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歌行》又双叒叕被举报,历史粉是“杠精”还是“排雷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歌行》又双叒叕被举报,历史粉是“杠精”还是“排雷人”?

近几年行业历史剧创作大有走偏之意,政策已在管束,历史粉的较真,或许将成一种民间约束力量。

文丨镜像娱乐 梁嘉烈

编辑丨张风屹

日前,#《长歌行》更换男主#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据爆料,或因屈楚萧与公司解约缘故,《长歌行》男主已更换为吴磊。一时间,二人谁更符合原著人设引起了粉丝争议。

同时,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历史粉关注。《长歌行》漫画因疑似扭曲历史,在2019年曾被唐朝吧举报,如今剧集传出进展,有历史粉当即表示“只要敢拍就敢举报”。2015年至今,《长歌行》一波三折终于开拍,举报,或许会为这部剧再添变数。

近几年被历史粉举报过的历史剧并不少,其中《巴清传》《霍去病》目前仍未播出,《如懿传》也是“修修剪剪”后才与观众见面。虽并不一定是历史粉举报所致,但审查收严下,若存在历史问题,对剧方而言确实是件棘手的事。

不过,对《长歌行》剧集出品方华策影视而言,历史粉的举报并非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剧尚未开机,还有“防雷”余地。若历史粉提出的历史问题客观存在且不适合影视化,也算是为华策敲响了警钟。

经历过#肖战AO3#事件后,举报一词的含义逐渐变得敏感,但换个角度看,近几年行业历史剧创作大有走偏之意,政策已在管束,历史粉的较真,或许将成一种民间约束力量。

历史粉与原著粉的撕X大战

在豆瓣上,《长歌行》的标签是历史题材。故事背景定于初唐,主角永宁公主李长歌因母亲兄弟皆被叔父李世民杀害,在逃亡后一直寻找机会替父报仇,后李长歌“悟道”,明白兴唐才是李氏之命。从少女成长角度看,这部作品内核上相对厚重,还颇有几分电影《英雄》的味道。

《长歌行》作者夏达曾言希望能通过此书让日本粉丝了解大唐历史,但此说法国内历史粉显然不能苟同。2019年底,唐朝吧官微发布长文呼喊广电总局下架《长歌行》漫画,禁播剧集,并在文中列出了《长歌行》的三宗罪:挑动民族分裂,漫画中故意模糊突厥与回纥的关系;破坏国家主权,污蔑唐朝中央政府割让领土,将本属中国的领土划归外国;歪曲历史,房玄龄火烧茶肆的桥段严重扭曲历史人物形象。

如今,《长歌行》开拍在即,有唐粉甚至拿着举报“论文”亲自打卡广电总局,去年,也有历史粉以同样的操作去广电总局举报《大明风华》,不过当时剧集已经开播,举报未有下文。除了《长歌行》《大明风华》,近几年,被历史粉举报的还有《巴清传》《霍去病》《如懿传》等剧,举报原因多是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粉一直被认为是小众粉圈里最硬核的,尤其是历史圈中公认的四大朝代流量秦、汉、唐、明的粉丝,他们多数密切关注着与历史相关的文娱内容。

2月14日,《国宝故事》播出于赓哲讲述“天策上将”李世民的节目后,唐朝吧便火速转发指出问题;秦粉万字长文举报《巴清传》后,也时刻盯着该剧甚至范冰冰的一举一动,若有动向,随时准备“反攻”。这种对影视剧综、书籍中出现的“错误”都不忽视的行为,放在饭圈,大概就叫“反黑”。

长久以来,小众粉圈的标签一直是圈地自萌,但肖战事件让大众意识到各大圈只是平日佛系,在自己看重的事情面前战斗力和组织力并不弱于饭圈,历史粉圈同样如此,唐朝吧早在2019年便在贴吧发起了抵制《长歌行》的号召。

而且,一旦涉及“反黑”,各大朝代粉一般还会协同作战,明粉抵制《六朝纪事》时,唐粉也在帮忙扩散,毕竟对他们来说,历史人物就是信仰。

历史粉出击,原著粉自然不会无动于衷。《长歌行》粉丝就表示唐粉过于上纲上线,“原著后面都标注了纯属虚构,按这要求以后历史剧只能拍《史记》。”但在唐朝吧小吧主看来,文学和影视作品并非加上“纯属虚构”就可以颠倒黑白、胡编乱造,“是不是加上‘虚构’二字,就可以把和珅塑造成为国为民的清官形象,而把包青天塑造成天下第一贪?”

