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饥饿游戏最后一部强势回归影院,其所描述的反乌托邦社会热衷于将竞技场上的生死斗争进行电视直播以作为娱乐,这让格斗的话题又一次成了热点。但是我们对于角斗士的认识是准确的么?这种正式的肉搏从古至今其实在全世界很多文化中存在:比如说作为一种成年的仪式。不过,我们所认为的其和古罗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倒是正确的。
但是罗马人他们自己估计也无法确定这种角斗的方式从何而来。有些人认为这来源于早期的Etruscans,另外一些认为这可能是来自Campnia的文化。但是他们都同意的是这应该不是罗马本身的发明,罗马是出了名的文化万花筒,相当喜欢吸收他们邻人的文化。不过罗马自己的来源神话就建立在这种一对一的斗争上:Romulus和Remus对何处建立城市争吵进而发展成斗争,Romulus最后杀了他的兄弟。
因而这种角斗士的斗争就成了罗马社会的重要元素,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munera(有点像马车竞赛),富人们资助这项活动希望能够让平民们生活丰富(当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不要对政治不满)。可惜的是讽刺作家Juvenal关于平民短小精悍而又精准无比的语句很少能够被全部引用:“这些曾经赋予给别人军事权力,政治权力甚至是一切的人,现在只关心两件事,一是面包,一是杂耍一样的精神麻药。”
实际上也就是这最后几个词,panem et circenses(亦即上文的bread and circuses,意思是统治阶层为了取悦平民让他们不要心存不满提供的娱乐活动),给了《饥饿游戏》的作者Suzanne Collins命名她所创造的反乌托邦国家的灵感。在施惠国,年轻人需要和其他贡品进行生死斗争,这种游戏是作为惩罚他们之前的背叛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为了为他们自己区的人民获得奖品--食物。但是如果说罗马人将格斗定义为这样行为就太落伍了:第一,角斗士都是奴隶,在他们的主人手里和物品并没有什么太大分别。第二,即使这种生死斗争让我们心惊,但是其实对于角斗士而言他们的遭遇不会比那些送去采石场或者煤矿的奴隶糟多少。
角斗士种类多种多样,有持网和三叉戟的角斗士——在所有角斗士中,这类角斗士最易受攻击,因为他们几乎赤身裸体地参加格斗。仅有的保护是皮制护肩、网和三叉戟。Samnite角斗士——手持仅可遮住躯干部分的小型方盾牌。Murmillo角斗士——有厚重的矩形盾牌保护,全身从肩膀到小腿都在盾牌的掩护之下,这类角斗士还戴着有类似鱼顶饰的头盔,手持短匕首。除开这些,其实还有很多种类,这种斗争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观看不同的武装角斗士是如何斗争的,即使没有那么多不同的武士,比赛的种类本身已经多种多样。有时候角斗士们是彼此斗争,有时候他们是和野兽在斗争。偶尔竞技场还会注满水以模拟小型的海上斗争。
实际上正是从naumachia(希腊语海战)中流传了一个我们最为熟知的关于角斗士的神话,他们进入场内时会对大帝说,“Morituri te salutant”,意为“我们以死向您致意”。这个故事来自于Suetonius为大帝Claudius写的传记,里面记载了Claudius在听到这句话时非常吃惊,甚至回答道“Aut non”,意为“并不用”。这些角斗士接着就声称大帝已经宽恕了他们因而他们不用再去斗争。故事记载,Claudius连说服带威胁才让他们继续角斗。所以说这句话并不是一句流行语是合情合理的,不然Claudius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反应?更不用说还平添了许多麻烦。
