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间真实”《青你2》:被制造与反标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间真实”《青你2》:被制造与反标签

偶像其实是个技术活,这很real了。

文|东西文娱 霓虹 习睿

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青春有你2》的火爆。

不要问今天热搜有没有《青春有你2》,而是要问今天《青2》的谁又上了热搜。

作为上半年率先开跑的偶像综艺,《青春有你2》在爱奇艺站内内容热度峰值一度突破9000,破了纪录。

形式上的突破,所带来的不一样的观感,从节目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和此前训练生概念相比,《青你2》更像是一次圈内公司实力的PK。这让节目从一开始,就比以往的类型,更为直接地建立了“制造”的视角。

有资深粉圈人士告诉东西文娱,自己所接触的一些散粉(是指把追星当成纯粹娱乐调剂),都觉得这次自己追的不是偶像,而是造星的过程,看偶像的角度也有了变化,少了很多梦幻感,更多地是关注一个人想要成为偶像,需要付出什么,要有怎样的投入才能成功,公司有哪些能力可以让他们走下去。

而这些在以前,是所谓的大粉、真爱粉才会去关注的事儿。

某种意义上,成为偶像的过程,就跟一个人找一份工作,然后想要在一个行业立足下去的过程没什么区别,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外在资源的扶持,需要精心的谋划,也需要时运。

某位资深综艺粉说,她第一次意识到,公平与不公平共存,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有些人本来就是自带资源,有些人则只能靠自己,但是自带资源不代表不要努力,靠自己也不代表不需要资源的支撑。

没人不需要经营自己,哪怕是被制造的。

除了“制造”,反标签,也是《青你2》迄今为止的一大看点。

实际上,强烈的“标签感”是《青你2》从一开始就自带的,不止是虞书欣还是林小宅,《青你2》很多人一出场就很明确属性,但后续的一系列呈现,又证明了标签的设定只是开始。

打破标签,重塑人设,才是《青你2》着重想要展现的。

这显然和过去一张白纸经过磨练后形成人设的过程不一样,在基于逆袭反差引起话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性话题的探讨:用贴标签的方式去思考他人,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贴标签可能引发的偏见、狭隘。

而对更包容思维方式的追求,恰恰是舆论场正在发生的。

作为《青你2》的总导演,在接受东西文娱访谈时,陈刚总结说,这次做节目,所有的追求都可以归结为“如何真实的记录”。在设计上,他和他的团队有意放弃了导演意识形态的注入,而是把视角放到最大化地去呈现每个人本来面貌上。

陈刚觉得,如果无法让别人看到真实的她们,那就没有办法让人去真实的喜欢她们。

当下,《青你2》节目层面最具真实感的呈现即是短视频直拍PK。在无明显滤镜美化的情况下,所有人基于同一固定动作进行舞蹈表演,看多了,看久了,就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完美,每个人都有缺陷,说到底就是在比技术。

偶像其实是个技术活,这很real了。

陈刚说,近期平台的数据,也反映了大家对真实感内容的习惯与需要。“这两年的培养,大众已经很明白,节目的长视频部分只是给你了一个上帝的视角,让你了解到关于节目的一个整体内容。陈刚说。

下为东西文娱与陈刚的对话。我们保留了对话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可以看到陈刚很real

而我们一直在试图给节目贴上制造和标签

这大概也是一种媒体真实吧

陈刚

谈女团综艺

市场需求和反差都更大,拒绝“剧本”坚持真实的去记录

EW:《青春有你2》是鱼子酱跟爱奇艺合作的第3档养成类的节目,前两档节目主题都是男团,您认为男团选秀跟女团选秀在制作上或者说其他层面上有什么不同呢?

