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理想汽车赴美IPO,是“晋级”还是“续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理想汽车赴美IPO,是“晋级”还是“续命”?

重金入局、王兴背书的理想汽车,就此IPO无忧了吗?或许未必。

文|零零柒车邦德

2020年的疫情,使裸泳的造车新势力们被正式搁浅,有人半途而废,也有人继续追梦。

在蔚来汽车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的2年后,今年7月10日,理想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将募集最多1亿美元资金,理想汽车赴美IPO的传闻,被正式坐实。日前,还有媒体报道称,理想汽车计划7月31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I”。

在国内造车新势力博郡、拜腾、赛麟等企业纷纷面临困境之时,理想汽车若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那么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中就能身处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点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理想汽车被资本市场看好,还离不开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美团创始人王兴。王兴不仅是理想汽车的第二大股东,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为理想汽车站台。今年以来,王兴已多次发声力挺理想汽车。5月,王兴亲自入手了一辆理想ONE,并在饭否中流露出喜悦之情:“终于喜提一辆理想ONE,可以顶替全有的沃尔沃XC90和特斯拉Models了。”

重金入局、王兴背书的理想汽车,就此IPO无忧了吗?或许未必。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造车之路并不“理想”

四年磨一剑,作为在国内最早注册成立的造车新势力之一,甚至比蔚来还要早,理想汽车可以算是“后进生”。蔚来ES8早于2017年12月上市,小鹏也于2018年1月实现首批交付,威马在2018年9月举办了EX5交付大会,而理想汽车旗下的首款车型理想ONE去年12月才开始交付,理想汽车在发展节奏上要比同行慢一大步。

像所有的造车新势力一样,“准生证”、钱、团队是绕不过去的成长的烦恼。2018年12月,理想汽车斥资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正式拥有乘用车生产资质。资质解决了,但也加重了资金压力。

根据招股书显示,理想汽车从2018年以来至今年一季度累计净亏损超40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计10.6亿人民币。营收从去年同期的零收入大幅增长至8.5亿人民币,并实现了6800万人民币的毛利润,毛利率达到8%。

另外,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理想汽车拥有有现金及短期投资4.8亿美元,加上7月1日刚结束的D轮5.5亿美元,理想汽车目前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还曾在今年4月对外表示,公司已在3月实现现金流转正,目前公司账下资金预计能够满足未来一年的运营资金需求。

虽然就理想现在的财务状况而言,目前手头还有10亿过一点的自由现金流,但“造车”终究是一门烧钱的生意。2019年,李斌在蔚来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透露,蔚来4年间烧掉约220亿元,而在2019年全年财报公示后,蔚来亏损依然高达113亿。同样,特斯拉成立17年以来,没有一次实现过全年盈利,去年虽然全球销量接近37万辆,但仍然亏损了8.62亿美元。这些年烧掉的钱超过50亿美元,平均每分钟烧掉6500美元。

与蔚来和特斯拉相比,理想在成本控制方面明显是优等生。李想曾透露,在理想公司内部,无论是服务、销售、开店还是投放,都要拿出数学模型,“如果没有,那我认为这件事没有想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花了1块不该花的钱,后面可能要花3块钱来弥补前面造成的问题。”

今年以来,由于“补血”难,“造血”能力不足,让不少造车新势力泪别舞台,而手中有“余粮”的理想,自然“稳当”许多。

依赖单一车型,技术路线存隐忧

与其他新造车势力企业发布纯电动车型不同,理想汽车的第一辆车是一台增程式电动车,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里程焦虑”。依照官方数据,理想ONE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市区工况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截至2020年6月30日,理想ONE交付已超过10400台,其中第二季度交付达到6604辆。

而目前,在头部新势力车企中,蔚来、威马、小鹏、理想汽车的车辆交付量均已经突破万辆这一门槛。截至6月底,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超4.6万辆,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超3万辆,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超2万辆。对比之下,理想汽车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拥有这样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理想汽车仅量产了一款车型,而其他几家头部公司大多都已经推出两款以上车型。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目前已有ES8、ES6两款热销车型,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轿跑SUV车型EC6、高端轿车ET7;小鹏汽车今年则在SUV G3的基础上,推出了高端纯电动轿车P7。如此看来,只有理想ONE的理想汽车产品阵营略显单薄。

