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ll先生
2020年的上半年,恐怕是商业地产人经历的最特别的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紧随而来的全面停摆,急转直下的客流和收入,以及至今尚未复苏的电影行业……让每个从业者都有过度日如年的焦虑与忐忑。
站在下半年的起跑点上,回望这过去的180多天,我们提炼了十组关键词,与您一起盘点昨日的艰辛与不懈,期待未来的新生与蜕变。
一、疫情
2020年1月爆发的新冠疫情成为了今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在国内,疫情从发现到得以控制的每一个时间点,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构成了整个上半年最重要的时间轴。
- 01.20 | 钟南山称病毒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
- 01.23 | 武汉封城。
- 01.25 |全国已有30个省份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 01.29 |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出现确诊病例。
- 02.09 | 除湖北外的各地陆续复工复市。
- 03.18 |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次零增长。
- 04.08 | 武汉解封。
- 05.02 |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宣布解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7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55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
而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北京时间7月5日18:59,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1,125,245例,其中死亡病例528,204例。
疫情的爆发给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冲击及损失。购物中心作为实体消费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受到的影响也是空前之大。
-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6万亿元。其中餐饮累计收入减少6,210亿元,商品零售减少16,391.3亿元。
-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商业街商铺和重点商圈(购物中心)租金水平整体下跌。其中,百大商业街平均租金环比下跌2.41%;百个典型购物中心商铺平均租金环比下跌1.09%。
数据以外,疫情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和消费模式,并对整个经济生态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2020年上半年,几乎所有的关键词,都是由于疫情爆发而衍生的。
二、免租
疫情面前,全国百余家购物中心运营商、上千座购物中心推出了租金减免政策,与商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甚至部分私营业主也加入到减租队伍中来,“中国好房东”成为支撑品牌度过寒冬的一股暖流。
后续,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国有企业带头减租,并对于在疫情期间减免租金的商场,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资金补贴。但与此同时,关于减租幅度的争议也始终在部分甲乙方之间发生。
- 01.26 | 保利商业发布公告,全国22家购物中心年初一至年初六期间免租,成为首家免租的房企。
- 02.07 | 全国已有近百家商业运营商、超千家百货、购物中心出台租金减免政策,减免金额超过100亿元。
- 04.21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租金。
三、直播
由于居家隔离阻碍了逛街消费,以及后疫情时代对于大规模推广活动的限制,购物中心和线下品牌也加入“直播”大军,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触达消费者,支持品牌销售的提振。
一时之间,从品牌柜台的柜员,到商管公司的董事长,纷纷下海试水。直播也成为了许多购物中心建设私域流量的初尝试或新渠道。
- 02.14 |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淘宝直播
- 03.08 | 银泰商业CEO,陈晓东,淘宝直播
- 03.08 | 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淘宝直播
- 03.24 | 奥康国际董事长,王振涛,淘宝直播
- 04.15 | 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B站直播
- 04.21 | 盒马总裁,侯毅,淘宝直播
- 04.24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抖音直播
- 06.14 |凯德集团总裁,罗臻毓,凯德星直播
- 06.16 |印力集团董事长,丁力业,印享星直播
而淘宝等电商平台,也借势618打造“超级探店直播”等活动,反向尝试线上向线下的探索。
