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丨陈春花:降成本、新业务、数字化……应对疫情危机企业还有哪些生存之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丨陈春花:降成本、新业务、数字化……应对疫情危机企业还有哪些生存之道

在危机中,裁员不是上策,政府需要给出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直接的压力是企业家的,有担当的企业家,会把保护员工、保有员工作为重点;要极限式降成本;危机之后要思考变革之道,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场疫情让中国企业面临着一场“生死大考”。在这场“生死大考”里,哪些企业能活下去?企业该如何应对业务萎缩、现金流紧张、员工焦虑不安等难题?危机过后,又该如何复盘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危机自救:企业逆境生存之道》的作者陈春花教授。

陈春花是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有《共生》和《管理的常识》等。陈教授在其新书《危机自救:企业逆境生存之道》中,根据几十年的管理研究,总结了企业在危机中该如何通过快速应变的措施实现自救,又该如何强化自身的“免疫系统”,以持续应对变化,获得长久的发展。

陈春花认为,在危机中,裁员不是上策,政府需要给出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直接的压力是企业家的,有担当的企业家,会把保护员工、保有员工作为重点;要极限式降成本;危机之后要思考变革之道,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以下为采访全文:

界面新闻:根据您的研究,当出现新冠病毒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时,具有哪些特征或者说基因的企业更容易在危机中生存?

陈春花:遇到危机时,企业能否活下来主要看企业自身的抵抗力。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企业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财务相对稳健,现金流比较充足。第二,组织具有柔性,企业组织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包容性和跟不确定相处的能力,应对变化能够做出快速响应和调整,比如有些企业48个小时就可以用新方法开展业务,有些原本线下经营的企业能让员工迅速变成直播员,线上卖东西。第三,企业家自己有定力,有生存和发展的信心。第四,企业有能力跟产业链或者价值链的伙伴快速寻求合作跟协同,能快速整合不同的资源。

界面新闻:您讲到企业家要有定力、有信心,但这些只能帮助他们保持心态上的平衡,真正带领企业度过危机需要的是切实有效的行动。您认为在危机中,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陈春花:企业家首先要在一片迷茫和混乱当中找到方向,然后要让企业快速运转起来,要调动公司员工全员参与到解决危机中来。

有担当的企业家,会把保护员工、保有员工作为重点工作。危机当中,很多企业业务萎缩、现金流紧张,有生存压力,有些企业家采取裁员的方式解决,但是有些企业家决定动用一切资源、一切力量来保护、保持员工。在我看来,优秀的企业家首选应采用后者。举个例子,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IBM为了保护员工,决定从零开始发展海外市场,结果真的打开了海外市场,员工也保住了,IBM因此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他们的负责人说:“与其说是我们通过努力变成了全球性的公司,不如说是因为我们要保护员工而不得不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裁员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让员工释放能量、和员工一起度过难关,才能让企业在危机中成长。所以每当有企业家来跟我咨询裁员问题时,我就跟他们讨论其它的可能性,最后总能找出方案来。比如这次疫情中,有主打线上销售的企业无法开业,但是坚持不裁员,而是让所有的员工上抖音卖货,结果销售量反而比疫情前翻了好几倍。

界面新闻:对于初创期、成长期和持续发展期的企业,应对危机的战略应有什么不同?

陈春花:不管处于哪个阶段的企业,在应对危机时的战略都应围绕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展开。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首先要确保生存,要聚焦于能带来现金流和业务的产品。

对于成长期的企业,要把重点放在业务调整上,暂停短期亏损、长期盈利的项目,加码能快速带来现金流的项目。

在持续发展阶段的企业,免疫力会比较强,应借助危机进行变革和创新。这些企业资源比较丰富,业务也相对稳定,但一般也缺乏变革的动力,固守已有的业务不变。在危机时进行变革和创新更容易获得内部认同,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界面新闻:危机到来时,员工难免焦虑,管理者该如何稳定员工、鼓舞士气?

