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 |“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是弘扬正能量还是限制创作才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 |“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是弘扬正能量还是限制创作才华?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和非洲新一轮埃博拉疫情。

钟美美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林子人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和非洲新一轮埃博拉疫情。

“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伤害了什么?

上周,黑龙江鹤岗的小学生“钟美美”在网上发布的“模仿老师”系列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在这个系列视频中,“钟美美”表演了老师在接主任电话、突击检查、抱病上课、抓学生对象等内容,网友称,“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老师的影子”,“想起了当初被老师支配的恐惧”。

但是,在视频走红之后,“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全部被删除。有传言称,“钟美美”被教育部门约谈,“钟美美”回应这种说法是谣言。新华网的报道中,“钟美美”的班主任老师田广霄称,校方没有约谈家长,但他个人曾和家长进行交流,这个目的不是要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

黑龙江鹤岗小学生“钟美美”发布模仿老师系列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给“钟美美”的模仿对象对号入座地寻找具体某个老师,那么会给他本人和教育部门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去欣赏他的表演”。

半月谈”作者翟濯认为,在“钟美美”录制的这些视频背后,应该反思的是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论,这种教育环境让老师和学生都深受其害。公众号“校长会”看到,人们应该理解教师职业的艰难,因为老师每天面临着很多压力,不仅有几十个学生要管,而且还有诸多杂务和强加的行政工作,人们应该思考如何给教师解除过重的压力,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训。

也有一种声音指出,当老师确实辛苦,但不论怎样,教育不能够变成打压。在《“钟美美”爆红:孩子眼中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文中,澎湃作者白晶晶引用了语文特级教师张丽钧看到视频之后的反思:“那职业性的冷漠强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唯我独大、不容置喙……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忆起过往的某个片段——我做班主任时,不也这副德行吗?”作者称,虽然师生情谊是理想状态,但是实际上,一些老师崇尚打压式教育,即便心底实际上是爱学生的,也总是刀子嘴豆腐心,这使很多孩子从自信变得自卑,甚至让上学成为了孩子的噩梦。

6月3日,宝泉岭农垦管局教育局赵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教育局没有和学生本人联系过,但是,教育局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比如,多宣传一下疫情期间的好人好事,或者是老师正能量的一些事情”。接着,“钟美美”就发布了一篇模仿热情志愿者的视频,内容是“黑龙江欢迎你”,观众们意识到,“正能量创作已经开始了”。

对这一转型,知乎介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的网友@叶老师 翻出了《人民日报》在2012年9月25日发布的一篇微博文章《慎谈‘社会能量’的‘正’与‘负’》。文章指出,“随意倡导社会正能量或随意指责社会负能量,很有可能异化成:听话为正,不听话为负;说好话为正,话难听为负;不反对为正,反对为负。随意说正道负,都不负责任。所谓社会的负面情绪、消极思想等,都有其社会根源。”@叶老师以此提醒读者对“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说法持有谨慎态度,并称,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可以探讨和模仿的。

《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贝小戎则在题为《钟美美传递的是负能量吗?》一文中指出,“钟美美”对老师的模仿并非公开的谴责,而是一种讽刺。我们可以经常在国外电视上看到人们以此来嘲讽大人物,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而是为了治疗”。他以鲁迅先生在《什么是讽刺文学》一文中的说法称,“(讽刺者)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

《容下“影帝钟美美”,更能体现教育包容》一文中,新京报作者王言虎称,对“钟美美”的这种创作,我们应该予以包容,因为,自由和包容的教育不仅应该容纳而且“甚至鼓励这种不受拘束的自由表达”。荔枝新闻作者于平指出,很多家长老师喜欢给孩子包办一切,但人们应该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其自由。因为“钟美美”这样的孩子在不受干预时的创作正是天马行空的,但一旦受到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的干预,创作风格一下子变了。作者称:“视频下架这个动作很简单,可是,孩子的创作才华和选择自由是不是也跟着下架了呢?”

