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行业"新宠"跑马圈地,精酿鲜啤能否成为啤酒市场发展拐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行业"新宠"跑马圈地,精酿鲜啤能否成为啤酒市场发展拐点?

精酿鲜啤到底是什么,在市场中呈现出怎样的运营形式,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呢?一起来看看。

文|餐饮界

高分纪录片《水果传》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广东两位酿酒师将酸甜的杨桃融入啤酒酿造工艺,打造了一款有着独特果香的鲜酿啤酒。在他们的酿酒工坊里,结合不同原材料,有着不同鲜亮色泽的精酿鲜啤看起来格外诱人,吸引众多啤酒爱好者前往品尝。

精酿鲜啤,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相对陌生,却已经开始悄然发芽。那么,精酿鲜啤到底是什么,在市场中呈现出怎样的运营形式,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呢?一起来看看。

精酿鲜啤有何不同

中国是世界第一啤酒大国,每年的啤酒总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其中,传统的工业啤酒占据了绝对的霸主地位,而精酿鲜啤仅占总产量的1%。

近两年,精酿鲜啤在国内有起步之势,特别在一二线城市,以精酿鲜啤为主题的酒吧、零售小站开始冒头。

那么,与传统啤酒相比,精酿鲜啤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1、啤酒的“水果罐头论”

在啤酒业,一直流行一种说法,即如果将啤酒比喻出成水果,传统啤酒就是水果罐头,而精酿啤酒则相当于鲜果。

相对于传统工业啤酒,精酿鲜啤的最大特点在于“鲜”,它在酿造过程中没有经过巴氏杀菌,避免了杀菌过程中营养的流失,从而保留了啤酒的原生味道与营养物质。不过,这也决定了精酿鲜啤的保质期很短,一般在1个月左右。

2、上桌路径

众所周知,传统啤酒从工厂到餐桌,需要经过层层分销;而精酿鲜啤随着近两年的多元化发展,一些鲜啤小型工厂与家庭式作坊正在崛起。

精酿鲜啤一般的销售方式为现酿现卖,原因有二,一是受保质期所限,“被迫”缩短流程路径,二是尽可能突出精酿鲜啤的“鲜”口感。

3、口感差异

酿造流程、工艺以及原材料上的不同,决定了精酿啤酒与传统工业啤酒在口感上的明显差异。

精酿啤酒的口感更浓郁,摒弃了传统工业啤酒的“淡薄水味”,啤酒老饕称这样的味道更“杀口”。

4、精酿啤酒不是“自酿”啤酒

将精酿啤酒认定是简单的“自酿”或“鲜酿”是不对的,不是所有的啤酒都可以被称之为“精酿”。

精酿需要精选原材料、酵母,甚至对水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今的精酿酒吧通常都有先进的酿制机器,且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的培训,按照精准、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方能酿造出稳定的高品质鲜啤。

精酿啤酒加速圈地?

近两年,以德国鲜啤为主要品类,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批“啤酒小屋”、“精酿啤酒站”、“精酿啤酒酒吧”等,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大跃、京A、牛啤堂、拳击猫等精酿鲜啤主题店的风靡更是预示着精酿鲜啤市场的整体向好。

那么,除了产品本身区别于传统工业啤酒的差异化表现外,在精酿啤酒的圈地运动中,还有哪些重要表现呢?

1、“新零售”的经营模式

除了精酿鲜啤酒吧外,还有一种精酿鲜啤的餐饮形式正在三四线小城迅速扩大规模,那就是啤酒小屋,精酿鲜啤小站等。与酒吧拥有特定的体验场景有所不同,这一类的“小屋”、“小站”往往以“新零售”为主要销售渠道,往往以小店面的形式存在于社区门口,或是与商超、菜栈等共生。

销售模式也偏社区零售化,顾客的一个电话,社群里的一句留言,或是平台上的一个“外卖订单”, 鲜啤就可以送货上门。这样的经营属性更多契合的是啤酒的零售属性,推动精酿鲜啤通过零售方式走进更多的消费场景。

2、对标发达国家,精酿啤酒有大发展空间

按照规模,中国是全球啤酒生产第一大国,但按照人均,德国人均年消费150L,中国仅有28L,在德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以微型工厂、作坊等方式存在的精酿啤酒品牌有数千个之多。

对标以上这些国家,我国的精酿啤酒市场相对落后,却已经开始起步。啤酒行业市场也开始注意到了精酿啤酒的潜力,在国内的主流啤酒交流活动中,精酿鲜啤就已经开始冲击传统啤酒的主角地位。齐鲁工大连续六届国际啤酒交流会上,都特别打造有“精酿啤酒”主题,吸引了无数观众。