陈春花:鼓舞员工士气无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员工有事做,让员工能做成事,让员工能分享做成事之后的价值和利益。危机中,管理者要告诉员工可以做什么事情,并要提供工具、平台、方法给员工。好的团队是打出来的,管理者带领员工一起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做成事,团队的士气就会非常高。管理者也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员工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很有帮助。

界面新闻:现金流枯竭是很多原本发展良好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的主因,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现金流的问题?

陈春花:曹德旺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大量的企业都是只储备三个月的现金流,企业要想办法自救。我非常认可他的观点,真正能帮企业的还是自己,企业要快速的在这三个月中去寻找新业务、新现金流,要想办法降低成本。根据我的研究来看,企业要想节省成本,其实有大量空间,从流程、会议、管理习惯到决策过程,平时有非常多的成本浪费,在危机时,这些成本都可以减少,企业要挑战极限式的降成本。比如企业决定线下转线上,按照平时的操作,可能得先研究可行性,然后内部要走一个繁琐的流程,才能实施。这些程序都是可以节省的成本,在危机中要先想法把成本降下来。

界面新闻:疫情开始以后,各地政府推出了很多帮扶措施,您认为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陈春花:从出台政策的层面讲,这一次政府响应速度非常快,措施也比较有针对性,涵盖面也比较广,无论是从社保、税费,还是从交通、贷款,都涉及到了。

但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就是政策的落地时间要快。如果政策很好,但是到落地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那出台的政策意义也不大。在应对危机时,所有的程序、流程都要比平时快,才能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第二,政策要在操作层面上有可行性。企业去申请要经过哪些步骤,需要什么样的门槛,这些都要切实可行,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地。

界面新闻:您认为在危机之后,企业该如何复盘、总结,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

陈春花:企业复盘大多数只从内部总结,比如自己的哪些措施比较有效、哪些措施需要改善,比如同行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企业有特别的应对之道值得学习,等等。这些复盘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危机带来的变化是什么,要从变化中寻找机会。

企业复盘时要关注根本性的变化,要让自身的能力跟上这些变化,才能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向着手:第一要看是否有数字化的能力;第二要关注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是否能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第三要看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新时代,要关注共生模式;第四要有远程协同办公的能力;第五要注意传播、顾客沟通、品牌建设的变化,重视私域流量。

陈春花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丨陈春花:降成本、新业务、数字化……应对疫情危机企业还有哪些生存之道

在危机中,裁员不是上策,政府需要给出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直接的压力是企业家的,有担当的企业家,会把保护员工、保有员工作为重点;要极限式降成本;危机之后要思考变革之道,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场疫情让中国企业面临着一场“生死大考”。在这场“生死大考”里,哪些企业能活下去?企业该如何应对业务萎缩、现金流紧张、员工焦虑不安等难题?危机过后,又该如何复盘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危机自救:企业逆境生存之道》的作者陈春花教授。

陈春花是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有《共生》和《管理的常识》等。陈教授在其新书《危机自救:企业逆境生存之道》中,根据几十年的管理研究,总结了企业在危机中该如何通过快速应变的措施实现自救,又该如何强化自身的“免疫系统”,以持续应对变化,获得长久的发展。

陈春花认为,在危机中,裁员不是上策,政府需要给出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直接的压力是企业家的,有担当的企业家,会把保护员工、保有员工作为重点;要极限式降成本;危机之后要思考变革之道,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以下为采访全文:

界面新闻:根据您的研究,当出现新冠病毒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时,具有哪些特征或者说基因的企业更容易在危机中生存?

陈春花:遇到危机时,企业能否活下来主要看企业自身的抵抗力。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企业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财务相对稳健,现金流比较充足。第二,组织具有柔性,企业组织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包容性和跟不确定相处的能力,应对变化能够做出快速响应和调整,比如有些企业48个小时就可以用新方法开展业务,有些原本线下经营的企业能让员工迅速变成直播员,线上卖东西。第三,企业家自己有定力,有生存和发展的信心。第四,企业有能力跟产业链或者价值链的伙伴快速寻求合作跟协同,能快速整合不同的资源。

界面新闻:您讲到企业家要有定力、有信心,但这些只能帮助他们保持心态上的平衡,真正带领企业度过危机需要的是切实有效的行动。您认为在危机中,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陈春花:企业家首先要在一片迷茫和混乱当中找到方向,然后要让企业快速运转起来,要调动公司员工全员参与到解决危机中来。

