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月CPI创7个月新低:物价警报解除,工业品通缩更值得关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月CPI创7个月新低:物价警报解除,工业品通缩更值得关注

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3%,创7个月新低,疫情缓解下,食品价格普遍走低。和物价相比,分析师认为,工业品面临的通缩压力或更令人担忧。4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东方IC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数据显示,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3%,涨幅较3月回落1个百分点,创7个月新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及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3.5%,PPI同比下降2.6%。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界面新闻分析称,两方面因素导致4月CPI继续回落,一是疫情缓解下交通物流的逐渐恢复,食品价格普遍下降,二是国际原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逐渐传导到消费端,带来国内燃油和部分工业消费品成本下降,促进非食品价格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8.0%,畜肉类价格下降5.5%,其中猪肉价格下降7.6%,鲜果价格下降2.2%,蛋类价格下降1.9%,粮食价格上涨0.4%。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7.5%、8.2%和3.7%;随着复工复产加快,出行需求增加,飞机票价格上涨5.6%。

刘学智表示,从最近几个月CPI走势来看,年内高点已过,未来整体涨价压力不大。他分析称,随着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猪肉供给将逐渐增加,猪肉价格涨幅会趋于收窄,对CPI拉动作用减弱。非食品方面,由于疫情导致需求偏弱,再加上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难以支撑相关消费品价格上涨。

今年以来CPI持续走低,从1月的5.4%降至4月的3.3%,分析师指出,随着CPI的逐渐回落,后期贷款利率仍有调低可能。

刘学智表示,疫情对物价的短期冲击已经消退,但是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仍在显现。物价下行一方面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另一方面需求偏弱又需要宏观政策力度加码。未来货币政策仍需要偏向宽松调节,贷款利率将趋于下行。

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物价并非今年影响货币政策的主要变量,当前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稳经济,因而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宽松,央行将继续通过降低LPR利率的方式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但对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会相对审慎,央行依然希望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引导存款利率变化。

和物价相比,分析师认为,工业品面临的通缩压力或更令人担忧。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研报中指出,尽管国际主要原油巨头已达成减产协议,但原油库存仍可能创历史新高,全球需求萎缩将主导油价低位运行。国内来看,虽然基建、地产启动下钢铁等库存有所去化,但仍处于近年高端,未来PPI通缩将加剧。

杨业伟表示,目前国内需求恢复缓慢,除基建投资温和发力外,房地产销售并未出现强劲复苏,而海外疫情蔓延将明显制约外需,工业品通缩压力不容忽视。他指出,工业品价格通缩压力加大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幅度将会提升,这将抑制企业投资意愿,进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35.7%,降幅扩大18.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9.0%,扩大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0%,扩大1.6个百分点。

钢材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产品价格降幅有所收窄。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2.2%,收窄1.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6%,收窄0.3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涨转降,下降2.3%。医药制造业价格由平转涨,上涨0.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月CPI创7个月新低:物价警报解除,工业品通缩更值得关注

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3%,创7个月新低,疫情缓解下,食品价格普遍走低。和物价相比,分析师认为,工业品面临的通缩压力或更令人担忧。4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东方IC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数据显示,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3%,涨幅较3月回落1个百分点,创7个月新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及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3.5%,PPI同比下降2.6%。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界面新闻分析称,两方面因素导致4月CPI继续回落,一是疫情缓解下交通物流的逐渐恢复,食品价格普遍下降,二是国际原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逐渐传导到消费端,带来国内燃油和部分工业消费品成本下降,促进非食品价格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8.0%,畜肉类价格下降5.5%,其中猪肉价格下降7.6%,鲜果价格下降2.2%,蛋类价格下降1.9%,粮食价格上涨0.4%。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7.5%、8.2%和3.7%;随着复工复产加快,出行需求增加,飞机票价格上涨5.6%。

刘学智表示,从最近几个月CPI走势来看,年内高点已过,未来整体涨价压力不大。他分析称,随着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猪肉供给将逐渐增加,猪肉价格涨幅会趋于收窄,对CPI拉动作用减弱。非食品方面,由于疫情导致需求偏弱,再加上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难以支撑相关消费品价格上涨。

今年以来CPI持续走低,从1月的5.4%降至4月的3.3%,分析师指出,随着CPI的逐渐回落,后期贷款利率仍有调低可能。

刘学智表示,疫情对物价的短期冲击已经消退,但是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仍在显现。物价下行一方面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另一方面需求偏弱又需要宏观政策力度加码。未来货币政策仍需要偏向宽松调节,贷款利率将趋于下行。

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物价并非今年影响货币政策的主要变量,当前货币政策主要目的在于稳经济,因而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宽松,央行将继续通过降低LPR利率的方式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但对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会相对审慎,央行依然希望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引导存款利率变化。

和物价相比,分析师认为,工业品面临的通缩压力或更令人担忧。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研报中指出,尽管国际主要原油巨头已达成减产协议,但原油库存仍可能创历史新高,全球需求萎缩将主导油价低位运行。国内来看,虽然基建、地产启动下钢铁等库存有所去化,但仍处于近年高端,未来PPI通缩将加剧。

杨业伟表示,目前国内需求恢复缓慢,除基建投资温和发力外,房地产销售并未出现强劲复苏,而海外疫情蔓延将明显制约外需,工业品通缩压力不容忽视。他指出,工业品价格通缩压力加大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幅度将会提升,这将抑制企业投资意愿,进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35.7%,降幅扩大18.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9.0%,扩大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3.0%,扩大1.6个百分点。

钢材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产品价格降幅有所收窄。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2.2%,收窄1.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6%,收窄0.3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涨转降,下降2.3%。医药制造业价格由平转涨,上涨0.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