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肝癌早筛行业提速,头部企业迈出商业化步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肝癌早筛行业提速,头部企业迈出商业化步伐

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大力推行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使得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大幅提高。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金淼

8月16日,和瑞基因发布“莱思宁”,这是PreCar项目的落地化系列产品之一,PreCar可以提前6到12个月进行肝癌预警,为患者争取时间窗口。

原发性肝癌是国内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累积死亡率为32.6%。2018年全球每年新发肝癌人数为841080人,55%的新发病例在中国,其中只有10%的患者能活过5年。

目前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因此通过早期诊断降低肝癌死亡率被寄予厚望。但肝癌起病隐匿,早起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国内约85%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国内新发肝癌患者中,晚期患者占58%,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约12%,与欧美或日本等亚洲国家差距显著。

在癌症早期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肝癌晚期难以治愈的问题,若在早期发现进行手术治疗,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80%~90%。庞大的需求推升了肝癌早筛市场,此前西南证券按照国内肝癌高危人群每季度检测1次测算,肝癌早诊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元。

但肝癌的早筛早诊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在“肝癌早诊早筛云端论坛”论坛上表示,现阶段主要采用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测的方法。

单一的检测方法,如超声对于肝癌的检出率为84%,对于早期肝癌更低,仅为47%。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同样不高。基因检测技术作为现有临床检测技术的有效补充,为解决肿瘤早期预警筛查的老问题开辟了新思路,有望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共同构建肝癌早期筛查的“铁三角”。

国外方面,美国Exact Sciences公司的早期肝细胞癌(HCC)血液检产品在2019年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而如Grail、Thrive Earlier Detection等明星公司在泛癌种早筛早诊上也正在积极研发。

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转化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搭建底层技术平台,这是对基因测序企业最基本但最核心的要求;第二个阶段,建立模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即用已知数据检验对模型的算法,这一步是为临床应用打下初步基础;第三阶段,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即在真实世界里检验上一阶段的模型,在这个阶段,入组的患者越多,临床效果越真实;第四个阶段,产品的产业化落地。

而整个早筛行业面临最大的挑战则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只有通过大规模临床患者样本分析、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持续性的验证,才能验证早筛早诊产品的性能数据。

国内方面,2018年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与和瑞基因共同发起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PreCar)启动,这是国内第一个依托全基因组测序析技术进行外周血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选、鉴定及验证的超大规模队列研究。该研究2019年宣布,相较于传统金标准,PreCar可以提前6到12个月进行肝癌预警,为患者争取时间窗口。8月16日,和瑞基因发布的“莱思宁”,就是PreCar项目的落地化系列产品之一。

除和瑞基因外,2019年3月,《美国科学院院刊》也发布了泛生子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完成的基于细胞游离DNA和蛋白标志物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前瞻性队列中进行肝癌早筛的研究成果。而此前上市不久的燃石也发布了其大队列泛癌种早筛研究计划,以验证血浆游离DNA甲基化早检模型在包括肝癌患者在内的敏感性。

对于肿瘤用药检测公司纷纷布局肿瘤早筛业务,和瑞基因总经理周珺表示,肿瘤用药检测企业在人类对抗肿瘤的历史上冲锋陷阵背包袱背得太久了,其希望能够通过诊断的方式更早地把肿瘤患者找出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某种程度上减少患者用药的机会。

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大力推行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使得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大幅提高。

周珺认为,日本落地的早筛方案显著提高了早期发现肿瘤患者的比例,国内在特定的瘤种中也有必要进行普筛,从而使得肝癌高危人群和患者从中获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肝癌早筛行业提速,头部企业迈出商业化步伐

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大力推行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使得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大幅提高。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金淼

8月16日,和瑞基因发布“莱思宁”,这是PreCar项目的落地化系列产品之一,PreCar可以提前6到12个月进行肝癌预警,为患者争取时间窗口。

原发性肝癌是国内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累积死亡率为32.6%。2018年全球每年新发肝癌人数为841080人,55%的新发病例在中国,其中只有10%的患者能活过5年。

目前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因此通过早期诊断降低肝癌死亡率被寄予厚望。但肝癌起病隐匿,早起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国内约85%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国内新发肝癌患者中,晚期患者占58%,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约12%,与欧美或日本等亚洲国家差距显著。

在癌症早期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肝癌晚期难以治愈的问题,若在早期发现进行手术治疗,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80%~90%。庞大的需求推升了肝癌早筛市场,此前西南证券按照国内肝癌高危人群每季度检测1次测算,肝癌早诊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元。

但肝癌的早筛早诊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在“肝癌早诊早筛云端论坛”论坛上表示,现阶段主要采用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测的方法。

单一的检测方法,如超声对于肝癌的检出率为84%,对于早期肝癌更低,仅为47%。血清标志物检出率同样不高。基因检测技术作为现有临床检测技术的有效补充,为解决肿瘤早期预警筛查的老问题开辟了新思路,有望与血清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共同构建肝癌早期筛查的“铁三角”。

国外方面,美国Exact Sciences公司的早期肝细胞癌(HCC)血液检产品在2019年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而如Grail、Thrive Earlier Detection等明星公司在泛癌种早筛早诊上也正在积极研发。

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转化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搭建底层技术平台,这是对基因测序企业最基本但最核心的要求;第二个阶段,建立模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即用已知数据检验对模型的算法,这一步是为临床应用打下初步基础;第三阶段,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即在真实世界里检验上一阶段的模型,在这个阶段,入组的患者越多,临床效果越真实;第四个阶段,产品的产业化落地。

而整个早筛行业面临最大的挑战则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只有通过大规模临床患者样本分析、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持续性的验证,才能验证早筛早诊产品的性能数据。

国内方面,2018年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与和瑞基因共同发起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PreCar)启动,这是国内第一个依托全基因组测序析技术进行外周血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选、鉴定及验证的超大规模队列研究。该研究2019年宣布,相较于传统金标准,PreCar可以提前6到12个月进行肝癌预警,为患者争取时间窗口。8月16日,和瑞基因发布的“莱思宁”,就是PreCar项目的落地化系列产品之一。

除和瑞基因外,2019年3月,《美国科学院院刊》也发布了泛生子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完成的基于细胞游离DNA和蛋白标志物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前瞻性队列中进行肝癌早筛的研究成果。而此前上市不久的燃石也发布了其大队列泛癌种早筛研究计划,以验证血浆游离DNA甲基化早检模型在包括肝癌患者在内的敏感性。

对于肿瘤用药检测公司纷纷布局肿瘤早筛业务,和瑞基因总经理周珺表示,肿瘤用药检测企业在人类对抗肿瘤的历史上冲锋陷阵背包袱背得太久了,其希望能够通过诊断的方式更早地把肿瘤患者找出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某种程度上减少患者用药的机会。

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大力推行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使得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大幅提高。

周珺认为,日本落地的早筛方案显著提高了早期发现肿瘤患者的比例,国内在特定的瘤种中也有必要进行普筛,从而使得肝癌高危人群和患者从中获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