陈:其实从规划上来说的话,做女团是我们开始做《偶像练习生》的时候就已经规划的方向,再结合市场需求,做了行业分析,然后做的这样一个判断。

至于不同,从节目内容角度来说,我会觉得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市场上的饱和度和稀缺度来说的话,我会觉得女团的市场需求应该会更高一些。

因为这两年大家的关注度可能在男团,所以对出现女生们的期待会比较高一点,然后站在训练生的角度,一直有想出道梦想的这些女生们,我觉得她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渠道去实现。

所以我会觉得从内容上的区别不大,但是从上市场的一个需求,或者是从大家期待度上来说的话,应该会比较大一点。

EW:这次为什么会采取一周双播的模式呢?对于节目组来说,制作量或者是其他的工作压力都会大很多吧?

陈:反正你看我现在说话的状态,你就知道压力有多大。今天我应该是熬了通宵到下午两点多钟才躺下,首播的时候真的是属于躺下都睡不着的焦虑状态。刚刚是逼迫自己睡了几个小时,等会还要继续后期。

播出压力和市场压力,就会让整个制作量应该是高于第一季的。不管是在内容策划上,还是到后期剪辑上,现在整个量都很大。但一周双播其实也有一点好,从内容角度来说, 一周双播能够呈现每次初舞台我觉得(剪了)很遗憾的内容,去呈现更多的训练生。

之前两季,每次在初舞台阶段都是非常遗憾的,就觉得我的空间不大,我展现不了那么多。现在我的机会来了,给我更多的时长及空间能够让大家看到形形色色的训练生,让大家能够看各种各样性格不一和有趣的灵魂。这对我来说是很激动的。

实际上从很早阶段开始,我们就已经很明确地知道这个模式的基础是在于你会收获非常多类型的训练生,然后不要有任何导演意识和形态,尽量的铺开,给所有的观众看到,然后让他们从中去选择自己想pick的人。他跟我之前做选秀是一个反向的。此外,一周双播也有整个平台编排上的考量,不管是从内容呈现,宣传运营,平台资源等各方面。

EW:在已经播出的节目中,初舞台的呈现内容占比偏少一些,这种内容布局是有何考虑吗?

陈:我认为这是大众舆论的理解,或者说是一种情绪的理解吧。实际上我们现在演出空间,包括舞台演出时长,都远远高于往届的同期阶段。在青你1的时候,因为可能在内容上跨度会比较快一点,所以我觉得在初舞台很多很遗憾的事情都没有足够空间能够呈现。

而且大家很多的关注方式是自己去看纯享版初舞台,而不是看长视频里面的,节目本体里面的初舞台内容。大家现在已经很习惯这件事情了,观看方面占比基本持平。所以就这两年的培养,大众已经很明白,节目的长视频部分只是给你了一个上帝的视角,让你了解到关于节目的一个规划。

EW:接下来《青你2》还会有哪些惊喜?

陈:我们有好多创新,其实我们一直在研究,当训练生来了以后,就像我们对于X的理解一样,怎么去激发他们的无限可能?如何去激发她的斗志?如何去激发她自己想往前冲的那股劲儿?我相信不管是在训练生团体,还是在社会上,大家都很需要,都很希望看到那种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断去拼搏的精神状态,我想大家都会因为这个而被感动,这是我们很明确的目标。

所以我们在规划上,有很多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改变,比方说在初舞台的时候,以两家公司同唱一首歌的形式呈现。这次真的是要打个引号,是我们”预谋“的?其实这个是很难的,不开玩笑。我们事先没让任何公司知道,直到女生们进组才通知公司。准备过程中,各个环节要去沟通、协调。好几次要破局了,最后还是执行下来了。

很有意思的是,现场女生们知道后,她们互相都还不想说。(记者:互相给对方制造惊喜是吗?)是的,像张总和小王(注:选手),别人问她们,她们就说我们吹唢呐,所以就很有意思,就变得大家都在一种状态里面。

当然我们也是一步一步的创新,但是每一步的创新都是要付出非常多,有缜密规划,才有可能做到我们一直追求的“如何真实的记录”,所以说你看话又说了那么多,转兜兜都会回到一个原点,就是如何真实地记录这些事情。难道让她们去演吗?不可能的,这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事情。根本无法让别人看到真实的她们的时候,如何让人去真实的喜欢她们。

谈出位话题

坤学长、养成系battle、回锅肉现象

EW:目前网络上对于《青你2》的话题讨论,一开始围绕制作人蔡徐坤,为什么会选择蔡徐坤作为这次的青春制作人?节目组是有什么考虑吗?