3、或打开啤酒市场多元格局

传统的啤酒市场受大厂房、大生产线、大销售半径的影响,被资本与在大佬们占领。而如今,精酿鲜啤则为啤酒市场打开另一条低投资、小投入的新运营路径。

啤酒的“生鲜化”可以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啤酒行业的多元化也必将经过“生鲜化”。未来,“多元化”、“生鲜化”的啤酒市场或将为中小创业者留下一席之地。

4、开启啤酒的体验时代

如果说传统啤酒适合“灌”,精酿啤酒就适合“品”。

在《水果传》中的生鲜啤酒酿制工坊中,人们流连于各种口味的啤酒中间;在牛啤堂、鹅岛、嘉里等精酿啤酒吧中,人们享受以啤酒品尝为媒介的各类社交活动。

如同红酒一般,啤酒也可以通过酒文化氛围的烘托与特定的场景增加体验感。精酿啤酒吧做的就是“体验式”啤酒消费场景。

精酿啤酒发展的痛点

精酿鲜啤与传统工业啤酒,如同两股新旧势力。目前看来,精酿鲜啤与传统工业啤酒相比,实力悬殊。并且,即便精酿鲜啤在近两年表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但真正像传统工业啤酒一样深入融入市场,还需要解决一些显而易见的痛点。

1、行业标准不完善

精酿鲜啤在国内起步晚,且分布零散,还并未引起行业市场的充分重视,这决定了精酿鲜啤在行业标准与规范方面并不完善。

“作坊式”的鲜啤微型工厂可能会为市场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隐患。精酿鲜啤亟待统一、系统、规范的行业标准引导市场发展。

2、季节性强

啤酒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是不折不扣的旺季。相对于大型啤酒工厂,中小投资者能否撑过“近三季”的销售淡季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3、市场教育

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对精酿啤酒还知之甚少。

与曾经的咖啡市场一样,最先闯入市场的商家虽抢占了先机,却也需要经历市场教育的“寂寞”期。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无论是在德国、美国、比利时这些精酿啤酒市场发达的国家,还是在中国起步较晚的国家,精酿啤酒消费都偏小众化。它凭借的是独特的口感以及高品质的“鲜酿”特色等,抢占的是消费者对啤酒有着更高要求的心智。

那么,一旦精酿啤酒失去了它的口感与品质优势,就失去了其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做好“出品”,才能保证“销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行业"新宠"跑马圈地,精酿鲜啤能否成为啤酒市场发展拐点?

精酿鲜啤到底是什么,在市场中呈现出怎样的运营形式,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呢?一起来看看。

文|餐饮界

高分纪录片《水果传》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广东两位酿酒师将酸甜的杨桃融入啤酒酿造工艺,打造了一款有着独特果香的鲜酿啤酒。在他们的酿酒工坊里,结合不同原材料,有着不同鲜亮色泽的精酿鲜啤看起来格外诱人,吸引众多啤酒爱好者前往品尝。

精酿鲜啤,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相对陌生,却已经开始悄然发芽。那么,精酿鲜啤到底是什么,在市场中呈现出怎样的运营形式,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呢?一起来看看。

精酿鲜啤有何不同

中国是世界第一啤酒大国,每年的啤酒总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其中,传统的工业啤酒占据了绝对的霸主地位,而精酿鲜啤仅占总产量的1%。

近两年,精酿鲜啤在国内有起步之势,特别在一二线城市,以精酿鲜啤为主题的酒吧、零售小站开始冒头。

那么,与传统啤酒相比,精酿鲜啤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1、啤酒的“水果罐头论”

在啤酒业,一直流行一种说法,即如果将啤酒比喻出成水果,传统啤酒就是水果罐头,而精酿啤酒则相当于鲜果。

相对于传统工业啤酒,精酿鲜啤的最大特点在于“鲜”,它在酿造过程中没有经过巴氏杀菌,避免了杀菌过程中营养的流失,从而保留了啤酒的原生味道与营养物质。不过,这也决定了精酿鲜啤的保质期很短,一般在1个月左右。

2、上桌路径

众所周知,传统啤酒从工厂到餐桌,需要经过层层分销;而精酿鲜啤随着近两年的多元化发展,一些鲜啤小型工厂与家庭式作坊正在崛起。

精酿鲜啤一般的销售方式为现酿现卖,原因有二,一是受保质期所限,“被迫”缩短流程路径,二是尽可能突出精酿鲜啤的“鲜”口感。

3、口感差异

酿造流程、工艺以及原材料上的不同,决定了精酿啤酒与传统工业啤酒在口感上的明显差异。

精酿啤酒的口感更浓郁,摒弃了传统工业啤酒的“淡薄水味”,啤酒老饕称这样的味道更“杀口”。

4、精酿啤酒不是“自酿”啤酒

将精酿啤酒认定是简单的“自酿”或“鲜酿”是不对的,不是所有的啤酒都可以被称之为“精酿”。

精酿需要精选原材料、酵母,甚至对水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今的精酿酒吧通常都有先进的酿制机器,且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的培训,按照精准、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方能酿造出稳定的高品质鲜啤。

精酿啤酒加速圈地?

