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我在斯坦福的课堂上,回看中国高考制度(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我在斯坦福的课堂上,回看中国高考制度(一)

西方国家对中国这种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心情矛盾的。一方面,近年来各类全球学术测验的结果似乎不断证实着中国杰出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美国教育界对高考普遍持负面态度。

2010年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襄樊四中考生撕碎复习资料,抛撒到空中,“欢送”高考。(图片来源:新浪《新观察》特刊)

中美君说:

大家都很喜欢、也习惯了吐槽高考,像是一辈子的心理创伤,抹不掉。今天的独家推送,将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来自一位在美国西岸阳光普照的校园读书的年轻人。他没有参加过高考,但是却兴致盎然地对高考发起了研究,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这项改变了当代中国人人生的制度亲密接触。

作者:曹起曈(斯坦福大学本科生)

编辑:张潇冉

九月中旬的斯坦福,阳光分外刺眼。胡佛塔下,几个亚洲面孔的旅游者看见了同样亚洲面孔的我,立刻围了过来。一个中年男性上前一步,踌躇了一下,然后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小心翼翼地询问,“不好意思,你会说中文吧?”

“会的,”我点了点头。

“太好了!”他的声音顿时兴奋起来,“我们好像迷路了。你知道怎么去计算机系吗?”

那是一年前,我搭乘了20小时的飞机,第一次踏上北加州的土地,在这个我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闲逛着。

学期尚未开始,校园里除了提前来参加迎新的国际学生之外,只有三五成群的旅游者。我告诉他们,自己也是新生,刚刚领到宿舍的钥匙,可以试着用手机上的地图软件帮他们导航到以比尔·盖茨命名的计算机系楼。不过,他们发现我是斯坦福的本科生而非旅游者时,似乎立刻忘却了游览校园的其它计划,开始拉着我问东问西。

他们是一家人,除了即将升入高三的儿子正在国内某个寄宿学校奋战高考,全家老小一道前往美国游览,也算是为了舒缓儿子高考给他们自己带来的压力——从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自己受到的压力一点都不比那个正埋头苦读的学生小。

没聊两句,话题就转移到了考试上:

“你肯定成绩特别好吧?是怎么考进斯坦福的?”

我常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已经习惯了解释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同中国高考录取模式的区别——虽说大学入学考试SAT或ACT的成绩是各校招生办录取审核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但却并非唯一的指标;申请文书、推荐信、课外活动经历等等因素都会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

通常说到这里,询问者就会失去兴趣,不再追问了。但这次不同。

“不看考试的话,怎么保证公平呢?”他像是在询问我,又想是在自言自语。

不过还没等我开口,他的妻子就抢先回答了,

“哪有什么公平呀?考试就公平了吗?你看我们那里,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北大,再看北京考多少分就能上得了北大?”

整个场面陷入了尴尬的宁静。

(图片来源:Online WSJ.com)

高强度、大规模的考试,是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教育的第一印象。每年六月初中国各地学校举办的各类备考大会,以及高考当天无数家长聚集在考点门外的场景,总能吸引众多国际媒体的关注,而这些媒体的镜头又将应考的形象传至世界各地。

西方国家对中国这种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心情矛盾的。

一方面,近年来各类全球学术测验的结果似乎不断证实着中国杰出的教育水平。2009年与2012年,上海学生两度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名列全球第一,对此,美、英、法、德各国媒体布满了警讯——诸如“我们的孩子在失去国际竞争力”的标题随处可见。

另一方面,美国教育界对高考普遍持负面态度。“这里的共识时,中国教育体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高考不是其中之一,”亚洲协会教育部执行主任 Jessica Kehayes 对我说。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可谓是这种矛盾心理的集中反映。

该片记录了英国一所优质公立学校九年级学生接受中国老师授课实验的过程——50人的大班教学、每天10小时的在校时间、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四周的实验后,这50位“中式教学法”训练之下的学生在数学、中文和科学三门考试中的平均表现均领先于该校其它学生。

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在全英引发热议,不少网民纷纷批评英国现行教育体制,而与之相对,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专栏作家 Simon Jenkins 则说,中国应试教育擅长培养的只是“共产主义自动机”(communist automaton)——铁板一块,不知创新,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深入人心的集体主义形象添加了最新的时代印记。

去年底,《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一篇特写文章详细描述了素有“高考工厂”之称的安徽毛坦厂中学。

当时正值寒假,我一打开 Facebook,就被美国同学纷纷转载的这篇文章刷了屏。文中所述的监狱一般的学习环境——十几个人挤在一间装有铁丝网的宿舍,每周只有90分钟的休息时间,以及事关终身前途的高考本身——显然吓到了习惯于校园阳光明媚的斯坦福人。

“嘿,你熟悉高考吗?”一个朋友私信问我,用了 gaokao 的拼音写法。

本文为《我在斯坦福的课堂上,回看中国高考制度》系列文章第一篇,欢迎分享,敬请期待下次更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我在斯坦福的课堂上,回看中国高考制度(一)

