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年的车故事:与一位80后一起回到过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年的车故事:与一位80后一起回到过去

很幸运,小时候我周围的人在当年都挺蛮富裕的(除了我们家)。我早早就跟车有了接触,也产生了感情,以至于到了30岁还围绕着车在团团转。

我是一名80后,一名在深圳长大的潮汕人。很幸运,因为潮汕人很会做生意,所以小时候我周围的人在当年都挺蛮富裕的(除了我们家)。也正是如此,我早早就跟车有了接触,也产生了感情,以至于到了30岁还围绕着车在团团转,好吧,车会是我一辈子的好伙伴。那么,关于这篇文章,相信正在看的都是同龄人,70后的大哥们应该也会有,而且比我们更懂更有感触,至于90后、00后...估计好多车都没见过呢。话不多说,就从我的第一台车开始吧: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车,虽然是人力驱动,但在小屁孩的年代蹬得可欢了。那会常常会把车撞得稀巴烂,也会拿起螺丝刀找颗螺丝、拿根粗绳、垫块木板瞎整两下就继续跟伙伴们飚车去了;

紧接着的当然是我大凤凰了,记得小时候根本不爱坐后座,总喜欢侧着屁股坐在单杠上,感受父亲温暖胸怀的同时更享受风吹过脸颊的那种爽;

终于坐上真正的车了,虽然只是公交车但那会可乐极了。尤其是这种加长版的大BUS,总爱挑衔接车厢的圆盘座位上去坐,每当转弯的时候车子都会跟着扭,好怀念,可这样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想想心都酸;

记不得当时几岁了,回了趟家乡,因为亲戚是老红军也是当地的干部,给配了辆军车,那会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只管叫吉普,也忘了咋回事就给坐上了,就一次,也是那一次,让我小小年纪知道了什么叫虚荣心,下车那会,各种羡慕的眼光投射过来还真...爽;

90年代初,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路面上开始出现了小黄包,小时候根本不知道”打车”,也不知道坐这个玩意需要花多少钱,只知道这车有个小风扇,在当时看来还挺高大上的。翻翻资料,原来小黄包有好几版本呢,昌河铃木、天津大发、柳州五菱、吉林、松花江甚至进口三菱的,至于我坐得是哪款车型就真的忘了,况且当年坐的机会也就那么几次,没别的,家里穷;

当年小黄包淘汰得很快,过不了多久就被夏利TAXI给取代了,而且还有三厢、两厢车,也是从那时开始,对车开始深研。每次坐上车都会到处碰到处摸,但就是不敢问,内向,爸妈也不懂,只好自己瞎编、瞎猜、瞎想;

说到的士,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老三样了,捷达、桑塔纳和富康,也坐过不少次。另外,那会在广州还能看到皇冠牌的还有标致505,而且标致505最让我感兴趣,因为还有一款旅行版的,好特别,但对这两款的士还蛮遗憾的,一次都没坐过;

90年代中期,有钱人多了,在潮汕地区则是三菱横行霸道的时候,那些潮汕老板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会买这款车型。当时压根不知道什么是V31什么是V32,就叫三菱吉普,看到V6 3.0的就叫V6 3000。刹车油管事件把它给毁了,挺可惜的,但直到现在,这款车型在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跑着呢;

有了三菱吉普怎么少了它,同样的,当时也不知道啥叫LC 80,只知道叫丰田 4500。能开得起这车的非富则贵,质量同样也是杠杠的,至今还有些越野赛事上看到它的身影;

至于北京JEEP,在深圳我还真不多见,也只是通过当时的汽车杂志有了大概了解,貌似当时这款车是个病号,经常坏,油耗据说还特高,真这样吗?我看它也跑过不少越野赛啊;

皇冠在我们这边也是款明星车型,比奔驰宝马都要出名。这款车同样堪称神车,保有量很大,至今路上也有在跑的,而且车况都还不错,家乡的亲戚也有一辆,每次回去都会开一开;

公爵王相比皇冠来说就没有那么大名气了,但也不失为一台好车,同样是V6同样是3.0,而且还打着VIP的标,只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款车型真的少之又少;