近两年,以德国鲜啤为主要品类,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批“啤酒小屋”、“精酿啤酒站”、“精酿啤酒酒吧”等,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大跃、京A、牛啤堂、拳击猫等精酿鲜啤主题店的风靡更是预示着精酿鲜啤市场的整体向好。

那么,除了产品本身区别于传统工业啤酒的差异化表现外,在精酿啤酒的圈地运动中,还有哪些重要表现呢?

1、“新零售”的经营模式

除了精酿鲜啤酒吧外,还有一种精酿鲜啤的餐饮形式正在三四线小城迅速扩大规模,那就是啤酒小屋,精酿鲜啤小站等。与酒吧拥有特定的体验场景有所不同,这一类的“小屋”、“小站”往往以“新零售”为主要销售渠道,往往以小店面的形式存在于社区门口,或是与商超、菜栈等共生。

销售模式也偏社区零售化,顾客的一个电话,社群里的一句留言,或是平台上的一个“外卖订单”, 鲜啤就可以送货上门。这样的经营属性更多契合的是啤酒的零售属性,推动精酿鲜啤通过零售方式走进更多的消费场景。

2、对标发达国家,精酿啤酒有大发展空间

按照规模,中国是全球啤酒生产第一大国,但按照人均,德国人均年消费150L,中国仅有28L,在德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以微型工厂、作坊等方式存在的精酿啤酒品牌有数千个之多。

对标以上这些国家,我国的精酿啤酒市场相对落后,却已经开始起步。啤酒行业市场也开始注意到了精酿啤酒的潜力,在国内的主流啤酒交流活动中,精酿鲜啤就已经开始冲击传统啤酒的主角地位。齐鲁工大连续六届国际啤酒交流会上,都特别打造有“精酿啤酒”主题,吸引了无数观众。

3、或打开啤酒市场多元格局

传统的啤酒市场受大厂房、大生产线、大销售半径的影响,被资本与在大佬们占领。而如今,精酿鲜啤则为啤酒市场打开另一条低投资、小投入的新运营路径。

啤酒的“生鲜化”可以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啤酒行业的多元化也必将经过“生鲜化”。未来,“多元化”、“生鲜化”的啤酒市场或将为中小创业者留下一席之地。

4、开启啤酒的体验时代

如果说传统啤酒适合“灌”,精酿啤酒就适合“品”。

在《水果传》中的生鲜啤酒酿制工坊中,人们流连于各种口味的啤酒中间;在牛啤堂、鹅岛、嘉里等精酿啤酒吧中,人们享受以啤酒品尝为媒介的各类社交活动。

如同红酒一般,啤酒也可以通过酒文化氛围的烘托与特定的场景增加体验感。精酿啤酒吧做的就是“体验式”啤酒消费场景。

精酿啤酒发展的痛点

精酿鲜啤与传统工业啤酒,如同两股新旧势力。目前看来,精酿鲜啤与传统工业啤酒相比,实力悬殊。并且,即便精酿鲜啤在近两年表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但真正像传统工业啤酒一样深入融入市场,还需要解决一些显而易见的痛点。

1、行业标准不完善

精酿鲜啤在国内起步晚,且分布零散,还并未引起行业市场的充分重视,这决定了精酿鲜啤在行业标准与规范方面并不完善。

“作坊式”的鲜啤微型工厂可能会为市场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隐患。精酿鲜啤亟待统一、系统、规范的行业标准引导市场发展。

2、季节性强

啤酒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是不折不扣的旺季。相对于大型啤酒工厂,中小投资者能否撑过“近三季”的销售淡季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3、市场教育

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对精酿啤酒还知之甚少。

与曾经的咖啡市场一样,最先闯入市场的商家虽抢占了先机,却也需要经历市场教育的“寂寞”期。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无论是在德国、美国、比利时这些精酿啤酒市场发达的国家,还是在中国起步较晚的国家,精酿啤酒消费都偏小众化。它凭借的是独特的口感以及高品质的“鲜酿”特色等,抢占的是消费者对啤酒有着更高要求的心智。

那么,一旦精酿啤酒失去了它的口感与品质优势,就失去了其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做好“出品”,才能保证“销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