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有超过90万个基层医疗机构,它们对先进医疗器械的需求要如何被满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有超过90万个基层医疗机构,它们对先进医疗器械的需求要如何被满足?

全球医疗器械巨头GE医疗将在中国布局更多的生产线,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全部在中国逐步实现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金淼

编辑 | 许悦

过去一年时间,全球医疗器械巨头GE医疗将在中国布局更多的生产线,同时它也不断研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以Versana(华彩)超声、深度天眼CT等为代表的全线全系列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全部在中国逐步实现落地。

事实上,GE医疗在中国是国产化和数字化这两条线并行。

2019年,GE医疗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Edison Intelligence Platform),并与五家本土软件开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治疗。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曾多次表示了同一观点——中国医疗行业的根本挑战,可以归结为医疗资源短缺、分配不均和利用效率不高的三大核心问题。更加本土化的产品、更加贴近临床的AI应用能够帮助医疗资源扩增、下沉,真正推动核心问题的解决。

根据2017年卫健委的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共有超过92万个基层医疗机构。只有先进的医疗资源能下沉到这些基层医疗机构,中国的医疗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上任中国总裁兼CEO一职一年后,张轶昊进一步详细聊到了GE医疗这个医疗器械巨头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及未来可能到来的医疗器械集中采购中,在中国通过全面国产、数字赋能、合作来继续保持高增长。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

界面新闻:上任一年,最满意的一项决策是什么?

张轶昊:我个人最满意的一件事情,是GE医疗全面国产战略的推出。之前GE医疗有这种中国本土化的战略,但是过去12个月里,特别是疫情之后,我们希望能做一个全面国产的战略升级。

而全面国产化战略,不单单是生产、研发,还包括人和组织架构的国产化。在研发方面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去研发;供应链生产层面,加快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制造,做到深化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推动产业链升级与高端产品线国产;在团队和人员方面,希望能够吸引最好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

整体来说,就是对于中国客户有更针对需求、解决痛点的产品、更灵活的供货周期、更快的服务响应,与全球同步使用最新技术。

界面新闻:接下来GE医疗在国产化方面有哪些布局?

张轶昊:疫情促使我们加速把全线产品能够引进到中国。今年下半年,全球最高端的CT产品线会在北京影像制造基地落成;高端、全系列的3T磁共振设备会在天津基地全面量产;另外,我们在疫情期间用100天时间把GE医疗的高端移动X光机也引进到了北京基地;就在上个月,我们把最高端的呼吸机产品线也引进到了无锡。

目前,GE医疗推出的新品中,超过50%都是中国生产,大部分零配件都实现了国产生产与供货。GE医疗也依托在中国的四大全球生产基地,全面推进高中低端全线产品的国产化,力争实现GE医疗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制造;过去近10年,中国团队研发并投入市场的创新产品超过80款。

界面新闻:还存在哪些不足?

张轶昊:从公司方面,我觉得是我们国产化的速度还不够快,还没有完全满足我们更基层客户的需求,从全面国产化方面,我们需要有更多国产的东西出来,这样解决方案层面上就能更好、更积极的满足客户整体需求。

界面新闻:目前国内有很多基层医疗的需求未得到满足,GE医疗做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张轶昊:我们从前端研发、采购、生产制造到后端市场、销售实现全面的国产和专门的本土服务团队,以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基层的需求,同时在各个产品业务中配有专门针对基层市场的销售团队,并提供医疗金融服务、医院流程管理、领导力培训等附加值。

同时也在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促优质资源下沉。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都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的主要途径。数字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以助力解决医疗资源在基层相对短缺、和优质资源分配不平衡的挑战,比如我们已有的“云影像”“云心电”解决方案,都是基于Edison数字医疗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基层和优质医疗资源见的互通、互动。

从产品的角度讲,我们希望从设备的最初研发阶段就基于需求视角立项,基层对于设备的需求跟最高端科研型医院的需求不一样,在中国我们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在从事研发工作,有些项目专门针对基层市场的需求,从研发端开发适合基层医疗市场的产品。过去近10年间中国团队研发并投入市场的产品80多款,其中差不多70%是适用于基层市场的。比如,去年推出一款针对基层的超声产品Versana,专门配置了一些在基层使用频度比较高的检查套包和辅助工具,易于基层医生操作使用。

另外一方面是加大投入资源进行基层培训,帮助提升软实力。我们跟超声医师协会合作做培训,教基层医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超声检查,提升服务水平,执行两癌筛查。过去几年,我们跟很多协会、政府相关机构一起,执行了很多培训项目,通过远程的方法、现场的方式,希望覆盖到更多的基层医生,去支持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界面新闻: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发展,GE医疗的优势在哪里?