此前,李想在一次直播中表示“未来三年不会推出新产品,现阶段将主要围绕理想ONE升级”。将未来的三年押宝在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场豪赌。所谓“增程式”是一个小众概念,在消费者市场,这一技术并不被消费者所理解,远没有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直接。

与纯电动车相比,插电混动车享受的补贴力度本来就小,理想ONE补贴后零售价为32.8万元,不在补贴范围之内,不在今年设置30万元的补贴门槛内,理想不得不自掏腰包给用户补贴,无疑会加重自身的资金负担和经营压力。

行业竞争白热化,如何笑着活下去?

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理想汽车还要面临新能源市场的外在压力。根据乘联会6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8.65万辆。而特斯拉官方信息称,6月份,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达到14956万辆,环比增长35%。换句话来说,在6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中,国产Model 3占比高达17%,新势力们压力巨大。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们也在摩拳擦掌进入新能源领域。6月29日,一汽丰田在天津正式宣布启动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2022年6月建成投产。此前不久,日产汽车发布消息,将与中国电池企业欣旺达商讨共同开发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新一代电池。而长城和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工厂,也已在江苏张家港正式打桩施工,目标是“联合研发,面向全球”,打造MINI电动汽车。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驱动下,传统车企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野心也可见一斑,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和空间都已不多。

另外,和所有的的造车新势力一样,相比传统汽车巨头,理想汽车缺乏制造经验,这导致其整车有部分工艺技术方面的瑕疵。2020年上半年,理想ONE交付后,被不少车主吐槽出现系统、电池、软件等多方面的故障,该车辆甚至还出现过“断轴”和自燃等重大事故。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即便上市融到了更多的资金,理想汽车想要在市场站稳阵脚,难度并不小。未来之路漫漫,理想汽车的危机时刻依然存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理想汽车

3.9k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3%
  • 理想汽车:4月交付新车33939辆,同比增长31.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理想汽车赴美IPO,是“晋级”还是“续命”?

重金入局、王兴背书的理想汽车,就此IPO无忧了吗?或许未必。

文|零零柒车邦德

2020年的疫情,使裸泳的造车新势力们被正式搁浅,有人半途而废,也有人继续追梦。

在蔚来汽车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的2年后,今年7月10日,理想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将募集最多1亿美元资金,理想汽车赴美IPO的传闻,被正式坐实。日前,还有媒体报道称,理想汽车计划7月31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I”。

在国内造车新势力博郡、拜腾、赛麟等企业纷纷面临困境之时,理想汽车若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那么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中就能身处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点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理想汽车被资本市场看好,还离不开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美团创始人王兴。王兴不仅是理想汽车的第二大股东,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为理想汽车站台。今年以来,王兴已多次发声力挺理想汽车。5月,王兴亲自入手了一辆理想ONE,并在饭否中流露出喜悦之情:“终于喜提一辆理想ONE,可以顶替全有的沃尔沃XC90和特斯拉Models了。”

重金入局、王兴背书的理想汽车,就此IPO无忧了吗?或许未必。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造车之路并不“理想”

四年磨一剑,作为在国内最早注册成立的造车新势力之一,甚至比蔚来还要早,理想汽车可以算是“后进生”。蔚来ES8早于2017年12月上市,小鹏也于2018年1月实现首批交付,威马在2018年9月举办了EX5交付大会,而理想汽车旗下的首款车型理想ONE去年12月才开始交付,理想汽车在发展节奏上要比同行慢一大步。

像所有的造车新势力一样,“准生证”、钱、团队是绕不过去的成长的烦恼。2018年12月,理想汽车斥资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正式拥有乘用车生产资质。资质解决了,但也加重了资金压力。

根据招股书显示,理想汽车从2018年以来至今年一季度累计净亏损超40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计10.6亿人民币。营收从去年同期的零收入大幅增长至8.5亿人民币,并实现了6800万人民币的毛利润,毛利率达到8%。