▲ 天猫超级探店直播(来源:网络)
但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中购联《后疫情时代中国购物中心专业改善蓝皮书》的调查显示,购物中心对私域流量的转化效果总体持不满意或者否定态度。
四、消费券
在各地陆续解封之后,通过发行消费券来刺激人们走出家门,积极消费,成为了3~6月的一大热搜。各地政府带头,购物中心踊跃参与,由于优惠力度大、参与门槛低,消费者也对此报以极高的热情和期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蚂蚁金服研究院发布数据称,与没有消费券时的日常消费量对比,每1元消费券能带动3.5元的新增消费,从而对实体商业回暖,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 03.02 | 济南宣布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成为国内疫情后首个发行消费券的地方政府。
- 03.12 | 浙江表示推出总价达10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1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力度创国内之最。
- 04.01 | 万达商管面向全国万达广场消费者,派发1.9亿元“万达广场消费券”。
- 05.08 | 商务部表示,据初步统计,在疫情发生以来,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
- 05.28 | 龙湖商业发起“龙券风行动”,全国39座购物中心发行千万元消费券。
- 06.06 | 北京首批发放“线下餐饮购物券”200万张、“智能产品消费券”100万张。
五、外卖
疫情给所有的实体商业按下了暂停键,“直播”之外,外卖平台成为了另一个购物中心和品牌方所热衷的公域流量平台。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71家连锁餐饮集团企业进行的调研显示,疫情期间,有91.6%样本企业发力外卖业务。面对春节期间囤积的大量食材,一大批大牌、老字号餐饮迫于无奈尝试开启外卖,却也得出了“真香”结论。
其后、包括书店、影院、美妆品牌等业态也相继加入外卖平台,或者是联合电商强化到家配送业务,探索多渠道自救或提升销量。
- 02.18 | 饿了么数据显示,近10万家门店新上线外卖功能,新增品牌包括鹅夫人、全聚德、王品牛排、电台巷火锅、麦吉奶茶、哥老官等。
- 02.20 | 印力旗下北京印象城、济南印象城等7个商场成为全国首批入住“京东到家”线上商城的购物中心。
- 03.06 | 北京市和美团达成产业协同框架协议,包括北京图书大厦、新华书店、三联韬奋书店等首批72家北京市实体书店进驻美团。
- 05.20 | 麦当劳中国宣布与美团外卖实现会员积分打通。
- 06.01 | 韩国美妆品牌innisfree首批近200家门店上线饿了么,成为首个入驻平台的单一美妆品牌。
但与此同时,平台高佣金以及独家合作的争议也随着外卖业务占比的提高而甚嚣尘上,广东省餐饮协会公开喊话美团,便是典型缩影。
- 04.10 | 广东省餐饮协会公开发表交涉函,要求美团直接减免整个疫情期间广东省内所有餐饮商户外卖服务佣金5%或以上;立即取消独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垄断条款。
- 04.13 | 美团回应称,美团外卖持续亏损5年,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之间,远低于传言。
- 04.14 | 广东省餐饮协会再度发文,认为美团所称的佣金比例以及支出比例有待商榷,对宣称的返佣疑虑重重,并再次希望美团充分开放广东外卖市场,让整个行业不再“被垄断”。
- 04.18 | 广东省餐饮协会与美团外卖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就“美团尊重餐饮商户自主选择线上各类平台”、“支持餐饮商家自主运营私域流量的多渠道发展”、“对广东地区优质餐饮外卖商户加大返佣比例至3~6%,扩大覆盖范围,返佣时间至少延长2个月”等事项达成共识。
六、停业
当春节黄金周变成全民隔离周,一边是巨额的成本,一边是归零的收入,即使连西贝这样的餐饮巨头都发出了“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的哀叹,许多原本就经营不够景气,或者虽有盈利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不得不面对生死大考。
于是,上半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离别与消逝,挥一挥手,只留下曾经辉煌与美好的回忆。这其中,有原本就举步维艰的百货。
- 03.02 | 成都千盛百货晋阳购物广场闭店结业。
- 04.09 | 西安世纪金花时代广场店发布公告称因电力系统故障而暂停营业,后未再恢复营业,场内店铺均已撤货撤柜。
- 04.10 | 郑州大商·麦迪逊城市奥特莱斯金博大店撤店。
- 04.11 | 江西南昌丽华购物广场被曝已全面停止营业。
- 04.30 | 乐天百货沈阳店正式闭店。
- 05.17 | 昆明百盛新西南店正式闭店。
- 05.31 | 郑州新玛特购物广场中原新城店、福州王府井百货双双正式闭店。
- 06.01 | 昆明久喜百货商场封门断电,宣布停业。
- 06.30 | 茂业百货秦皇岛金源店终止营业。
- 07.01 |厦门国贸免税商场正式闭店。
也有许多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甚至热衷迷恋的国际品牌,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选择断臂求生,撤离中国市场。
▲ Superdry官宣暂别中国(来源:品牌官微)
- 02.15 | Old Navy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所有线下及线上门店于3月1日起停止营业。