有担当的企业家,会把保护员工、保有员工作为重点工作。危机当中,很多企业业务萎缩、现金流紧张,有生存压力,有些企业家采取裁员的方式解决,但是有些企业家决定动用一切资源、一切力量来保护、保持员工。在我看来,优秀的企业家首选应采用后者。举个例子,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IBM为了保护员工,决定从零开始发展海外市场,结果真的打开了海外市场,员工也保住了,IBM因此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他们的负责人说:“与其说是我们通过努力变成了全球性的公司,不如说是因为我们要保护员工而不得不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裁员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让员工释放能量、和员工一起度过难关,才能让企业在危机中成长。所以每当有企业家来跟我咨询裁员问题时,我就跟他们讨论其它的可能性,最后总能找出方案来。比如这次疫情中,有主打线上销售的企业无法开业,但是坚持不裁员,而是让所有的员工上抖音卖货,结果销售量反而比疫情前翻了好几倍。

界面新闻:对于初创期、成长期和持续发展期的企业,应对危机的战略应有什么不同?

陈春花:不管处于哪个阶段的企业,在应对危机时的战略都应围绕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展开。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首先要确保生存,要聚焦于能带来现金流和业务的产品。

对于成长期的企业,要把重点放在业务调整上,暂停短期亏损、长期盈利的项目,加码能快速带来现金流的项目。

在持续发展阶段的企业,免疫力会比较强,应借助危机进行变革和创新。这些企业资源比较丰富,业务也相对稳定,但一般也缺乏变革的动力,固守已有的业务不变。在危机时进行变革和创新更容易获得内部认同,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界面新闻:危机到来时,员工难免焦虑,管理者该如何稳定员工、鼓舞士气?

陈春花:鼓舞员工士气无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员工有事做,让员工能做成事,让员工能分享做成事之后的价值和利益。危机中,管理者要告诉员工可以做什么事情,并要提供工具、平台、方法给员工。好的团队是打出来的,管理者带领员工一起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做成事,团队的士气就会非常高。管理者也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员工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很有帮助。

界面新闻:现金流枯竭是很多原本发展良好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的主因,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现金流的问题?

陈春花:曹德旺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大量的企业都是只储备三个月的现金流,企业要想办法自救。我非常认可他的观点,真正能帮企业的还是自己,企业要快速的在这三个月中去寻找新业务、新现金流,要想办法降低成本。根据我的研究来看,企业要想节省成本,其实有大量空间,从流程、会议、管理习惯到决策过程,平时有非常多的成本浪费,在危机时,这些成本都可以减少,企业要挑战极限式的降成本。比如企业决定线下转线上,按照平时的操作,可能得先研究可行性,然后内部要走一个繁琐的流程,才能实施。这些程序都是可以节省的成本,在危机中要先想法把成本降下来。

界面新闻:疫情开始以后,各地政府推出了很多帮扶措施,您认为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陈春花:从出台政策的层面讲,这一次政府响应速度非常快,措施也比较有针对性,涵盖面也比较广,无论是从社保、税费,还是从交通、贷款,都涉及到了。

但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就是政策的落地时间要快。如果政策很好,但是到落地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那出台的政策意义也不大。在应对危机时,所有的程序、流程都要比平时快,才能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第二,政策要在操作层面上有可行性。企业去申请要经过哪些步骤,需要什么样的门槛,这些都要切实可行,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地。

界面新闻:您认为在危机之后,企业该如何复盘、总结,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

陈春花:企业复盘大多数只从内部总结,比如自己的哪些措施比较有效、哪些措施需要改善,比如同行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企业有特别的应对之道值得学习,等等。这些复盘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危机带来的变化是什么,要从变化中寻找机会。

企业复盘时要关注根本性的变化,要让自身的能力跟上这些变化,才能提升抵抗风险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向着手:第一要看是否有数字化的能力;第二要关注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是否能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第三要看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新时代,要关注共生模式;第四要有远程协同办公的能力;第五要注意传播、顾客沟通、品牌建设的变化,重视私域流量。

陈春花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