另外,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理想汽车拥有有现金及短期投资4.8亿美元,加上7月1日刚结束的D轮5.5亿美元,理想汽车目前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还曾在今年4月对外表示,公司已在3月实现现金流转正,目前公司账下资金预计能够满足未来一年的运营资金需求。

虽然就理想现在的财务状况而言,目前手头还有10亿过一点的自由现金流,但“造车”终究是一门烧钱的生意。2019年,李斌在蔚来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透露,蔚来4年间烧掉约220亿元,而在2019年全年财报公示后,蔚来亏损依然高达113亿。同样,特斯拉成立17年以来,没有一次实现过全年盈利,去年虽然全球销量接近37万辆,但仍然亏损了8.62亿美元。这些年烧掉的钱超过50亿美元,平均每分钟烧掉6500美元。

与蔚来和特斯拉相比,理想在成本控制方面明显是优等生。李想曾透露,在理想公司内部,无论是服务、销售、开店还是投放,都要拿出数学模型,“如果没有,那我认为这件事没有想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花了1块不该花的钱,后面可能要花3块钱来弥补前面造成的问题。”

今年以来,由于“补血”难,“造血”能力不足,让不少造车新势力泪别舞台,而手中有“余粮”的理想,自然“稳当”许多。

依赖单一车型,技术路线存隐忧

与其他新造车势力企业发布纯电动车型不同,理想汽车的第一辆车是一台增程式电动车,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里程焦虑”。依照官方数据,理想ONE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市区工况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截至2020年6月30日,理想ONE交付已超过10400台,其中第二季度交付达到6604辆。

而目前,在头部新势力车企中,蔚来、威马、小鹏、理想汽车的车辆交付量均已经突破万辆这一门槛。截至6月底,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超4.6万辆,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超3万辆,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超2万辆。对比之下,理想汽车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拥有这样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理想汽车仅量产了一款车型,而其他几家头部公司大多都已经推出两款以上车型。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目前已有ES8、ES6两款热销车型,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轿跑SUV车型EC6、高端轿车ET7;小鹏汽车今年则在SUV G3的基础上,推出了高端纯电动轿车P7。如此看来,只有理想ONE的理想汽车产品阵营略显单薄。

此前,李想在一次直播中表示“未来三年不会推出新产品,现阶段将主要围绕理想ONE升级”。将未来的三年押宝在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场豪赌。所谓“增程式”是一个小众概念,在消费者市场,这一技术并不被消费者所理解,远没有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直接。

与纯电动车相比,插电混动车享受的补贴力度本来就小,理想ONE补贴后零售价为32.8万元,不在补贴范围之内,不在今年设置30万元的补贴门槛内,理想不得不自掏腰包给用户补贴,无疑会加重自身的资金负担和经营压力。

行业竞争白热化,如何笑着活下去?

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理想汽车还要面临新能源市场的外在压力。根据乘联会6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8.65万辆。而特斯拉官方信息称,6月份,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达到14956万辆,环比增长35%。换句话来说,在6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中,国产Model 3占比高达17%,新势力们压力巨大。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们也在摩拳擦掌进入新能源领域。6月29日,一汽丰田在天津正式宣布启动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2022年6月建成投产。此前不久,日产汽车发布消息,将与中国电池企业欣旺达商讨共同开发适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新一代电池。而长城和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工厂,也已在江苏张家港正式打桩施工,目标是“联合研发,面向全球”,打造MINI电动汽车。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驱动下,传统车企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野心也可见一斑,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和空间都已不多。

另外,和所有的的造车新势力一样,相比传统汽车巨头,理想汽车缺乏制造经验,这导致其整车有部分工艺技术方面的瑕疵。2020年上半年,理想ONE交付后,被不少车主吐槽出现系统、电池、软件等多方面的故障,该车辆甚至还出现过“断轴”和自燃等重大事故。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即便上市融到了更多的资金,理想汽车想要在市场站稳阵脚,难度并不小。未来之路漫漫,理想汽车的危机时刻依然存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