- 04.03 | 英国美妆集合店品牌Space NK被曝将退出中国市场。国内各家门店在4、5月间陆续闭店。
- 04.21 | 日本珠宝集团4°C Holdings宣布将在新财年里退出中国市场。所有门店于5月31日前终止营业。
- 06.21 | 森女风代表品牌earth music天猫旗舰店正式关闭。与其母公司旗下另2家女装品牌Samansa Mos2和E hyphen word gallery一起,于6月30日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 06.22 | 迪士尼英语官微发布信息,称“经过慎重考虑后,公司决定将不再重新开放迪士尼英语中心。”
- 06.24 | Superdry官微宣布,2020年7月起,Superdry极度干燥自营专卖店以及品牌电商旗舰店将陆续关闭。
七、影院
如果说某些商场或者品牌的倒闭,影响的是一批人的往昔回忆,那么由于疫情而闭店至今的影院,则是几乎摧毁了一整个行业的青春岁月。
从集体撤档,到局部复业被叫停,再到被要求统一等待通知。上半年的电影行业,经历了太多波折与坎坷,却至今仍是“君问归期未有期”,也让许多将影院作为客流引擎的购物中心们深深惆怅。
- 01.23 | 春节档所有影片撤档。
- 03.16 | 新疆中影金棕榈影城正式宣布恢复营业,打响全国影院复工第一枪。
- 03.27 | 国家电影局紧急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
- 05.13 | 财政局、税务总局发布影院行业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增值税的公告。
- 05.13 | 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发布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公告。
- 06.03 | 万达院线证实将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输出万达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支持。
- 06.05 | 国家电影局通知,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
- 06.10 | 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黄巍坠亡。
八、美妆
无论是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带来的“口红效应”,还是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国货热”,美妆产品都可谓是上半年除了口罩、额温枪以外的最热品类之一。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新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不但性价比高、口碑好的国货美妆强势进入“C位时代”,男性美妆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GlobalData调查预计中国美妆市场到2024年将从2019年的57亿美元增长到88亿美元,其中,面部彩妆产品将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热潮之下,以完美日记、调色师等为代表的大型美妆集合店纷纷抢滩开店,成为购物中心最欢迎的品牌方,而资本市场的助力则进一步加速了其扩张的步伐。
- 01.04 | 名创优品旗下美妆集合店WOW COLOUR全国首店在广州西城都荟开业。
- 04.01 | 完美日记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由Tiger老虎基金(中国)领投,厚朴投资和博裕资本跟投,投后估值达20亿美元。
- 05.01 | WOW COLOUR全国同开5店,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成都。
- 05.09 | THE COLORIST调色师浙江首店开业,全国开店数量超过100家。
- 05.21 | 美妆集合店新品牌ONLY WRITE全国首店在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开业。
- 06.08 |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新品牌——完子心选,同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和成都春熙路开出2家线下旗舰店。
- 06.12 | WOW COLOUR第100家门店在郑州正弘城广场开业。
- 06.24 | 完美日记于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开出第100家门店。
- 07.02 | 36氪爆料称,THE COLORIST调色师母公司KK集团于近日完成最新一笔10亿元融资,由CMC资本领投,黑蚁、渶策跟投。
- 07.02 |彭博社报道,完美日记品牌母公司逸仙电商计划最早在今年年底IPO,筹集4-5亿美元。
九、地摊经济
作为稳就业、保民生、促销费的重要手段,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忽如一夜春风来般地火遍大江南北。五月末开始,市集、摆摊成为了各地购物中心的新热点,从品牌到商场,甚至到电商和五菱宏光,都迅速涌入了新的赛道。
文能上网做主播,武能下海摆地摊。上半年的商业地产人,被外部环境逼得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安义夜巷、枫泾夜市等项目也在天时人和地利的共同作用下,打造出了品质与人气俱佳的标杆。
不放弃每一次机会,抓住每一个可能的风口,正是困境之中所有从业者们不懈奋斗的缩影。