当然,两方撕X是很难有结果的,毕竟作品是否超出了戏说边界,需要权威的部门去做出判断。近几年被历史粉举报的剧中,《巴清传》和《霍去病》如今都未播出,是否由历史粉促成很难说,但从《巴清传》改掉原名《赢天下》到剧情多次审核可以看出,存在历史问题的剧集很难过关,是铁定的事实。

“以历史粉为鉴”,未尝不可

有人认为,从历史粉举报来看,《长歌行》显然不是“好饼”,影视公司没必要继续投资拍摄。

作为业内头部公司及《长歌行》的出品方,华策影视能看中的其实多是潜力股。原漫画全球单行本销量超300万册,网络点击量超10亿次,曾获得“金猴奖”、“金龙奖”的《长歌行》,显然很符合这个概念。从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看,《长歌行》都是块“好饼”,问题只在于,华策影视如何看待此次的举报事件。

如今,古装剧并非立项开拍就已安全,参考《如懿传》的艰难播出路便可知道,成片后难过审并不新鲜。况且,前一两年相关部门开始鼓励历史正剧创作,严禁戏说历史人物,历史剧自然更需谨慎。从《长安十二时辰》易名贺知章、李林甫、高力士等唐朝政治中心的男人,到《大宋少年志》易名宋辽高层人物姓名,都可洞见历史剧创作之复杂。

《长歌行》原著疑似歪曲历史就像是地雷,对华策而言,在改编中处理掉这些敏感问题或许才是上策。可以发现,唐朝吧提出的问题都存在于部分情节中,而并非贯穿作品通篇,改动还是相对容易的,不过,《长歌行》的问题可能不仅限于唐朝吧提出的几点,这是华策需要注意的。

对剧方而言,以历史粉为鉴并非坏事。如今历史题材创作者水平参差不齐,《长安十二时辰》相对严谨是建立在马伯庸本人是“历史知识分子”的基础上,但《长歌行》的作者夏达是漫画家出身,对历史的研究难免薄弱。市面上,马伯庸少,夏达多,因而影视公司买了历史IP后,严格把关是少不了的,若有历史粉能客观指出问题,某种程度上倒还减轻了剧方工作量。

其实,现阶段历史粉的存在对历史剧发展来说是有益处的。确实,影视作品不是《史记》,散发思维和大胆一些是没错的,但过去几年历史剧创作早有走偏之意,《巴清传》中女主被始皇强暴,《霍去病》中天生战神沦为草根,明显都倒向了历史虚无主义,也可见历史剧创作在从众效应下已被不少大女主戏和男频IP套路影响。当戏说沦为博眼球的存在,那便是市场的畸形。所以,历史粉的举报,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成为了一种民间约束力量。

如今,历史剧被频频举报背后,反映的不止是历史粉的较真,也是观众的较真,毕竟历史粉也代表了一部分观众的意识形态。如今年轻一代观众审美愈发提高,他们对历史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在倒逼影视公司在历史剧创作上更加严谨,更好地把控戏说边界。

尊重历史,不是为了给历史粉交待

客观来说,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创作,并不是剧方为历史粉给出的交待。

宏观层面上,保持历史剧的客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责,不至于因为一部剧颠覆一个历史人物形象,从商业层面而言,这也是对项目本身负责,毕竟一部剧动辄千万甚至过亿投资,一部《巴清传》就能握住一家影视公司的命脉。延伸来看,尊重历史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有利于剧集的宣传推广。

