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不断进化,但对自然的情感就是人类原始生存的证据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不断进化,但对自然的情感就是人类原始生存的证据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双雪涛、自然书写、公立教育、情感控制、纳粹掌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聋哑时代》

双雪涛 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4月

比起2016年的版本,新版《聋哑时代》恢复了原作千余字篇幅,所以这也是此部作品首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背景设置于1990年代末的东北小城,主角是108中校园里的一群初中生,开头就展现出了笼罩于下岗阴影下的东北工业城市的面貌,包括它的“被遗弃感”。主角的父母是一对拖拉机厂的工人,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厂已经岌岌可危。小说这样写道,“我在饭桌上听见他俩经常哀叹厂长们已经纷纷开始把国家的机器搬到自己家里,另起炉灶,生产和原来一样的拖拉机,而工厂里的工人们则一批批地被通知可以休一个没有尽头的长假,这是在下岗出现之前出现的一个巧妙的词汇,叫做停薪留职。”

小说通过少年李默“我”的讲述视角,叙写了七个少年的成长故事:科学怪人刘一达、天才少年霍家麟、古怪早熟的迷人女孩安娜,永远穿白衬衫的艾小男等等。在少年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时,成人世界的权力之手也在操控着他们,面对与外部世界的第一次冲撞,有人激烈反抗,有人陨灭、失去踪迹,更多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 关于九十年代厂区青少年的成长生活,尤其是在觉醒时体会到的性爱躁动,我们已经在路内的“追随三部曲系列”和《少年巴比伦》中看到,只不过路内书写的对象是南方小城而并非东北,而有趣的是这一南一北也形成了对照与呼应。《聋哑时代》这部长篇小说写于双雪涛的28岁,那时他过着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回家写作的双面人生,“写完那天,已经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写不了这样的东西,可能我成了另一个人吧,从那时开始,我就要作为另一个人活着。”

《消失的飞蛾》

[英]迈克尔·麦卡锡 著 姚瑶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英美的自然写作具有着悠久的传统,此书就是这个传统的当代接续。《消失的飞蛾》铺陈了英美自然书写的传统,梳理了荒野审美意义的变化:自18世纪起,英国绅士环游欧洲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并享受这种惊心动魄的美感;18世纪下半叶“风景如画”的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在艺术之光的照耀下,人们学会温和地看待自然。19世纪威廉·华兹华斯宣称自己是彻底的自然追随者,美国本土的自然作家爱默生和亨利·梭罗作为先验论者都将自然看做通往精神真相的途径,尤其是梭罗提出了野性和荒野的概念,《散步》也体现了他最有力的荒野观。

《消失的飞蛾》中,作者讲述了自然带给人类的喜悦和惊奇,也记录了破坏与消亡。被新万金大堤阻断了迁徙之路的涉水禽、在伦敦难觅踪影的麻雀、泰晤士河中数量锐减的鲑鱼、林中打斗的野兔、神秘的发光海豚……更为难得的是,他的书写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他与自然结缘事实上源自童年的不幸事件,也是由此他体会到,对大自然的感受是人类生命中最了不起的感受之一,这种感受的源头无处可寻,而自然之物却令人产生情感,无论是让人们喜爱的蝴蝶,还是让人心生恐惧的巨兽。“一只水獭会热爱它的河流吗?”为什么自然会唤起内心超越生存所需的情感?这已经超过了将自然理解为保护对象、以及包含巨大经济价值的对象——比如他近距离地观察到了野象,他体会到的是“警惕中夹杂着某种类似激情的东西。” 他既感受到了强烈的恐惧,又体会到了他正在活着,而这也曾是远古先民与野兽狭路相逢时所体验的激动与恐惧。 

