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亚迪宋说自己对手是途观、CR-V,你怎么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亚迪宋说自己对手是途观、CR-V,你怎么看?

在宋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环节让人感到意外。公布价格时,比亚迪居然拿宋和大众途观、本田CR-V做了比较。根据比亚迪的说法,宋的目标群体是主流合资紧凑级SUV,与途观、CR-V相比,宋的配置和它们相当,而价格仅为其55%。

和之前比亚迪所有车型一样,刚刚上市的宋也被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人们对比亚迪的兴趣点永远只停留在两方面,一个是外观造型,另一个是配置。且这两个点就像两个极端,一个经常被拿来当笑料,另一个很吸引人。

比亚迪给予了这款车很高的期望,据说在发布会上,比亚迪的领导是这么评价宋的:“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而比亚迪宋却偏偏要靠实力。”为此引来不少议论。客观地讲,相比于比亚迪前几款SUV,宋的外观确实变化很大。

例如比亚迪唐就被不少人嘲笑外观丑陋。一位汽车设计师是这么评价唐的:“平淡的车身侧面根本无法体现出一个次世代电动汽车应有的气质,更不是高级冲压工艺的表现,形状没有规律、线条没有力量感的侧窗和后窗线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接受的。唐的前后大灯设计略显仓促,似乎随便画了一张图就拿给灯具的供应商去做了,而从结构和用料来看,更无法体现出一个定价30万级别车型应有的水准。”

你看,比亚迪唐并非只被消费者嘲笑,内行人士也觉得其丑陋。

不过若再让这位设计师评价比亚迪宋的外观,估计得到的评价会高一些。其实比亚迪在宋上面确实花的心思更高一些。早在2008年宋(那时候应该叫S3)的项目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但当时在草图和油泥模型完成时被搁浅了,原因是比亚迪高层觉得有些保守了。

两年之后比亚迪又想启动这个项目,但此时比亚迪资金方面遇到了困难,所以再次搁浅。在2012年时候,别克昂科拉的出现,打开了小型SUV的开端,并且迅速获得市场的反馈,于是各家车企都看到了这片蓝海,纷纷研发设计小型SUV。

比亚迪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被搁浅两次的S3被再次提上日程,且距离当初开发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四年,汽车的设计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所以这一回比亚迪几乎完全摒弃了之前的设计草图和油泥模型,重新设计外观,也就是现在上市的宋的外观。相比于2008年的最初设计,量产版的比亚迪的宋外观更显得激进和张扬,一改之前比亚迪给人的劣质感。

所以说,在外观方面,宋可能并不能算得上惊艳,但相比于之前的S6、S7和唐,宋确实进步了不少。虽然前后有大概6年时间的设计,但由于反复停止和修改几次,宋在某些方面仍能够比较仓促的。例如内饰中的仪表盘和拉手都是几乎照搬速锐的。这些改进估计要等到两三年后的中期改款。

在宋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环节让人感到意外。公布价格时,比亚迪居然拿宋和大众途观、本田CR-V做了比较。根据比亚迪的说法,宋的目标群体是主流合资紧凑级SUV,与途观、CR-V相比,宋的配置和它们相当,而价格仅为其55%。

这个观点也受到不小争议。如果真的只按照配置来讲,比亚迪宋确实不输于途观、CR-V任何一款车。例如全景天窗、全景影像系统、PM2.5绿净系统、定速巡航、胎压监测、8个安全气囊、行车记录仪等。在多媒体方面更是炫酷:安卓的carpad多媒体系统,能打电话、有导航、有音乐、语音识别、由喜马拉雅电台,还有WiFi热点。反正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它全都可以有!

但并不意味着,宋就有了和途观、CR-V竞争的资本。目前自主品牌主要就靠着高配置和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当然,目前长安、吉利、长城等少数几家车企刚出的新车中,底盘的调教,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隔音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准。不过比亚迪在这方面做得确实要稍微逊色一些。

所以,比亚迪宋还是不要将自身抬得那么高,去与途观、CR-V相比较。目前宋或许更应该传承S6的衣钵,与目前主流的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如哈弗H6、传祺GS4相比较。虽然价格并没有多少竞争力,但凭借更多的配置来弥补。

其实比亚迪一直引以为傲的是混动技术,更确切地讲为电池技术。比亚迪是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电池厂商之一,从手机电池到汽车蓄电池市场占有率都有很大。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确实占据较大的优势。其实业界内混合动力技术起步最早、技术最成熟的是丰田,比亚迪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丰田混动相关技术,但凭借着其蓄电池方面的优势,开发出的混动系统是相当不错的。例如前不久上市的唐,或者插电混合动力版的宋,它们的混动系统都是比较成熟的。

不过,有一套好的混动系统不代表它就会是一辆好车。如上文所说,在外观内饰设计、行驶质感、动力平顺性、噪音控制、悬架转向等比较基础部分,比亚迪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其实比亚迪在宣传营销方面,已经走在自主品牌的前列。他们敢于尝试新技术,并通过不断地包装概念来吸引眼球,这一点其实是值得学习的(迪粉除外)。尤其在用一系列用朝代命名的方式,甚至能够借上一些我国很牛的潜艇的感觉,比那些还停留在abc123命名方式的汽车公司先进得多。但是,优秀的营销必须有过硬的产品跟得上才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亚迪宋说自己对手是途观、CR-V,你怎么看?

