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后,那个超跑满街乱停、高楼林立、“土豪”云集的迪拜一度陷入了“烂尾楼”困局——不少造了一半的摩天大楼狼狈地立着,还有不少通过审批程序、准备开工的建筑计划索性就没有了下文。
不过,从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来看,迪拜的建筑潮已在复苏,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大环境逐渐转好,这里将重新成为建筑师们的“福地”。
“不论你看迪拜的什么地方,你都会看到有一些正在建的楼,”已在迪拜工作超过10年的建筑设计师Richard Wagner在正在举行的迪拜设计周上对媒体记者说,“我们已经度过了1.0建筑潮,现在正在进入建筑2.0时代。”
Wagner的这番话可以通过目前迪拜已经在建的和即将开建的建筑计划做个验证。比如,从2013年1月就公布了方案的全球最大水下餐厅、2014年7月揭幕的全球第一座室内城市以及2014年10月宣布建造的全球最高双子塔都已经进入了施工建造程序。



在2015年上半年,迪拜又批准了“未来博物馆”和D3创意园区第二期的建设计划。其中,后者将由建筑事务所Foster +Partners负责设计,建成后会是一个比肩美国纽约肉库区、东伦敦肖尔迪奇区的新兴创意园区。


但总体而言,这一波建筑潮少了2008年前的一种急躁,迪拜显然对于什么计划该建、什么时候开始建有了更谨慎的把握——到目前为止,包括“宇宙和迪拜展览城市(The Universe and Dubai Exhibition City)”在内的多个项目仍然没有继续开建。
“金融危机让迪拜有了呼吸空间——给了他们一段时间去重新思考很多事,”Wagner说,“但从危机里出来后,这个城市已经重新储备了能量,并准备好迎接下一波发展浪潮了。”

迪拜早年主要靠港口贸易维持经济,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大片油田,经济才迅速起飞。不过考虑到石油总有一天会用尽,所以这座城市急切地想通过建立全球金融和旅游中心,来保住现有的经济和财富成果。于是,修建“全球之最”的建筑就是迪拜吸引全球注意力,从而达到前述目标的最主要手段,就好像现在说到迪拜,大家都会想到目前的世界最高楼——迪拜塔一样,不得不承认这样激进的策略似乎真的有了不错的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