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潘功胜:央行直接购买信用贷款是短期政策安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潘功胜:央行直接购买信用贷款是短期政策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购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仍然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文 | 中国人民银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政策的直达性,近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三个文件:一是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二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三是长短结合、综合施策,发布《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督促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6月2日上午,受易纲行长、郭树清书记委托,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就政策内容与媒体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要点一

人民银行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取得明显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创新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是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支持;二是引导降低贷款利率;三是推动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四是强化政策协调联动。这些综合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

流动性合理充裕。1-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8.8万亿元,同比多增近2万亿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1%和12%,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体现了有力的逆周期调节。

贷款利率明显下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30个基点,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

防疫保供、复工复产、受疫影响较大的领域和行业及时获得信贷支持。截至5月31日,运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向7386家防疫保供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2784.3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49%。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约为1.25%。截至5月28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4806亿元,共支持复工复产企业和春耕备耕农户58万户。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

普惠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强。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年末高2个百分点。4月末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超过2815万户,同比增长21.9%。

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作用提升。截至4月底,已累计支持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券388只、3993亿元。1至4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4.6万亿元,同比增长46%;民营企业发债约2700亿元,发行量创近年新高。

要点二

进一步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压力

3月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已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考虑到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缓解企业年内还本付息压力,此次又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新出台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期限更长,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和应付利息最长可延至明年3月底。

力度更大,对于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

明确稳就业要求,可要求企业提供稳岗承诺书,贷款延期期间应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

强化政策激励,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给予其办理的延期还本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国有金融资本管理部门对国有控股和参股的银行开展经营绩效考核时,给予合理调整和评价。

要点三

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人民银行创设政策工具,通过央行再贷款专用额度,向地方法人银行购买一定比例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

预计可带动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近1万亿元,引导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规模与占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有效增加扩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要点四

长短结合 综合施策 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主要侧重于量的支持和结构调整,尤其是在当前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这两项举措聚焦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是相对短期的支持政策。

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属于信贷政策的范畴,着力于长期性的、制度性的政策推动。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支持金融机构能力提升的外部政策环境,使银行真正敢贷、能贷、愿贷、会贷,从根本上提升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能力。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二是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四是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要点五

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直达性

在总量货币政策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困难,需要货币信贷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直达性,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政策传导效率,精准投放实体企业,避免资金空转。如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新增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以及出台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

此次出台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直达性。针对中小微企业亟待资金周转、减轻本息偿付压力的需求,人民银行等部门前期推出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效果较好,本次根据形势延长了这项政策,并配套激励政策,促进应延尽延;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物、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占比低的问题,人民银行等部门推出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并设置了政策激励和企业稳岗的要求,从而实现稳企业保就业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要点六

让市场主体“留得青山 赢得未来”

银行信贷质量与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经济增长的稳定程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任由市场主体亏损倒闭,经济可能就会失速,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会恶化。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增长,就是保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我国金融体系有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为183%,流动性覆盖率为152%。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逆周期调节,释放信贷资源有一定空间。

在政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人民银行出台了若干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财政部门也提供了贷款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融资担保力度;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贷款风险补偿政策。

在加强金融支持的同时,人民银行在政策设计时坚守一些不能突破的风险底线:比如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由各金融机构独立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能行政干预放贷。同时,要求金融机构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防止出现资金空转、套利等违规行为。

要点七

中国货币政策仍然是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范畴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是一种在特别时期的特别监管政策安排。

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购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

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仍然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要点八

新出台的再贷款资金政策和之前的专项再贷款政策不重叠

人民银行出台400亿和4000亿的再贷款资金政策安排,和以前的1.8万亿是不重叠的,它是另外一个工具。

通过SPV政策工具,人民银行在购买信用贷款的时候,信用风险仍由商业银行承担,人民银行按照40%来提供资金。这种资金实际上通过SPV给银行,40%的资金相当于是零成本。

人民银行和银行会签一个贷款协议的购买合同,一年期的4000亿再贷款到期时不延期。

要点九

通过利率互换操作引导银行落实好政策

利率互换实际上是一个操作概念,人民银行不能直接把钱发给企业或者银行,所以设计成SPV和商业银行进行利率互换。通过这个利率互换的交易结构,实际上是将1%的激励资金转移给商业银行。

人民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引导银行的行为。做了这个政策安排之后就对冲了利益的权衡,使得银行更愿意去做这件事。银行落实政策,就获得这个利益,成为一种激励,银行获得这个利益后又把激励传导给企业。政策最长延到明年3月份,从现在算还有10个月的时间,千万户数量级的小微企业实际上获得一个喘息的空间。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原标题:划重点|潘功胜副行长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要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潘功胜:央行直接购买信用贷款是短期政策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购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仍然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文 | 中国人民银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政策的直达性,近日,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三个文件:一是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二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三是长短结合、综合施策,发布《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督促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6月2日上午,受易纲行长、郭树清书记委托,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就政策内容与媒体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要点一