这从《延禧攻略》便可见一斑。这部剧虽然剧情设置偏爽向,但历史上相对考究,因此在营销上,该剧也选择了“盘活历史文化”来造势,如利用剧中小两把头、一耳三钳等高度还原的服化道,以及“带队偷听的乾小四”、“富察皇后是乾隆一生的白月光”、“帝后CP是真爱”等与史实结合的娱乐化营销来带动剧集热度。

对比同期的《如懿传》,该剧虽在人物服饰、宫廷礼仪、装潢文化等方面也很还原历史,但营销多数在向演员与剧情靠拢,并未利用历史营销。毕竟该剧开播前便因原著疑似歪曲历史遭到了举报,播出后“黑化富察皇后”又引起了吐槽。

其实,历史剧和其他剧集一样,出圈主要还是靠内容质量和演员演技、人气,但若能辅以历史营销,也能锦上添花,《延禧攻略》就证明了尊重历史和历史本身都可以成为营销的一部分。不止是清宫戏,唐朝历史剧也能参考《延禧攻略》的营销,如怕老婆一族房玄龄、魏徵和李世民这对君臣CP,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神仙爱情都是营销点,当然,这些营销还需与具体剧情结合。

对如今的历史剧来说,如果尊重历史,《延禧攻略》的思路倒是越来越值得借鉴。由于清朝这种大流量朝代已被过度消耗,如今历史剧开始偏爱冷门朝代,今年要播出的三部历史剧《孤城闭》《南歌》《大宋宫词》皆是如此。这三部剧的主角分别为宋仁宗赵祯、宋文帝刘义隆、宋真宗赵恒,对南北朝历史和宋朝历史不熟悉的多数观众来说,三人影响力自然远低于乾隆。

不过,如果可以和《延禧攻略》一样开启剧外科普小课堂,并深挖历史文化与趣味向剧情结合进行娱乐化营销,就有可能引发观众对历史和剧集的双向热情。

如果没有历史BUG,历史粉或许也会推动热度传播,毕竟历史粉多数对历史人物有着偶像情节,李白粉和白居易粉之间还会PK,帝王粉之间也有较量,他们也乐意助推自己的偶像“出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歌行》又双叒叕被举报,历史粉是“杠精”还是“排雷人”?

近几年行业历史剧创作大有走偏之意,政策已在管束,历史粉的较真,或许将成一种民间约束力量。

文丨镜像娱乐 梁嘉烈

编辑丨张风屹

日前,#《长歌行》更换男主#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据爆料,或因屈楚萧与公司解约缘故,《长歌行》男主已更换为吴磊。一时间,二人谁更符合原著人设引起了粉丝争议。

同时,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历史粉关注。《长歌行》漫画因疑似扭曲历史,在2019年曾被唐朝吧举报,如今剧集传出进展,有历史粉当即表示“只要敢拍就敢举报”。2015年至今,《长歌行》一波三折终于开拍,举报,或许会为这部剧再添变数。

近几年被历史粉举报过的历史剧并不少,其中《巴清传》《霍去病》目前仍未播出,《如懿传》也是“修修剪剪”后才与观众见面。虽并不一定是历史粉举报所致,但审查收严下,若存在历史问题,对剧方而言确实是件棘手的事。

不过,对《长歌行》剧集出品方华策影视而言,历史粉的举报并非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剧尚未开机,还有“防雷”余地。若历史粉提出的历史问题客观存在且不适合影视化,也算是为华策敲响了警钟。

经历过#肖战AO3#事件后,举报一词的含义逐渐变得敏感,但换个角度看,近几年行业历史剧创作大有走偏之意,政策已在管束,历史粉的较真,或许将成一种民间约束力量。

历史粉与原著粉的撕X大战

在豆瓣上,《长歌行》的标签是历史题材。故事背景定于初唐,主角永宁公主李长歌因母亲兄弟皆被叔父李世民杀害,在逃亡后一直寻找机会替父报仇,后李长歌“悟道”,明白兴唐才是李氏之命。从少女成长角度看,这部作品内核上相对厚重,还颇有几分电影《英雄》的味道。