陈:选他来做PD,你不觉得他很合适吗?我个人是觉得他毕竟也很有代表性。其实不管是导演组还是爱奇艺核心团队,我们一开始就希望由他来担任。

我们的初衷非常的明确和简单,压根就没那么复杂,他本身就是一个典型榜样,然后因为自身的经验,他跟大家交流会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我们也很希望会有一种精神传递,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和渴望能够去实现的一件事情。

所以当我们跟坤来谈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来说,他的原动力是非常渴望的,因为他也是希望能够跟大家将像这种感受,或者将自己训练生这个阶段,这种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收获和经验来做分享。

EW:在节目中我们看到既有日系养成系偶像,也有韩系练习生偶像,她们的运营逻辑和粉丝文化都有差异,节目组是如何融合的?您觉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团体出现在同一档节目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陈:不融合,你不要去改变她,也不要去引导她,就是应该百花齐放,让大家看到形形色色的选手。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说不要因为创新而去打破甚至改变,如何真实的记录及呈现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的时候会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很早前我就表达过,当训练生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真实地还原她在大厂的所有的学习、敬业和生活状态,相当于我们把她在原来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真实还原。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碰撞,这个碰撞不是所谓的大众视野里的矛盾冲突,我所说的碰撞是他们背景、生长环境不一样。所以他们一旦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在分享,因为在各个公司的训练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其实她们有很多因为爱好而聚集的社团,然后还会有自己生活上的好友出现,然后很多人都跟自己找到了自己非常要好的生活上的朋友,都不是同公司的。

EW:像在日系养成偶像中,AKB48和SNH48这两组本身就有一定渊源的团体都出现在节目中,节目组是如何考虑设计一些戏剧性?

陈:这个还需要去设计的吗?不用不用,其实当她们见面的时候,一切都开始了。导演组不会去打扰她们,也希望她们用一个自然的方式去见面和相处。接下来都是会打散,定了等级之后,大家都会打散。他们自己很真实的状态才会去被大家所真实的习惯。

我一直都会在导演组里说一句话,我说别来太多的别的工作,所谓的导演设计,让她们很真实的去完成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多动点心思,如何不被打扰的,真实的记录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个才是导演组的功力。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反正那么多年了,大家都在说“剧本”这件事,我觉得我都回答得麻木了

EW:在节目中,赵小棠提到“回锅肉”这个词,之后这个话题也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您是如何看待此次出现的回锅肉这种现象呢?

陈:当第一次听到回锅肉这个说法,我蛮感慨的。因为我会看到,在现场她们其实很从容、释然地面对,并且还会用一种鼓励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去分享给大家。反正我在现场录制的时候,当我看到这一点我内心还是挺感动的,偶然间会让我觉得原本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氛围不是那么真实,然后原来他其实心里头真实度是非常高的,我觉得这  是一个很真实的事情,能够这么真实来表达这件事情,觉得让我很感慨。

然后我也曾经重点谈到过关于回锅肉的这样一个说法,说实话对我来讲首先我一点都不会去在意这个词或者是参与这件事情,我非常认同在我们录制的时候她的一个表达。谁没有个一两年的训练经历,或者是表演经历,舞台经历。然后我会觉得也许大家不是用贬义的方式来看待这个词,我会看到她会用一个偏向于中性或者是偏于褒义的一个方式来看待,因为大家会对她的期待更高,因为你是有经验的,所以当你再次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时候,会不会对得起你所有的过往经历和时间,然后能够带来更高的一个标准?所以,我反倒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压力,而不是贬义。

所以包括我自己在跟一些大家称之为“回锅肉”的训练生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她们也会谈到,她们其实压力也挺大的。毕竟有的在行业里也五六年了,但是现在也是新人辈出的时候,所以他们需要更加拼,就得去拼,这个没有办法。

