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赵兆和杜华,谁赢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赵兆和杜华,谁赢了?

势利的淘汰机制、模棱两可的成团标准、大量的话题营销,让姐姐们一开始的张扬个性被日益磨平,与"观众喜爱度"这一指标不断地做着妥协。

文 | 音乐先声 Echo

编辑 | 范志辉

7月24日,《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以下简称《浪姐》)播出第七期,三公四团battle舞台表演后,万茜团以560分排名第一全员晋级,宁静团、张雨绮分别拿到了544分和357分,而因选歌就不被看好的孟佳团以总分340分排名最后,队长孟佳也被淘汰。

这一结果似乎早已埋下伏笔。

在上期节目中,孟佳组因为想把慢歌改为快歌,与指导老师赵兆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对于孟佳团的诉求,赵兆老师一阵见血地指出:"如果做任何东西都是观众想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我们这个乘风破浪的女团突破在哪里?"

节目播出后,"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初立意"微博话题也登上热搜,这个曾经一致被看好的现象级综艺开始迎来越来越多的吐槽和质疑。凭借新颖价值观的输出,《浪姐》成功撬动社会情绪的,正面临着高开低走的命运。

《浪姐》的初心是什么?是"定义不一样的女团,打破社会对30岁以上女性的偏见"。然而,势利的淘汰机制、模棱两可的成团标准、大量的话题营销,让姐姐们一开始的张扬个性被日益磨平,与"观众喜爱度"这一指标不断地做着妥协。

于是到现在,好像只有网友口中那个"何不食肉糜"的赵兆老师,仍在坚持着《浪姐》的初心。

赵兆和杜华,谁赢了?

赵兆拒绝孟佳团时,还说了一句话:"你们演了那么多戏,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历练,为什么就不能把它们(积累的情绪)用到这个作品上来呢?"

呈现姐姐们的知性美,展现她们在时间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创造出不被主流审美呈现的自然老去的多元美,本就应该是这一节目的初心所在,也是打破女性"年龄焦虑"的关键所在。

更何况,孟佳团的这首《花样年华》本身偏歌剧风,在情绪渲染方面其实很有优势。只是一公时走心的《beautiful love》和《推开世界的门》的比分大落败,以及二公时让人眼花缭乱一顿狂嗨的《管他什么音乐》得到第一的情况,都让姐姐们摸清了现场观众的感知力和偏好。

于是,追求更燃更炸的视听刺激,成了姐姐们保证舞台效果的"安全牌"。在熟悉比赛规则后,以致于唱跳俱佳的"老女团"孟佳被分到这首最不讨喜的慢歌后,在选人时遭遇了几乎每轮都轮空的尴尬。

而宁静从选歌到选人的环节都表现出来的自相矛盾,不仅表明了此时的姐姐们在输赢与喜好、个性与大众之间的摇摆,更反映了残酷的淘汰赛制与女性群像的刻画注定冲突重重。

一边已经压力大到不想再当队长,一边因为"观众喜爱度"第一被推上去;一边说自己想选一首安静的歌,一边又为了团队的胜局选择了最难的一支舞蹈;一边说不想失去郑希怡这位朋友,一边又在选人时给出"整齐漂亮"的理由,宁静不停地自我拉扯,最后她的选人标准竟然与节目开播时杜华提出的"整齐划一的漂亮女团"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也就是说,虽然节目组将对杜华女士的女团标准的拒绝打在公屏上,实质上节目赛制和内容却完全将之继承践行。

对观众而言,杜华作为娱乐工业流水线的坚定拥护者,一开始更是因为那套传统女团的标准惨遭网友炮轰。但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她也凭借对原有的女团标准的自我反思、因感受到台前的压力太大而洒泪当场,以及用一口塑料普通话圈粉,成功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此时的她,在观众眼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万恶的资本家"的抽象代表。而台下,她已凭节目的热度二度荣登《VOGUE》。

据悉,五大女刊已登上四本,而在《时尚Cosmo》上的照片,也与此时杜华在《浪姐》中的角色十分契合。她以一种赢家的胜利姿态,手握快门器,将支起来的镜头对准自己,捕捉出一个怼脸特写,特写中,她的脸摇曳在明暗之间。

现代社会的危险性就在于此。凭借大众对于屏幕的痴迷,资本可以轻易地被人格化,进而让我们相信,资本也是有眼泪的。于是,商业在取得经济胜利的同时,也将女性叙事中的平权性质收编,让我们心甘情愿沉迷于它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的幻梦之中。

