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外管理杂志记者 齐心
责编|轩辕镜
疫情给全球商业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可逆的颠覆性改变,而应对的最好办法,除了“以变应变”,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如何打造一支能够传承企业文化基因的坚强团队,让品牌、技术和文化基因顺应时代、生生不息?代际传承的三个层次——家业、企业、事业,分别该怎样完成?为何说交接班是交班人的问题,而不是接班人?为何这家公司受疫情影响很小?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是监事长而不是董事长?
4月21日(周二)晚20:00,《中外管理》“管理百家大讲堂之共克时艰‘复商’”进行时”(总第29期),且听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分享结合疫情影响的传承道法术。
他研究上百个家族后,总结出三句话:没有任何成功能大于家族传承的成功、没有任何成功能弥补家族传承的失败、所有家族的衰败,都是从家族传承系统的衰败开始。他融合参考古今中外优秀家道传承文化,终于总结出适合当代的家道传承系统,他就是家族传承系统规划专家王大千。在本期管理百家大讲堂中,王大千将深入剖析当今中国数千万精英阶层的财富和文化传承困局,用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教你,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与家道传承系统规划。
1、孙大午:家族企业传承的三个层次
家业传承其实就是家产和财富的传承,这是最简单的;企业传承是管理制度的传承;事业传承是企业治理的传承,这才是最难的。
一、家业传承
家族企业传承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家业的传承,这是最简单的层次,因为家业的传承就是财富的传承。
如果你把企业卖掉,那就传给你钱,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传不下去,企业换成钱,直接给子女分钱,这也就灭掉了这个企业,也就谈不上企业的传承。
还有你们在做的信托基金,这也是世界通行的。之所以有信托的产生,就是因为家族继承不下去的时候,把财富托管到信托基金上去。信托基金实际是有经验的人或者是在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有经验的人才能做,所以信托这群人能力肯定要优于家族企业里的年轻人,它的问题在于谁来监管?
二、企业传承
第二个传承就是企业的传承,就像今天我们在座的年轻人,反正给我的印象都是不错的,都是进步的,也就是说家里得有人来继承,就可以传承。那么企业的传承他不同于财富的传承,他应该是一个管理制度的传承。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就是企业章程核心是什么,从企业的章程派生出来的是企业的团队。
在历史上,如果说传承比较成功的,我认为就是,你们看孙氏文化园我建的孙权殿,那个传承,孙权的传承是最成功的,因为孙策死的时候孙策的孩子很小,按说他应该传给那个小孩儿接他的班,但是他传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孙权当时也不大,孙权当吴王才17岁,但是他的哥哥孙策死的时候有一个遗嘱,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这是个很典型的传承。
赤壁之战之前,东吴内部意见不统一,主降派是张昭,主战派是周瑜,他们两个是水火不容的,一个是投降,一个是主战,最后孙权听从了他哥哥的话,外事不决问周瑜,他问周瑜,你说这个仗打不打,他说打,绝对不能投降。他听了周瑜的话,因为主外的是周瑜,主内的是张昭,这是个团队传承嘛,这叫管理团队的抉择。如果听张昭的话就投降了,就没有吴国。他就奠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魏蜀吴三国的地位,显然他的传承是非常成功的。所以事情过后,他并没有处罚张昭,说投降派应该把他杀掉,错了,投降也是为了东吴,战也是为了东吴,应该这么想问题。
我们大家也得看这个,他们之间有不同的力量和观点来帮助你做事,所以他这个团队传承是管理制度的传承。
三、事业传承
第三层次的传承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企业的治理层次,他就是一个事业的传承,事业的传承不是管理层次的,是治理层次的。
1、产权原点不能变
什么叫治理传承?首先你这个产权的原点,也就是财富的继承你还不能变,财富的传承你还不能减少。大午集团私企立宪制度就是这样,这个企业到现在没有一分钱贷款,连外债也没有,而且企业递增速度远远大于百分之二十,这个企业的钱是花不完的。你看这个企业做得再大,挣钱再多产权都是我的,这个企业没有股份,我的两个儿子也没有股份,我的两个弟弟也在企业工作,也没有股份。
你们今天看了我们集团总部,这只是一小部分,总部这里是教育、医疗养老、旅游这一部分,生产单位都在外迁,如果围绕我们徐水看,比如我们50万吨的饲料厂,一个50万吨的饲料厂,就是一个20到30个亿的产值,还有很多企业,高阳、定州、石家庄都有我们的公司,包括我们海南公司,要说这些公司怎么去管理,你是管理不了的。
2、确权进行治理而不是授权管理
管理行不通,只能用企业治理的办法。那怎么区别管理和治理呢?管理就是授权,授权是要向你汇报的,常常我们当老板的给底下去授权,让他做正确的事,这就是管理。治理是确权,什么是确权,要允许他做错误的事,这就是治理,就是说他的事他有权力去做,那么这套制度的优点就是减事、减是非、增效益,减事就是当老板不用管事,减是非就是说谁当家谁是法定代表人,出了事,他负责,比如我们的酒业公司,食品公司,温泉度假村也好,你所有的谁当选了法定代表人以后,那个法定代表人就意味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因为我这个老板不可能管这么多事,管不了。那么他的权力一旦确权以后,他做的正确与错误跟你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你会有一套制度制约他,监督他,所以我们监事会的作用就是监督他的运行,一个你不能越权,就是你的确权多少,你就有多大权力,不能超过界限。二、你不能搞腐败,有这种问题你所有的待遇都要取消。