这种积极的状态让我觉得很振奋,所以我们导演组看到她们充满生命力也特别想卖力为她们做些什么。这种状态也不是我们导演组这边才有,包括像坤学长,他在跟我交流的时候,他也特别谈到真的很有激情,然后他也会觉得特别想去倾诉自己,想去把内心的那种原动力给爆发出来。然后就有一种孩子们很想往前冲的时候,内心无比喜悦,同时又无比的激动,然后想去支持她们的那种状态,想倾尽自己的所有去帮助她们的那种状态,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她们今年特别的让导演组,让来到这里的导师和制作人有不太一样的一种心情。

EW:对于出现“回锅肉”现象,是不是也反映了市场上女团选手的存量的问题?

陈:我觉得存量永远不会够的一天,选择回锅肉不代表枯竭,它代表的是一种角度。因为从选人的机制来说的话,没有人会觉得这个市场是够的,所以我会觉得他不是一个数量的标准或者是判断的方向。

其实更多的应该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情,训练生还是需要有训练时长的,不管是鱼子酱、爱奇艺还是整个市场,大家都立足于训练精选的角度来考虑所有选手的基础,它是有选择的精准度和高要求,不是一个大数量的技术,有门槛就不会有上限。

EW:从目前已经播出的节目来看,网络上更多是通过选手搞怪另类的短视频出圈,相对于来说,有关才艺、特长等女团基本能力体现不多,您是如何看待这点的?

陈:其实我们一直在重新自我思考,是我们想要的女团是什么样子的?是我们导演组或者是爱奇艺要一个女团是什么样子,然后就按这个样子去做模具吗?我觉得这个思路很不对,如果是我们想到女孩是什么样子的,直接到大公司挑人训练就可以出道了,为什么还要做节目?它就不是一个交付给青春制作人的一种维度,就相当于是导演思维、平台思维,这个思维是很不明确的。

我们不断反思自己,其实最核心的是我们不要先去定义它,而是尽可能先去呈现它,然后让全民制作人从中选择再去定义,最后完成。谁说这里头没有能做女团的人?不同的公司代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灵魂,我们都是百花齐放,让制作人可以看到不同,让他们在过程当中去思考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女团,而不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结束。

谈行业

技术推动行业创新

EW:疫情影响到了一些节目的录制,《青你2》在后续录制上,现在有规划了吗?

陈:其实我们后续所有的录制规划基本上都已经出来,根据目前的一些新的调整以及新的调整已经出来了。它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部分,公演也好,或者是需要面对青春制作人的现场形态的内容也好,因为涉及到后面有创新的部分,然后我就不多说了。这里面都会有一个核心的要素是让部分的青春制作人,看到并且形成他们的评价体系,这个是核心逻辑。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让他们看到,我觉得这个可能需要去升级和处理一些技术手段,并且有可能接下来遇到你可能因为一些环节不能来的一些公演活动,或者是具体活动,然后来进行这样的一个安排和规划,但它的核心和目标逻辑是一样的。

所以好比现在大家都在进行语音录制了,哪怕《歌手》也是在云录制,所以大家都会有一些关于技术手段的问题,至于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其实这个是导演组已经跟平台的核心团队已经报备过,然后并且其实已经是属于在对在处理阶段。

EW:偶像选秀节目已经三年了,你认为未来的偶像选秀类综艺可以有哪些改变?

