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系车九月销量分析:各家进入微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系车九月销量分析:各家进入微增长

令人意外的是,大市环境走好,之前一贯强势的日系品牌在9月份的增速反而减缓了。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分享文章,来自撰稿人Jackie LXX。

9月份的中国车市总算迎来了恢复性增长,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销售175.12万辆,环比增长23.41%,同比增长3.26%。可是生产还是在继续下滑,9月份仅生产162.07万辆,同比下降6.03%,意味着9月份消化了13万的库存车,也殊为不易。好在,车企们现在可以松一口气,国家对1.6L及以下车型实施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给第四季度的销售压力松绑了。

虽然有增长,但实际情况也并没有那么乐观,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销量前十的车企中有半数还处于下跌。而全部统计的65家车企中,依然有24家车企同比下滑,其中合资车企占到了11家,说明形势依然严峻。

可令人意外的是,大市环境走好,之前一贯强势的日系品牌在9月份的增速反而减缓了。

除了本田还保持双数增长外,丰田、日产、马自达都只有个位数增长,而铃木和三菱则是继续30%、40%的大幅下跌。对此,驾仕派的一个初步判断是,9月份对于大多数日系车企而言是一个衔接期,要么是新车已经发布完成,市场要么是新车还没开始铺货,销量增长点乏力,所以9月成了平淡期。

几乎每个月本田都是高歌猛进式的增长,9月也同样如此,本田今年9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82531辆,同比增长28.5%,前九个月更是累积接近70万辆。

最有理由高兴的是广汽本田,其批售销量再次突破五万辆,同比增长21.9%,预计很快广本就要创造出历史最好单月销量的新纪录。不过终端销量方面,广本其实只增长5.6%,同样是个位数,和批售销量有5000辆的差距,仅为4.5万辆。广本的增长很简单,在雅阁、奥德赛、飞度和凌派都表现稳定的情况下,缤智持续过万就是增长引擎。

东风本田也很高兴,9月份单月批售销量超过4000辆,对比去年9月少的可怜的1.5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2.47%;就算以终端零售量看,东本今年9月的3.74万辆也要比去年提升了70%以上。东本的增长就更简单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了XR-V上面,比广本缤智的供货力度更大,使其终端销量达到了1.2万辆,比缤智高出50%。

可是,驾仕派认为,对广本、东本后期的增长虽然可以预期,但是他们两家的压力并不小——无论是锋范还是哥瑞,以10万元的价格、小型车的身份来征战入门家轿市场似乎困难重重。

是的,你没有看错,虽然新锋范的起步价不足8万元,但是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车型都逼近10万元,而包括轩逸、卡罗拉、英朗在内的车型,无论级别还是做工都要比锋范有竞争力。新锋范第一个月批售了6332辆,但实际终端仅有3700多辆,新车走势显然并不尽人意。

当然,对于东本而言,哥瑞在品牌认知上还不如锋范,价格也不会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营销这款车真的是一个难题,更何况东本还没有什么营销能力。

日产9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97900辆,同比增长2.9%,让日产开始进入了回暖周期。而2015年前三季度,日产累计在华销量为858,700辆,同比增长仅为1.8%,这对于日产年初设定的6%左右的增速相距甚远,更不用有还有50万辆的差额几乎难以完成。

对于东风日产而言,9月份的数字还算是能够拿出手的。据东风日产公布的数据,9月份东风日产批售销量同比增长18%,达到8.6万辆;终端零售量接近8万辆,同比增长7%,还是个位数,但至少没有下滑。遗憾的是,由于北京现代9月份发布了全新途胜,增加了1万辆的批售辆,使得北京现代再度超过东风日产,而两者的累计销量也被拉大到7万辆。

具体车型方面,新车楼兰表现一般,听闻是混合动力车型还没开始供货,而轩逸、奇骏一路走高,天籁在增加了主动安全刹车系统以后性价比猛增,销量也回到了主流水平。中小型车方面依旧表现一般,阳光有所恢复,骐达、骊威不温不火,启辰T70继续充当中流砥柱。

可是东风日产在憋屈了三个季度以后,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就要发大招了。据驾仕派了解,日产将原计划提前发布的新蓝鸟被押后,而将全新逍客提前,并且全新逍客略过了发布、试驾等传统营销环节,直接推向市场上市销售。

对此,驾仕派的看法是,这折射出东风日产对于销量的渴望,全新逍客几乎是一款上市就能走量的车,这正是东风日产经销商所急需的猛烈炮火支援,抓住最后三个月的销售时间,新逍客或许能够带来3万辆以上的增量。