很明显,在《浪姐》的这场以赵兆象征初心,杜华象征资本的斗争中,杜华赢了。

破而不立,《浪姐》依旧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即使《浪姐》的节目性质与它所要输出的价值观难以自洽,但是让女性叙事在近年火热的女团节目中展开的企图,是它能开启现象级的一个关键。

从产品特性来看,成团节目自带叙事的紧张感,可以更快撬动社会情绪;从差异化竞争路径来看,近年同类节目的扎堆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使得《浪姐》能凭借其颠覆意义脱颖而出;从社会意义上看,随着女性独立意识崛起,姐姐审美渐成风向,《浪姐》的价值观无疑非常讨巧。

节目中的这些女性,从个体来看,其中不乏能够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成功样本。她们中既有翻转早年性感唱跳歌手印象的阿朵,也有将性感从男权凝视中释放出来的黄龄,还有"既不女也不团"的许飞。然而,当作为群体的她们被《浪姐》推到前台来时,她们被赞美和消费的仍然是美丽的外表、不走形的身材、宛如少女的肌肤。为了成团,她们也不得不向一种新的集体审美靠拢。

《浪姐》通过集结一群30+的女艺人进行PK成团,本来是对传统女团标准的一次颠覆。然而从现在看来,它的反叛只停留在了姐姐们的生理年龄上,却并没有让我们看到30+的成熟女性如何粉碎根深蒂固的偏见,随性地绽放。

反而,残酷的淘汰赛制,让一开始意气风发的姐姐们在不断地削足适履中疲惫不堪。从一开始的争当C位,到"自信担当"张雨绮都想放弃队长,一轮比一轮更难的歌舞让年龄最大的宁静和伊能静在三公选歌时面露难色。节目组在让姐姐们用一种女团标准以外的年龄与体能,去承受女团标准以内的唱跳业务,从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年龄焦虑。

比赛制的残酷更值得诟病的,是它的势利。一公时,dance组与vocal组PK已然是不公平,决定淘汰名额的"观众喜爱度"这一依据则更加离谱。这导致知名度不高的王智、陈松伶,以及"不女也不团"的原创歌手许飞、朱婧汐,甚至十分有才华的阿朵,都陆续被淘汰了。而张雨绮、宁静这些咖位大,黄圣依、伊能静这种话题度高的选手,不论其唱跳实力究竟如何,终归是有恃无恐。

可以看到,那些被淘汰的,恰恰是那些最需要 "第二次发光机会"的姐姐们。这也曾是节目打出来的一块招牌:给30+的姐姐们一个公平展现自我、被看见的机会。但从结果上看,这依旧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持续的流量与话题与一个艺人所能占有的资源息息相关,本就是自带资本入场的姐姐们,也在暗中比拼其可以调度的资源。

作为标杆意义被节目组推上台前的明星群体的处境尚且如此,那些舞台之外的30+的普通女性,则更难突破社会中的重重桎梏,反而节目组呈现出来的姐姐形象加深了当下社会中女性面临的结构性压迫。

首先,姐姐们的外形美仍然十分主流,52岁的伊能静看起来仍像少女,几乎没有哪位姐姐因为老去而身材走形;其次,姐姐们在各自领域中的资历和地位,甚至只是因为嫁得好而拥有的财富,都在宣扬一种以个人资源延长年龄红利的成功学体系。

不论从节目内还是节目外,节目所宣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更多是属于精英主义的胜利。我们应该由此反思,如果平权的好处最终只落在了既得利益者身上,那么平权的意义何在?

在娱乐节目中艰难求生的女性叙事

《浪姐》的撕裂,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要想在娱乐节目中成功展开的困难重重,而成团节目与女性觉醒意识格格不入的背后,也是社会议题在娱乐节目的夹缝中求生的残酷现实。

在影视剧中,成熟女性、老年女性逐渐地被隐去,直接导致了一群因不再年轻而无所适从的中年女演员。去年First影展上,海清携姚晨、马伊琍等女演员呼吁导演和制片人给中年女演员机会,称大量中年女演员正值最好的阶段,既有职业经验,又有生活经验,却无戏可演。而《浪姐》中也不乏这样的演员,拍摄期间有戏约的,似乎只有年轻又貌美的金晨。

