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原油进口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原油进口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中国地方炼油厂通过非国营贸易方式进口原油的通道已经被打开。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随着中国油气上游领域的进一步放开,长期制约地炼企业发展的油源垄断正在被打破。

10月22日,“中国原油进口俱乐部”再添新援,两家山东地炼企业入围其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石化联合会),对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丰石化)、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下称天弘化学)关于进口原油使用核查评估情况进行了公示。汇丰石化拟保留2套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580万吨/年,初步确认可使用进口原油416万吨/年;天弘化学拟保留1套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500万吨/年,初步确认可使用进口原油439.68万吨/年。

地方炼油厂通过非国营贸易方式进口原油的通道已经被打开。至此,全国共有5家企业获得原油使用权及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2家企业获得原油使用权、2家企业进入进口原油申请公示阶段。

截至目前,全国地方炼厂共获得进口原油使用配额4329.68万吨,地炼重镇山东获得3013.68万吨配额,占比高达七成。

今年4月,石化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秘书长庞广廉在“第八届中国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暨第七届中外油商高峰论坛”上曾向媒体透露,今年进口原油使用权将会先放开十余家,估计配额约在3000万吨左右。仅山东省地炼企业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就已经突破了该配额,“放开”的速度和力度不小。

山东地区已获得原油使用权及非国营原油进口资质的企业有4家,分别为东明石化、利津石化、垦利石化、亚通石化,均已陆续完成首次原油进口。“这给未来更多的地方炼厂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及进口资质带来了曙光,。”山东省炼油协会会长刘爱英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进口原油使用权的逐步放开,长期制约地炼企业发展的油源垄断正在被打破,符合标准的地方炼化企业可以花更少的钱加工质量更好的原油。

10月14日上午,装载着5.6万多吨原油的“玄武湖”号,停靠东营港中海油5万吨级液化码头。这批进口原油将先进入到中海油储存库里,再通过管道进入到亚通石化厂区。

亚通石化总经理唐兴党表示,这批原油是取得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后的首批进口原油,在原油进口权公示后,未来可以自主进口原油,不用再委托中海油。

在此前5天,垦利石化自营进口的10万吨原油也顺利到达青岛港。这批价值3500万美元的原油,原产地为俄罗斯,是东营市首家地炼的首船自营进口原油。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发改委首次出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申请条件。《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

“申请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地炼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单套常减压装置的加工能力要达到200万吨/年。”隆众石化成品油分析师张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除了已经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5家企业及2家处于公示期的企业,山东地炼还有9家符合该条细则。”

目前山东地炼加工的原料以重油即燃料油为主,原油仅占原料构成的三成左右。由于重油在密度、硫含量残炭值、金属含量等方面均偏高,为满足油品质量升级,需要对其进行加氢预处理、催化重整,还要对汽柴油要进行加氢精制,故炼厂汽柴油的平均出油率仅在50%左右。

“相比加工原油,加工燃料油的成本高,对装置的腐蚀也强。”山东某炼厂负责人表示,原油经过简单的脱硫脱盐后,可以直接催化装置进行加工,省去进一次装置的加工工序,成本约节省50-100元/吨左右。产出的渣油质量较好,可进行再加工,汽柴油的出率有望提升10%左右。

唐兴党近日在接受山东本地媒体采访时也证实,按照亚通石化276万吨的进口原油配额计算,可节省1.38亿元成本。

“加工进口原油生产出的汽柴油,无论是油品质量还是出率都有所提升,地炼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供应国五标准用油。”上述炼厂负责人表示。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2016年起,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11省市,将全面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而山东地炼以生产国四汽油、国三柴油为主,仅有不到三成的厂家具备国五标准油的生产能力。

张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随着原油进口权的放开,后期炼厂进口的轻质原油将有所增加,目前已进口的原油品种包括阿曼原油、ESPO原油及杜里原油,这些原油通常具备含硫低、密度低、轻油收率高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原油进口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中国地方炼油厂通过非国营贸易方式进口原油的通道已经被打开。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随着中国油气上游领域的进一步放开,长期制约地炼企业发展的油源垄断正在被打破。