非洲埃博拉疫情再现:埃博拉病毒为何难以控制?

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刚果(金)再次爆发埃博拉疫情。当地时间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中,已发现八例病例,其中四例死亡。本次埃博拉疫情的出现也使得刚果(金)境内新冠肺炎、麻疹和埃博拉三种疫情同时出现。

刚果(金)境内新冠肺炎、麻疹和埃博拉三种疫情同时出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公众号“医学界”发表的《非洲太难了!新冠、埃博拉、麻疹“三面夹击”》一文梳理了非洲抗疫的几大劣势。非洲“连年干旱、冲突战乱、蝗灾肆虐、粮食短缺”,抗疫分身乏术,在本身就已经发展滞后的条件下,很多人依靠日收入为生,如果执行“社交隔离”政策,时间长了人们就会陷入贫困。更何况,“社交隔离”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因为很多人生活在贫民窟内,没有进行社交隔离的条件。埃塞俄比亚医生约翰内斯·门吉斯图(Yohannes Mengistu)还认为,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多年来,非洲各国领导人忽视医疗系统缺陷。

接着新冠肺炎、麻疹之后席卷而来的埃博拉病毒被称为“生命黑板擦”,它拥有高致病性、高致命性,可以跨物种传播,可以在无宿主的情况下在水里存活三天以上并传染。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生物防护等级高达四级(艾滋病为三级,SARS为三级)。埃博拉病毒可以“有效地”成比例削减人口——从30%到90%不一而足——而且它的每次爆发都毫无征兆,结束也往往悄无声息。

大多数中国读者没有直接感受过埃博拉病毒的恐怖。在《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中,美国非虚构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这样记述埃博拉是如何让人死亡的——病情初期,埃博拉病毒让人发狂、精神错乱、人格解体,出现类似僵尸的行为;而后感染者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休克死亡,在病床上化作血水,尸体瓦解,渗漏的液体充斥着病毒粒子,继而传染给其他人。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著 姚向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3月

在“果壳”2014年一篇题为《到最后,干掉你的不是埃博拉》的文章中,作者指出,其实最后杀死患者的并不是埃博拉病毒,而是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在埃博拉病毒会让免疫系统开启“细胞因子风暴”,后者才是真正的“杀手”,它本质上是一种求助信号,目的是让免疫系统全面进攻,但它同时也是“最后一招自杀式的攻击”,能够损伤病毒,但它造成的破坏常常会超过其功劳。

埃博拉病毒不仅面目狰狞,而且实际治疗也困难重重。新华网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埃博拉不仅传播范围总是集中在西非,而且爆发的时间非常不规律,很难防范,这让研究人员也很难找到测试疗法的机会。《科创板日报》记者金小莫在《埃博拉疫情卷土重来,说好的疫苗呢?》一文中告诉读者,WHO官方网站虽然提供了三种埃博拉病毒疫苗,但是由于埃博拉病毒的“瞬息万变”性,现存的三种疫苗均未在“真实环境”中检验过。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医药史学家马克·霍尼斯鲍姆在《人类大瘟疫 :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一书里还反思了国际援助中存在的问题。他看到,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常驻埃博拉问题专家皮埃尔·罗林等人忽视了与当地酋长和村长合作的重要性,其实,只有和这些人合作,才能更好地让病人相信迅速隔离以及到埃博拉诊疗所就诊的必要性。“结果,患者们认为外国医疗队没安好心,选择躲在自己村庄里或找传统治疗师治疗。”这造成埃博拉病毒越过国境蔓延开来,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官方病例统计也因此失准。

《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英]马克·霍尼斯鲍姆 著 谷晓阳 李曈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5月

