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电视节】迈克尔·伍德:“中国观众说,我们想象的杜甫就是这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电视节】迈克尔·伍德:“中国观众说,我们想象的杜甫就是这样”

“这么多年我一直来往于中英之间,我爱中国的人民,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纪录片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我爱纪录片里看到的活生生的人,我希望我也能够去到那里’。”

大师班现场,迈克尔·伍德通过视频连线。图片来源:上海电视节官方。

8月5日,第26届上海电视节举办《迈克尔·伍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大师班。由于疫情的原因,迈克尔·伍德只能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活动,分享他自己的纪录片生涯,以及其对当前全球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思考。“目前世界上隔阂很多,如果通过我的纪录片,能够让我的观众们,相互之间产生更多理解和更多的同理心,那就很好。这是我个人的目标。 ”  

迈克尔·伍德是一名英国历史学家、主持人和纪录片制作者,他在自己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里共制作了120部纪录片。其中,《追踪亚历山大的足迹》迄今仍然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印度的故事》被《华尔街日报》誉为“历史纪录片制作的‘黄金标准’”。

他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作品始于在BBC二台播出的《中国故事》,今年又有一部CCTV和BBC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问世,刷爆了国内各大社交媒体。

迈克尔·伍德的纪录片生涯最初源于他对历史的热爱和自己的媒体工作经历。他曾经于牛津大学攻读历史学的博士学位,不过并没有完成学业,而是成为了一名报道政治和历史新闻的记者。在这6年的媒体工作中,他拍摄了自己第一部纪录片,即讲述1893年英国北部约克郡矿工罢工的纪录片。这之后,他发现可以用电视媒介来讲述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一方面可以利用新闻报道来确保历史信息的正确性,另外一方面又可以触及到范围更广的观众,由此一脚踏入纪录片领域。

由于其历史学家的身份,他的作品全部为历史相关题材,其中也有很多是人物传记。与其他同类题材纪录片多采访专家学者的方式不同,他更喜欢实景拍摄,带着团队亲自踏足历史人物曾经走过的旅途。在20多年前拍摄《追踪亚历山大的足迹》的时候,他曾就是沿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从欧洲一直来到亚洲,经过中亚地区,最后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次拍摄也被后来的评论家赞誉“创造了旅行+冒险+历史的纪录片新类型”。此外,他也更喜欢采访普通人,借普通人之口来讲述“活生生的历史”。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海报。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的“活生生的历史”。“我们更喜欢让观众在片中见到普通的中国人——他们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文化。因为对我来说,历史就是我们当下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这样拍能够让片子显得更有活力。”

他认为,杜甫不但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歌里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所以这个纪录片不但是有关诗人的,而是有比诗人更大的一个视野。他希望通过这个纪录片达到用文化来沟通中西方的目的,一方面西方的观众可以理解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观众可以回忆起中国渊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记得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在中国几千里的历史长河中,诗人灿若星河。要想从如此浩瀚的文化历史中选择一个诗人并且介绍给国外对他一无所知的观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迈克尔·伍德之所以选择杜甫,主要是出于他自己的热爱。

“16岁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唐诗的英译书,第一次读到了杜甫就爱上了他的诗歌,并且一直感兴趣。”迈克尔伍德介绍说,他自己在伦敦的制片公司曾经拍过很多名人传记类纪录片,例如莎士比亚,并且在拍的过程中会请一些莎翁戏剧的演员在片中进行朗诵,但是西方从来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事情来介绍杜甫,所以他也想用同样的方式为杜甫做一部纪录片。

他希望不仅仅要反映历史上的场景,还要将历史反映在今日的世界中,两者要做到交相辉映。杜甫的人生跌宕起伏,正好也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而从现代人的视角重历他的故事,古今恰好都在杜甫的诗中“交相辉映”。

“所以我们觉得最好办法是跳上巴士,跟随他的脚步来复制一遍他的旅程。每到一地就和当地民众进行互动,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摄影师,都可以‘动起来’,镜头也不是静止的。我们觉得这是最好的讲述一个伟人人生的传记的方法。”迈克尔·伍德说。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剧照,迈克尔·伍德在杜甫草堂碰到的中国小女孩。 

不过,由于预算和时间的限制,拍摄团队并没有完全走完杜甫漂泊一生所途径的所有地方。“比如他南下到成都,会经过一些山岭,景色非常险峻奇美,比如到马岐山的那段,但是片子只有一小时时间,实在是放不下,所以就没有拍,总之这还是一个简单的纪录片。”

