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政府抛弃的无国籍人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政府抛弃的无国籍人士

没有国籍,也没有公民身份,他们就是一群无所依的游民。

这10年来,Greg Constantine一直拍摄那些不在档案记录、也没有公民身份的人。他与各类难民团体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先后走访了18个国家的无国籍人士社区,包括斯里兰卡、肯尼亚、科威特、克里米亚、意大利以及多明尼加共和国等。

Constantine的照片真实呈现了他们的生活。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合法地工作,无法享有国家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无权接受教育,也不能开设银行账户,甚至不能从任何一个小型的社会发展计划中受益”。没有护照和身份证,这些家庭基本失去了到别处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时刻面临着被驱逐出境的风险。

镜头下这些作黑白处理的无国籍人士,被Constantine称为“无归属、无所依的人”(Nowhere People)。这些记录揭示了一个残忍的真相:政府早就抛弃了他们。

 

▼ 1980年代末,Galjeel被剥夺了肯尼亚国籍并被驱逐出了自己的家乡。在当局对索马里移民进行筛选的过程中,这个43岁的女人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形式的身份证明文件。如今,她的子女们也没有任何身份。

 

▼ 数以万计生活在尼泊尔南部德赖地区的达利特人都没能拥有尼泊尔国籍,他们过着只能勉强糊口的日子。

图为在结束了一天的零工之后,拉汉镇的一群达利特人乘坐着拖拉机回家。

 

▼ 这个44岁的女人是黎巴嫩国民,在2005年生下女儿。然而,因为她的丈夫是无国籍人士,按照黎巴嫩的法律,女人无权将“公民权”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她的儿子和女儿也都成了无国籍人士。

 

▼ 自2012年6月爆发暴力事件以来,数以万计的罗兴亚人被迫搬入政府为难民特设的营地里。在房屋被毁后,还有约2200人逃到了Thet Kay PyinYwar Ma 清真寺和缅甸的宗教学校。

 

▼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数万拥有海地血统的多米尼加人都处于无国籍状态。

92岁的Julian正在为一名3岁的男孩剪头发。这名幼童虽出生于多米尼加,却无法获得出生证明,只因其父母均是海地后裔。

 

▼ 一个15岁的少年手持一卷文件,上面印有他和他6个兄弟姐妹的名字与出生日期。这是他们仅有的身份证明文件——一张由他们父亲手写的“出生证明”,而他们父亲已于2012年去世。

少年出生于一个吉普赛家庭,全家在1999年由科索沃移居塞尔维亚。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罗姆族儿童都无法完成出生登记。

 

▼ 3名来自贝都因地区的男子正坐着聊天。据估计,约有10.8万名来自科威特贝都因地区的居民处于无国籍状态。

“贝都因”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没有”。虽然他们世代居住于科威特,但却被剥夺了社交、公民、经济与政治等各项权利。图中的三名男子均为失业者,因为大多数科威特公司都被禁止以合法途径雇佣贝都因人。

 

▼ 罗兴亚人是缅甸的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缅甸有超过14万的罗兴亚人因2012年所发生的种族暴力事件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被迫住在难民营里。

 

▼ 这是一个20岁的乌尔都女孩。为了获得孟加拉国籍,她的丈夫将她抛弃,选择和另一个当地妇女结婚。

她双目失明,身边没有任何亲友,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抚养孩子,只好靠糊纸袋为生。

 

▼ 2012年底,贝都因人们发起了“要求获得科威特国籍”的和平示威运动,但遭到了当局的暴力镇压。

 

▼ 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歧视,在融入克里米亚社会时经常面临着阻力。

图为2009年2月10号的晚上,在克里米亚的鞑靼墓地,约有220座墓碑遭到了恶意损毁。

 

▼ 在课前举行升多米尼加国旗的仪式时,海地裔的儿童站在他们的学校之外,宣誓效忠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并许下为共和国服务的承诺。

在完成8年级的学业后,大多数海地裔的学生不会再被允许继续念书,其公民权遭到剥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海地血统。

 

▼ 在孟加拉国的Pat Godam营地里,一位抱病在身的75岁乌尔都老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他没有家人,也没有获得医疗救治的条件。

在孟加拉国,比哈里地区的乌尔都人在35年间长期处于无国籍状态。自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后,成千上万的比哈里人被迫搬入特定的定居点中,那些安置区类似于贫民窟,遍布孟加拉全境。

2008年,比哈里人被授予孟加拉国国籍,但大多数人仍无法获得护照、土地所有权,无法在政府部门就业,无法加入军队,也无法获得贸易许可证。

 

▼ 居住在难民营的罗兴亚人担心,整整一代的罗辛亚儿童将无法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像7岁的努尔一样,大多数的罗兴亚儿童只能终日在靠近营地的工地处搬运泥土,从未踏入学校的大门一步。

 

▼ 数千名缅甸若开族的佛教徒们,在缅甸实兑的街道上发起了“反罗兴亚人”和“反联合国”的抗议示威活动。佛教徒们抗议政府收容“罗兴亚人”,并抗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最近的演讲中使用“罗兴亚人”这一字眼。

(翻译:徐徜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The Atlantic

原标题:The Citizens of Nowher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政府抛弃的无国籍人士