当然,东风日产可能也不会将新蓝鸟押后太久,毕竟在可以享受1.6L购置税减免的前提下,这款新车的性价比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一个已经开过新蓝鸟一两百公里的人而言,我的看法是东风日产的这款车很有创新,但创新之外也做了妥协,质感、配置和成本不可能都兼得。只是对于新蓝鸟的预售价格,个人的态度是,还可以再商量一下,毕竟还有大师兄轩逸在那里等着,差价太大有些尴尬。

丰田9月在华销量92700辆,同比增长1.7%;而2015年前三季度,丰田累计在中国市场销量为792200辆,同比提升11.5%。在各自批发数方面,一汽丰田9月份为5.39万辆,广汽丰田为3.3万辆,同比均下跌了6%左右,实在不算乐观。

相比于早先丰田的两位数增长,近两个月丰田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是卡罗拉受之前停产影响不给力,据悉卡罗拉终端销量仅为17000辆,同比下滑9%,因此造成增速不高。当然,从批售数字来看,几乎丰田的全线车型都在走低,一汽丰田的威驰、花冠都大幅下滑,仅有RAV4还能超过1.2万辆,而广丰方面凯美瑞也同样下跌25%,致炫和雷凌勉强微增,汉兰达也只能持平。

另一方面,一汽丰田投产2.7L普拉多以后的销量也是看涨,2229辆的成绩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接下来3.5L新款车型的铺开,随着价格的降低可能有望再进一步。我们似乎都不用提什么锐志、皇冠、逸致的事儿了,皇冠似乎还有起色到了2500辆,其实在更换涡轮增压以后还是有机会,而且2.5L车型更是拉低到了25万元,算算性价比还是很不错。

对于丰田接下来的走势其实没有太多悬念,10月份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会接连上市,但销量有限。

虽然我很高兴的看到采用的是1.8L的THS-II系统,而非之前传言的1.5L老一代系统,这意味着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表现都会更好。但同样让人遗憾的是,由于1.8L排量的原因,这款极具燃油经济性的车型竟然不能享受到购置税减半的优惠,这无疑给买家们增添了不少的负担,所以只能希望丰田在定价上能够更低廉些。

另一家之前高歌猛进、现在也开始大幅收窄的日系品牌是马自达。9月份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为1.95万辆,增长仅为3.8%,而在8月份之前马自达一直是双数增长。两个合资企业表现也依然是两重天,一汽马自达销量同比下跌23.2%,长安马自达则同比攀升26.1%,只能说一汽马自达的跌幅扩大拉低了长安马自达的高增速。

车型方面也没什么变化,昂克赛拉的8899辆和CX-5的4373辆继续保持稳定,阿特兹的3651辆也算不错。值得表扬的是,一汽马自达总算打算将爷爷辈的马自达6丢进垃圾桶了,1000多辆也就够了;不过还有一辆爸爸辈的CX-7继续帮一汽马自达征战,这倒是可以理解,缺乏SUV产品线真心痛苦,好在经过大幅降级以后CX-7绝地反弹,卖了1522辆,同比增幅764.8%。

可是马自达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长安马自达太过依靠两款车型,假如昂克赛拉和CX-5进入瓶颈期以后怎么办呢?现在来马自达2和CX-3的影子都没有,看来长安马自达还没有学会居安思危。一汽马自达,呃,还是不说了。

铃木9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12812辆,同比继续暴跌40.1%,而前三季度也累计同比下跌23.4%。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说铃木车型不好,无论是锋驭还是启悦,车型本身在海外市场都算是不错,至少启悦能够和锋范之流PK一下吧,现在铃木还导入了1.4T发动机,也算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了,接下来还要导入维特拉。

那么为什么长安铃木如此不济呢,我猜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中方伙伴,有了福特这个强劲的合资伙伴,马自达表现也抢眼,再加上长安本身的崛起,长安对于铃木这个合作伙伴几乎已经放弃了,毕竟没钱没利润,何必再投入呢?但真相如何,没有人告诉我们,因为长安铃木已经没有丝毫消息了。

三菱9月在中国市场销量为5691辆,同比下跌24.4%,其中广汽三菱生产的劲炫2600多辆,劲畅400辆,这也意味着进口的欧蓝德可能也有2000辆左右。

其实欧蓝德这款进口车型和合资SUV差不多的定价还是划算,比如2.4L的5座版本配置基本齐全,产品也找不出什么缺点,可是局限于合资车型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以及更大的优惠,产品特点又不如斯巴鲁森林人明显,基本没太多人会注意到。但驾仕派怎么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三菱偏偏就是不国产这款主力车型,而且广汽三菱合作以后还不如以前风光了,真是莫名其妙。