比如说我们的子公司年利润的三分之二交集团,三分之一是留成,自主发展项目,他要赚三千万,有一千万是留给他开发市场、建设新项目的。所以我这个企业的发展常常我也不知道它的变化是多少,因为企业发展太快了,就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买地是干的什么,但是他会给你报他每年的增长速度,你比如说在山区建猪场,我们一个猪场因为非瘟灭掉了,我们还有两个猪场上来,因为这个板块有专人负责,你就不能再操心了。
很多企业是企业管理型的,他可以把企业做大,做成一个伟大的企业,他为什么能做大,做成伟大的企业,他是专业专项的,也就是他做的专。而我这个企业呢,他做的杂,涵盖了方方面面,所以说我这个企业哪一项都不是我来做,比如说学校,现在学校有一万人;比如说温泉,去年我们温泉接待了347万人,今年接待量得超过400万,五星级宾馆可以住3500人;种禽,一年一亿只的孵化量,全国七个鸡蛋就有我一个……也就是说每一个板块都已经做的很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一定是管不了的,就得以一种治理形式去管,让他自己管。
2、王大千:没有任何成功大于家族传承的成功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金钱的富足,认为金钱富足之后,生活就有了保险保障,有钱了就万事无忧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虽然不能一竿子打死,但是富二代富三代把创一代辛苦打下的家产败光的事情太多太多。
改革开放四十年,有很多人抓住机遇获得了财富上的巨大成功,有越来越多的精英家族开始注重家族传承,为什么仍然会难以逃脱历史轮回——依旧是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败家,甚至在第二代就衰落下去,大都逃不出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近年来,各地首富纷纷落马就是这个现象的真实写照。
成功的家族各有不同,失败的家族却是相似的。我分析了古今中外很多个大家族,凡是没有家族传承意识和家族传承系统的,几十年来都衰败了,无一例外。下面我说一个近代的案例。
许多人都知道,清末民初中国有两位超级富豪,一位是胡雪岩,一位是盛宣怀。胡雪岩破产之后,盛宣怀就是首富。
盛宣怀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他去世留给子女的资产至少高达几千万两白银,房屋上千栋,仆人几百个,金银珠宝无数,就连宋子文都在他家里工作过,盛宣怀的财富足以抵得上几万个家庭的财富,可以在北京买几万个四合院,你说够有钱的了吧。
可是第一首富架不住生了个号称清末第一败家子的儿子,盛宣怀一生的前3个儿子都夭折了,所以盛宣怀一生非常疼爱老四盛恩颐,这个名字都是盛宣怀请慈禧太后专门给起的,拿这个儿子当成小祖宗供着。
这个清末第一败家子挥霍无度奢侈成性,上海滩第一辆轿车就是盛恩颐买的,并且把车牌做成了银子的,你看牛不牛?
盛宣怀去世之后,盛恩颐顺利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家产,他老爹在世的时候他还约束点,老爹去世了,这小子更是开启了坑爹模式放飞自我,白天睡觉,晚上流连于赌场花丛,声色犬马挥金如土。
盛恩颐非常喜欢赌钱和抽大烟,又以为自己是赌神附体,赌钱技术又够烂,他曾经一个晚上把上海一百栋楼输了,这一百栋楼如果放在今天价值至少上千亿,一晚上就输了上千个小目标。
短短几十年,第一败家子终于把第一首富攒下的家产给败光了,晚年的时候,盛恩颐已经穷困潦倒成为了一个乞丐,最后一个人死在了家里,专业坑爹40年。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即使是首富有着金山银山的财富模式,也hold不住第一败家子的败家模式。
衰败家族的共性:
一、注重了家族财富传承,却没有家族文化传承。
二、注重了家族传承的形式,却没有建立全方位的家族传承系统,没有家族文化传承意识和家族传承系统,相当于没有家族生命力,只有身体的生命力,没有精神上的生命。
创一代艰苦卓绝,筚路蓝缕,挣下偌大家业,给了二代和三代优越的生活,但是却有一个致命伤:就是没有教子孙什么叫家族文化传承。
金钱若没有远见卓识就会变得骄横无理。仗着兜里有几个钱,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只看重家族财富,不注重家族传承,没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充其量就是暴发户,这样的家族往往都不长久,也就是古人讲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到底怎么去树立家族文化传承意识、建立家族传承系统呢?其实也并不难。
《韩非子》里有句话:“见微知著。”我们可以借用过来,从小处去着手,从我们面对的最切实的问题去解决。这个小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培养起孩子的家庭意识、家族意识、家国意识,家族文化传承也就上了正途。否则,创一代辛辛苦苦几十年赚的钱二三十年之后还真不知道又到了谁的手里。
教育分为四种:家庭教育(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洒扫进退)、学校教育(知识和技术灌输)、社会教育(综合应用)、信仰教育(对生命的尊重和自我超越)。
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信仰教育四者合作,才能达到教育的最好结果,现代最缺乏的就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正与家道传承息息相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