张轶昊:首先,GE医疗在行业内拥有最长的产品线,囊括了影像、超声、患者监护仪、心电监测、麻醉、婴儿保暖箱、数字医疗产品、诊断药物、客户服务、疾病解决方案等等,能够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能够针对全周期的疾病诊断和管理提供最全面解决方案。

其次,就是全球化运营+国产化深耕,GE医疗在全球18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20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在中国,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供货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界面新闻:“国产”的定义渐渐宽泛,国产并不意味着这个公司主体的资金来源,而是看在哪里生产、在哪里研发、是不是更好的满足了当地的临床需求?

张轶昊:《外商投资法》今年1月1号开始生效之后,各个地方政府对“国产”的重视程度都非常好、非常地支持。我们非常有信心,GE医疗在中国扎根,和中国紧紧走在一起。

市场需要多元化、多样化的选择,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市场竞争的要义是适者生存,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公司,企业的发展要依靠自身实力站稳脚跟,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和服务。同时,中国目前所强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更好的帮助我们聚焦所长,具体到医疗行业,无论是国产品牌或外资品牌,第一要务都是为百姓提供有品质的医疗服务。

界面新闻:医保控费背景下,药品、耗材等都相继有了集中采购,作为医疗设备企业,GE医疗如何应对?

张轶昊:这是整个医疗行业都在关注的话题。我们觉得医保核心、医改的发展和集采的出现,是国家想用更有效的资源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从GE医疗层面,我们是大力支持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集中采购),但这个情况是迟早要发生的,因为目标就是能够更有效(控费)。

前面提到了全面国产的战略,GE医疗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目前北京基地供货的CT设备占GE全球销售量的60%,天津基地生产的磁共振设备占全球销售的50%,无锡生产的超声设备占全球出货量的40%,全面深化国产战略后,我们更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新医改方向里面来。但肯定会有一些要学习的过程,所有人都一样,但是我们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具备。

界面新闻:2019年,GE医疗在中国推出了个数字化的医疗开放平台“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平台和国内多个医疗数字化领域的公司合作,未来是否考虑通过并购的方式去进一步丰富GE的产品线?

张轶昊:GE医疗一直持有非常开放的合作态度,合作方式也很多样。比如爱迪生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跟很多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允许第三方和合作伙伴把他们开发的AI应用能够接驳到我们的爱迪生生态体系里面来,让它有机会能够我们在中国所有的设备上使用,同时有机会在全球的设备上使用。

合作开放是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去做,投资一定是合作开放其中某一个环节,但还有很多不用投资的手段。

像医疗AI和数字医疗领域,并不是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靠GE医疗一家没有办法满足心血管、脑卒中在内每一种疾病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方法,把创业企业、成熟企业,把我们供应链的企业和我们的客户都能够拉到一起。

界面新闻:各大医疗设备巨头都开始建设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对于GE医疗来说,如何去竞争?

张轶昊:中国不同于其他市场,需求、发展都有独特的复杂性,在数字医疗智能平台和生态方面,GE的做法很简单:深度洞察中国的需求、在中国开发、为中国打造Edison平台。

GE医疗拥有全球最大的设备装机量,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为AI提供最好的学习对象。从今年起,GE医疗推出了从图像信号源头生成1024x1024高分辨率的数据的CT设备(Revolution ACE),从源头升维,更高清的海量数据基础,将为AI学习产出变革式的改变带来可能。

数字医疗生态方面,对于AI公司来说,真正做出医院愿意买单的软件并不容易,需要找准临床医生的痛点做出产品规划,再收集数据进行应用场景深挖,最后还要有好的商业模式落地。爱迪生平台恰好解决了这些难题。前期,GE医疗会抛出准确的医院需求给到生态开发者,大家认领模块,明确方向;开发阶段,GE医疗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临床经验,基于设备和广泛的合作基础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为AI、深度学习创造了一个高起点。最后,AI应用开发者和GE医疗的产品进行对接,为医院提供设备+AI的整合解决方案,同时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创新,逐步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艰难的事情,是找到痛点。所以我们在生态中不是单向告诉合作伙伴痛点是什么,而是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去磨合、反复迭代,才能合力解决医疗数据分析工作量、读图和诊断水平差异等临床难题,以此挖掘生态的最大价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GE医疗

1.2k
  • GE医疗宣布完成收购MIM Software
  • 华鑫证券:关注AI与医疗结合的趋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有超过90万个基层医疗机构,它们对先进医疗器械的需求要如何被满足?

