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半数应届生认为就业比往年困难,首选国内知名大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半数应届生认为就业比往年困难,首选国内知名大厂

今年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上有了明显的稳定性诉求。

来源:pixabay

疫情的蔓延对于今年应届生就业的影响将是人才市场动态的重要议题。领英的最新调研显示,今年毕业生求职总体更趋于理性,相比小微企业,国内知名大厂、外企和国企的稳定性效应显著。

这份“2020应届毕业生求职趋势洞察”指出,在疫情爆发初期,相对于中高级职位,初级职位的发布数量比去年同期显著减少。而从企业招聘端实际需求来看,很多企业HR表示校招职位的总体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但疫情影响下的校招策略调整、职位发布时机和招聘形式变动,的确为校招带来了不确定性。

有一半的受访毕业生认为今年的就业比往年困难,缺乏面试技巧、职位信息获取渠道受限以及职场人脉的缺乏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求职难度。这使得今年毕业生普遍呈现出谨慎择业、稳步就业的趋势:54%的毕业生表示会考虑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希望先明确发展方向再就业,这一比例相比过去两年均有提升。

“现在找工作的机会并不算很多,与其匆忙拿到一份不算如意的工作,不如再等等。”张驰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她是今年从日本动画专业毕业的应届生,在回国的近4个月时间里,她只在求职平台上零星投出了几分简历。“我现在一边等着就业市场恢复,一边接一些作品任务。”她说。

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和不确定性,像张驰这样放缓步伐,保持就业耐心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在今年校招进度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加之延长毕业时间、鼓励见习等政策的推出,也给毕业生谨慎择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86%的毕业生表示求职时有明确的目标公司和职位,而不再是广撒网式的海投方式。37%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毕业前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毕业后会选择实习或见习的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稳步进入职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上有了明显的稳定性的诉求。报告显示,2020年毕业生首选的雇主类型为国内知名大厂,其次是外企和国企/央企,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则排名靠后。研究员称,“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稳定可靠的雇主品牌成为毕业生首选,而不是薪资。”

行业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并和目前的行业市场趋势保持着总体一致。最受今年毕业生欢迎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商,以及电子技术/通信,这两个行业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汽车和旅游/餐饮则受到较大程度的冷落,报告分析,这种情况或许与行业大盘和疫情都具有一定相关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半数应届生认为就业比往年困难,首选国内知名大厂

今年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上有了明显的稳定性诉求。

来源:pixabay

疫情的蔓延对于今年应届生就业的影响将是人才市场动态的重要议题。领英的最新调研显示,今年毕业生求职总体更趋于理性,相比小微企业,国内知名大厂、外企和国企的稳定性效应显著。

这份“2020应届毕业生求职趋势洞察”指出,在疫情爆发初期,相对于中高级职位,初级职位的发布数量比去年同期显著减少。而从企业招聘端实际需求来看,很多企业HR表示校招职位的总体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但疫情影响下的校招策略调整、职位发布时机和招聘形式变动,的确为校招带来了不确定性。

有一半的受访毕业生认为今年的就业比往年困难,缺乏面试技巧、职位信息获取渠道受限以及职场人脉的缺乏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求职难度。这使得今年毕业生普遍呈现出谨慎择业、稳步就业的趋势:54%的毕业生表示会考虑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希望先明确发展方向再就业,这一比例相比过去两年均有提升。

“现在找工作的机会并不算很多,与其匆忙拿到一份不算如意的工作,不如再等等。”张驰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她是今年从日本动画专业毕业的应届生,在回国的近4个月时间里,她只在求职平台上零星投出了几分简历。“我现在一边等着就业市场恢复,一边接一些作品任务。”她说。

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和不确定性,像张驰这样放缓步伐,保持就业耐心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在今年校招进度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加之延长毕业时间、鼓励见习等政策的推出,也给毕业生谨慎择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86%的毕业生表示求职时有明确的目标公司和职位,而不再是广撒网式的海投方式。37%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毕业前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毕业后会选择实习或见习的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稳步进入职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毕业生在就业偏好上有了明显的稳定性的诉求。报告显示,2020年毕业生首选的雇主类型为国内知名大厂,其次是外企和国企/央企,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则排名靠后。研究员称,“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稳定可靠的雇主品牌成为毕业生首选,而不是薪资。”

行业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并和目前的行业市场趋势保持着总体一致。最受今年毕业生欢迎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商,以及电子技术/通信,这两个行业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汽车和旅游/餐饮则受到较大程度的冷落,报告分析,这种情况或许与行业大盘和疫情都具有一定相关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