10月22日,“中国原油进口俱乐部”再添新援,两家山东地炼企业入围其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石化联合会),对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丰石化)、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下称天弘化学)关于进口原油使用核查评估情况进行了公示。汇丰石化拟保留2套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580万吨/年,初步确认可使用进口原油416万吨/年;天弘化学拟保留1套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500万吨/年,初步确认可使用进口原油439.68万吨/年。

地方炼油厂通过非国营贸易方式进口原油的通道已经被打开。至此,全国共有5家企业获得原油使用权及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2家企业获得原油使用权、2家企业进入进口原油申请公示阶段。

截至目前,全国地方炼厂共获得进口原油使用配额4329.68万吨,地炼重镇山东获得3013.68万吨配额,占比高达七成。

今年4月,石化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秘书长庞广廉在“第八届中国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暨第七届中外油商高峰论坛”上曾向媒体透露,今年进口原油使用权将会先放开十余家,估计配额约在3000万吨左右。仅山东省地炼企业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就已经突破了该配额,“放开”的速度和力度不小。

山东地区已获得原油使用权及非国营原油进口资质的企业有4家,分别为东明石化、利津石化、垦利石化、亚通石化,均已陆续完成首次原油进口。“这给未来更多的地方炼厂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及进口资质带来了曙光,。”山东省炼油协会会长刘爱英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进口原油使用权的逐步放开,长期制约地炼企业发展的油源垄断正在被打破,符合标准的地方炼化企业可以花更少的钱加工质量更好的原油。

10月14日上午,装载着5.6万多吨原油的“玄武湖”号,停靠东营港中海油5万吨级液化码头。这批进口原油将先进入到中海油储存库里,再通过管道进入到亚通石化厂区。

亚通石化总经理唐兴党表示,这批原油是取得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后的首批进口原油,在原油进口权公示后,未来可以自主进口原油,不用再委托中海油。

在此前5天,垦利石化自营进口的10万吨原油也顺利到达青岛港。这批价值3500万美元的原油,原产地为俄罗斯,是东营市首家地炼的首船自营进口原油。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发改委首次出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申请条件。《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

“申请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地炼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单套常减压装置的加工能力要达到200万吨/年。”隆众石化成品油分析师张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除了已经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5家企业及2家处于公示期的企业,山东地炼还有9家符合该条细则。”

目前山东地炼加工的原料以重油即燃料油为主,原油仅占原料构成的三成左右。由于重油在密度、硫含量残炭值、金属含量等方面均偏高,为满足油品质量升级,需要对其进行加氢预处理、催化重整,还要对汽柴油要进行加氢精制,故炼厂汽柴油的平均出油率仅在50%左右。

“相比加工原油,加工燃料油的成本高,对装置的腐蚀也强。”山东某炼厂负责人表示,原油经过简单的脱硫脱盐后,可以直接催化装置进行加工,省去进一次装置的加工工序,成本约节省50-100元/吨左右。产出的渣油质量较好,可进行再加工,汽柴油的出率有望提升10%左右。

唐兴党近日在接受山东本地媒体采访时也证实,按照亚通石化276万吨的进口原油配额计算,可节省1.38亿元成本。

“加工进口原油生产出的汽柴油,无论是油品质量还是出率都有所提升,地炼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供应国五标准用油。”上述炼厂负责人表示。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2016年起,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11省市,将全面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而山东地炼以生产国四汽油、国三柴油为主,仅有不到三成的厂家具备国五标准油的生产能力。

张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随着原油进口权的放开,后期炼厂进口的轻质原油将有所增加,目前已进口的原油品种包括阿曼原油、ESPO原油及杜里原油,这些原油通常具备含硫低、密度低、轻油收率高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