在宋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环节让人感到意外。公布价格时,比亚迪居然拿宋和大众途观、本田CR-V做了比较。根据比亚迪的说法,宋的目标群体是主流合资紧凑级SUV,与途观、CR-V相比,宋的配置和它们相当,而价格仅为其55%。

和之前比亚迪所有车型一样,刚刚上市的宋也被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人们对比亚迪的兴趣点永远只停留在两方面,一个是外观造型,另一个是配置。且这两个点就像两个极端,一个经常被拿来当笑料,另一个很吸引人。

比亚迪给予了这款车很高的期望,据说在发布会上,比亚迪的领导是这么评价宋的:“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而比亚迪宋却偏偏要靠实力。”为此引来不少议论。客观地讲,相比于比亚迪前几款SUV,宋的外观确实变化很大。

例如比亚迪唐就被不少人嘲笑外观丑陋。一位汽车设计师是这么评价唐的:“平淡的车身侧面根本无法体现出一个次世代电动汽车应有的气质,更不是高级冲压工艺的表现,形状没有规律、线条没有力量感的侧窗和后窗线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接受的。唐的前后大灯设计略显仓促,似乎随便画了一张图就拿给灯具的供应商去做了,而从结构和用料来看,更无法体现出一个定价30万级别车型应有的水准。”

你看,比亚迪唐并非只被消费者嘲笑,内行人士也觉得其丑陋。

不过若再让这位设计师评价比亚迪宋的外观,估计得到的评价会高一些。其实比亚迪在宋上面确实花的心思更高一些。早在2008年宋(那时候应该叫S3)的项目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但当时在草图和油泥模型完成时被搁浅了,原因是比亚迪高层觉得有些保守了。

两年之后比亚迪又想启动这个项目,但此时比亚迪资金方面遇到了困难,所以再次搁浅。在2012年时候,别克昂科拉的出现,打开了小型SUV的开端,并且迅速获得市场的反馈,于是各家车企都看到了这片蓝海,纷纷研发设计小型SUV。

比亚迪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被搁浅两次的S3被再次提上日程,且距离当初开发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四年,汽车的设计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所以这一回比亚迪几乎完全摒弃了之前的设计草图和油泥模型,重新设计外观,也就是现在上市的宋的外观。相比于2008年的最初设计,量产版的比亚迪的宋外观更显得激进和张扬,一改之前比亚迪给人的劣质感。

所以说,在外观方面,宋可能并不能算得上惊艳,但相比于之前的S6、S7和唐,宋确实进步了不少。虽然前后有大概6年时间的设计,但由于反复停止和修改几次,宋在某些方面仍能够比较仓促的。例如内饰中的仪表盘和拉手都是几乎照搬速锐的。这些改进估计要等到两三年后的中期改款。

在宋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环节让人感到意外。公布价格时,比亚迪居然拿宋和大众途观、本田CR-V做了比较。根据比亚迪的说法,宋的目标群体是主流合资紧凑级SUV,与途观、CR-V相比,宋的配置和它们相当,而价格仅为其55%。

这个观点也受到不小争议。如果真的只按照配置来讲,比亚迪宋确实不输于途观、CR-V任何一款车。例如全景天窗、全景影像系统、PM2.5绿净系统、定速巡航、胎压监测、8个安全气囊、行车记录仪等。在多媒体方面更是炫酷:安卓的carpad多媒体系统,能打电话、有导航、有音乐、语音识别、由喜马拉雅电台,还有WiFi热点。反正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它全都可以有!

但并不意味着,宋就有了和途观、CR-V竞争的资本。目前自主品牌主要就靠着高配置和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当然,目前长安、吉利、长城等少数几家车企刚出的新车中,底盘的调教,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隔音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准。不过比亚迪在这方面做得确实要稍微逊色一些。

所以,比亚迪宋还是不要将自身抬得那么高,去与途观、CR-V相比较。目前宋或许更应该传承S6的衣钵,与目前主流的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如哈弗H6、传祺GS4相比较。虽然价格并没有多少竞争力,但凭借更多的配置来弥补。

其实比亚迪一直引以为傲的是混动技术,更确切地讲为电池技术。比亚迪是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电池厂商之一,从手机电池到汽车蓄电池市场占有率都有很大。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确实占据较大的优势。其实业界内混合动力技术起步最早、技术最成熟的是丰田,比亚迪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丰田混动相关技术,但凭借着其蓄电池方面的优势,开发出的混动系统是相当不错的。例如前不久上市的唐,或者插电混合动力版的宋,它们的混动系统都是比较成熟的。

不过,有一套好的混动系统不代表它就会是一辆好车。如上文所说,在外观内饰设计、行驶质感、动力平顺性、噪音控制、悬架转向等比较基础部分,比亚迪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其实比亚迪在宣传营销方面,已经走在自主品牌的前列。他们敢于尝试新技术,并通过不断地包装概念来吸引眼球,这一点其实是值得学习的(迪粉除外)。尤其在用一系列用朝代命名的方式,甚至能够借上一些我国很牛的潜艇的感觉,比那些还停留在abc123命名方式的汽车公司先进得多。但是,优秀的营销必须有过硬的产品跟得上才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