西方国家对中国这种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心情矛盾的。一方面,近年来各类全球学术测验的结果似乎不断证实着中国杰出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美国教育界对高考普遍持负面态度。

2010年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襄樊四中考生撕碎复习资料,抛撒到空中,“欢送”高考。(图片来源:新浪《新观察》特刊)

中美君说:

大家都很喜欢、也习惯了吐槽高考,像是一辈子的心理创伤,抹不掉。今天的独家推送,将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来自一位在美国西岸阳光普照的校园读书的年轻人。他没有参加过高考,但是却兴致盎然地对高考发起了研究,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这项改变了当代中国人人生的制度亲密接触。

作者:曹起曈(斯坦福大学本科生)

编辑:张潇冉

九月中旬的斯坦福,阳光分外刺眼。胡佛塔下,几个亚洲面孔的旅游者看见了同样亚洲面孔的我,立刻围了过来。一个中年男性上前一步,踌躇了一下,然后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小心翼翼地询问,“不好意思,你会说中文吧?”

“会的,”我点了点头。

“太好了!”他的声音顿时兴奋起来,“我们好像迷路了。你知道怎么去计算机系吗?”

那是一年前,我搭乘了20小时的飞机,第一次踏上北加州的土地,在这个我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闲逛着。

学期尚未开始,校园里除了提前来参加迎新的国际学生之外,只有三五成群的旅游者。我告诉他们,自己也是新生,刚刚领到宿舍的钥匙,可以试着用手机上的地图软件帮他们导航到以比尔·盖茨命名的计算机系楼。不过,他们发现我是斯坦福的本科生而非旅游者时,似乎立刻忘却了游览校园的其它计划,开始拉着我问东问西。

他们是一家人,除了即将升入高三的儿子正在国内某个寄宿学校奋战高考,全家老小一道前往美国游览,也算是为了舒缓儿子高考给他们自己带来的压力——从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自己受到的压力一点都不比那个正埋头苦读的学生小。

没聊两句,话题就转移到了考试上:

“你肯定成绩特别好吧?是怎么考进斯坦福的?”

我常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已经习惯了解释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同中国高考录取模式的区别——虽说大学入学考试SAT或ACT的成绩是各校招生办录取审核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但却并非唯一的指标;申请文书、推荐信、课外活动经历等等因素都会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

通常说到这里,询问者就会失去兴趣,不再追问了。但这次不同。

“不看考试的话,怎么保证公平呢?”他像是在询问我,又想是在自言自语。

不过还没等我开口,他的妻子就抢先回答了,

“哪有什么公平呀?考试就公平了吗?你看我们那里,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北大,再看北京考多少分就能上得了北大?”

整个场面陷入了尴尬的宁静。

(图片来源:Online WSJ.com)

高强度、大规模的考试,是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教育的第一印象。每年六月初中国各地学校举办的各类备考大会,以及高考当天无数家长聚集在考点门外的场景,总能吸引众多国际媒体的关注,而这些媒体的镜头又将应考的形象传至世界各地。

西方国家对中国这种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心情矛盾的。

一方面,近年来各类全球学术测验的结果似乎不断证实着中国杰出的教育水平。2009年与2012年,上海学生两度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名列全球第一,对此,美、英、法、德各国媒体布满了警讯——诸如“我们的孩子在失去国际竞争力”的标题随处可见。

另一方面,美国教育界对高考普遍持负面态度。“这里的共识时,中国教育体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高考不是其中之一,”亚洲协会教育部执行主任 Jessica Kehayes 对我说。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可谓是这种矛盾心理的集中反映。

该片记录了英国一所优质公立学校九年级学生接受中国老师授课实验的过程——50人的大班教学、每天10小时的在校时间、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四周的实验后,这50位“中式教学法”训练之下的学生在数学、中文和科学三门考试中的平均表现均领先于该校其它学生。

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在全英引发热议,不少网民纷纷批评英国现行教育体制,而与之相对,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专栏作家 Simon Jenkins 则说,中国应试教育擅长培养的只是“共产主义自动机”(communist automaton)——铁板一块,不知创新,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深入人心的集体主义形象添加了最新的时代印记。

去年底,《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一篇特写文章详细描述了素有“高考工厂”之称的安徽毛坦厂中学。

当时正值寒假,我一打开 Facebook,就被美国同学纷纷转载的这篇文章刷了屏。文中所述的监狱一般的学习环境——十几个人挤在一间装有铁丝网的宿舍,每周只有90分钟的休息时间,以及事关终身前途的高考本身——显然吓到了习惯于校园阳光明媚的斯坦福人。

“嘿,你熟悉高考吗?”一个朋友私信问我,用了 gaokao 的拼音写法。

本文为《我在斯坦福的课堂上,回看中国高考制度》系列文章第一篇,欢迎分享,敬请期待下次更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