雷克萨斯,哦,不对,当年叫凌志,这款LS400也是能见度相当高的车款,同样的也是当年土豪们的专属座驾,质量也是没得说,看现在有群玩VIP改装的,都爱收台这个来让它重现辉煌;

虎头奔就不用说了,霸气!尤其是S600,每当看到它就像看到神一样,各种羡慕各种膜拜,小时候也吹过牛逼,说长大了也要买一台,可是...此处省略三千字。这一代的奔驰目前还有些尾期版在路上跑,说真的,那气势依旧,不输现代车;

宝马相对来说就弱了不少,7系就更不用说了,而这款5系还好,但在我们这边并不多,也没给留下太多印象,唯一觉得好玩的是,在维修厂看到这车的发动机盖居然是向前掀的;

第一次看到四环车还真不知道叫啥,问过老爸才知道叫奥迪,而且还是豪华车,也只有当官的能开。当时的能见度也特别低,对它的了解也并不多,倒是几年后...;

老爸和他的生意伙伴凑了30万买了台二手奥迪,当时也不知道叫A6,只知道是进口的,只知道是V6 2.8L的,只知道各种坏、各种异响、各种烧油,跑超过120km/h发动机还会冒烟,当时也没有一个维修师傅会修,因为太!高!级!就这样开了3、4年,好在卖出去了,真为接手的人感到...;

A31还真是一款让人搞不懂的车型,当年路上也有一些,然而,在前几年,这款车居然成为了漂移神器,还各种GTR的移植,可玩性是相当高啊;

这一代的雅阁没有很高的人气,也不知道为啥,只知道它是2.2L的,造型在当时看来算蛮时尚的了,我也很喜欢,就是买不起;

篇幅有点长了,其实还有当年的一些车型没有说到,不过都是些很冷门的。文章的最后一台车就说说真正属于我们家的第一台车吧,佳美2.2L。这款车可棒了,坐着舒适、配置豪华、动力不错还省油,重点是,它还“活”着!只是那该死的黄标政策只好让它放在家乡完成最后使命了,现在多少公里了我还没去看,估计也30万公里了吧,但车子却没啥毛病,健壮着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年的车故事:与一位80后一起回到过去

很幸运,小时候我周围的人在当年都挺蛮富裕的(除了我们家)。我早早就跟车有了接触,也产生了感情,以至于到了30岁还围绕着车在团团转。

我是一名80后,一名在深圳长大的潮汕人。很幸运,因为潮汕人很会做生意,所以小时候我周围的人在当年都挺蛮富裕的(除了我们家)。也正是如此,我早早就跟车有了接触,也产生了感情,以至于到了30岁还围绕着车在团团转,好吧,车会是我一辈子的好伙伴。那么,关于这篇文章,相信正在看的都是同龄人,70后的大哥们应该也会有,而且比我们更懂更有感触,至于90后、00后...估计好多车都没见过呢。话不多说,就从我的第一台车开始吧: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车,虽然是人力驱动,但在小屁孩的年代蹬得可欢了。那会常常会把车撞得稀巴烂,也会拿起螺丝刀找颗螺丝、拿根粗绳、垫块木板瞎整两下就继续跟伙伴们飚车去了;

紧接着的当然是我大凤凰了,记得小时候根本不爱坐后座,总喜欢侧着屁股坐在单杠上,感受父亲温暖胸怀的同时更享受风吹过脸颊的那种爽;

终于坐上真正的车了,虽然只是公交车但那会可乐极了。尤其是这种加长版的大BUS,总爱挑衔接车厢的圆盘座位上去坐,每当转弯的时候车子都会跟着扭,好怀念,可这样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想想心都酸;

记不得当时几岁了,回了趟家乡,因为亲戚是老红军也是当地的干部,给配了辆军车,那会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只管叫吉普,也忘了咋回事就给坐上了,就一次,也是那一次,让我小小年纪知道了什么叫虚荣心,下车那会,各种羡慕的眼光投射过来还真...爽;

90年代初,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路面上开始出现了小黄包,小时候根本不知道”打车”,也不知道坐这个玩意需要花多少钱,只知道这车有个小风扇,在当时看来还挺高大上的。翻翻资料,原来小黄包有好几版本呢,昌河铃木、天津大发、柳州五菱、吉林、松花江甚至进口三菱的,至于我坐得是哪款车型就真的忘了,况且当年坐的机会也就那么几次,没别的,家里穷;

