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内容平台何其多,但只有被“偷”才能火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内容平台何其多,但只有被“偷”才能火吗

知名营销号仅凭全网筛选搬运内容就能一直保持热度,而新生的内容创作者则可能坚持制作上传的内容多年也不见得能更受关注。

文|三易生活

日前,刷微博的朋友应该多少在首页中看到了下面这个表情丰富的“猪头”,以及他用无比欢乐的语气描述“有味道”的部队生活。除了《部队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事儿(十四)》这一则视频内容之外,原作者“左拆家”的其他视频内容播放量,在其他平台上的播放量也都呈现出迅速上涨的趋势,博主更是在一天内涨粉多达17万。

当网友还看着相关视频乐呵的时候,新浪科技昨晚转载了一篇微博签约自媒体《刺猬公社》的文章,其中在介绍到“左拆家”一夜爆火之后,扒出了该博主早前在其他平台的投稿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进而话锋一转聊到了近期微博视频号这一计划的正式启动,并引用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此前接受其专访时的表述,“微博视频号的一大魅力是能够帮各大V博主快速出圈,构建起公众影响力”。这样一番操作下来,言下之意想必大家就能心领神会了。

然而“左拆家”发布的视频内容,在微博这个平台上的爆火历程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稍有调查就不难发现,“左拆家”的视频风格更适合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而作者早前也确实更倾向于将内容投放在抖音或B站等以视频内容为主的平台中,但人气一直都不温不火。直到7月20日这天,微博上加V认证为“知名搞笑幽默博主”@黄西炮 将其早期一段颇有“味道”的视频“搬运”到了微博之后,该视频便迅速传播开来。截至本文发稿前,@黄西炮 所“搬运”的这一视频已经获得了多达612万次的观看。

而至于这一视频的作者“左拆家”,则是在7月21日才在微博上“认证”成功。

因此从时间线上来看,显然很难说是微博视频号对“左拆家”的扶持造成了如今火爆的局面,但由于我们也无从得知“左拆家”与@黄西炮 之间是否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因此两者间的这种内容“搬运”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情也无从得知,可仅从表面来看,这更像是大V不告而取,原创作者借力走红的故事。但在这种情况下不免会有观点认为,“左拆家”产出内容的质量并不差,但为何此前一直没能被关注到呢?

从“左拆家”以往的视频内容来看,虽然其讲述故事的节奏明快,配合的猪头特效十分有趣,但内容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暴露着作者在营销方面的薄弱。在其很多视频中,标题均采用统一的“吊车尾参军那点事”或“部队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事儿”,仅在后面添加期数来区分,还有一些视频仅以“唠唠嗑”为题。如果不是多加注意,在其作品目录中甚至都很难找到近日爆火的这条内容。

005SpX89gy1ggy755ua7wj30u01t0wj7.jpg

或许正是因为在营销方面的薄弱,“左拆家”此前在B站也仅仅只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在本文截稿前我们查看的数据显示,其7月20日前最新的视频播放量平均刚刚过万。而在抖音上也因算法推荐的缘故,各项数据很难称得上高。因此不得不承认,从客观角度来说,微博大V或者说微博上的MCN机构,确实帮助了“左拆家”的优质内容走出圈外,并助其“一步登天”。

这就不禁让人想起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成名史,虽然说出自名家之手,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幅名画与卢浮宫里的其他作品在待遇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直到1911年因为安保漏洞致使被盗,才使得这幅画作名声大噪。难道说时隔100年,好的作品也依然要靠“被盗”才能出名?

f13d886b8aa0ecc072.jpg

其实不管是视频或者什么形式的内容要迅速蹿红,最为关键的要素,无非是内容本身扎实,加之平台流量的倾斜。其中内容本身的质量如何见仁见智,但是平台流量倾斜这一要素显然更为可控,且不同程度倾斜所带来的效果差异也更加明显。诸如在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上,招揽知名主播常见的条件,就是给予相应的流量倾斜与首页曝光,由此可见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另一方面,站在平台的角度,在分配流量时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考量。UGC内容虽然百花齐放,其中不乏相当有趣的内容,但往往也伴随着更新频率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因此相对而言PGC或PUGC内容在这些方面更加稳定。因此在这场内容的马拉松战役中,能够稳定产出PGC与PUGC内容,且已经积攒了一定人气的大V或MCN机构显然更加值得投资。

尽管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将,各大内容平台的这番操作并没有错,但这也确实进一步促使了“马太效应”的加剧。即知名营销号仅凭全网筛选搬运内容就能一直保持热度,而新生的内容创作者则可能坚持制作上传的内容多年也不见得能更受关注,最终,也就形成这种要靠作品被“盗”才能广为人知的怪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内容平台何其多,但只有被“偷”才能火吗

