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武器|从《门口的野蛮人》看门口的野蛮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武器|从《门口的野蛮人》看门口的野蛮人

《门口的野蛮人》关于当时美国实体经济的描述提醒我们中国可能正在进入并购高发期,因为当一个经济体进入钱很多而实业不景气阶段的时候,并购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门口的野蛮人。 图片来源:网络

一场宝万之争将《门口的野蛮人》一书又推到风口浪尖上。上一次这本书如此风光是十年前国企贱卖论甚嚣尘上之时。与这次的引用相比,那次的比附更搭一点,因为这本书主要就是讲一场未遂的MBO,而当时不少国企自导自演的MBO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记得当年关注或参与MBO讨论的同行们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管理层太仁义了,居然要花那么多钱来公开收购自己的公司,而他们不小心招来的KKR,出手还要大方一些。相比中国的国企领导层以自己企业的资产去抵押贷款来三钱不值两钱把自己的企业给“贱买”了,如果说约翰逊和KKR们是野蛮人,我们的那些国企的领导层会是什么人呢?

此次与野蛮人相对应的是有情怀的人,那么野蛮人与情怀人孰优孰劣?其实以约翰逊为首的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管理层也没少向董事会和媒体及公众展现情怀,可董事会依然选择了KKR,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约翰逊的情怀不够足。情怀当然是很重要的,它代表着企业家的素质和对公司愿景的承诺,不过这说到底还是围绕资本尤其是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在说事儿。企业家要么通过抚今追昔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过去他挣钱的本事,要么通过展望未来说服大家相信更多的利润正在赶来的路上,说白了就是画饼,就是给董事会和投资者许诺一个未来的期权,这说到底也是资本游戏的一部分。

任何一个涉及野蛮人的游戏都不乏互相攻讦,《门口的野蛮人》也不例外,互相指责对方贪婪阴险是书中常见的桥段,不过鲜有指责对方的钱不干净的,更没有“赵家人”这种令圈外人一头雾水的含沙射影,因为彼此的钱的来历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背后或许还有纵横捭阖,但表面上捉对厮杀的投行们并不避讳走上前台。这和当下宝万之争中对垒两军犹如身处雾霾让人心生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感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

在《门口的野蛮人》中,媒体人更多扮演的也是嗜血者的角色,只不过那血不是利润而是并购幕后角力的真相,如果有丑闻的气息那更是欣喜若狂。而在宝万之争中,媒体人似乎更忙于选择站队,或扮演支持资本的理中客,或扮演支持企业家的情怀婊,对于新闻真相本身则显出力有未逮或欲言又止之态。

《门口的野蛮人》关于当时美国实体经济的描述提醒我们中国可能正在进入并购高发期,因为当一个经济体进入钱很多而实业不景气阶段的时候,并购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当然这一切会包装上一大堆动听的言辞,提高资本回报率、避免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汰弱留强、淘换出旧钱投给新兴产业等等都是常见的桥段。当然在中国,还要加上“为国去产能”的中国特色“情怀”。

从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案例来看,这其中最容易实现的是阶段性少数人资本回报率的提高,成为少数人的关键之一是成为并购或被并购者,关键之二是成为尾货收集者,关键之三当然是要跟准风头及时出货。至于去产能这一节,考虑到并购的巨大破坏性效应及其对产能的破坏,此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以实现,只不过代价相对高昂,因为被恶意并购的多半是行业翘楚。

至于新钱旧钱的说法,在一个钱总体不缺的年代,与其说是置换出来的旧钱成就了新产业的投资,不如说主要是由新钱吹捧的新产业盈利前景让旧钱趋之若鹜。而在中国,无论新钱旧钱,如何有效进入新的行业推动创新,又涉及一系列现阶段基本无解的陈年老问题。

很多当时被恶意收购后的企业的经营情况变得更糟了,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并不是孤独的受害者。这也是在预期之中的,价格开那么高,负债率必然高企,等股价打回原形时,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在美国那波并购狂潮中糟糕的案例还有不少,不过人们好像更愿意把谴责的目光投向投行,认为他们吃里扒外把野蛮人、交易撮合者、白衣骑士、垃圾债券发行者、过桥贷款提供者以及并购事务操作者的戏码演了一个遍,因此总是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有并购发生,他们就稳赚不赔,而实在没有并购发生时,就自己发动一个。听说在宝万之争中也不乏两头吃的角色,看来好戏还在后头。

《门口的野蛮人》在其尾声部分指出,美国那波大并购的劲头消停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钱变贵了,尤其垃圾债券市场的震荡导致融资成本大幅提高,二是越来越多围绕并购的丑闻被揭露,或者并购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一句话,并购开始被“污名化”。在中国,游戏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呢?很多,属于老生常谈的有提高交易透明度,加强对不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等。不过,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很多改变要等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怒火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建设是否也要等阶段性并购狂潮告一段落之后才能谈及,还是可以未雨绸缪,提前落到实处,将并购市场可能的震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也是值得关注的后续剧目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武器|从《门口的野蛮人》看门口的野蛮人