与普通人互动的部分,迈克尔·伍德讲到自己带团队去成都杜甫草堂拍摄的经历。在那里,他并没有制定严谨而详细的拍摄规划,而是希望到实地拍摄时会有“魔法”发生。“我们去杜甫草堂拍摄之前就已经预想到,一定会在那里碰到很多热衷杜甫诗歌的人。虽然不知道会遇到谁,不是非常确切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相信一定会发生一些很棒的内容可以拍摄下来。特别是在中国,我发现中国人民非常热爱和谈论中国文化和历史。”迈克尔·伍德讲道,“我之前拍摄时就曾见到很多普通人,说书人、路人、老人们,他们都能够说出一些中国传统的神话和传说,英美观众也很喜欢在纪录片里能看到中国的普通人。”

事实上,在几年前拍摄《中国故事》的时候,他就经历过这样的“魔法时刻”。“我们去开封,走到开封古旧巷子里。大家如果看过《中国故事》的话,会知道开封建城有一个传说:两个小男孩被放在篮子里,他们就是开封的创城祖先。我们去开封胡同里走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穿着一个背心躺在一个竹床上在那读书,我们问他你听说过开封创城祖先那两个小孩故事吗?他马上站起来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这就是现场拍摄的魔力了。”

不过,这也带来了更进一步的问题,即民间传说与史实如何平衡?迈克尔·伍德的方法是“为这些传说提供一个上下文互文的语境”。“先讲故事,在我作为主持人点评的时候,再向观众说明这是一个故事,说‘应该是宋朝最早的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天命神授,授意让这些故事传播下来的。’”

纪录片《中国故事》剧照。

保证了历史信息的正确性之后,还要兼顾娱乐性。“我想说,中国到处都有鲜活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记忆是非常丰富的。有些学者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后一代能够记得以前的文化传承以及历史故事的人了,但我并不认为如此。比如我们去贵州拍摄的时候,我们发现贵商对于他们的传说文化的积累非常丰富、细致,他们有家族传说,有家谱,有口口相传的故事等等。所以我认为历史不一定由历史学家承载,中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普通人传承至今,中国人本身是活生生的历史。我知道这一场大师班题目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也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所谓的中国故事,中国人就是中国故事的宝库,所以我们要和活生生的中国人交往。不要以为这些故事都消失了——不,它们没有消失,它们回来了。”

杜甫一生共写了1400多首诗歌,到底选择哪些在片中进行朗诵,又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演员来朗诵?这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迈克尔·伍德一共选了15首杜诗,开篇即是《壮游》,这是一首杜甫老年的时候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这首诗。就是为了像写散文一样,让演员跟观众说:来,听我讲一讲我的故事吧。所以我们一直避免太过于诗意的诗歌。直到电影的最后可能才会有诗意的反映。”

在选择演员的时候,一方面请他朗读,另外一方面要让观众能够感到他们是在听杜甫本人讲自己的人生故事。而当时伊恩·麦克莱恩正好在话剧舞台上做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演出,也是在回顾他一生的经历。“我们发现他回顾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和杜甫在《壮游》这样的诗歌中回顾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

英国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图片来源:《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剧照。

尽管选择一个西方演员来朗诵中国古诗非常冒险,但最后还是获得了成功。迈克尔伍德认为这再次证明诗歌的共性。“后来有很多中国观众给我们写信说,我们想象的杜甫就应该长他这样。”

这种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感和共鸣也来源于迈克尔伍德对于跨文化传播的认识。他并不认为在拍摄之前就应当预设目标观众的分类,因为同理心在纪录片的拍摄中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故事》和《杜甫》这样的纪录片放映之后,给我们来信的粉丝既有中国观众也有英国观众。正如杜甫草堂的经历教给我的一样,不管走到世界的哪里都会碰到渴望知识渴望文化的人。不过有时候我会有意进行一些‘倾斜’。比如说《中国故事》这个纪录片,开拍前我跟同事们说了,我希望历史方面可以搞定,最关键一点是拍摄中体现出同理心,也就是我们对中国、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温度。你知道,有的西方人和中国之间可能会有一定距离感,特别是目前可能会有一定冷淡感。可是我觉得对中国人的同理心非常重要。这么多年我一直来往于中英之间,我爱中国的人民,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纪录片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我爱纪录片里看到的活生生的人,我希望我也能够去到那里。’”

最后提到未来的拍摄计划时,迈克尔伍德说,之前已经拍了《中国故事》、《印度故事》,或许下一个可以拍一下《古希腊故事》,总之想把世界古代重大文明都拍摄一遍。

另外,与中国相关的一个想法是,“我本人一直对鸦片战争非常感兴趣,这是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我想拍摄一个片子可以体现中英两国双视角。鸦片战争最早回溯到1793年,英国派了特使叫马戛尔尼来进谏乾隆皇帝,我想可以以他作为切入点。听说现在英国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馆正在策划一个有关这个历史时期的展览,如果能够以此为中心进行拍摄的话,也会很有意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电视节】迈克尔·伍德:“中国观众说,我们想象的杜甫就是这样”