与此同时,就和新冠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的存在也在迫使我们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埃博拉病毒是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科学家曾经在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非洲的蝙蝠等动物身上都检测到埃博拉病毒存在的证据。《血疫》作者普雷斯顿认为,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原体的显现,是热带生物圈遭到破坏的结果。热带雨林是全球最深的物种储备池,包含了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但同时,因为所有的活物都会携带病毒,雨林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病毒储备池。病毒走出一个生态系统之后,往往会在人类群体中波浪式传播,“仿佛是正在衰亡的生物圈的回声。”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50亿人类。”普雷斯顿认为,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并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人们会发现,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参考资料:

《讽刺女老师?视频下架?被学校约谈?看“钟美美”班主任、母亲和本人如何回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795527271291706&wfr=spider&for=pc

《“钟美美”的模仿秀在抨击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uceDltkpNmDRKbTPkw6QvQ

《钟美美下架模仿老师视频,教育局:引导孩子拍正能量作品》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6/03/734330.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钟美美传递的是负能量吗?》

https://mp.weixin.qq.com/s/4uik_gjAmwHLOMDFtZyImg

《“钟美美模仿老师走红”暴露了学校课堂管理普遍存在的“短”》

https://mp.weixin.qq.com/s/bPBbFeoZTKuPDLgKDCqNZA

《如何看待教育局承认学校与钟美美接触: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去拍正能量作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161081

《“钟美美”的自由表达,大人何须干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656773467683933&wfr=spider&for=pc

《到最后,干掉你的不是埃博拉》

https://mp.weixin.qq.com/s/amLespA3o4YsK5u-So_gpw

《非洲太难了!新冠、埃博拉、麻疹“三面夹击”》

https://mp.weixin.qq.com/s/bp8CTBl23n9OZjA99bGd8w

《埃博拉病毒为何难“破”》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8/04/c_1111924559.htm

《埃博拉疫情卷土重来,说好的疫苗呢?》

https://www.fromgeek.com/finance/320852.html

《WHO 'very concerned' by new Ebola outbreak in DR Congo》

https://www.aa.com.tr/en/africa/who-very-concerned-by-new-ebola-outbreak-in-dr-congo/1865328

《人类大瘟疫 :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 著 谷晓阳、李曈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社 2020-5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著 姚向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 |“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是弘扬正能量还是限制创作才华?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和非洲新一轮埃博拉疫情。

钟美美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林子人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和非洲新一轮埃博拉疫情。

“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下架,伤害了什么?

上周,黑龙江鹤岗的小学生“钟美美”在网上发布的“模仿老师”系列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在这个系列视频中,“钟美美”表演了老师在接主任电话、突击检查、抱病上课、抓学生对象等内容,网友称,“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老师的影子”,“想起了当初被老师支配的恐惧”。

但是,在视频走红之后,“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全部被删除。有传言称,“钟美美”被教育部门约谈,“钟美美”回应这种说法是谣言。新华网的报道中,“钟美美”的班主任老师田广霄称,校方没有约谈家长,但他个人曾和家长进行交流,这个目的不是要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

黑龙江鹤岗小学生“钟美美”发布模仿老师系列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给“钟美美”的模仿对象对号入座地寻找具体某个老师,那么会给他本人和教育部门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去欣赏他的表演”。

半月谈”作者翟濯认为,在“钟美美”录制的这些视频背后,应该反思的是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论,这种教育环境让老师和学生都深受其害。公众号“校长会”看到,人们应该理解教师职业的艰难,因为老师每天面临着很多压力,不仅有几十个学生要管,而且还有诸多杂务和强加的行政工作,人们应该思考如何给教师解除过重的压力,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训。

也有一种声音指出,当老师确实辛苦,但不论怎样,教育不能够变成打压。在《“钟美美”爆红:孩子眼中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文中,澎湃作者白晶晶引用了语文特级教师张丽钧看到视频之后的反思:“那职业性的冷漠强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唯我独大、不容置喙……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忆起过往的某个片段——我做班主任时,不也这副德行吗?”作者称,虽然师生情谊是理想状态,但是实际上,一些老师崇尚打压式教育,即便心底实际上是爱学生的,也总是刀子嘴豆腐心,这使很多孩子从自信变得自卑,甚至让上学成为了孩子的噩梦。