《好老师,坏老师:美国的公共教育改革》

[美]达娜·戈德斯坦 著 陈丽丽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6月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教师普遍受人尊重,而美国教师的处境却颇为尴尬?美国的公共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这本书源自作者达娜·戈德斯坦对教师职业的观察,在她看来,公立学校教职已成为美国最受争议的职业,没有哪个职业面临着如此严苛的政治监督,即使同样负责公共福利的政治或社会工作也无法相提并论。她写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权贵们似乎都在为公立学校教师的无能和 ‘铁饭碗’而感到愤愤不平,尽管民意测验显示美国公立学校教师对专业性的重视程度几乎与医师不相上下。”

这本书梳理了近两百年的美国教育史,从19世纪上半叶的马萨诸塞州开始讲起,那时全民普及教育的支持者,又称公立学校倡导者,受到了反课税激进分子的挑战;随后这两大群体之间的关系缓解令美国教职被重新定义为由女性担任的低收入(或者甚至是义务)的传教工作;与此同时,奴隶和移民们的孩子都涌入了教室,美国人为解除学校种族隔离而斗争,然后又放弃;而目前的状况是,在美国, 没有大学学位的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他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学校和教师帮助他们获得中产阶级的生活。

从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对公共教育抱有过高期望,将其视为英才教育,但同时又不愿大力投资其中涉及的公共组织、教师和学校,而这其中的冲突也与美国人对教师的看法有关,美国有句老话——“无能者才会教别人”。面对美国公立教育出路何在这个问题,作者也提出,美国公共教育应当少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给教师排名和解雇教师上,而更多地关注如何令每天的教学变成引人入胜的工作,并能够将有头脑、有创造力的人们吸引过来。 

《煤气灯效应》 

[美]罗宾·斯特恩 著 刘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4月

情感虐待、情感操控、PUA……近期新闻中情感操纵的热点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本书的作者心理治疗师罗宾·斯特恩从心理学的角度为这个现象命名为“煤气灯效应”。此词的出处是1944年美国电影《煤气灯下》,电影讲述男主角为了霸占女主角继承的财产,通过对女主角不断进行精神操控而使其发疯的故事。

作者讲述的“煤气灯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共同打造的关系,也就是说双方对此都负有责任——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需要扮演凡事都正确的角色,以此保持自我和握有实权的感觉,另一方是被操纵者,总让煤气灯操纵者来定义现实世界,总是期待获得对方的认可,哪怕仅有一点“我需要对方的爱和肯定才能完整”“我仅靠自己肯定不够好”的念头,就容易遭到操纵。煤气灯操纵者促使被操纵者怀疑自己的认知,而被操纵者也为此积极创造了条件。煤气灯效应可以存在于任何关系中,比如伴侣、雇主或朋友之间。在书中作者揭示了煤气灯操纵的运作模式,从认清煤气灯操控的三个阶段到停止煤气灯操控的五种方法以及如何决定哪些关系还有救、哪些需要尽早离开的判断准则。 

《锦衣卫》

易强 著 
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年5月

锦衣卫到底是怎样的机构?它在历史舞台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明朝,是否真如人所言,误于厂卫?作者的书写主要在回应这些问题,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对明朝皇帝而言,锦衣卫及东厂的价值是什么,又让皇权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此书将锦衣卫的创建演变置于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大体有两条线索,一是锦衣卫建制的始末与职能,二是锦衣卫及相关机构和官员在内的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以锦衣卫的发展与以明代的帝王更替,勾勒各个时期皇权需求与锦衣卫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于锦衣卫,这本书也得出了几个结论:一、锦衣卫创建于明太祖时期,主要任务是维护礼仪纲纪,以应对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对“正纪纲”“立礼法”“定名分”“明号令”的急迫需求。二、锦衣卫的某些职能可能起初只是出于皇帝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制度上的安排,随着这些职能的常规化、正式化,相关建制才逐渐完善。三、东厂的设置起初是为了监督制约锦衣卫,但这两个机构的关系并非监督与被监督,孰强孰弱常常由掌事者的才干来决定。 正因为锦衣卫的存在与发展与皇权的欲望紧密相关,在明朝的不同阶段,锦衣卫与东厂的机构掌事者的地位因为与皇帝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有所区别,由此作者也探讨至专制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并发现——为了获得专制收益,明朝皇帝也支付了昂贵的专制成本。