《长歌行》作者夏达曾言希望能通过此书让日本粉丝了解大唐历史,但此说法国内历史粉显然不能苟同。2019年底,唐朝吧官微发布长文呼喊广电总局下架《长歌行》漫画,禁播剧集,并在文中列出了《长歌行》的三宗罪:挑动民族分裂,漫画中故意模糊突厥与回纥的关系;破坏国家主权,污蔑唐朝中央政府割让领土,将本属中国的领土划归外国;歪曲历史,房玄龄火烧茶肆的桥段严重扭曲历史人物形象。

如今,《长歌行》开拍在即,有唐粉甚至拿着举报“论文”亲自打卡广电总局,去年,也有历史粉以同样的操作去广电总局举报《大明风华》,不过当时剧集已经开播,举报未有下文。除了《长歌行》《大明风华》,近几年,被历史粉举报的还有《巴清传》《霍去病》《如懿传》等剧,举报原因多是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粉一直被认为是小众粉圈里最硬核的,尤其是历史圈中公认的四大朝代流量秦、汉、唐、明的粉丝,他们多数密切关注着与历史相关的文娱内容。

2月14日,《国宝故事》播出于赓哲讲述“天策上将”李世民的节目后,唐朝吧便火速转发指出问题;秦粉万字长文举报《巴清传》后,也时刻盯着该剧甚至范冰冰的一举一动,若有动向,随时准备“反攻”。这种对影视剧综、书籍中出现的“错误”都不忽视的行为,放在饭圈,大概就叫“反黑”。

长久以来,小众粉圈的标签一直是圈地自萌,但肖战事件让大众意识到各大圈只是平日佛系,在自己看重的事情面前战斗力和组织力并不弱于饭圈,历史粉圈同样如此,唐朝吧早在2019年便在贴吧发起了抵制《长歌行》的号召。

而且,一旦涉及“反黑”,各大朝代粉一般还会协同作战,明粉抵制《六朝纪事》时,唐粉也在帮忙扩散,毕竟对他们来说,历史人物就是信仰。

历史粉出击,原著粉自然不会无动于衷。《长歌行》粉丝就表示唐粉过于上纲上线,“原著后面都标注了纯属虚构,按这要求以后历史剧只能拍《史记》。”但在唐朝吧小吧主看来,文学和影视作品并非加上“纯属虚构”就可以颠倒黑白、胡编乱造,“是不是加上‘虚构’二字,就可以把和珅塑造成为国为民的清官形象,而把包青天塑造成天下第一贪?”

当然,两方撕X是很难有结果的,毕竟作品是否超出了戏说边界,需要权威的部门去做出判断。近几年被历史粉举报的剧中,《巴清传》和《霍去病》如今都未播出,是否由历史粉促成很难说,但从《巴清传》改掉原名《赢天下》到剧情多次审核可以看出,存在历史问题的剧集很难过关,是铁定的事实。

“以历史粉为鉴”,未尝不可

有人认为,从历史粉举报来看,《长歌行》显然不是“好饼”,影视公司没必要继续投资拍摄。

作为业内头部公司及《长歌行》的出品方,华策影视能看中的其实多是潜力股。原漫画全球单行本销量超300万册,网络点击量超10亿次,曾获得“金猴奖”、“金龙奖”的《长歌行》,显然很符合这个概念。从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看,《长歌行》都是块“好饼”,问题只在于,华策影视如何看待此次的举报事件。

如今,古装剧并非立项开拍就已安全,参考《如懿传》的艰难播出路便可知道,成片后难过审并不新鲜。况且,前一两年相关部门开始鼓励历史正剧创作,严禁戏说历史人物,历史剧自然更需谨慎。从《长安十二时辰》易名贺知章、李林甫、高力士等唐朝政治中心的男人,到《大宋少年志》易名宋辽高层人物姓名,都可洞见历史剧创作之复杂。

《长歌行》原著疑似歪曲历史就像是地雷,对华策而言,在改编中处理掉这些敏感问题或许才是上策。可以发现,唐朝吧提出的问题都存在于部分情节中,而并非贯穿作品通篇,改动还是相对容易的,不过,《长歌行》的问题可能不仅限于唐朝吧提出的几点,这是华策需要注意的。