陈:我觉得还是取决于在内容上更多的创作,一边在寻找新的角度、维度和模式,一边就一边将现有的维度和模式角度能够来进行阶段性的创新。

学习当中我们应该是一直还在不断的要求创新,这可能跟我们原来在马栏山的缘故,就要求自己不断的创新,就这样的一种状态。这我觉得这个还蛮重要的。

现在也出现了很多云综艺,我们觉得大家都在研究在移动互联网这一块还会有什么新的处理方式,能够让这些内容在新的形态下呈现,我反倒觉得这是一次契机。

审阅:颜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间真实”《青你2》:被制造与反标签

偶像其实是个技术活,这很real了。

文|东西文娱 霓虹 习睿

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青春有你2》的火爆。

不要问今天热搜有没有《青春有你2》,而是要问今天《青2》的谁又上了热搜。

作为上半年率先开跑的偶像综艺,《青春有你2》在爱奇艺站内内容热度峰值一度突破9000,破了纪录。

形式上的突破,所带来的不一样的观感,从节目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和此前训练生概念相比,《青你2》更像是一次圈内公司实力的PK。这让节目从一开始,就比以往的类型,更为直接地建立了“制造”的视角。

有资深粉圈人士告诉东西文娱,自己所接触的一些散粉(是指把追星当成纯粹娱乐调剂),都觉得这次自己追的不是偶像,而是造星的过程,看偶像的角度也有了变化,少了很多梦幻感,更多地是关注一个人想要成为偶像,需要付出什么,要有怎样的投入才能成功,公司有哪些能力可以让他们走下去。

而这些在以前,是所谓的大粉、真爱粉才会去关注的事儿。

某种意义上,成为偶像的过程,就跟一个人找一份工作,然后想要在一个行业立足下去的过程没什么区别,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外在资源的扶持,需要精心的谋划,也需要时运。

某位资深综艺粉说,她第一次意识到,公平与不公平共存,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有些人本来就是自带资源,有些人则只能靠自己,但是自带资源不代表不要努力,靠自己也不代表不需要资源的支撑。

没人不需要经营自己,哪怕是被制造的。

除了“制造”,反标签,也是《青你2》迄今为止的一大看点。

实际上,强烈的“标签感”是《青你2》从一开始就自带的,不止是虞书欣还是林小宅,《青你2》很多人一出场就很明确属性,但后续的一系列呈现,又证明了标签的设定只是开始。

打破标签,重塑人设,才是《青你2》着重想要展现的。

这显然和过去一张白纸经过磨练后形成人设的过程不一样,在基于逆袭反差引起话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性话题的探讨:用贴标签的方式去思考他人,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贴标签可能引发的偏见、狭隘。

而对更包容思维方式的追求,恰恰是舆论场正在发生的。

作为《青你2》的总导演,在接受东西文娱访谈时,陈刚总结说,这次做节目,所有的追求都可以归结为“如何真实的记录”。在设计上,他和他的团队有意放弃了导演意识形态的注入,而是把视角放到最大化地去呈现每个人本来面貌上。

陈刚觉得,如果无法让别人看到真实的她们,那就没有办法让人去真实的喜欢她们。

当下,《青你2》节目层面最具真实感的呈现即是短视频直拍PK。在无明显滤镜美化的情况下,所有人基于同一固定动作进行舞蹈表演,看多了,看久了,就会发现没有绝对的完美,每个人都有缺陷,说到底就是在比技术。

偶像其实是个技术活,这很real了。

陈刚说,近期平台的数据,也反映了大家对真实感内容的习惯与需要。“这两年的培养,大众已经很明白,节目的长视频部分只是给你了一个上帝的视角,让你了解到关于节目的一个整体内容。陈刚说。

下为东西文娱与陈刚的对话。我们保留了对话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可以看到陈刚很real

而我们一直在试图给节目贴上制造和标签

这大概也是一种媒体真实吧

陈刚

谈女团综艺

市场需求和反差都更大,拒绝“剧本”坚持真实的去记录

EW:《青春有你2》是鱼子酱跟爱奇艺合作的第3档养成类的节目,前两档节目主题都是男团,您认为男团选秀跟女团选秀在制作上或者说其他层面上有什么不同呢?