当年小黄包淘汰得很快,过不了多久就被夏利TAXI给取代了,而且还有三厢、两厢车,也是从那时开始,对车开始深研。每次坐上车都会到处碰到处摸,但就是不敢问,内向,爸妈也不懂,只好自己瞎编、瞎猜、瞎想;

说到的士,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老三样了,捷达、桑塔纳和富康,也坐过不少次。另外,那会在广州还能看到皇冠牌的还有标致505,而且标致505最让我感兴趣,因为还有一款旅行版的,好特别,但对这两款的士还蛮遗憾的,一次都没坐过;

90年代中期,有钱人多了,在潮汕地区则是三菱横行霸道的时候,那些潮汕老板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会买这款车型。当时压根不知道什么是V31什么是V32,就叫三菱吉普,看到V6 3.0的就叫V6 3000。刹车油管事件把它给毁了,挺可惜的,但直到现在,这款车型在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跑着呢;

有了三菱吉普怎么少了它,同样的,当时也不知道啥叫LC 80,只知道叫丰田 4500。能开得起这车的非富则贵,质量同样也是杠杠的,至今还有些越野赛事上看到它的身影;

至于北京JEEP,在深圳我还真不多见,也只是通过当时的汽车杂志有了大概了解,貌似当时这款车是个病号,经常坏,油耗据说还特高,真这样吗?我看它也跑过不少越野赛啊;

皇冠在我们这边也是款明星车型,比奔驰宝马都要出名。这款车同样堪称神车,保有量很大,至今路上也有在跑的,而且车况都还不错,家乡的亲戚也有一辆,每次回去都会开一开;

公爵王相比皇冠来说就没有那么大名气了,但也不失为一台好车,同样是V6同样是3.0,而且还打着VIP的标,只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款车型真的少之又少;

雷克萨斯,哦,不对,当年叫凌志,这款LS400也是能见度相当高的车款,同样的也是当年土豪们的专属座驾,质量也是没得说,看现在有群玩VIP改装的,都爱收台这个来让它重现辉煌;

虎头奔就不用说了,霸气!尤其是S600,每当看到它就像看到神一样,各种羡慕各种膜拜,小时候也吹过牛逼,说长大了也要买一台,可是...此处省略三千字。这一代的奔驰目前还有些尾期版在路上跑,说真的,那气势依旧,不输现代车;

宝马相对来说就弱了不少,7系就更不用说了,而这款5系还好,但在我们这边并不多,也没给留下太多印象,唯一觉得好玩的是,在维修厂看到这车的发动机盖居然是向前掀的;

第一次看到四环车还真不知道叫啥,问过老爸才知道叫奥迪,而且还是豪华车,也只有当官的能开。当时的能见度也特别低,对它的了解也并不多,倒是几年后...;

老爸和他的生意伙伴凑了30万买了台二手奥迪,当时也不知道叫A6,只知道是进口的,只知道是V6 2.8L的,只知道各种坏、各种异响、各种烧油,跑超过120km/h发动机还会冒烟,当时也没有一个维修师傅会修,因为太!高!级!就这样开了3、4年,好在卖出去了,真为接手的人感到...;

A31还真是一款让人搞不懂的车型,当年路上也有一些,然而,在前几年,这款车居然成为了漂移神器,还各种GTR的移植,可玩性是相当高啊;

这一代的雅阁没有很高的人气,也不知道为啥,只知道它是2.2L的,造型在当时看来算蛮时尚的了,我也很喜欢,就是买不起;

篇幅有点长了,其实还有当年的一些车型没有说到,不过都是些很冷门的。文章的最后一台车就说说真正属于我们家的第一台车吧,佳美2.2L。这款车可棒了,坐着舒适、配置豪华、动力不错还省油,重点是,它还“活”着!只是那该死的黄标政策只好让它放在家乡完成最后使命了,现在多少公里了我还没去看,估计也30万公里了吧,但车子却没啥毛病,健壮着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