“这么多年我一直来往于中英之间,我爱中国的人民,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纪录片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我爱纪录片里看到的活生生的人,我希望我也能够去到那里’。”

大师班现场,迈克尔·伍德通过视频连线。图片来源:上海电视节官方。

8月5日,第26届上海电视节举办《迈克尔·伍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大师班。由于疫情的原因,迈克尔·伍德只能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活动,分享他自己的纪录片生涯,以及其对当前全球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思考。“目前世界上隔阂很多,如果通过我的纪录片,能够让我的观众们,相互之间产生更多理解和更多的同理心,那就很好。这是我个人的目标。 ”  

迈克尔·伍德是一名英国历史学家、主持人和纪录片制作者,他在自己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里共制作了120部纪录片。其中,《追踪亚历山大的足迹》迄今仍然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印度的故事》被《华尔街日报》誉为“历史纪录片制作的‘黄金标准’”。

他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作品始于在BBC二台播出的《中国故事》,今年又有一部CCTV和BBC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问世,刷爆了国内各大社交媒体。

迈克尔·伍德的纪录片生涯最初源于他对历史的热爱和自己的媒体工作经历。他曾经于牛津大学攻读历史学的博士学位,不过并没有完成学业,而是成为了一名报道政治和历史新闻的记者。在这6年的媒体工作中,他拍摄了自己第一部纪录片,即讲述1893年英国北部约克郡矿工罢工的纪录片。这之后,他发现可以用电视媒介来讲述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一方面可以利用新闻报道来确保历史信息的正确性,另外一方面又可以触及到范围更广的观众,由此一脚踏入纪录片领域。

由于其历史学家的身份,他的作品全部为历史相关题材,其中也有很多是人物传记。与其他同类题材纪录片多采访专家学者的方式不同,他更喜欢实景拍摄,带着团队亲自踏足历史人物曾经走过的旅途。在20多年前拍摄《追踪亚历山大的足迹》的时候,他曾就是沿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从欧洲一直来到亚洲,经过中亚地区,最后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次拍摄也被后来的评论家赞誉“创造了旅行+冒险+历史的纪录片新类型”。此外,他也更喜欢采访普通人,借普通人之口来讲述“活生生的历史”。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海报。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的“活生生的历史”。“我们更喜欢让观众在片中见到普通的中国人——他们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文化。因为对我来说,历史就是我们当下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这样拍能够让片子显得更有活力。”

他认为,杜甫不但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歌里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所以这个纪录片不但是有关诗人的,而是有比诗人更大的一个视野。他希望通过这个纪录片达到用文化来沟通中西方的目的,一方面西方的观众可以理解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观众可以回忆起中国渊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记得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在中国几千里的历史长河中,诗人灿若星河。要想从如此浩瀚的文化历史中选择一个诗人并且介绍给国外对他一无所知的观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迈克尔·伍德之所以选择杜甫,主要是出于他自己的热爱。

“16岁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唐诗的英译书,第一次读到了杜甫就爱上了他的诗歌,并且一直感兴趣。”迈克尔伍德介绍说,他自己在伦敦的制片公司曾经拍过很多名人传记类纪录片,例如莎士比亚,并且在拍的过程中会请一些莎翁戏剧的演员在片中进行朗诵,但是西方从来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事情来介绍杜甫,所以他也想用同样的方式为杜甫做一部纪录片。

他希望不仅仅要反映历史上的场景,还要将历史反映在今日的世界中,两者要做到交相辉映。杜甫的人生跌宕起伏,正好也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而从现代人的视角重历他的故事,古今恰好都在杜甫的诗中“交相辉映”。

“所以我们觉得最好办法是跳上巴士,跟随他的脚步来复制一遍他的旅程。每到一地就和当地民众进行互动,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摄影师,都可以‘动起来’,镜头也不是静止的。我们觉得这是最好的讲述一个伟人人生的传记的方法。”迈克尔·伍德说。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剧照,迈克尔·伍德在杜甫草堂碰到的中国小女孩。 

不过,由于预算和时间的限制,拍摄团队并没有完全走完杜甫漂泊一生所途径的所有地方。“比如他南下到成都,会经过一些山岭,景色非常险峻奇美,比如到马岐山的那段,但是片子只有一小时时间,实在是放不下,所以就没有拍,总之这还是一个简单的纪录片。”