《纳粹掌权》

[美]威廉·谢里登·阿伦 著 张晶 译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5月

本书讲述了纳粹是如何运用宣传和演讲超越民主制度走向巅峰的,聚焦魏玛共和国末期至第三帝国初期某个德国小镇诺特海姆——这个小城镇处于德国的中心位置,大约有一万人。本书集中关注的问题是,文明的民主政治如何沦陷为恐怖的独裁专政?作者依靠报纸、期刊、报告、预算信息、采访当事人以及法律记录,分析这个小镇向纳粹据点的转变过程,作者认为,以往人们认为希特勒在国家层面掌权的看法是一种误读,希特勒如果没有地方的狂热支持者,第三帝国永远不会出现,也就是说纳粹在地方的举措是第三帝国建立的关键,1933年的纳粹掌权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威廉·谢里登·阿伦为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纳粹宣传手段的效果、第三帝国时期的社会民主党地下活动。《纳粹掌权》写于1965年,采用的是微观史学的方法,在作者看来,微观史学的方式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可以更加具有即时性与真实感。这本书也可以与此前不久出版的理查德·埃文斯“第三帝国”系列形成对照,“第三帝国”系列也指出,理解纳粹“一体化”的文化革命与灵魂改造的目标是理解纳粹掌权的关键。

《城市的语言》

[英]迪耶·萨迪奇 著 张孝铎 译
启皓文化|东方出版社 2020年5月

在这本书中,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迪耶·萨迪奇跨越时空,发现城市的异同,从老旧城区到新型都市的改造,捕捉每个城市的个性,他探索的步伐遍布巴黎、伊斯坦布尔、伦敦至孟买, 书中还提到了上海,讲述上海浦东低矮的房屋如何被张扬建筑构成的天际线所取代。

城市由物质构成,物质也塑造着城市的气质,巴黎的自行车租赁计划、里约的城市缆车系统都各有意趣,城市也是历史的,书中作者重视着历史城市由于悠长历史造成的多重身份,比如伊斯坦布尔是由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文明残存的碎片共同造就的,孟买也与欧洲的殖民浪潮有关,柏林则残存着一分为二、隔墙相望四十年的伤痛。也同时反思城市化的消极方面,例如过度建设、人口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提出人们应当对这些问题担负起责任。说到城市书写,可以同时推荐一套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读城”系列,至今已经出版了《威尼斯:晨昏岛屿的集市》《孟买:欲望丛林》等多部作品。

《如何创造可信的AI》

[美]盖瑞·马库斯  欧内斯特·戴维斯 著 龙志勇 译
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年5月

AI会进化得太过迅猛以威胁人类的生存吗?比如说AI的兴起会引发人类的失业潮吗?本书提出如今AI被媒体以及大众广泛地给予厚望,而这与目前AI能够落地的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鸿沟:首先,人们往往会用人类的认知模式来看待机器的能力,轻信机器很容易就拥有人类的智慧。其次,人们还会高估AI解决现实难题、处理实际任务的能力,因为AI在学术研究中总是带有狭义而简化的假设,而现实世界充满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最后,对容错性很低而且性命攸关的领域——比如无人驾驶——AI事实上还远远没有落地能力。

作者盖瑞·马库斯和欧内斯特·戴维斯从深度学习算法固有的缺陷出发,对当前AI的场景应用和研究范式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AI真正的问题在于信任,常识才是深度理解的关键。最终两位作者从认知科学中提炼出了11条对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启示,以通用人工智能为发展目标,给出了未来AI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马库斯是纽约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1994年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师从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平克;戴维斯是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不断进化,但对自然的情感就是人类原始生存的证据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双雪涛、自然书写、公立教育、情感控制、纳粹掌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董子琪