没有国籍,也没有公民身份,他们就是一群无所依的游民。

这10年来,Greg Constantine一直拍摄那些不在档案记录、也没有公民身份的人。他与各类难民团体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先后走访了18个国家的无国籍人士社区,包括斯里兰卡、肯尼亚、科威特、克里米亚、意大利以及多明尼加共和国等。

Constantine的照片真实呈现了他们的生活。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合法地工作,无法享有国家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无权接受教育,也不能开设银行账户,甚至不能从任何一个小型的社会发展计划中受益”。没有护照和身份证,这些家庭基本失去了到别处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时刻面临着被驱逐出境的风险。

镜头下这些作黑白处理的无国籍人士,被Constantine称为“无归属、无所依的人”(Nowhere People)。这些记录揭示了一个残忍的真相:政府早就抛弃了他们。

 

▼ 1980年代末,Galjeel被剥夺了肯尼亚国籍并被驱逐出了自己的家乡。在当局对索马里移民进行筛选的过程中,这个43岁的女人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形式的身份证明文件。如今,她的子女们也没有任何身份。

 

▼ 数以万计生活在尼泊尔南部德赖地区的达利特人都没能拥有尼泊尔国籍,他们过着只能勉强糊口的日子。

图为在结束了一天的零工之后,拉汉镇的一群达利特人乘坐着拖拉机回家。

 

▼ 这个44岁的女人是黎巴嫩国民,在2005年生下女儿。然而,因为她的丈夫是无国籍人士,按照黎巴嫩的法律,女人无权将“公民权”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她的儿子和女儿也都成了无国籍人士。

 

▼ 自2012年6月爆发暴力事件以来,数以万计的罗兴亚人被迫搬入政府为难民特设的营地里。在房屋被毁后,还有约2200人逃到了Thet Kay PyinYwar Ma 清真寺和缅甸的宗教学校。

 

▼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数万拥有海地血统的多米尼加人都处于无国籍状态。

92岁的Julian正在为一名3岁的男孩剪头发。这名幼童虽出生于多米尼加,却无法获得出生证明,只因其父母均是海地后裔。

 

▼ 一个15岁的少年手持一卷文件,上面印有他和他6个兄弟姐妹的名字与出生日期。这是他们仅有的身份证明文件——一张由他们父亲手写的“出生证明”,而他们父亲已于2012年去世。

少年出生于一个吉普赛家庭,全家在1999年由科索沃移居塞尔维亚。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罗姆族儿童都无法完成出生登记。

 

▼ 3名来自贝都因地区的男子正坐着聊天。据估计,约有10.8万名来自科威特贝都因地区的居民处于无国籍状态。

“贝都因”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没有”。虽然他们世代居住于科威特,但却被剥夺了社交、公民、经济与政治等各项权利。图中的三名男子均为失业者,因为大多数科威特公司都被禁止以合法途径雇佣贝都因人。

 

▼ 罗兴亚人是缅甸的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缅甸有超过14万的罗兴亚人因2012年所发生的种族暴力事件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被迫住在难民营里。

 

▼ 这是一个20岁的乌尔都女孩。为了获得孟加拉国籍,她的丈夫将她抛弃,选择和另一个当地妇女结婚。

她双目失明,身边没有任何亲友,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抚养孩子,只好靠糊纸袋为生。

 

▼ 2012年底,贝都因人们发起了“要求获得科威特国籍”的和平示威运动,但遭到了当局的暴力镇压。

 

▼ 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歧视,在融入克里米亚社会时经常面临着阻力。

图为2009年2月10号的晚上,在克里米亚的鞑靼墓地,约有220座墓碑遭到了恶意损毁。

 

▼ 在课前举行升多米尼加国旗的仪式时,海地裔的儿童站在他们的学校之外,宣誓效忠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并许下为共和国服务的承诺。

在完成8年级的学业后,大多数海地裔的学生不会再被允许继续念书,其公民权遭到剥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海地血统。

 

▼ 在孟加拉国的Pat Godam营地里,一位抱病在身的75岁乌尔都老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他没有家人,也没有获得医疗救治的条件。

在孟加拉国,比哈里地区的乌尔都人在35年间长期处于无国籍状态。自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后,成千上万的比哈里人被迫搬入特定的定居点中,那些安置区类似于贫民窟,遍布孟加拉全境。

2008年,比哈里人被授予孟加拉国国籍,但大多数人仍无法获得护照、土地所有权,无法在政府部门就业,无法加入军队,也无法获得贸易许可证。

 

▼ 居住在难民营的罗兴亚人担心,整整一代的罗辛亚儿童将无法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像7岁的努尔一样,大多数的罗兴亚儿童只能终日在靠近营地的工地处搬运泥土,从未踏入学校的大门一步。

 

▼ 数千名缅甸若开族的佛教徒们,在缅甸实兑的街道上发起了“反罗兴亚人”和“反联合国”的抗议示威活动。佛教徒们抗议政府收容“罗兴亚人”,并抗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最近的演讲中使用“罗兴亚人”这一字眼。

(翻译:徐徜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The Atlantic

原标题:The Citizens of Nowher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