知名营销号仅凭全网筛选搬运内容就能一直保持热度,而新生的内容创作者则可能坚持制作上传的内容多年也不见得能更受关注。

文|三易生活

日前,刷微博的朋友应该多少在首页中看到了下面这个表情丰富的“猪头”,以及他用无比欢乐的语气描述“有味道”的部队生活。除了《部队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事儿(十四)》这一则视频内容之外,原作者“左拆家”的其他视频内容播放量,在其他平台上的播放量也都呈现出迅速上涨的趋势,博主更是在一天内涨粉多达17万。

当网友还看着相关视频乐呵的时候,新浪科技昨晚转载了一篇微博签约自媒体《刺猬公社》的文章,其中在介绍到“左拆家”一夜爆火之后,扒出了该博主早前在其他平台的投稿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进而话锋一转聊到了近期微博视频号这一计划的正式启动,并引用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此前接受其专访时的表述,“微博视频号的一大魅力是能够帮各大V博主快速出圈,构建起公众影响力”。这样一番操作下来,言下之意想必大家就能心领神会了。

然而“左拆家”发布的视频内容,在微博这个平台上的爆火历程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稍有调查就不难发现,“左拆家”的视频风格更适合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而作者早前也确实更倾向于将内容投放在抖音或B站等以视频内容为主的平台中,但人气一直都不温不火。直到7月20日这天,微博上加V认证为“知名搞笑幽默博主”@黄西炮 将其早期一段颇有“味道”的视频“搬运”到了微博之后,该视频便迅速传播开来。截至本文发稿前,@黄西炮 所“搬运”的这一视频已经获得了多达612万次的观看。

而至于这一视频的作者“左拆家”,则是在7月21日才在微博上“认证”成功。

因此从时间线上来看,显然很难说是微博视频号对“左拆家”的扶持造成了如今火爆的局面,但由于我们也无从得知“左拆家”与@黄西炮 之间是否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因此两者间的这种内容“搬运”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情也无从得知,可仅从表面来看,这更像是大V不告而取,原创作者借力走红的故事。但在这种情况下不免会有观点认为,“左拆家”产出内容的质量并不差,但为何此前一直没能被关注到呢?

从“左拆家”以往的视频内容来看,虽然其讲述故事的节奏明快,配合的猪头特效十分有趣,但内容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暴露着作者在营销方面的薄弱。在其很多视频中,标题均采用统一的“吊车尾参军那点事”或“部队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事儿”,仅在后面添加期数来区分,还有一些视频仅以“唠唠嗑”为题。如果不是多加注意,在其作品目录中甚至都很难找到近日爆火的这条内容。

005SpX89gy1ggy755ua7wj30u01t0wj7.jpg

或许正是因为在营销方面的薄弱,“左拆家”此前在B站也仅仅只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在本文截稿前我们查看的数据显示,其7月20日前最新的视频播放量平均刚刚过万。而在抖音上也因算法推荐的缘故,各项数据很难称得上高。因此不得不承认,从客观角度来说,微博大V或者说微博上的MCN机构,确实帮助了“左拆家”的优质内容走出圈外,并助其“一步登天”。

这就不禁让人想起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成名史,虽然说出自名家之手,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幅名画与卢浮宫里的其他作品在待遇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直到1911年因为安保漏洞致使被盗,才使得这幅画作名声大噪。难道说时隔100年,好的作品也依然要靠“被盗”才能出名?

f13d886b8aa0ecc072.jpg

其实不管是视频或者什么形式的内容要迅速蹿红,最为关键的要素,无非是内容本身扎实,加之平台流量的倾斜。其中内容本身的质量如何见仁见智,但是平台流量倾斜这一要素显然更为可控,且不同程度倾斜所带来的效果差异也更加明显。诸如在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上,招揽知名主播常见的条件,就是给予相应的流量倾斜与首页曝光,由此可见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另一方面,站在平台的角度,在分配流量时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考量。UGC内容虽然百花齐放,其中不乏相当有趣的内容,但往往也伴随着更新频率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因此相对而言PGC或PUGC内容在这些方面更加稳定。因此在这场内容的马拉松战役中,能够稳定产出PGC与PUGC内容,且已经积攒了一定人气的大V或MCN机构显然更加值得投资。

尽管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将,各大内容平台的这番操作并没有错,但这也确实进一步促使了“马太效应”的加剧。即知名营销号仅凭全网筛选搬运内容就能一直保持热度,而新生的内容创作者则可能坚持制作上传的内容多年也不见得能更受关注,最终,也就形成这种要靠作品被“盗”才能广为人知的怪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