陈:其实从规划上来说的话,做女团是我们开始做《偶像练习生》的时候就已经规划的方向,再结合市场需求,做了行业分析,然后做的这样一个判断。

至于不同,从节目内容角度来说,我会觉得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市场上的饱和度和稀缺度来说的话,我会觉得女团的市场需求应该会更高一些。

因为这两年大家的关注度可能在男团,所以对出现女生们的期待会比较高一点,然后站在训练生的角度,一直有想出道梦想的这些女生们,我觉得她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渠道去实现。

所以我会觉得从内容上的区别不大,但是从上市场的一个需求,或者是从大家期待度上来说的话,应该会比较大一点。

EW:这次为什么会采取一周双播的模式呢?对于节目组来说,制作量或者是其他的工作压力都会大很多吧?

陈:反正你看我现在说话的状态,你就知道压力有多大。今天我应该是熬了通宵到下午两点多钟才躺下,首播的时候真的是属于躺下都睡不着的焦虑状态。刚刚是逼迫自己睡了几个小时,等会还要继续后期。

播出压力和市场压力,就会让整个制作量应该是高于第一季的。不管是在内容策划上,还是到后期剪辑上,现在整个量都很大。但一周双播其实也有一点好,从内容角度来说, 一周双播能够呈现每次初舞台我觉得(剪了)很遗憾的内容,去呈现更多的训练生。

之前两季,每次在初舞台阶段都是非常遗憾的,就觉得我的空间不大,我展现不了那么多。现在我的机会来了,给我更多的时长及空间能够让大家看到形形色色的训练生,让大家能够看各种各样性格不一和有趣的灵魂。这对我来说是很激动的。

实际上从很早阶段开始,我们就已经很明确地知道这个模式的基础是在于你会收获非常多类型的训练生,然后不要有任何导演意识和形态,尽量的铺开,给所有的观众看到,然后让他们从中去选择自己想pick的人。他跟我之前做选秀是一个反向的。此外,一周双播也有整个平台编排上的考量,不管是从内容呈现,宣传运营,平台资源等各方面。

EW:在已经播出的节目中,初舞台的呈现内容占比偏少一些,这种内容布局是有何考虑吗?

陈:我认为这是大众舆论的理解,或者说是一种情绪的理解吧。实际上我们现在演出空间,包括舞台演出时长,都远远高于往届的同期阶段。在青你1的时候,因为可能在内容上跨度会比较快一点,所以我觉得在初舞台很多很遗憾的事情都没有足够空间能够呈现。

而且大家很多的关注方式是自己去看纯享版初舞台,而不是看长视频里面的,节目本体里面的初舞台内容。大家现在已经很习惯这件事情了,观看方面占比基本持平。所以就这两年的培养,大众已经很明白,节目的长视频部分只是给你了一个上帝的视角,让你了解到关于节目的一个规划。

EW:接下来《青你2》还会有哪些惊喜?

陈:我们有好多创新,其实我们一直在研究,当训练生来了以后,就像我们对于X的理解一样,怎么去激发他们的无限可能?如何去激发她的斗志?如何去激发她自己想往前冲的那股劲儿?我相信不管是在训练生团体,还是在社会上,大家都很需要,都很希望看到那种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断去拼搏的精神状态,我想大家都会因为这个而被感动,这是我们很明确的目标。

所以我们在规划上,有很多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改变,比方说在初舞台的时候,以两家公司同唱一首歌的形式呈现。这次真的是要打个引号,是我们”预谋“的?其实这个是很难的,不开玩笑。我们事先没让任何公司知道,直到女生们进组才通知公司。准备过程中,各个环节要去沟通、协调。好几次要破局了,最后还是执行下来了。

很有意思的是,现场女生们知道后,她们互相都还不想说。(记者:互相给对方制造惊喜是吗?)是的,像张总和小王(注:选手),别人问她们,她们就说我们吹唢呐,所以就很有意思,就变得大家都在一种状态里面。

当然我们也是一步一步的创新,但是每一步的创新都是要付出非常多,有缜密规划,才有可能做到我们一直追求的“如何真实的记录”,所以说你看话又说了那么多,转兜兜都会回到一个原点,就是如何真实地记录这些事情。难道让她们去演吗?不可能的,这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事情。根本无法让别人看到真实的她们的时候,如何让人去真实的喜欢她们。

谈出位话题

坤学长、养成系battle、回锅肉现象

EW:目前网络上对于《青你2》的话题讨论,一开始围绕制作人蔡徐坤,为什么会选择蔡徐坤作为这次的青春制作人?节目组是有什么考虑吗?