但是角斗士也确实给当权者带来了不少麻烦。公元前73年最著名的角斗士斯巴达克斯将他的斗争技巧带到了竞技场之外。根据历史学家Appian的记载,他是Thracian人,之后进入罗马军队,他的军旅生涯一定不是太顺,因为他发现自己被囚禁奴役,最后成了意大利南部Capua城的角斗士。斯巴达克斯说服了70名他的同胞从训练学校中破狱而出:他们最后成功越狱并且驻扎到了Vesuvius山。在这里他们成了其他奴隶和自由人的汇聚地。他们相当成功,甚至近乎要擒获一名重要的罗马治安官Varinius,这极大地壮大了斯巴达克斯的声势,最后他甚至领导了7万名战士。斯巴达克斯大概统治了三年之久,罗马人震惊地发现他们装备良好的军队居然会被一群奴隶和混混打败,镇压这支混混军花费了极大努力,后面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惩戒行动(大约6000人)以警诫那些可能的反叛者。
角斗士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魅力,尤其是对于他们的一部分观众而言。Juvenal就在Satire VI中记录到一名参议院的妻子Eppia是如何对一名角斗士Sergius暗生情愫的。Juvenal写到Sergius伤痕累累,包括泪流不止的眼睛和溃烂的鼻子。但是因为其是一名角斗士,Eppia对他毫无抵抗力。
也是从Juvenal的讲述中我们发现了关于女角斗士的零星描述,她们相当稀有,但确实存在。女角斗士们被称为gladiatrice,对于罗马人来说也很新奇。很明显当女性在竞技场上搏斗时有一种情色优势(准神话种族亚马逊人的后裔们),当然并不仅仅因为她们不穿上衣。在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块来自Halicarnassus的大理石浮雕,描绘着一场两位女性之间的角斗画面。铭文上记载,这两位分别被称为亚马逊(Amazon)和阿契利亚(Achillia)的女角斗士光荣地打成平手。他们的姿势富有动感而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对于Juvenal而言,这种女斗士的性吸引让人发笑:他用嘲讽的语句描写了女斗士的脖子是如何不堪盔甲的重负,以及她沉重的盔甲手臂是如何让人兴致全无。
如果说男性角斗士代表着一种军事力量---赤裸裸的肉搏—那女性角斗士就是对这种理想的破坏。据说大帝Domitian曾经让女性角斗士在场上和侏儒对决,这种场面一定是对常理规则的偏移,不仅仅是对角斗场的规则,还是对罗马传统女人观念的挑战:女人们被看作是妻子,更重要的是母亲的角色。而女角斗士们和一个儿童大小的人角斗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到震惊。历史学家Cassius Dio曾经记录到大帝Nero曾经让整个家庭进入角斗场,这也毫无疑问目的是要让这些习惯罗马传统家庭观念的观众们震惊了。
法律禁止罗马参议院的人员参加角斗,男人女人都一样。但是这种法令实在是颁布的太多(公元11年一次,公元19年又有一次)以至于让人觉得它们实际上没有什么用。但是当皇帝本身都参与进角斗活动中时,真的可能将参议员们止于场外么?或者说他实际上还会强迫参议员们参加这些活动?
大帝Commodus在Joaquin Phoenix执导的画面精美的《角斗士》中本身就是一名斗士:罗马人经常为他们的皇帝如此贱民的举动诧异不已。不过这部电影确实忽略了Commodus最臭名昭著的一瞬间,他曾独自一人在竞技场杀死三头大象,取了一只鸵鸟的脑袋,对着在旁观看的元老院议员大笑,然后挥舞着鸵鸟脑袋,向议员示意表明他们将会是下一个被宰杀之人。
这种格斗文化一直在历史中流传下来,在《星际迷航》中,当Kirk船长发现自己来到了罗马一直存在的一个类地星球时,决斗仍然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被摄制以供大众娱乐。但是角斗士文化最有共鸣的21世纪体现一定是在《饥饿游戏》中了,当然还有他们的前辈《大逃杀》。这部日本电影主题鲜明:成年人害怕年轻人们,因此将他们放逐互相残杀以作为检验,正如他们的前老师同时他们惨死的制造者所言,“生活就是一场游戏。”
对于两位在惨无人道的互相屠杀中幸存的学生而言,他们没有成为像Katniss Everdeen一样平民英雄的机会,她是自愿代替自己的妹妹的,因而带有了一丝浪漫的色彩,整个故事主线就是企图镇压旧叛变的国会区为新的叛变制造了导火索
但是在《大逃杀》中,成功的角斗士并不是领导着千军万马,而是可以在文明社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人。
翻译:鲍玉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