编辑 | 林子人

《聋哑时代》

双雪涛 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4月

比起2016年的版本,新版《聋哑时代》恢复了原作千余字篇幅,所以这也是此部作品首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背景设置于1990年代末的东北小城,主角是108中校园里的一群初中生,开头就展现出了笼罩于下岗阴影下的东北工业城市的面貌,包括它的“被遗弃感”。主角的父母是一对拖拉机厂的工人,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厂已经岌岌可危。小说这样写道,“我在饭桌上听见他俩经常哀叹厂长们已经纷纷开始把国家的机器搬到自己家里,另起炉灶,生产和原来一样的拖拉机,而工厂里的工人们则一批批地被通知可以休一个没有尽头的长假,这是在下岗出现之前出现的一个巧妙的词汇,叫做停薪留职。”

小说通过少年李默“我”的讲述视角,叙写了七个少年的成长故事:科学怪人刘一达、天才少年霍家麟、古怪早熟的迷人女孩安娜,永远穿白衬衫的艾小男等等。在少年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时,成人世界的权力之手也在操控着他们,面对与外部世界的第一次冲撞,有人激烈反抗,有人陨灭、失去踪迹,更多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 关于九十年代厂区青少年的成长生活,尤其是在觉醒时体会到的性爱躁动,我们已经在路内的“追随三部曲系列”和《少年巴比伦》中看到,只不过路内书写的对象是南方小城而并非东北,而有趣的是这一南一北也形成了对照与呼应。《聋哑时代》这部长篇小说写于双雪涛的28岁,那时他过着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回家写作的双面人生,“写完那天,已经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写不了这样的东西,可能我成了另一个人吧,从那时开始,我就要作为另一个人活着。”

《消失的飞蛾》

[英]迈克尔·麦卡锡 著 姚瑶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英美的自然写作具有着悠久的传统,此书就是这个传统的当代接续。《消失的飞蛾》铺陈了英美自然书写的传统,梳理了荒野审美意义的变化:自18世纪起,英国绅士环游欧洲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并享受这种惊心动魄的美感;18世纪下半叶“风景如画”的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在艺术之光的照耀下,人们学会温和地看待自然。19世纪威廉·华兹华斯宣称自己是彻底的自然追随者,美国本土的自然作家爱默生和亨利·梭罗作为先验论者都将自然看做通往精神真相的途径,尤其是梭罗提出了野性和荒野的概念,《散步》也体现了他最有力的荒野观。

《消失的飞蛾》中,作者讲述了自然带给人类的喜悦和惊奇,也记录了破坏与消亡。被新万金大堤阻断了迁徙之路的涉水禽、在伦敦难觅踪影的麻雀、泰晤士河中数量锐减的鲑鱼、林中打斗的野兔、神秘的发光海豚……更为难得的是,他的书写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他与自然结缘事实上源自童年的不幸事件,也是由此他体会到,对大自然的感受是人类生命中最了不起的感受之一,这种感受的源头无处可寻,而自然之物却令人产生情感,无论是让人们喜爱的蝴蝶,还是让人心生恐惧的巨兽。“一只水獭会热爱它的河流吗?”为什么自然会唤起内心超越生存所需的情感?这已经超过了将自然理解为保护对象、以及包含巨大经济价值的对象——比如他近距离地观察到了野象,他体会到的是“警惕中夹杂着某种类似激情的东西。” 他既感受到了强烈的恐惧,又体会到了他正在活着,而这也曾是远古先民与野兽狭路相逢时所体验的激动与恐惧。 