陈:选他来做PD,你不觉得他很合适吗?我个人是觉得他毕竟也很有代表性。其实不管是导演组还是爱奇艺核心团队,我们一开始就希望由他来担任。

我们的初衷非常的明确和简单,压根就没那么复杂,他本身就是一个典型榜样,然后因为自身的经验,他跟大家交流会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我们也很希望会有一种精神传递,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和渴望能够去实现的一件事情。

所以当我们跟坤来谈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来说,他的原动力是非常渴望的,因为他也是希望能够跟大家将像这种感受,或者将自己训练生这个阶段,这种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收获和经验来做分享。

EW:在节目中我们看到既有日系养成系偶像,也有韩系练习生偶像,她们的运营逻辑和粉丝文化都有差异,节目组是如何融合的?您觉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团体出现在同一档节目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陈:不融合,你不要去改变她,也不要去引导她,就是应该百花齐放,让大家看到形形色色的选手。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说不要因为创新而去打破甚至改变,如何真实的记录及呈现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的时候会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很早前我就表达过,当训练生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真实地还原她在大厂的所有的学习、敬业和生活状态,相当于我们把她在原来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真实还原。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碰撞,这个碰撞不是所谓的大众视野里的矛盾冲突,我所说的碰撞是他们背景、生长环境不一样。所以他们一旦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在分享,因为在各个公司的训练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其实她们有很多因为爱好而聚集的社团,然后还会有自己生活上的好友出现,然后很多人都跟自己找到了自己非常要好的生活上的朋友,都不是同公司的。

EW:像在日系养成偶像中,AKB48和SNH48这两组本身就有一定渊源的团体都出现在节目中,节目组是如何考虑设计一些戏剧性?

陈:这个还需要去设计的吗?不用不用,其实当她们见面的时候,一切都开始了。导演组不会去打扰她们,也希望她们用一个自然的方式去见面和相处。接下来都是会打散,定了等级之后,大家都会打散。他们自己很真实的状态才会去被大家所真实的习惯。

我一直都会在导演组里说一句话,我说别来太多的别的工作,所谓的导演设计,让她们很真实的去完成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多动点心思,如何不被打扰的,真实的记录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个才是导演组的功力。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反正那么多年了,大家都在说“剧本”这件事,我觉得我都回答得麻木了

EW:在节目中,赵小棠提到“回锅肉”这个词,之后这个话题也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您是如何看待此次出现的回锅肉这种现象呢?

陈:当第一次听到回锅肉这个说法,我蛮感慨的。因为我会看到,在现场她们其实很从容、释然地面对,并且还会用一种鼓励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去分享给大家。反正我在现场录制的时候,当我看到这一点我内心还是挺感动的,偶然间会让我觉得原本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氛围不是那么真实,然后原来他其实心里头真实度是非常高的,我觉得这  是一个很真实的事情,能够这么真实来表达这件事情,觉得让我很感慨。

然后我也曾经重点谈到过关于回锅肉的这样一个说法,说实话对我来讲首先我一点都不会去在意这个词或者是参与这件事情,我非常认同在我们录制的时候她的一个表达。谁没有个一两年的训练经历,或者是表演经历,舞台经历。然后我会觉得也许大家不是用贬义的方式来看待这个词,我会看到她会用一个偏向于中性或者是偏于褒义的一个方式来看待,因为大家会对她的期待更高,因为你是有经验的,所以当你再次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时候,会不会对得起你所有的过往经历和时间,然后能够带来更高的一个标准?所以,我反倒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压力,而不是贬义。

所以包括我自己在跟一些大家称之为“回锅肉”的训练生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她们也会谈到,她们其实压力也挺大的。毕竟有的在行业里也五六年了,但是现在也是新人辈出的时候,所以他们需要更加拼,就得去拼,这个没有办法。