撰稿:Jackie LXX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系车九月销量分析:各家进入微增长

令人意外的是,大市环境走好,之前一贯强势的日系品牌在9月份的增速反而减缓了。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分享文章,来自撰稿人Jackie LXX。

9月份的中国车市总算迎来了恢复性增长,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销售175.12万辆,环比增长23.41%,同比增长3.26%。可是生产还是在继续下滑,9月份仅生产162.07万辆,同比下降6.03%,意味着9月份消化了13万的库存车,也殊为不易。好在,车企们现在可以松一口气,国家对1.6L及以下车型实施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给第四季度的销售压力松绑了。

虽然有增长,但实际情况也并没有那么乐观,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销量前十的车企中有半数还处于下跌。而全部统计的65家车企中,依然有24家车企同比下滑,其中合资车企占到了11家,说明形势依然严峻。

可令人意外的是,大市环境走好,之前一贯强势的日系品牌在9月份的增速反而减缓了。

除了本田还保持双数增长外,丰田、日产、马自达都只有个位数增长,而铃木和三菱则是继续30%、40%的大幅下跌。对此,驾仕派的一个初步判断是,9月份对于大多数日系车企而言是一个衔接期,要么是新车已经发布完成,市场要么是新车还没开始铺货,销量增长点乏力,所以9月成了平淡期。

几乎每个月本田都是高歌猛进式的增长,9月也同样如此,本田今年9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82531辆,同比增长28.5%,前九个月更是累积接近70万辆。

最有理由高兴的是广汽本田,其批售销量再次突破五万辆,同比增长21.9%,预计很快广本就要创造出历史最好单月销量的新纪录。不过终端销量方面,广本其实只增长5.6%,同样是个位数,和批售销量有5000辆的差距,仅为4.5万辆。广本的增长很简单,在雅阁、奥德赛、飞度和凌派都表现稳定的情况下,缤智持续过万就是增长引擎。

东风本田也很高兴,9月份单月批售销量超过4000辆,对比去年9月少的可怜的1.5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2.47%;就算以终端零售量看,东本今年9月的3.74万辆也要比去年提升了70%以上。东本的增长就更简单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了XR-V上面,比广本缤智的供货力度更大,使其终端销量达到了1.2万辆,比缤智高出50%。

可是,驾仕派认为,对广本、东本后期的增长虽然可以预期,但是他们两家的压力并不小——无论是锋范还是哥瑞,以10万元的价格、小型车的身份来征战入门家轿市场似乎困难重重。

是的,你没有看错,虽然新锋范的起步价不足8万元,但是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车型都逼近10万元,而包括轩逸、卡罗拉、英朗在内的车型,无论级别还是做工都要比锋范有竞争力。新锋范第一个月批售了6332辆,但实际终端仅有3700多辆,新车走势显然并不尽人意。

当然,对于东本而言,哥瑞在品牌认知上还不如锋范,价格也不会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营销这款车真的是一个难题,更何况东本还没有什么营销能力。

日产9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97900辆,同比增长2.9%,让日产开始进入了回暖周期。而2015年前三季度,日产累计在华销量为858,700辆,同比增长仅为1.8%,这对于日产年初设定的6%左右的增速相距甚远,更不用有还有50万辆的差额几乎难以完成。

对于东风日产而言,9月份的数字还算是能够拿出手的。据东风日产公布的数据,9月份东风日产批售销量同比增长18%,达到8.6万辆;终端零售量接近8万辆,同比增长7%,还是个位数,但至少没有下滑。遗憾的是,由于北京现代9月份发布了全新途胜,增加了1万辆的批售辆,使得北京现代再度超过东风日产,而两者的累计销量也被拉大到7万辆。

具体车型方面,新车楼兰表现一般,听闻是混合动力车型还没开始供货,而轩逸、奇骏一路走高,天籁在增加了主动安全刹车系统以后性价比猛增,销量也回到了主流水平。中小型车方面依旧表现一般,阳光有所恢复,骐达、骊威不温不火,启辰T70继续充当中流砥柱。

可是东风日产在憋屈了三个季度以后,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就要发大招了。据驾仕派了解,日产将原计划提前发布的新蓝鸟被押后,而将全新逍客提前,并且全新逍客略过了发布、试驾等传统营销环节,直接推向市场上市销售。

对此,驾仕派的看法是,这折射出东风日产对于销量的渴望,全新逍客几乎是一款上市就能走量的车,这正是东风日产经销商所急需的猛烈炮火支援,抓住最后三个月的销售时间,新逍客或许能够带来3万辆以上的增量。