《好老师,坏老师:美国的公共教育改革》

[美]达娜·戈德斯坦 著 陈丽丽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6月

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教师普遍受人尊重,而美国教师的处境却颇为尴尬?美国的公共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这本书源自作者达娜·戈德斯坦对教师职业的观察,在她看来,公立学校教职已成为美国最受争议的职业,没有哪个职业面临着如此严苛的政治监督,即使同样负责公共福利的政治或社会工作也无法相提并论。她写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权贵们似乎都在为公立学校教师的无能和 ‘铁饭碗’而感到愤愤不平,尽管民意测验显示美国公立学校教师对专业性的重视程度几乎与医师不相上下。”

这本书梳理了近两百年的美国教育史,从19世纪上半叶的马萨诸塞州开始讲起,那时全民普及教育的支持者,又称公立学校倡导者,受到了反课税激进分子的挑战;随后这两大群体之间的关系缓解令美国教职被重新定义为由女性担任的低收入(或者甚至是义务)的传教工作;与此同时,奴隶和移民们的孩子都涌入了教室,美国人为解除学校种族隔离而斗争,然后又放弃;而目前的状况是,在美国, 没有大学学位的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他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学校和教师帮助他们获得中产阶级的生活。

从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对公共教育抱有过高期望,将其视为英才教育,但同时又不愿大力投资其中涉及的公共组织、教师和学校,而这其中的冲突也与美国人对教师的看法有关,美国有句老话——“无能者才会教别人”。面对美国公立教育出路何在这个问题,作者也提出,美国公共教育应当少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给教师排名和解雇教师上,而更多地关注如何令每天的教学变成引人入胜的工作,并能够将有头脑、有创造力的人们吸引过来。 

《煤气灯效应》 

[美]罗宾·斯特恩 著 刘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4月

情感虐待、情感操控、PUA……近期新闻中情感操纵的热点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本书的作者心理治疗师罗宾·斯特恩从心理学的角度为这个现象命名为“煤气灯效应”。此词的出处是1944年美国电影《煤气灯下》,电影讲述男主角为了霸占女主角继承的财产,通过对女主角不断进行精神操控而使其发疯的故事。

作者讲述的“煤气灯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共同打造的关系,也就是说双方对此都负有责任——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需要扮演凡事都正确的角色,以此保持自我和握有实权的感觉,另一方是被操纵者,总让煤气灯操纵者来定义现实世界,总是期待获得对方的认可,哪怕仅有一点“我需要对方的爱和肯定才能完整”“我仅靠自己肯定不够好”的念头,就容易遭到操纵。煤气灯操纵者促使被操纵者怀疑自己的认知,而被操纵者也为此积极创造了条件。煤气灯效应可以存在于任何关系中,比如伴侣、雇主或朋友之间。在书中作者揭示了煤气灯操纵的运作模式,从认清煤气灯操控的三个阶段到停止煤气灯操控的五种方法以及如何决定哪些关系还有救、哪些需要尽早离开的判断准则。 

《锦衣卫》

易强 著 
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年5月

锦衣卫到底是怎样的机构?它在历史舞台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明朝,是否真如人所言,误于厂卫?作者的书写主要在回应这些问题,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对明朝皇帝而言,锦衣卫及东厂的价值是什么,又让皇权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此书将锦衣卫的创建演变置于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大体有两条线索,一是锦衣卫建制的始末与职能,二是锦衣卫及相关机构和官员在内的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以锦衣卫的发展与以明代的帝王更替,勾勒各个时期皇权需求与锦衣卫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于锦衣卫,这本书也得出了几个结论:一、锦衣卫创建于明太祖时期,主要任务是维护礼仪纲纪,以应对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对“正纪纲”“立礼法”“定名分”“明号令”的急迫需求。二、锦衣卫的某些职能可能起初只是出于皇帝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制度上的安排,随着这些职能的常规化、正式化,相关建制才逐渐完善。三、东厂的设置起初是为了监督制约锦衣卫,但这两个机构的关系并非监督与被监督,孰强孰弱常常由掌事者的才干来决定。 正因为锦衣卫的存在与发展与皇权的欲望紧密相关,在明朝的不同阶段,锦衣卫与东厂的机构掌事者的地位因为与皇帝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有所区别,由此作者也探讨至专制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并发现——为了获得专制收益,明朝皇帝也支付了昂贵的专制成本。

