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49岁的法国外交官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de Lesseps)回到埃及,应曾由他曾经担任家庭教师的埃及总督赛义德·巴夏之邀,主持开凿苏伊士运河。
1869年底,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之一的苏伊士运河正式建成。这条运河连结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巨大的成功让斐迪南声名鹊起,这个野心勃勃的实业家1879年以74岁高龄组织了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试图再打通一条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伟大航线,预算是6.58亿法郎。

早在1820年后,美国就有了在中美洲建造运河的计划,因为船只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必须航行到南美洲的南端绕行麦哲伦海峡。
但斐迪南对开凿工程的难度过度乐观,并且忽略了气候、地形的差异对于开凿运河的影响程度。1881年,工程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灵;巴拿马地区潮湿的气候带来的疟疾、黄热病肆虐造成超过2.2万名工人死亡;开凿所挖出的土石数量高达2亿5千9百万立方米,已经远远超过苏伊士运河。1889年巴拿马运河公司宣布破产,为此法国付出了20亿法朗的代价,许多法国投资人血本无归。1893年,斐迪南被控欺诈和管理不善,面临5年的牢狱之灾。虽然最高法院因“老迈”裁决他无罪,但斐迪南已深受打击,两年后便去世。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认定运河对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意义都很重大,决定接过这个项目。美国于1904年以4000万美元收购了法国的运河开发权,首要工作即是派遣昆虫学家前往巴拿马扑灭当地的蚊子。到了1905年,黄热病基本上已经被消灭。
斐迪南曾经主张建设一个和海平面保持一致的运河,但无法解决和在好几个部位横跨运河的查格里河的关系,因为雨季泛滥时大量洪水会涌入运河。这导致巴拿马运河工程停滞多年。最终,美国工程师寻则了用船闸建造梯级运河的方案,大大减少了挖掘的土方量。
1913年10月10日,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亲自启动大坝闸门,宣布运河竣工。许多印第安人劳工参加了运河开凿工程,官方宣布的死亡劳工人数为5609人,但实际伤亡人员远超过这个数字。
次年,法国起重船Alexandre La Valley号首次通过运河——现在,每年大约有1万5千只船从这里驶过。
此时,距离工程正式开始已经过去了33年。
下面这组照片记录了大约4万名劳工修建巴拿马运河的血泪史:



























现在,每年有1.5万艘船只从这里通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