全球医疗器械巨头GE医疗将在中国布局更多的生产线,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全部在中国逐步实现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金淼

编辑 | 许悦

过去一年时间,全球医疗器械巨头GE医疗将在中国布局更多的生产线,同时它也不断研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以Versana(华彩)超声、深度天眼CT等为代表的全线全系列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全部在中国逐步实现落地。

事实上,GE医疗在中国是国产化和数字化这两条线并行。

2019年,GE医疗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Edison Intelligence Platform),并与五家本土软件开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治疗。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曾多次表示了同一观点——中国医疗行业的根本挑战,可以归结为医疗资源短缺、分配不均和利用效率不高的三大核心问题。更加本土化的产品、更加贴近临床的AI应用能够帮助医疗资源扩增、下沉,真正推动核心问题的解决。

根据2017年卫健委的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共有超过92万个基层医疗机构。只有先进的医疗资源能下沉到这些基层医疗机构,中国的医疗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上任中国总裁兼CEO一职一年后,张轶昊进一步详细聊到了GE医疗这个医疗器械巨头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及未来可能到来的医疗器械集中采购中,在中国通过全面国产、数字赋能、合作来继续保持高增长。

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

界面新闻:上任一年,最满意的一项决策是什么?

张轶昊:我个人最满意的一件事情,是GE医疗全面国产战略的推出。之前GE医疗有这种中国本土化的战略,但是过去12个月里,特别是疫情之后,我们希望能做一个全面国产的战略升级。

而全面国产化战略,不单单是生产、研发,还包括人和组织架构的国产化。在研发方面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去研发;供应链生产层面,加快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制造,做到深化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推动产业链升级与高端产品线国产;在团队和人员方面,希望能够吸引最好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

整体来说,就是对于中国客户有更针对需求、解决痛点的产品、更灵活的供货周期、更快的服务响应,与全球同步使用最新技术。

界面新闻:接下来GE医疗在国产化方面有哪些布局?

张轶昊:疫情促使我们加速把全线产品能够引进到中国。今年下半年,全球最高端的CT产品线会在北京影像制造基地落成;高端、全系列的3T磁共振设备会在天津基地全面量产;另外,我们在疫情期间用100天时间把GE医疗的高端移动X光机也引进到了北京基地;就在上个月,我们把最高端的呼吸机产品线也引进到了无锡。

目前,GE医疗推出的新品中,超过50%都是中国生产,大部分零配件都实现了国产生产与供货。GE医疗也依托在中国的四大全球生产基地,全面推进高中低端全线产品的国产化,力争实现GE医疗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制造;过去近10年,中国团队研发并投入市场的创新产品超过80款。

界面新闻:还存在哪些不足?

张轶昊:从公司方面,我觉得是我们国产化的速度还不够快,还没有完全满足我们更基层客户的需求,从全面国产化方面,我们需要有更多国产的东西出来,这样解决方案层面上就能更好、更积极的满足客户整体需求。

界面新闻:目前国内有很多基层医疗的需求未得到满足,GE医疗做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张轶昊:我们从前端研发、采购、生产制造到后端市场、销售实现全面的国产和专门的本土服务团队,以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基层的需求,同时在各个产品业务中配有专门针对基层市场的销售团队,并提供医疗金融服务、医院流程管理、领导力培训等附加值。

同时也在加速推进数字化战略,促优质资源下沉。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都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的主要途径。数字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以助力解决医疗资源在基层相对短缺、和优质资源分配不平衡的挑战,比如我们已有的“云影像”“云心电”解决方案,都是基于Edison数字医疗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基层和优质医疗资源见的互通、互动。

从产品的角度讲,我们希望从设备的最初研发阶段就基于需求视角立项,基层对于设备的需求跟最高端科研型医院的需求不一样,在中国我们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在从事研发工作,有些项目专门针对基层市场的需求,从研发端开发适合基层医疗市场的产品。过去近10年间中国团队研发并投入市场的产品80多款,其中差不多70%是适用于基层市场的。比如,去年推出一款针对基层的超声产品Versana,专门配置了一些在基层使用频度比较高的检查套包和辅助工具,易于基层医生操作使用。

另外一方面是加大投入资源进行基层培训,帮助提升软实力。我们跟超声医师协会合作做培训,教基层医生如何更好地使用超声检查,提升服务水平,执行两癌筛查。过去几年,我们跟很多协会、政府相关机构一起,执行了很多培训项目,通过远程的方法、现场的方式,希望覆盖到更多的基层医生,去支持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界面新闻: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国医疗设备品牌发展,GE医疗的优势在哪里?