究其根本,现今的影视剧市场中匮乏的不仅仅是女性题材的作品,而是现实主义作品。那么,当真人秀成为媒介产品中唯一的现实主义,真实的生活在现代娱乐工业中被剪辑、拼贴后,最终被强大的抒情主体抹掉痕迹。女性角色注定会越来越扁平、单一。

肥皂剧中,只对女性作为"妈妈"、"妻子"、"女儿"或"媳妇"的单一身份进行描述,《浪姐》中,则直接抹去女性的社会关系来呈现其"独立"。但成熟女性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她们的独特魅力也恰恰源自身上的"复杂性",这就离不开对其多重身份和人生阅历的正视与思考。而《浪姐》中,目前只有伊能静展现出了一些身份的多样性,却还被吐槽"妈味十足"。

扁平化的女性角色很难让观众对其饰演者产生共情,反观《浪姐》中一开播便大受观众喜爱的宁静和万茜,凭借的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角色塑造,从而奠定了极具魅力的荧幕形象。

宁静作为这档节目中的大姐大,其最重要的银幕形象就是"姐姐"。她最早被大家认识和喜欢的银幕角色,当属《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米兰。宁静的身体在姜文的镜头下成为"姐姐"的成熟美的一种典型,饱满的、小麦色的身体,跟当下流行的白瘦幼形成对比。而这种美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已渐渐消失。

现实主义作品对于我们了解真实世界是十分必要的,但娱乐的力量远大于正确的力量,越来越多样的娱乐产品,使我们习惯了以消遣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这是需要警惕的。

当娱乐成为内容被看见的单一方式,《浪姐》把"独立女性"价值观当作一个调味料,这本无可厚非。而与极易流于滥情和空洞的青春叙事相比,姐姐们的故事以其丰富的人生履历为依托,天然地就具备现实主义的质感。但节目翻车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把调味料当作菜肴的一部分,节目没能 "入味"。

《浪姐》就像一副装饰华丽却虚有其表的空荡荡的画框,我们在批判它不成器的叛逆时,更需要一种将苦涩的现实焦虑和道德内容用叙事性"糖衣"包裹起来的智慧,而不是认定娱乐性会必然导致内容的流俗。

排版 | 安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赵兆和杜华,谁赢了?

势利的淘汰机制、模棱两可的成团标准、大量的话题营销,让姐姐们一开始的张扬个性被日益磨平,与"观众喜爱度"这一指标不断地做着妥协。

文 | 音乐先声 Echo

编辑 | 范志辉

7月24日,《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以下简称《浪姐》)播出第七期,三公四团battle舞台表演后,万茜团以560分排名第一全员晋级,宁静团、张雨绮分别拿到了544分和357分,而因选歌就不被看好的孟佳团以总分340分排名最后,队长孟佳也被淘汰。

这一结果似乎早已埋下伏笔。

在上期节目中,孟佳组因为想把慢歌改为快歌,与指导老师赵兆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对于孟佳团的诉求,赵兆老师一阵见血地指出:"如果做任何东西都是观众想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我们这个乘风破浪的女团突破在哪里?"

节目播出后,"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初立意"微博话题也登上热搜,这个曾经一致被看好的现象级综艺开始迎来越来越多的吐槽和质疑。凭借新颖价值观的输出,《浪姐》成功撬动社会情绪的,正面临着高开低走的命运。

《浪姐》的初心是什么?是"定义不一样的女团,打破社会对30岁以上女性的偏见"。然而,势利的淘汰机制、模棱两可的成团标准、大量的话题营销,让姐姐们一开始的张扬个性被日益磨平,与"观众喜爱度"这一指标不断地做着妥协。

于是到现在,好像只有网友口中那个"何不食肉糜"的赵兆老师,仍在坚持着《浪姐》的初心。

赵兆和杜华,谁赢了?

赵兆拒绝孟佳团时,还说了一句话:"你们演了那么多戏,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历练,为什么就不能把它们(积累的情绪)用到这个作品上来呢?"