6月3日,宝泉岭农垦管局教育局赵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教育局没有和学生本人联系过,但是,教育局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比如,多宣传一下疫情期间的好人好事,或者是老师正能量的一些事情”。接着,“钟美美”就发布了一篇模仿热情志愿者的视频,内容是“黑龙江欢迎你”,观众们意识到,“正能量创作已经开始了”。

对这一转型,知乎介绍为“芜湖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的网友@叶老师 翻出了《人民日报》在2012年9月25日发布的一篇微博文章《慎谈‘社会能量’的‘正’与‘负’》。文章指出,“随意倡导社会正能量或随意指责社会负能量,很有可能异化成:听话为正,不听话为负;说好话为正,话难听为负;不反对为正,反对为负。随意说正道负,都不负责任。所谓社会的负面情绪、消极思想等,都有其社会根源。”@叶老师以此提醒读者对“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说法持有谨慎态度,并称,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可以探讨和模仿的。

《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贝小戎则在题为《钟美美传递的是负能量吗?》一文中指出,“钟美美”对老师的模仿并非公开的谴责,而是一种讽刺。我们可以经常在国外电视上看到人们以此来嘲讽大人物,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而是为了治疗”。他以鲁迅先生在《什么是讽刺文学》一文中的说法称,“(讽刺者)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

《容下“影帝钟美美”,更能体现教育包容》一文中,新京报作者王言虎称,对“钟美美”的这种创作,我们应该予以包容,因为,自由和包容的教育不仅应该容纳而且“甚至鼓励这种不受拘束的自由表达”。荔枝新闻作者于平指出,很多家长老师喜欢给孩子包办一切,但人们应该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其自由。因为“钟美美”这样的孩子在不受干预时的创作正是天马行空的,但一旦受到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的干预,创作风格一下子变了。作者称:“视频下架这个动作很简单,可是,孩子的创作才华和选择自由是不是也跟着下架了呢?”

非洲埃博拉疫情再现:埃博拉病毒为何难以控制?

6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刚果(金)再次爆发埃博拉疫情。当地时间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中,已发现八例病例,其中四例死亡。本次埃博拉疫情的出现也使得刚果(金)境内新冠肺炎、麻疹和埃博拉三种疫情同时出现。

刚果(金)境内新冠肺炎、麻疹和埃博拉三种疫情同时出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公众号“医学界”发表的《非洲太难了!新冠、埃博拉、麻疹“三面夹击”》一文梳理了非洲抗疫的几大劣势。非洲“连年干旱、冲突战乱、蝗灾肆虐、粮食短缺”,抗疫分身乏术,在本身就已经发展滞后的条件下,很多人依靠日收入为生,如果执行“社交隔离”政策,时间长了人们就会陷入贫困。更何况,“社交隔离”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因为很多人生活在贫民窟内,没有进行社交隔离的条件。埃塞俄比亚医生约翰内斯·门吉斯图(Yohannes Mengistu)还认为,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多年来,非洲各国领导人忽视医疗系统缺陷。

接着新冠肺炎、麻疹之后席卷而来的埃博拉病毒被称为“生命黑板擦”,它拥有高致病性、高致命性,可以跨物种传播,可以在无宿主的情况下在水里存活三天以上并传染。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生物防护等级高达四级(艾滋病为三级,SARS为三级)。埃博拉病毒可以“有效地”成比例削减人口——从30%到90%不一而足——而且它的每次爆发都毫无征兆,结束也往往悄无声息。

大多数中国读者没有直接感受过埃博拉病毒的恐怖。在《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书中,美国非虚构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这样记述埃博拉是如何让人死亡的——病情初期,埃博拉病毒让人发狂、精神错乱、人格解体,出现类似僵尸的行为;而后感染者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休克死亡,在病床上化作血水,尸体瓦解,渗漏的液体充斥着病毒粒子,继而传染给其他人。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著 姚向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3月