张轶昊:首先,GE医疗在行业内拥有最长的产品线,囊括了影像、超声、患者监护仪、心电监测、麻醉、婴儿保暖箱、数字医疗产品、诊断药物、客户服务、疾病解决方案等等,能够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能够针对全周期的疾病诊断和管理提供最全面解决方案。

其次,就是全球化运营+国产化深耕,GE医疗在全球18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20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在中国,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供货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界面新闻:“国产”的定义渐渐宽泛,国产并不意味着这个公司主体的资金来源,而是看在哪里生产、在哪里研发、是不是更好的满足了当地的临床需求?

张轶昊:《外商投资法》今年1月1号开始生效之后,各个地方政府对“国产”的重视程度都非常好、非常地支持。我们非常有信心,GE医疗在中国扎根,和中国紧紧走在一起。

市场需要多元化、多样化的选择,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市场竞争的要义是适者生存,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公司,企业的发展要依靠自身实力站稳脚跟,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产品和服务。同时,中国目前所强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更好的帮助我们聚焦所长,具体到医疗行业,无论是国产品牌或外资品牌,第一要务都是为百姓提供有品质的医疗服务。

界面新闻:医保控费背景下,药品、耗材等都相继有了集中采购,作为医疗设备企业,GE医疗如何应对?

张轶昊:这是整个医疗行业都在关注的话题。我们觉得医保核心、医改的发展和集采的出现,是国家想用更有效的资源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从GE医疗层面,我们是大力支持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集中采购),但这个情况是迟早要发生的,因为目标就是能够更有效(控费)。

前面提到了全面国产的战略,GE医疗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目前北京基地供货的CT设备占GE全球销售量的60%,天津基地生产的磁共振设备占全球销售的50%,无锡生产的超声设备占全球出货量的40%,全面深化国产战略后,我们更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新医改方向里面来。但肯定会有一些要学习的过程,所有人都一样,但是我们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具备。

界面新闻:2019年,GE医疗在中国推出了个数字化的医疗开放平台“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平台和国内多个医疗数字化领域的公司合作,未来是否考虑通过并购的方式去进一步丰富GE的产品线?

张轶昊:GE医疗一直持有非常开放的合作态度,合作方式也很多样。比如爱迪生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跟很多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允许第三方和合作伙伴把他们开发的AI应用能够接驳到我们的爱迪生生态体系里面来,让它有机会能够我们在中国所有的设备上使用,同时有机会在全球的设备上使用。

合作开放是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去做,投资一定是合作开放其中某一个环节,但还有很多不用投资的手段。

像医疗AI和数字医疗领域,并不是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靠GE医疗一家没有办法满足心血管、脑卒中在内每一种疾病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方法,把创业企业、成熟企业,把我们供应链的企业和我们的客户都能够拉到一起。

界面新闻:各大医疗设备巨头都开始建设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对于GE医疗来说,如何去竞争?

张轶昊:中国不同于其他市场,需求、发展都有独特的复杂性,在数字医疗智能平台和生态方面,GE的做法很简单:深度洞察中国的需求、在中国开发、为中国打造Edison平台。

GE医疗拥有全球最大的设备装机量,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以为AI提供最好的学习对象。从今年起,GE医疗推出了从图像信号源头生成1024x1024高分辨率的数据的CT设备(Revolution ACE),从源头升维,更高清的海量数据基础,将为AI学习产出变革式的改变带来可能。

数字医疗生态方面,对于AI公司来说,真正做出医院愿意买单的软件并不容易,需要找准临床医生的痛点做出产品规划,再收集数据进行应用场景深挖,最后还要有好的商业模式落地。爱迪生平台恰好解决了这些难题。前期,GE医疗会抛出准确的医院需求给到生态开发者,大家认领模块,明确方向;开发阶段,GE医疗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临床经验,基于设备和广泛的合作基础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为AI、深度学习创造了一个高起点。最后,AI应用开发者和GE医疗的产品进行对接,为医院提供设备+AI的整合解决方案,同时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创新,逐步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艰难的事情,是找到痛点。所以我们在生态中不是单向告诉合作伙伴痛点是什么,而是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去磨合、反复迭代,才能合力解决医疗数据分析工作量、读图和诊断水平差异等临床难题,以此挖掘生态的最大价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