- 03.15 | 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 04.30 | 浙江省出台意见,鼓励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后续多省市出台相关指导意见。
- 05.27 | 中央文明办消息,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 05.29 | 阿里1688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其后一周内,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地摊经济扶持计划。
- 06.01 | 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 06.04 | 百胜中国在全国多地试点推出肯德基、必胜客餐车业务,并表示将会继续探索“地摊经济”模式,并应用到更多场景。
十、超市
疫情下对于各类防疫、日用医护物资,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使得超市成为贯穿整个上半年,都稳健保持增长的唯一实体消费业态。
从整体情况来看,整个超市行业都踏上了快车道,并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是规模化复制扩张,无论大小品牌都按下了“加速键”,致力于把握风口,从地方性、区域性企业奔向全国发展。
- 03.19 | 盒马宣布年内将在全国范围内新开出100家盒马门店和超过100家盒马mini店。
- 03.31 | 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重庆首店开业,启动9城的招商加盟,计划上半年每个城市开100家店。
- 04.15 | 罗森北京与唐山金匙集团旗下的金典商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特许经营的形式首进河北。
- 06.05 | 便利蜂2个月内先后在河南、安徽、广州开出当地首店,加速拓展全国布局。
- 05.06 | 美宜佳官方微信号宣布,全国门店突破2万家,覆盖全国15个省市的130座城市。
其次则是推出各类新业态、新门店,以期在持续变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从特点上来看,面积进一步缩小,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中型、小型门店;同时餐饮功能持续强化,作为传统大卖场典型代表的家乐福,在被苏宁收购之后首度推出了餐厅业务。正大集团也推出了自己的福来食集新物种。
▲ 福来食集全国首店(来源:品牌微博)
- 01.10 | 华润万家推出全新品牌万家LIFE,加大生鲜和食品品类的占比,打造5-10分钟步行范围内的居民优选购物场所。
- 03.18 | 碧桂园推出社区零售业态“碧优选”,面积300~1,000平米,预计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600多家。
- 03.16 | 大润发计划推出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卖场面积约4,000~5,000平米。大润发透露,未来中、小型店的开店密度将明显增大。
- 05.01 |家乐福首家精品超市“家乐福精选”在重庆开业。面积约8,000平米,主打高端、进口、网红商品,较家乐福大卖场的SKU减少了50%以上。
- 05.26 | 盒马在北京新开无人超市新物种“买买提”。面积30平方米,经营零食、饮料、牛奶、面包等近300种商品。
- 06.04 | 盒马总裁侯毅宣布,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推出第一家X会员店。
- 06.10 | 永辉旗下新业态“辉鲜集市”在上海开出2家门店。店型在1,000平米左右,主打生鲜,以类菜场的摊位式、集市形态组合卖场内容,并提供线上到家服务。
- 06.16 | 家乐福首个自营餐厅品牌“MR.福”在上海开业,后续将在家乐福门店内实现快速复制,年内计划新开100家。
- 06.20 |正大集团新业态“福来食集”首店在长沙开业,定位为“餐厅+生鲜+食品超市”模式,经营面积约200~800平米。
- 06.20 | 国美旗下美+生鲜首店在北京通州开业,定义为社群店,营业面积500平米左右。
第三则是高端会员制商店成为新热点,不但受到各地政府和商圈的追捧,其本身也加快了拓展步伐。
▲ 山姆中国旗舰店(来源:浦东发布)
- 02.18 | 星河控股与Costco公司联合体竞得浦东康桥商业地块,将打造上海第2家Csotco。
- 03.25 | 沃尔玛宣布将在上海开设山姆会员商店旗舰店,总建筑面积约70,000平米,预计2021年内开业。
- 04.09 | 开市客(苏州)贸易有限公司竞得苏州高新区地块,有望成为Costco中国大陆第2家开业门店。
- 06.24 | 山姆会员商店宁波二店开业。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总结的2020上半年,购物中心的十大关键词。之所以把超市放在最后,是因为在该行业的发展特点中,寄托着我们对下半年的美好寄托:
一、危中有机,总能找到变局带来的突破口;
二、坚定信心,用奋斗去赢得未来的希望;
三、求新求变,才能在快速迭代的世界中立于潮头。
其实,当我们步履艰难地走完这坎坷的上半年,才更能体会到“风景这边独好”的自信与从容。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作为全球经济生活恢复最早、最快的国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内地消费市场在未来更进一步的反弹与扩容,而每一个在困境中选择坚持,在坚持中善于突破的商业地产人,也必将会迎来对这份坚持与突破的回馈。
2020下半年,奥力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