在“果壳”2014年一篇题为《到最后,干掉你的不是埃博拉》的文章中,作者指出,其实最后杀死患者的并不是埃博拉病毒,而是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在埃博拉病毒会让免疫系统开启“细胞因子风暴”,后者才是真正的“杀手”,它本质上是一种求助信号,目的是让免疫系统全面进攻,但它同时也是“最后一招自杀式的攻击”,能够损伤病毒,但它造成的破坏常常会超过其功劳。

埃博拉病毒不仅面目狰狞,而且实际治疗也困难重重。新华网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埃博拉不仅传播范围总是集中在西非,而且爆发的时间非常不规律,很难防范,这让研究人员也很难找到测试疗法的机会。《科创板日报》记者金小莫在《埃博拉疫情卷土重来,说好的疫苗呢?》一文中告诉读者,WHO官方网站虽然提供了三种埃博拉病毒疫苗,但是由于埃博拉病毒的“瞬息万变”性,现存的三种疫苗均未在“真实环境”中检验过。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医药史学家马克·霍尼斯鲍姆在《人类大瘟疫 :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一书里还反思了国际援助中存在的问题。他看到,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常驻埃博拉问题专家皮埃尔·罗林等人忽视了与当地酋长和村长合作的重要性,其实,只有和这些人合作,才能更好地让病人相信迅速隔离以及到埃博拉诊疗所就诊的必要性。“结果,患者们认为外国医疗队没安好心,选择躲在自己村庄里或找传统治疗师治疗。”这造成埃博拉病毒越过国境蔓延开来,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官方病例统计也因此失准。

《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英]马克·霍尼斯鲍姆 著 谷晓阳 李曈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5月

与此同时,就和新冠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的存在也在迫使我们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埃博拉病毒是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科学家曾经在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非洲的蝙蝠等动物身上都检测到埃博拉病毒存在的证据。《血疫》作者普雷斯顿认为,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原体的显现,是热带生物圈遭到破坏的结果。热带雨林是全球最深的物种储备池,包含了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但同时,因为所有的活物都会携带病毒,雨林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病毒储备池。病毒走出一个生态系统之后,往往会在人类群体中波浪式传播,“仿佛是正在衰亡的生物圈的回声。”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50亿人类。”普雷斯顿认为,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并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人们会发现,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参考资料:

《讽刺女老师?视频下架?被学校约谈?看“钟美美”班主任、母亲和本人如何回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795527271291706&wfr=spider&for=pc

《“钟美美”的模仿秀在抨击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uceDltkpNmDRKbTPkw6QvQ

《钟美美下架模仿老师视频,教育局:引导孩子拍正能量作品》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6/03/734330.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钟美美传递的是负能量吗?》

https://mp.weixin.qq.com/s/4uik_gjAmwHLOMDFtZyImg

《“钟美美模仿老师走红”暴露了学校课堂管理普遍存在的“短”》

https://mp.weixin.qq.com/s/bPBbFeoZTKuPDLgKDCqNZA

《如何看待教育局承认学校与钟美美接触: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去拍正能量作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161081

《“钟美美”的自由表达,大人何须干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656773467683933&wfr=spider&for=pc

《到最后,干掉你的不是埃博拉》

https://mp.weixin.qq.com/s/amLespA3o4YsK5u-So_gpw

《非洲太难了!新冠、埃博拉、麻疹“三面夹击”》

https://mp.weixin.qq.com/s/bp8CTBl23n9OZjA99bGd8w

《埃博拉病毒为何难“破”》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8/04/c_1111924559.htm

《埃博拉疫情卷土重来,说好的疫苗呢?》

https://www.fromgeek.com/finance/320852.html

《WHO 'very concerned' by new Ebola outbreak in DR Congo》

https://www.aa.com.tr/en/africa/who-very-concerned-by-new-ebola-outbreak-in-dr-congo/1865328

《人类大瘟疫 :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 著 谷晓阳、李曈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社 2020-5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著 姚向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