比较看,A股整体仍在低位,三是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但是,这几个因素不是疫情发生之后才出现的。

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不论疫情究竟会持续多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防控措施早已造成了被动性的需求和供给的同步下降,在供应链和价值链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的下滑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拖累。

在投资配置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情绪的传导和风险偏好的变化几乎没有时滞。尤其是这种全球性重大卫生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是全球性的。美国、欧洲、日本、中东都在大跌,从这些市场出来的资金,首先需要的是避险而不是进行再冒险。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资金可以从日本出来,去美国或者中国,因为其他地方没有类似的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却是全球性的,不是局部的。大资金的行为总是相对更加理性,当发现全球经济金融都因疫情而面临较大风险时,为何非要再去投资风险资产而不是选择稳妥的避险资产?

从历史上来看,每次全球性的危机,近至2008年金融危机,远至2000年的美国网络泡沫破裂,很难有个别国家或者个别风险资产走出独立的行情。

因此,笔者的观点非常鲜明:全球股市大跌,不会利好A股,只会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疫情能够在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市场风险偏好回暖之后,A股可能成为全球股票市场最为强势的品种。但若仅因A股近几天的强势表现就断定,全球股市大跌后资金会涌入A股市场,那就太过轻率,也忽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关性。

中国能投资的资产并不只有A股。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海外股票大跌可能会更加凸显中国债券的投资价值。

国债作为最重要的避险资产之一,每逢危机或者不确定事件发生时,均会受到资金的追捧。在全球主要央行均大幅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国债的收益率更有吸引力。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在2.5%,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5%的水平,中国国债显然有较大的投资收益。并且,在全球央行都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腾挪空间更大,相应中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也非常可观。如果以易纲行长的中美利差舒适区间作为标准,那么在美债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中国10年期国债依然有100-150个bp的下行空间。据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再降息100BPs至0-0.25%的概率从此前的0一度飙升至71%。如果考虑到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可能,那么中国10年债的下行空间将会更大。

如果疫情的影响仍然持续,在人民币资产中,国债将是最具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的品种。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股市暴跌真的利好A股吗?

全球股市大跌,并不会利好A股,反倒更加凸显中国债券的投资价值。在人民币资产中,中国国债将是最具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的品种。

当地时间2020年3月9日,美国纽约,纽约证券交易所内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

全球股市周一再次暴跌。美国三大股指均收跌逾7%,盘中史上第二次触发熔断。道指收跌7.8%,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跌逾7%,创去年1月以来新低,并创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指数收跌7.94%,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和英国富时100指数均进入技术性熊市。此外,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出现暴跌,隔夜跌幅一度高达31%,创1991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市场下跌的原因显而易见,一是疫情迅速蔓延,有效的防治手段还未出现,疫苗和特效药的问世都需要时间;二是沙特与俄罗斯的矛盾,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原油价格直接跳崖。股票和原油本来就是两种最典型的风险资产,通常其中一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会直接传递到另一种资产,现在两种风险资产发生共振,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打击无疑是晴天霹雳。

春节后由于疫情相关概念的发酵、卓越的疫情防控效果以及宽松的流动性,让A股近期涨幅冠绝全球。但是,在近几天海外大幅下跌的情况,市场上又传出了“海外大跌利好A股”此类的声音,这让笔者有些不解。

A股确实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和较快的经济增速,二是纵向比较看,A股整体仍在低位,三是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但是,这几个因素不是疫情发生之后才出现的。

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不论疫情究竟会持续多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防控措施早已造成了被动性的需求和供给的同步下降,在供应链和价值链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的下滑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拖累。

在投资配置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情绪的传导和风险偏好的变化几乎没有时滞。尤其是这种全球性重大卫生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是全球性的。美国、欧洲、日本、中东都在大跌,从这些市场出来的资金,首先需要的是避险而不是进行再冒险。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资金可以从日本出来,去美国或者中国,因为其他地方没有类似的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却是全球性的,不是局部的。大资金的行为总是相对更加理性,当发现全球经济金融都因疫情而面临较大风险时,为何非要再去投资风险资产而不是选择稳妥的避险资产?

从历史上来看,每次全球性的危机,近至2008年金融危机,远至2000年的美国网络泡沫破裂,很难有个别国家或者个别风险资产走出独立的行情。

因此,笔者的观点非常鲜明:全球股市大跌,不会利好A股,只会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疫情能够在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市场风险偏好回暖之后,A股可能成为全球股票市场最为强势的品种。但若仅因A股近几天的强势表现就断定,全球股市大跌后资金会涌入A股市场,那就太过轻率,也忽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关性。

中国能投资的资产并不只有A股。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海外股票大跌可能会更加凸显中国债券的投资价值。

国债作为最重要的避险资产之一,每逢危机或者不确定事件发生时,均会受到资金的追捧。在全球主要央行均大幅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国债的收益率更有吸引力。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在2.5%,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5%的水平,中国国债显然有较大的投资收益。并且,在全球央行都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腾挪空间更大,相应中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也非常可观。如果以易纲行长的中美利差舒适区间作为标准,那么在美债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中国10年期国债依然有100-150个bp的下行空间。据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再降息100BPs至0-0.25%的概率从此前的0一度飙升至71%。如果考虑到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可能,那么中国10年债的下行空间将会更大。

如果疫情的影响仍然持续,在人民币资产中,国债将是最具吸引力和投资价值的品种。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