与普通人互动的部分,迈克尔·伍德讲到自己带团队去成都杜甫草堂拍摄的经历。在那里,他并没有制定严谨而详细的拍摄规划,而是希望到实地拍摄时会有“魔法”发生。“我们去杜甫草堂拍摄之前就已经预想到,一定会在那里碰到很多热衷杜甫诗歌的人。虽然不知道会遇到谁,不是非常确切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相信一定会发生一些很棒的内容可以拍摄下来。特别是在中国,我发现中国人民非常热爱和谈论中国文化和历史。”迈克尔·伍德讲道,“我之前拍摄时就曾见到很多普通人,说书人、路人、老人们,他们都能够说出一些中国传统的神话和传说,英美观众也很喜欢在纪录片里能看到中国的普通人。”

事实上,在几年前拍摄《中国故事》的时候,他就经历过这样的“魔法时刻”。“我们去开封,走到开封古旧巷子里。大家如果看过《中国故事》的话,会知道开封建城有一个传说:两个小男孩被放在篮子里,他们就是开封的创城祖先。我们去开封胡同里走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穿着一个背心躺在一个竹床上在那读书,我们问他你听说过开封创城祖先那两个小孩故事吗?他马上站起来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这就是现场拍摄的魔力了。”

不过,这也带来了更进一步的问题,即民间传说与史实如何平衡?迈克尔·伍德的方法是“为这些传说提供一个上下文互文的语境”。“先讲故事,在我作为主持人点评的时候,再向观众说明这是一个故事,说‘应该是宋朝最早的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天命神授,授意让这些故事传播下来的。’”

纪录片《中国故事》剧照。

保证了历史信息的正确性之后,还要兼顾娱乐性。“我想说,中国到处都有鲜活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记忆是非常丰富的。有些学者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后一代能够记得以前的文化传承以及历史故事的人了,但我并不认为如此。比如我们去贵州拍摄的时候,我们发现贵商对于他们的传说文化的积累非常丰富、细致,他们有家族传说,有家谱,有口口相传的故事等等。所以我认为历史不一定由历史学家承载,中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普通人传承至今,中国人本身是活生生的历史。我知道这一场大师班题目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也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所谓的中国故事,中国人就是中国故事的宝库,所以我们要和活生生的中国人交往。不要以为这些故事都消失了——不,它们没有消失,它们回来了。”

杜甫一生共写了1400多首诗歌,到底选择哪些在片中进行朗诵,又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演员来朗诵?这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迈克尔·伍德一共选了15首杜诗,开篇即是《壮游》,这是一首杜甫老年的时候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这首诗。就是为了像写散文一样,让演员跟观众说:来,听我讲一讲我的故事吧。所以我们一直避免太过于诗意的诗歌。直到电影的最后可能才会有诗意的反映。”

在选择演员的时候,一方面请他朗读,另外一方面要让观众能够感到他们是在听杜甫本人讲自己的人生故事。而当时伊恩·麦克莱恩正好在话剧舞台上做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演出,也是在回顾他一生的经历。“我们发现他回顾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和杜甫在《壮游》这样的诗歌中回顾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

英国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图片来源:《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剧照。

尽管选择一个西方演员来朗诵中国古诗非常冒险,但最后还是获得了成功。迈克尔伍德认为这再次证明诗歌的共性。“后来有很多中国观众给我们写信说,我们想象的杜甫就应该长他这样。”

这种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感和共鸣也来源于迈克尔伍德对于跨文化传播的认识。他并不认为在拍摄之前就应当预设目标观众的分类,因为同理心在纪录片的拍摄中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故事》和《杜甫》这样的纪录片放映之后,给我们来信的粉丝既有中国观众也有英国观众。正如杜甫草堂的经历教给我的一样,不管走到世界的哪里都会碰到渴望知识渴望文化的人。不过有时候我会有意进行一些‘倾斜’。比如说《中国故事》这个纪录片,开拍前我跟同事们说了,我希望历史方面可以搞定,最关键一点是拍摄中体现出同理心,也就是我们对中国、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温度。你知道,有的西方人和中国之间可能会有一定距离感,特别是目前可能会有一定冷淡感。可是我觉得对中国人的同理心非常重要。这么多年我一直来往于中英之间,我爱中国的人民,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纪录片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我爱纪录片里看到的活生生的人,我希望我也能够去到那里。’”

最后提到未来的拍摄计划时,迈克尔伍德说,之前已经拍了《中国故事》、《印度故事》,或许下一个可以拍一下《古希腊故事》,总之想把世界古代重大文明都拍摄一遍。

另外,与中国相关的一个想法是,“我本人一直对鸦片战争非常感兴趣,这是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我想拍摄一个片子可以体现中英两国双视角。鸦片战争最早回溯到1793年,英国派了特使叫马戛尔尼来进谏乾隆皇帝,我想可以以他作为切入点。听说现在英国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馆正在策划一个有关这个历史时期的展览,如果能够以此为中心进行拍摄的话,也会很有意思。”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