对剧方而言,以历史粉为鉴并非坏事。如今历史题材创作者水平参差不齐,《长安十二时辰》相对严谨是建立在马伯庸本人是“历史知识分子”的基础上,但《长歌行》的作者夏达是漫画家出身,对历史的研究难免薄弱。市面上,马伯庸少,夏达多,因而影视公司买了历史IP后,严格把关是少不了的,若有历史粉能客观指出问题,某种程度上倒还减轻了剧方工作量。

其实,现阶段历史粉的存在对历史剧发展来说是有益处的。确实,影视作品不是《史记》,散发思维和大胆一些是没错的,但过去几年历史剧创作早有走偏之意,《巴清传》中女主被始皇强暴,《霍去病》中天生战神沦为草根,明显都倒向了历史虚无主义,也可见历史剧创作在从众效应下已被不少大女主戏和男频IP套路影响。当戏说沦为博眼球的存在,那便是市场的畸形。所以,历史粉的举报,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成为了一种民间约束力量。

如今,历史剧被频频举报背后,反映的不止是历史粉的较真,也是观众的较真,毕竟历史粉也代表了一部分观众的意识形态。如今年轻一代观众审美愈发提高,他们对历史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在倒逼影视公司在历史剧创作上更加严谨,更好地把控戏说边界。

尊重历史,不是为了给历史粉交待

客观来说,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创作,并不是剧方为历史粉给出的交待。

宏观层面上,保持历史剧的客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责,不至于因为一部剧颠覆一个历史人物形象,从商业层面而言,这也是对项目本身负责,毕竟一部剧动辄千万甚至过亿投资,一部《巴清传》就能握住一家影视公司的命脉。延伸来看,尊重历史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有利于剧集的宣传推广。

这从《延禧攻略》便可见一斑。这部剧虽然剧情设置偏爽向,但历史上相对考究,因此在营销上,该剧也选择了“盘活历史文化”来造势,如利用剧中小两把头、一耳三钳等高度还原的服化道,以及“带队偷听的乾小四”、“富察皇后是乾隆一生的白月光”、“帝后CP是真爱”等与史实结合的娱乐化营销来带动剧集热度。

对比同期的《如懿传》,该剧虽在人物服饰、宫廷礼仪、装潢文化等方面也很还原历史,但营销多数在向演员与剧情靠拢,并未利用历史营销。毕竟该剧开播前便因原著疑似歪曲历史遭到了举报,播出后“黑化富察皇后”又引起了吐槽。

其实,历史剧和其他剧集一样,出圈主要还是靠内容质量和演员演技、人气,但若能辅以历史营销,也能锦上添花,《延禧攻略》就证明了尊重历史和历史本身都可以成为营销的一部分。不止是清宫戏,唐朝历史剧也能参考《延禧攻略》的营销,如怕老婆一族房玄龄、魏徵和李世民这对君臣CP,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神仙爱情都是营销点,当然,这些营销还需与具体剧情结合。

对如今的历史剧来说,如果尊重历史,《延禧攻略》的思路倒是越来越值得借鉴。由于清朝这种大流量朝代已被过度消耗,如今历史剧开始偏爱冷门朝代,今年要播出的三部历史剧《孤城闭》《南歌》《大宋宫词》皆是如此。这三部剧的主角分别为宋仁宗赵祯、宋文帝刘义隆、宋真宗赵恒,对南北朝历史和宋朝历史不熟悉的多数观众来说,三人影响力自然远低于乾隆。

不过,如果可以和《延禧攻略》一样开启剧外科普小课堂,并深挖历史文化与趣味向剧情结合进行娱乐化营销,就有可能引发观众对历史和剧集的双向热情。

如果没有历史BUG,历史粉或许也会推动热度传播,毕竟历史粉多数对历史人物有着偶像情节,李白粉和白居易粉之间还会PK,帝王粉之间也有较量,他们也乐意助推自己的偶像“出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