人民银行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取得明显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加大逆周期调节,创新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是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支持;二是引导降低贷款利率;三是推动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四是强化政策协调联动。这些综合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

流动性合理充裕。1-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8.8万亿元,同比多增近2万亿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1%和12%,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体现了有力的逆周期调节。

贷款利率明显下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30个基点,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

防疫保供、复工复产、受疫影响较大的领域和行业及时获得信贷支持。截至5月31日,运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向7386家防疫保供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2784.3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49%。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约为1.25%。截至5月28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4806亿元,共支持复工复产企业和春耕备耕农户58万户。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已对超过1.2万亿元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了延期。

普惠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强。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年末高2个百分点。4月末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超过2815万户,同比增长21.9%。

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作用提升。截至4月底,已累计支持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券388只、3993亿元。1至4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4.6万亿元,同比增长46%;民营企业发债约2700亿元,发行量创近年新高。

要点二

进一步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有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压力

3月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已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考虑到当前中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缓解企业年内还本付息压力,此次又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新出台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期限更长,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和应付利息最长可延至明年3月底。

力度更大,对于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

明确稳就业要求,可要求企业提供稳岗承诺书,贷款延期期间应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

强化政策激励,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给予其办理的延期还本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国有金融资本管理部门对国有控股和参股的银行开展经营绩效考核时,给予合理调整和评价。

要点三

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人民银行创设政策工具,通过央行再贷款专用额度,向地方法人银行购买一定比例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

预计可带动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近1万亿元,引导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规模与占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有效增加扩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要点四

长短结合 综合施策 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主要侧重于量的支持和结构调整,尤其是在当前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这两项举措聚焦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是相对短期的支持政策。

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属于信贷政策的范畴,着力于长期性的、制度性的政策推动。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支持金融机构能力提升的外部政策环境,使银行真正敢贷、能贷、愿贷、会贷,从根本上提升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能力。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二是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四是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要点五

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直达性

在总量货币政策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困难,需要货币信贷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直达性,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政策传导效率,精准投放实体企业,避免资金空转。如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新增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以及出台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

此次出台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直达性。针对中小微企业亟待资金周转、减轻本息偿付压力的需求,人民银行等部门前期推出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效果较好,本次根据形势延长了这项政策,并配套激励政策,促进应延尽延;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物、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占比低的问题,人民银行等部门推出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并设置了政策激励和企业稳岗的要求,从而实现稳企业保就业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要点六

让市场主体“留得青山 赢得未来”

银行信贷质量与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经济增长的稳定程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任由市场主体亏损倒闭,经济可能就会失速,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会恶化。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增长,就是保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我国金融体系有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为183%,流动性覆盖率为152%。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逆周期调节,释放信贷资源有一定空间。

在政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人民银行出台了若干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财政部门也提供了贷款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融资担保力度;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贷款风险补偿政策。

在加强金融支持的同时,人民银行在政策设计时坚守一些不能突破的风险底线:比如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由各金融机构独立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能行政干预放贷。同时,要求金融机构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防止出现资金空转、套利等违规行为。

要点七

中国货币政策仍然是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范畴

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是一种在特别时期的特别监管政策安排。

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购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

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仍然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要点八

新出台的再贷款资金政策和之前的专项再贷款政策不重叠

人民银行出台400亿和4000亿的再贷款资金政策安排,和以前的1.8万亿是不重叠的,它是另外一个工具。

通过SPV政策工具,人民银行在购买信用贷款的时候,信用风险仍由商业银行承担,人民银行按照40%来提供资金。这种资金实际上通过SPV给银行,40%的资金相当于是零成本。

人民银行和银行会签一个贷款协议的购买合同,一年期的4000亿再贷款到期时不延期。

要点九

通过利率互换操作引导银行落实好政策

利率互换实际上是一个操作概念,人民银行不能直接把钱发给企业或者银行,所以设计成SPV和商业银行进行利率互换。通过这个利率互换的交易结构,实际上是将1%的激励资金转移给商业银行。

人民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引导银行的行为。做了这个政策安排之后就对冲了利益的权衡,使得银行更愿意去做这件事。银行落实政策,就获得这个利益,成为一种激励,银行获得这个利益后又把激励传导给企业。政策最长延到明年3月份,从现在算还有10个月的时间,千万户数量级的小微企业实际上获得一个喘息的空间。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原标题:划重点|潘功胜副行长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要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