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警惕偏执狂及其制造的危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警惕偏执狂及其制造的危机

偏执狂要求真相,但不需要正当理由,因为他自己就能检验正当性。

所评图书:

书名:《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作者:(意)鲁格·肇嘉

译者:高岚、董建中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一书以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梳理了世界历史上的历次重大浩劫,道出了这些浩劫事件中,相关历史人物乃至公众的偏执狂心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本书的作者是曾担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主席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鲁格·肇嘉。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证明,在历史、社会层面,偏执不仅成其为一种疾病,而且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心理特性。

以史为鉴,今天的人们应当铭记偏执狂制造的历史劫难,对大众心理层面的偏执抱以警惕。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大众媒体、科学院等象征着现代文明和理性的事物成为工业国家的标配,人们曾以为这将使得人类从此远离大规模战争,永久性的迎来和平和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击碎了这番迷梦。

100多年后的今天,在程度更高的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更快的技术更新,更为不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让人无暇去构建适应挑战和压力的内在复杂性,对于外界事物采取的一种越来越激进而且越来越简单的投射式反应,认定只有自己才掌握真相,“在他心灵的孤独中,他的想象被反对其真相的敌人所填充”。

偏执狂通常有才智,并且总是有“批判性感觉。”每个偏执与妄想形式,都围绕一个“蒙蔽核心”以及一个“被篡改的基本假定”。偏执狂要求真相,但不需要正当理由,因为他自己就能检验正当性。社交网络没有促使人们变得增强对多样性的包容,相反却让群体极化表现得十分突出,偏执狂信息比真正的批判性信息更容易传播,更可能蛊惑深陷后宗教、后政治、个人主义的当代人群。

鲁格·肇嘉警告指出,“去见证公正不是我们的工作”,特别是当我们认为的公正很可能是偏狭的、认定的真相很可能是偏执的,“我们必须懂得:抓住罪犯并感到自己是公正的,这是非常危险的”。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一书首先回顾了《圣经》故事、希腊神话故事的有关案例记述,再从神话转入史实分析,探讨了古希腊以至中世纪再到近代的偏执狂案例。接下来,书作者浓墨重彩的引介了欧洲19世纪,即所谓的民族主义狂飙时代,对欧洲不少民族国家建立之前被人为构建出的民族主义神话给予了揭露,指出这些神话很大程度上就是偏执狂基于“想象中的种族”而编造的。

书作者基于史实,叙述了美国建国后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一历程中的领土扩张、延续奴隶制,都与不同时期美国政坛、经济界乃至公众中的偏执狂,生造出美国“敌人”有关——美国的“敌人”最早是印第安人,然后是黑人奴隶,接下来是西班牙人、德国人、俄国人。为此。美国很多历史学家不惜篡改历史记述,编造出美国开国元勋的一系列神话。

如前述,一战的爆发,击碎了当时所谓的“文明世界”对和平的梦想。这场战争爆发之初,无论是德国、奥匈帝国,还是另一阵营中的俄国、英国和法国,都对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战争烈度之惨烈毫无心理准备。双方决策层中的偏执狂都极大的夸大了本方势力,贬低对方,坚信战争可以很快结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战战后,法国和英国主导对德国进行严厉惩罚,无视有识之士提出的警告(无法灭亡德国的前提下,过度惩罚必然植下复仇的引子),这不能不说是偏执而短视的选择。《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书中还详细分析了纳粹德国和苏联在二战战前、战中的一系列战略失误,指出这正是因为理念偏执导致的行动偏差。

冷战结束后,苏联作为超级大国解体,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霸权帝国,但后者在中东、非洲、巴尔干等地区采取的不理智政策,触发危机、冲突乃至大规模的混乱。而在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国家内部,民粹兴起正在导致越来越明显的社会撕裂,推崇简单、极化、有效的偏执狂现象渐趋泛化,理性、科学、多样性相反变得势单力孤,这也正是鲁格·肇嘉在全书开篇即强调的关键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警惕偏执狂及其制造的危机