《纳粹掌权》

[美]威廉·谢里登·阿伦 著 张晶 译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5月

本书讲述了纳粹是如何运用宣传和演讲超越民主制度走向巅峰的,聚焦魏玛共和国末期至第三帝国初期某个德国小镇诺特海姆——这个小城镇处于德国的中心位置,大约有一万人。本书集中关注的问题是,文明的民主政治如何沦陷为恐怖的独裁专政?作者依靠报纸、期刊、报告、预算信息、采访当事人以及法律记录,分析这个小镇向纳粹据点的转变过程,作者认为,以往人们认为希特勒在国家层面掌权的看法是一种误读,希特勒如果没有地方的狂热支持者,第三帝国永远不会出现,也就是说纳粹在地方的举措是第三帝国建立的关键,1933年的纳粹掌权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威廉·谢里登·阿伦为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纳粹宣传手段的效果、第三帝国时期的社会民主党地下活动。《纳粹掌权》写于1965年,采用的是微观史学的方法,在作者看来,微观史学的方式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可以更加具有即时性与真实感。这本书也可以与此前不久出版的理查德·埃文斯“第三帝国”系列形成对照,“第三帝国”系列也指出,理解纳粹“一体化”的文化革命与灵魂改造的目标是理解纳粹掌权的关键。

《城市的语言》

[英]迪耶·萨迪奇 著 张孝铎 译
启皓文化|东方出版社 2020年5月

在这本书中,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迪耶·萨迪奇跨越时空,发现城市的异同,从老旧城区到新型都市的改造,捕捉每个城市的个性,他探索的步伐遍布巴黎、伊斯坦布尔、伦敦至孟买, 书中还提到了上海,讲述上海浦东低矮的房屋如何被张扬建筑构成的天际线所取代。

城市由物质构成,物质也塑造着城市的气质,巴黎的自行车租赁计划、里约的城市缆车系统都各有意趣,城市也是历史的,书中作者重视着历史城市由于悠长历史造成的多重身份,比如伊斯坦布尔是由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文明残存的碎片共同造就的,孟买也与欧洲的殖民浪潮有关,柏林则残存着一分为二、隔墙相望四十年的伤痛。也同时反思城市化的消极方面,例如过度建设、人口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提出人们应当对这些问题担负起责任。说到城市书写,可以同时推荐一套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读城”系列,至今已经出版了《威尼斯:晨昏岛屿的集市》《孟买:欲望丛林》等多部作品。

《如何创造可信的AI》

[美]盖瑞·马库斯  欧内斯特·戴维斯 著 龙志勇 译
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年5月

AI会进化得太过迅猛以威胁人类的生存吗?比如说AI的兴起会引发人类的失业潮吗?本书提出如今AI被媒体以及大众广泛地给予厚望,而这与目前AI能够落地的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鸿沟:首先,人们往往会用人类的认知模式来看待机器的能力,轻信机器很容易就拥有人类的智慧。其次,人们还会高估AI解决现实难题、处理实际任务的能力,因为AI在学术研究中总是带有狭义而简化的假设,而现实世界充满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最后,对容错性很低而且性命攸关的领域——比如无人驾驶——AI事实上还远远没有落地能力。

作者盖瑞·马库斯和欧内斯特·戴维斯从深度学习算法固有的缺陷出发,对当前AI的场景应用和研究范式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AI真正的问题在于信任,常识才是深度理解的关键。最终两位作者从认知科学中提炼出了11条对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启示,以通用人工智能为发展目标,给出了未来AI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马库斯是纽约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1994年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师从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平克;戴维斯是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