呈现姐姐们的知性美,展现她们在时间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创造出不被主流审美呈现的自然老去的多元美,本就应该是这一节目的初心所在,也是打破女性"年龄焦虑"的关键所在。

更何况,孟佳团的这首《花样年华》本身偏歌剧风,在情绪渲染方面其实很有优势。只是一公时走心的《beautiful love》和《推开世界的门》的比分大落败,以及二公时让人眼花缭乱一顿狂嗨的《管他什么音乐》得到第一的情况,都让姐姐们摸清了现场观众的感知力和偏好。

于是,追求更燃更炸的视听刺激,成了姐姐们保证舞台效果的"安全牌"。在熟悉比赛规则后,以致于唱跳俱佳的"老女团"孟佳被分到这首最不讨喜的慢歌后,在选人时遭遇了几乎每轮都轮空的尴尬。

而宁静从选歌到选人的环节都表现出来的自相矛盾,不仅表明了此时的姐姐们在输赢与喜好、个性与大众之间的摇摆,更反映了残酷的淘汰赛制与女性群像的刻画注定冲突重重。

一边已经压力大到不想再当队长,一边因为"观众喜爱度"第一被推上去;一边说自己想选一首安静的歌,一边又为了团队的胜局选择了最难的一支舞蹈;一边说不想失去郑希怡这位朋友,一边又在选人时给出"整齐漂亮"的理由,宁静不停地自我拉扯,最后她的选人标准竟然与节目开播时杜华提出的"整齐划一的漂亮女团"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也就是说,虽然节目组将对杜华女士的女团标准的拒绝打在公屏上,实质上节目赛制和内容却完全将之继承践行。

对观众而言,杜华作为娱乐工业流水线的坚定拥护者,一开始更是因为那套传统女团的标准惨遭网友炮轰。但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她也凭借对原有的女团标准的自我反思、因感受到台前的压力太大而洒泪当场,以及用一口塑料普通话圈粉,成功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此时的她,在观众眼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万恶的资本家"的抽象代表。而台下,她已凭节目的热度二度荣登《VOGUE》。

据悉,五大女刊已登上四本,而在《时尚Cosmo》上的照片,也与此时杜华在《浪姐》中的角色十分契合。她以一种赢家的胜利姿态,手握快门器,将支起来的镜头对准自己,捕捉出一个怼脸特写,特写中,她的脸摇曳在明暗之间。

现代社会的危险性就在于此。凭借大众对于屏幕的痴迷,资本可以轻易地被人格化,进而让我们相信,资本也是有眼泪的。于是,商业在取得经济胜利的同时,也将女性叙事中的平权性质收编,让我们心甘情愿沉迷于它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的幻梦之中。

很明显,在《浪姐》的这场以赵兆象征初心,杜华象征资本的斗争中,杜华赢了。

破而不立,《浪姐》依旧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即使《浪姐》的节目性质与它所要输出的价值观难以自洽,但是让女性叙事在近年火热的女团节目中展开的企图,是它能开启现象级的一个关键。

从产品特性来看,成团节目自带叙事的紧张感,可以更快撬动社会情绪;从差异化竞争路径来看,近年同类节目的扎堆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使得《浪姐》能凭借其颠覆意义脱颖而出;从社会意义上看,随着女性独立意识崛起,姐姐审美渐成风向,《浪姐》的价值观无疑非常讨巧。

节目中的这些女性,从个体来看,其中不乏能够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成功样本。她们中既有翻转早年性感唱跳歌手印象的阿朵,也有将性感从男权凝视中释放出来的黄龄,还有"既不女也不团"的许飞。然而,当作为群体的她们被《浪姐》推到前台来时,她们被赞美和消费的仍然是美丽的外表、不走形的身材、宛如少女的肌肤。为了成团,她们也不得不向一种新的集体审美靠拢。

《浪姐》通过集结一群30+的女艺人进行PK成团,本来是对传统女团标准的一次颠覆。然而从现在看来,它的反叛只停留在了姐姐们的生理年龄上,却并没有让我们看到30+的成熟女性如何粉碎根深蒂固的偏见,随性地绽放。

反而,残酷的淘汰赛制,让一开始意气风发的姐姐们在不断地削足适履中疲惫不堪。从一开始的争当C位,到"自信担当"张雨绮都想放弃队长,一轮比一轮更难的歌舞让年龄最大的宁静和伊能静在三公选歌时面露难色。节目组在让姐姐们用一种女团标准以外的年龄与体能,去承受女团标准以内的唱跳业务,从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年龄焦虑。

