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少英
今年以来的一轮中国股市暴跌,最终演变成金融领域的一场监管风暴。不断爆出的最新案件,让普通民众开始接触到一些过去只有金融领域的资深人士才能了解的专业术语。
近期,上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操纵期货市场犯罪案件,伊世顿公司以贸易公司为名,隐瞒实际控制的期货账户数量,以5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向他人出借360万元人民币,合计筹集约700万人民币作为初始资金,在中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最后非法获利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
新媒体界面在最近的一篇文章《谁用高频交易从中国卷走20亿》中称,新华社通告一出,有媒体开始Linked-in,Facebook,工商局网站……各种扒,得出结论:主要涉案人员Georgy Zarya、Anton Murashov,两人之前就已经在海外长期从事高频交易相关工作,而且都是俄罗斯籍人。
在伊世顿的案件披露中,俄罗斯人下单最快时间为0.03秒,一秒最多下单31笔。而国内高频交易通常为一秒内下两三单,伊世顿公司是国内高频交易的十数倍。
正在被程序巅覆和重塑的金融世界
“高频交易”一词是什么鬼?说白了,就是电脑按照投资者事先设定好的条件,发出买卖指令,同时监控数千只股票的情况,以极快的速度准确下单或者撤单,而且可以是成千上万次。而设定这些操作的人在喝茶聊天的时候就赚了大把的钱。
关于高频交易,《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财经专栏撰稿人斯科特•帕特森撰写的《暗池:高频交易及人工智能大盗颠覆金融世界的对决》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揭示,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电子交易机器巅覆和重塑金融世界的故事。
帕特森指出,如今,计算机程序将各个市场都连接在一起:股票交易员同步关注着货币市场、商品市场、期货市场与债券市场,而且这些程序都趋于同质化、高度杠杆化。蝴蝶效应在一眨眼间就可以让每个人挣得的血汗钱灰飞烟灭,让全球经济再次陷于华尔街制造的混乱之中。
作者警告称,构成这份威胁的拼图已经完成。从新加坡到中国,到欧洲,再到美利坚,全世界的交易所都被一个由算法交易构成的大网连接在一起,它们在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买卖可以买卖的证券。
伊世顿案件及《暗池》一书所揭示的,是计算机技术对金融领域的颠覆性影响,而这种影响已经开始。
普通投资者无法打赢的金钱游戏
作为《暗池》中文版的序言,中国译者在《交易革命的记录者和观察员》一文中回忆起自己涉足交易证券的经历:
1997年,我进入一家证券营业部的电脑部上班。当时恰逢中国证券市场著名的一段牛市,熙熙攘攘的交易大厅每日犹如菜市场一般热闹,满头大汗的股民挤在一起,体量巨大的点阵屏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壁,只能用红绿黄三个颜色来揭示报价的上涨、下跌、平价。股民拥挤在柜台前填写委托单,然后交由柜台里面的伙计敲入电脑去下单。
在电子化交易出现之前的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市场都是场内市场。做市商——专门为投资者代理买卖的群体,手中握着客户委托的一小部分来到交易场所,仅凭环顾四周就可以知道市场的动向。
但是后来,电子化交易诞生了,人们不需要交易场所,买卖双方不需要碰面,需要的只是装备后现代的、以计算机连接的超速网络。人工感受市场动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市场生出了新的“眼睛”——“电子眼”。计算机程序创造出像雷达一般追踪市场动向的捕猎者算法,可以很从容地预测某只股票在接下来的几分钟究竟会上涨还是下跌。它们可以选择提前买入或是及时出局。而要盈利的方式很简单:只要大叔大妈的退休金账户都交给共同基金打理,它们每年自动就会上交数十亿美元给自动交易程序。
在这样的交易机制下,散户好似等着收割的韭菜,长出一茬就被收割一茬。
据报道,过去十年,高频交易逐渐成长为全球ETF及金融衍生品领域的主要力量。美国战略咨询公司Tabb Group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高频交易股占美股交易量高峰可达49%。而在2009年,这个比例甚至高达61%。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高频交易就像在资本市场的白刃战中相遇,突然有人掏出了重机枪,小散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积毁销骨。
对于高频交易公司来说,最理想的交易环境就是市场剧烈波动且成交量巨大的时候。中国股市今年年中的大动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人估计,当时高频交易已经占到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量的一半。
“黑天鹅”终会来临
在《暗池》一书中,高频交易、人工智能大盗、大数据、机器学习悉数登场。美林、高盛、瑞银、JP摩根、雷曼兄弟、老虎基金、极讯公司、岛屿公司、群岛公司,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纷纷现身,一切都是“玩真的”。在毫秒间执行交易的人工智能系统,正在利用人类肉眼看不见的订单超越创造它们的人。
为了躲避这些程序交易的”追捕”,金融市场的受害者只能转向“暗池”做交易。
《暗池》作者说,金融巨头与技术天才们创造了一个圈外人难以想象的交易世界,一个由来自全世界令人炫目的复杂算法、足球场那么大的计算机机房,还有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交易机器人组成的不可思议的乾坤。
但坏消息是,高频交易者已经挤跑了传统的长期做市商。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创造一种“双重流动性失效”——由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安德鲁•霍尔丹提出,同时缺乏短期与长期购买的现象。人工智能的加入可能会触发其自我强化的模式,导致市场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加大。
当全球交易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交易由计算机AI系统光速执行,人们确信,“黑天鹅”终会来临。
“除非,我们能做出点什么来制止这样的举动。” 斯科特•帕特森在《暗池》一书的前言中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