当然,东风日产可能也不会将新蓝鸟押后太久,毕竟在可以享受1.6L购置税减免的前提下,这款新车的性价比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一个已经开过新蓝鸟一两百公里的人而言,我的看法是东风日产的这款车很有创新,但创新之外也做了妥协,质感、配置和成本不可能都兼得。只是对于新蓝鸟的预售价格,个人的态度是,还可以再商量一下,毕竟还有大师兄轩逸在那里等着,差价太大有些尴尬。

丰田9月在华销量92700辆,同比增长1.7%;而2015年前三季度,丰田累计在中国市场销量为792200辆,同比提升11.5%。在各自批发数方面,一汽丰田9月份为5.39万辆,广汽丰田为3.3万辆,同比均下跌了6%左右,实在不算乐观。

相比于早先丰田的两位数增长,近两个月丰田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是卡罗拉受之前停产影响不给力,据悉卡罗拉终端销量仅为17000辆,同比下滑9%,因此造成增速不高。当然,从批售数字来看,几乎丰田的全线车型都在走低,一汽丰田的威驰、花冠都大幅下滑,仅有RAV4还能超过1.2万辆,而广丰方面凯美瑞也同样下跌25%,致炫和雷凌勉强微增,汉兰达也只能持平。

另一方面,一汽丰田投产2.7L普拉多以后的销量也是看涨,2229辆的成绩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接下来3.5L新款车型的铺开,随着价格的降低可能有望再进一步。我们似乎都不用提什么锐志、皇冠、逸致的事儿了,皇冠似乎还有起色到了2500辆,其实在更换涡轮增压以后还是有机会,而且2.5L车型更是拉低到了25万元,算算性价比还是很不错。

对于丰田接下来的走势其实没有太多悬念,10月份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会接连上市,但销量有限。

虽然我很高兴的看到采用的是1.8L的THS-II系统,而非之前传言的1.5L老一代系统,这意味着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表现都会更好。但同样让人遗憾的是,由于1.8L排量的原因,这款极具燃油经济性的车型竟然不能享受到购置税减半的优惠,这无疑给买家们增添了不少的负担,所以只能希望丰田在定价上能够更低廉些。

另一家之前高歌猛进、现在也开始大幅收窄的日系品牌是马自达。9月份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为1.95万辆,增长仅为3.8%,而在8月份之前马自达一直是双数增长。两个合资企业表现也依然是两重天,一汽马自达销量同比下跌23.2%,长安马自达则同比攀升26.1%,只能说一汽马自达的跌幅扩大拉低了长安马自达的高增速。

车型方面也没什么变化,昂克赛拉的8899辆和CX-5的4373辆继续保持稳定,阿特兹的3651辆也算不错。值得表扬的是,一汽马自达总算打算将爷爷辈的马自达6丢进垃圾桶了,1000多辆也就够了;不过还有一辆爸爸辈的CX-7继续帮一汽马自达征战,这倒是可以理解,缺乏SUV产品线真心痛苦,好在经过大幅降级以后CX-7绝地反弹,卖了1522辆,同比增幅764.8%。

可是马自达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长安马自达太过依靠两款车型,假如昂克赛拉和CX-5进入瓶颈期以后怎么办呢?现在来马自达2和CX-3的影子都没有,看来长安马自达还没有学会居安思危。一汽马自达,呃,还是不说了。

铃木9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12812辆,同比继续暴跌40.1%,而前三季度也累计同比下跌23.4%。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说铃木车型不好,无论是锋驭还是启悦,车型本身在海外市场都算是不错,至少启悦能够和锋范之流PK一下吧,现在铃木还导入了1.4T发动机,也算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了,接下来还要导入维特拉。

那么为什么长安铃木如此不济呢,我猜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中方伙伴,有了福特这个强劲的合资伙伴,马自达表现也抢眼,再加上长安本身的崛起,长安对于铃木这个合作伙伴几乎已经放弃了,毕竟没钱没利润,何必再投入呢?但真相如何,没有人告诉我们,因为长安铃木已经没有丝毫消息了。

三菱9月在中国市场销量为5691辆,同比下跌24.4%,其中广汽三菱生产的劲炫2600多辆,劲畅400辆,这也意味着进口的欧蓝德可能也有2000辆左右。

其实欧蓝德这款进口车型和合资SUV差不多的定价还是划算,比如2.4L的5座版本配置基本齐全,产品也找不出什么缺点,可是局限于合资车型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以及更大的优惠,产品特点又不如斯巴鲁森林人明显,基本没太多人会注意到。但驾仕派怎么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三菱偏偏就是不国产这款主力车型,而且广汽三菱合作以后还不如以前风光了,真是莫名其妙。

撰稿:Jackie LXX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