《门口的野蛮人》关于当时美国实体经济的描述提醒我们中国可能正在进入并购高发期,因为当一个经济体进入钱很多而实业不景气阶段的时候,并购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门口的野蛮人。 图片来源:网络

一场宝万之争将《门口的野蛮人》一书又推到风口浪尖上。上一次这本书如此风光是十年前国企贱卖论甚嚣尘上之时。与这次的引用相比,那次的比附更搭一点,因为这本书主要就是讲一场未遂的MBO,而当时不少国企自导自演的MBO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记得当年关注或参与MBO讨论的同行们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管理层太仁义了,居然要花那么多钱来公开收购自己的公司,而他们不小心招来的KKR,出手还要大方一些。相比中国的国企领导层以自己企业的资产去抵押贷款来三钱不值两钱把自己的企业给“贱买”了,如果说约翰逊和KKR们是野蛮人,我们的那些国企的领导层会是什么人呢?

此次与野蛮人相对应的是有情怀的人,那么野蛮人与情怀人孰优孰劣?其实以约翰逊为首的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管理层也没少向董事会和媒体及公众展现情怀,可董事会依然选择了KKR,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约翰逊的情怀不够足。情怀当然是很重要的,它代表着企业家的素质和对公司愿景的承诺,不过这说到底还是围绕资本尤其是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在说事儿。企业家要么通过抚今追昔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过去他挣钱的本事,要么通过展望未来说服大家相信更多的利润正在赶来的路上,说白了就是画饼,就是给董事会和投资者许诺一个未来的期权,这说到底也是资本游戏的一部分。

任何一个涉及野蛮人的游戏都不乏互相攻讦,《门口的野蛮人》也不例外,互相指责对方贪婪阴险是书中常见的桥段,不过鲜有指责对方的钱不干净的,更没有“赵家人”这种令圈外人一头雾水的含沙射影,因为彼此的钱的来历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背后或许还有纵横捭阖,但表面上捉对厮杀的投行们并不避讳走上前台。这和当下宝万之争中对垒两军犹如身处雾霾让人心生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感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

在《门口的野蛮人》中,媒体人更多扮演的也是嗜血者的角色,只不过那血不是利润而是并购幕后角力的真相,如果有丑闻的气息那更是欣喜若狂。而在宝万之争中,媒体人似乎更忙于选择站队,或扮演支持资本的理中客,或扮演支持企业家的情怀婊,对于新闻真相本身则显出力有未逮或欲言又止之态。

《门口的野蛮人》关于当时美国实体经济的描述提醒我们中国可能正在进入并购高发期,因为当一个经济体进入钱很多而实业不景气阶段的时候,并购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当然这一切会包装上一大堆动听的言辞,提高资本回报率、避免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汰弱留强、淘换出旧钱投给新兴产业等等都是常见的桥段。当然在中国,还要加上“为国去产能”的中国特色“情怀”。

从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案例来看,这其中最容易实现的是阶段性少数人资本回报率的提高,成为少数人的关键之一是成为并购或被并购者,关键之二是成为尾货收集者,关键之三当然是要跟准风头及时出货。至于去产能这一节,考虑到并购的巨大破坏性效应及其对产能的破坏,此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以实现,只不过代价相对高昂,因为被恶意并购的多半是行业翘楚。

至于新钱旧钱的说法,在一个钱总体不缺的年代,与其说是置换出来的旧钱成就了新产业的投资,不如说主要是由新钱吹捧的新产业盈利前景让旧钱趋之若鹜。而在中国,无论新钱旧钱,如何有效进入新的行业推动创新,又涉及一系列现阶段基本无解的陈年老问题。

很多当时被恶意收购后的企业的经营情况变得更糟了,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并不是孤独的受害者。这也是在预期之中的,价格开那么高,负债率必然高企,等股价打回原形时,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在美国那波并购狂潮中糟糕的案例还有不少,不过人们好像更愿意把谴责的目光投向投行,认为他们吃里扒外把野蛮人、交易撮合者、白衣骑士、垃圾债券发行者、过桥贷款提供者以及并购事务操作者的戏码演了一个遍,因此总是立于不败之地:只要有并购发生,他们就稳赚不赔,而实在没有并购发生时,就自己发动一个。听说在宝万之争中也不乏两头吃的角色,看来好戏还在后头。

《门口的野蛮人》在其尾声部分指出,美国那波大并购的劲头消停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钱变贵了,尤其垃圾债券市场的震荡导致融资成本大幅提高,二是越来越多围绕并购的丑闻被揭露,或者并购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一句话,并购开始被“污名化”。在中国,游戏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呢?很多,属于老生常谈的有提高交易透明度,加强对不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等。不过,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很多改变要等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怒火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建设是否也要等阶段性并购狂潮告一段落之后才能谈及,还是可以未雨绸缪,提前落到实处,将并购市场可能的震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也是值得关注的后续剧目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