比赛制的残酷更值得诟病的,是它的势利。一公时,dance组与vocal组PK已然是不公平,决定淘汰名额的"观众喜爱度"这一依据则更加离谱。这导致知名度不高的王智、陈松伶,以及"不女也不团"的原创歌手许飞、朱婧汐,甚至十分有才华的阿朵,都陆续被淘汰了。而张雨绮、宁静这些咖位大,黄圣依、伊能静这种话题度高的选手,不论其唱跳实力究竟如何,终归是有恃无恐。

可以看到,那些被淘汰的,恰恰是那些最需要 "第二次发光机会"的姐姐们。这也曾是节目打出来的一块招牌:给30+的姐姐们一个公平展现自我、被看见的机会。但从结果上看,这依旧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持续的流量与话题与一个艺人所能占有的资源息息相关,本就是自带资本入场的姐姐们,也在暗中比拼其可以调度的资源。

作为标杆意义被节目组推上台前的明星群体的处境尚且如此,那些舞台之外的30+的普通女性,则更难突破社会中的重重桎梏,反而节目组呈现出来的姐姐形象加深了当下社会中女性面临的结构性压迫。

首先,姐姐们的外形美仍然十分主流,52岁的伊能静看起来仍像少女,几乎没有哪位姐姐因为老去而身材走形;其次,姐姐们在各自领域中的资历和地位,甚至只是因为嫁得好而拥有的财富,都在宣扬一种以个人资源延长年龄红利的成功学体系。

不论从节目内还是节目外,节目所宣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更多是属于精英主义的胜利。我们应该由此反思,如果平权的好处最终只落在了既得利益者身上,那么平权的意义何在?

在娱乐节目中艰难求生的女性叙事

《浪姐》的撕裂,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要想在娱乐节目中成功展开的困难重重,而成团节目与女性觉醒意识格格不入的背后,也是社会议题在娱乐节目的夹缝中求生的残酷现实。

在影视剧中,成熟女性、老年女性逐渐地被隐去,直接导致了一群因不再年轻而无所适从的中年女演员。去年First影展上,海清携姚晨、马伊琍等女演员呼吁导演和制片人给中年女演员机会,称大量中年女演员正值最好的阶段,既有职业经验,又有生活经验,却无戏可演。而《浪姐》中也不乏这样的演员,拍摄期间有戏约的,似乎只有年轻又貌美的金晨。

究其根本,现今的影视剧市场中匮乏的不仅仅是女性题材的作品,而是现实主义作品。那么,当真人秀成为媒介产品中唯一的现实主义,真实的生活在现代娱乐工业中被剪辑、拼贴后,最终被强大的抒情主体抹掉痕迹。女性角色注定会越来越扁平、单一。

肥皂剧中,只对女性作为"妈妈"、"妻子"、"女儿"或"媳妇"的单一身份进行描述,《浪姐》中,则直接抹去女性的社会关系来呈现其"独立"。但成熟女性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她们的独特魅力也恰恰源自身上的"复杂性",这就离不开对其多重身份和人生阅历的正视与思考。而《浪姐》中,目前只有伊能静展现出了一些身份的多样性,却还被吐槽"妈味十足"。

扁平化的女性角色很难让观众对其饰演者产生共情,反观《浪姐》中一开播便大受观众喜爱的宁静和万茜,凭借的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角色塑造,从而奠定了极具魅力的荧幕形象。

宁静作为这档节目中的大姐大,其最重要的银幕形象就是"姐姐"。她最早被大家认识和喜欢的银幕角色,当属《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米兰。宁静的身体在姜文的镜头下成为"姐姐"的成熟美的一种典型,饱满的、小麦色的身体,跟当下流行的白瘦幼形成对比。而这种美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已渐渐消失。

现实主义作品对于我们了解真实世界是十分必要的,但娱乐的力量远大于正确的力量,越来越多样的娱乐产品,使我们习惯了以消遣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这是需要警惕的。

当娱乐成为内容被看见的单一方式,《浪姐》把"独立女性"价值观当作一个调味料,这本无可厚非。而与极易流于滥情和空洞的青春叙事相比,姐姐们的故事以其丰富的人生履历为依托,天然地就具备现实主义的质感。但节目翻车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把调味料当作菜肴的一部分,节目没能 "入味"。

《浪姐》就像一副装饰华丽却虚有其表的空荡荡的画框,我们在批判它不成器的叛逆时,更需要一种将苦涩的现实焦虑和道德内容用叙事性"糖衣"包裹起来的智慧,而不是认定娱乐性会必然导致内容的流俗。

排版 | 安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