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性别、历史、年龄、文化背景和政治信仰的不同,相同的游戏也会对不同的玩家产生独一无二的影响和意义。
游戏可以提供很多东西,比如一个娱乐、逃避、学习、宣泄和思考的空间,或者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等等。绝大多数游戏都有着同样有趣的概念:如果你不动手不动脑,那游戏就不会有任何价值。如果你在马里奥游戏中不移动也不跳跃,那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如果你在《质量效应》里不选择一个对话选项,那么角色就不会有任何反应,直到你与它互动为止。
这意味着没有玩家时,大多数游戏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这些游戏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需要玩家的控制,只有这样它们才有意义。这样的游戏让玩家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游戏里的世界属于你一个人,完全依靠你而存在。正因如此,《模拟城市2000》成为了我玩过最重要的游戏。
哪怕我已经有15年多没有玩过这个游戏了。
在我被领养的那年,我只有10岁,我弟弟8岁。幸运的是,我们被同一个家庭领养了。在当时被领养成功小孩的平均年龄只有3岁的情况下,我们更显得尤为幸运。
那时候我已经能明白发生了什么,领养手续所经历的漫长时间让我觉得难熬,我感到疑惑、愤怒、害怕、焦虑、孤独。最可怕的是,我知道自己周围在发生什么,但我却无能为力;我能够表达,但却没人拿我当回事。不可避免地,这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后来我花了很多年才克服这种情绪,变得自信起来。
当时我唯一想做的就是能够对现实有一点控制力,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模拟城市2000》让我体会到了这种感觉。那个时候,我必须要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如果我想掌控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那我势必会被孤立。我知道,太过寻求控制欲会对我和我周围的人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但如果在游戏中,这样可能没有什么问题。《模拟城市2000》中对城市的建造和管理让我学会了怎样在现实的复杂环境中生存,这个游戏是我的避风港,可以让我满足并锻炼自己。
在《模拟城市》的避风港中,我可以通过作弊获得无限的金钱,拥有掌控自己建造的这个世界的能力。我对建造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并不感兴趣,我只想活在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我的世界的幻想之中,在这里,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我知道这可能读起来像某个“独裁者培训班”的日记,但实际上这确实是游戏的存在价值:它允许你在这里释放自己的负能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模拟城市2000》也是一剂自我治愈的良药。
不久后,我终于可以轻松地面对现实生活,也不再有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了。此时,我开始意识到《模拟城市》的肤浅之处。我开始渴望有身边的人建立起联系。不过即便到这个时候,《模拟城市2000》仍然是我最喜欢的游戏。
一开始,我经常和弟弟一起玩,但后来我们总是发生分歧,我就会让当时的养母陪我一起玩。那时,《模拟城市2000》的PlayStation 1版本刚刚发行,我们一家可以坐在电视前一起玩,而我通常都是那个操作游戏手柄的人。我们会共同做决定,也会互相指出建设学校选址的问题、公共交通系统设置的问题,或者讨论我们该花多少钱在打击犯罪上。
我养母很喜欢这个游戏,不过我怀疑这是因为她发现这款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决策能力、理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玩这个游戏促进了我们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让我更快地接纳了我的新家人。
这可能听起来像是电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台词,但我们当时一起打造的不仅仅是一座虚拟的电子城市,更打好了我们未来的基础。
直到现在,没有哪个游戏再能像《模拟城市2000》一样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无论新出的游戏有过么光鲜复杂,都无法在我的心目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没有了感情上的联系,这些游戏玩起来也不过是机械化的操作罢了。
《模拟城市2000》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的低潮,这也是我现在经常写游戏测评、玩游戏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好的例子来证明游戏对人的积极影响了。只有当玩家与游戏互动时,游戏才能“活过来”,才能为玩家提供一些连游戏开发者们都意想不到的惊喜。
(翻译:李思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