这种积极的状态让我觉得很振奋,所以我们导演组看到她们充满生命力也特别想卖力为她们做些什么。这种状态也不是我们导演组这边才有,包括像坤学长,他在跟我交流的时候,他也特别谈到真的很有激情,然后他也会觉得特别想去倾诉自己,想去把内心的那种原动力给爆发出来。然后就有一种孩子们很想往前冲的时候,内心无比喜悦,同时又无比的激动,然后想去支持她们的那种状态,想倾尽自己的所有去帮助她们的那种状态,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她们今年特别的让导演组,让来到这里的导师和制作人有不太一样的一种心情。

EW:对于出现“回锅肉”现象,是不是也反映了市场上女团选手的存量的问题?

陈:我觉得存量永远不会够的一天,选择回锅肉不代表枯竭,它代表的是一种角度。因为从选人的机制来说的话,没有人会觉得这个市场是够的,所以我会觉得他不是一个数量的标准或者是判断的方向。

其实更多的应该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情,训练生还是需要有训练时长的,不管是鱼子酱、爱奇艺还是整个市场,大家都立足于训练精选的角度来考虑所有选手的基础,它是有选择的精准度和高要求,不是一个大数量的技术,有门槛就不会有上限。

EW:从目前已经播出的节目来看,网络上更多是通过选手搞怪另类的短视频出圈,相对于来说,有关才艺、特长等女团基本能力体现不多,您是如何看待这点的?

陈:其实我们一直在重新自我思考,是我们想要的女团是什么样子的?是我们导演组或者是爱奇艺要一个女团是什么样子,然后就按这个样子去做模具吗?我觉得这个思路很不对,如果是我们想到女孩是什么样子的,直接到大公司挑人训练就可以出道了,为什么还要做节目?它就不是一个交付给青春制作人的一种维度,就相当于是导演思维、平台思维,这个思维是很不明确的。

我们不断反思自己,其实最核心的是我们不要先去定义它,而是尽可能先去呈现它,然后让全民制作人从中选择再去定义,最后完成。谁说这里头没有能做女团的人?不同的公司代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灵魂,我们都是百花齐放,让制作人可以看到不同,让他们在过程当中去思考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女团,而不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结束。

谈行业

技术推动行业创新

EW:疫情影响到了一些节目的录制,《青你2》在后续录制上,现在有规划了吗?

陈:其实我们后续所有的录制规划基本上都已经出来,根据目前的一些新的调整以及新的调整已经出来了。它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部分,公演也好,或者是需要面对青春制作人的现场形态的内容也好,因为涉及到后面有创新的部分,然后我就不多说了。这里面都会有一个核心的要素是让部分的青春制作人,看到并且形成他们的评价体系,这个是核心逻辑。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让他们看到,我觉得这个可能需要去升级和处理一些技术手段,并且有可能接下来遇到你可能因为一些环节不能来的一些公演活动,或者是具体活动,然后来进行这样的一个安排和规划,但它的核心和目标逻辑是一样的。

所以好比现在大家都在进行语音录制了,哪怕《歌手》也是在云录制,所以大家都会有一些关于技术手段的问题,至于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其实这个是导演组已经跟平台的核心团队已经报备过,然后并且其实已经是属于在对在处理阶段。

EW:偶像选秀节目已经三年了,你认为未来的偶像选秀类综艺可以有哪些改变?

陈:我觉得还是取决于在内容上更多的创作,一边在寻找新的角度、维度和模式,一边就一边将现有的维度和模式角度能够来进行阶段性的创新。

学习当中我们应该是一直还在不断的要求创新,这可能跟我们原来在马栏山的缘故,就要求自己不断的创新,就这样的一种状态。这我觉得这个还蛮重要的。

现在也出现了很多云综艺,我们觉得大家都在研究在移动互联网这一块还会有什么新的处理方式,能够让这些内容在新的形态下呈现,我反倒觉得这是一次契机。

审阅:颜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