偏执狂要求真相,但不需要正当理由,因为他自己就能检验正当性。

所评图书:

书名:《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作者:(意)鲁格·肇嘉

译者:高岚、董建中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一书以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梳理了世界历史上的历次重大浩劫,道出了这些浩劫事件中,相关历史人物乃至公众的偏执狂心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本书的作者是曾担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主席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鲁格·肇嘉。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证明,在历史、社会层面,偏执不仅成其为一种疾病,而且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心理特性。

以史为鉴,今天的人们应当铭记偏执狂制造的历史劫难,对大众心理层面的偏执抱以警惕。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大众媒体、科学院等象征着现代文明和理性的事物成为工业国家的标配,人们曾以为这将使得人类从此远离大规模战争,永久性的迎来和平和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击碎了这番迷梦。

100多年后的今天,在程度更高的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更快的技术更新,更为不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让人无暇去构建适应挑战和压力的内在复杂性,对于外界事物采取的一种越来越激进而且越来越简单的投射式反应,认定只有自己才掌握真相,“在他心灵的孤独中,他的想象被反对其真相的敌人所填充”。

偏执狂通常有才智,并且总是有“批判性感觉。”每个偏执与妄想形式,都围绕一个“蒙蔽核心”以及一个“被篡改的基本假定”。偏执狂要求真相,但不需要正当理由,因为他自己就能检验正当性。社交网络没有促使人们变得增强对多样性的包容,相反却让群体极化表现得十分突出,偏执狂信息比真正的批判性信息更容易传播,更可能蛊惑深陷后宗教、后政治、个人主义的当代人群。

鲁格·肇嘉警告指出,“去见证公正不是我们的工作”,特别是当我们认为的公正很可能是偏狭的、认定的真相很可能是偏执的,“我们必须懂得:抓住罪犯并感到自己是公正的,这是非常危险的”。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一书首先回顾了《圣经》故事、希腊神话故事的有关案例记述,再从神话转入史实分析,探讨了古希腊以至中世纪再到近代的偏执狂案例。接下来,书作者浓墨重彩的引介了欧洲19世纪,即所谓的民族主义狂飙时代,对欧洲不少民族国家建立之前被人为构建出的民族主义神话给予了揭露,指出这些神话很大程度上就是偏执狂基于“想象中的种族”而编造的。

书作者基于史实,叙述了美国建国后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一历程中的领土扩张、延续奴隶制,都与不同时期美国政坛、经济界乃至公众中的偏执狂,生造出美国“敌人”有关——美国的“敌人”最早是印第安人,然后是黑人奴隶,接下来是西班牙人、德国人、俄国人。为此。美国很多历史学家不惜篡改历史记述,编造出美国开国元勋的一系列神话。

如前述,一战的爆发,击碎了当时所谓的“文明世界”对和平的梦想。这场战争爆发之初,无论是德国、奥匈帝国,还是另一阵营中的俄国、英国和法国,都对战争持续时间之长、战争烈度之惨烈毫无心理准备。双方决策层中的偏执狂都极大的夸大了本方势力,贬低对方,坚信战争可以很快结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战战后,法国和英国主导对德国进行严厉惩罚,无视有识之士提出的警告(无法灭亡德国的前提下,过度惩罚必然植下复仇的引子),这不能不说是偏执而短视的选择。《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书中还详细分析了纳粹德国和苏联在二战战前、战中的一系列战略失误,指出这正是因为理念偏执导致的行动偏差。

冷战结束后,苏联作为超级大国解体,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霸权帝国,但后者在中东、非洲、巴尔干等地区采取的不理智政策,触发危机、冲突乃至大规模的混乱。而在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国家内部,民粹兴起正在导致越来越明显的社会撕裂,推崇简单、极化、有效的偏执狂现象渐趋泛化,理性、科学、多样性相反变得势单力孤,这也正是鲁格·肇嘉在全书开篇即强调的关键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