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南昌海昏侯墓墓主初步明确为刘贺 曾当过27天皇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南昌海昏侯墓墓主初步明确为刘贺 曾当过27天皇帝

近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多名考古学者称,多种线索将墓主身份指向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据史料记载,刘贺曾做过27天的皇帝。

考古学家正对墓中出土竹简进行清理。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近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12月24日,据中国江西网报道,多名考古学者称,多种线索将墓主身份指向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据史料记载,刘贺曾做过27天的皇帝。

12月15日,江西南昌西汉大墓进入主棺清理阶段。近日来,据多名考古学家称,多种线索将墓主身份指向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在23日的西汉大墓学术研讨会上,南昌西汉大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目前墓主身份初步明确。

根据文献记载,南昌西汉大墓地处文献记载西汉昌邑王刘贺的封地。此外,发现的陪葬品线索也指向刘贺墓主的身份。如发现的实用车马陪葬坑出土了雕刻精美纹饰鎏金、错银青铜车马器,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相似,墓园内还发现了多处等级很高的礼制性建筑基址。此外,墓内出土了大量带有“食官”、“南昌”、“汉”、“昌邑九年造”“昌邑二年造”“昌邑十一年造”“元康三年十月”“元康四年六月”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

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其祖母正是有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美名的李夫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年仅21岁,没有子嗣。辅政大臣霍光和众臣推举昌邑王刘贺当皇帝。但由于刘贺在位期间荒唐百出,于是仅仅27天,刘贺便被匆匆赶下台,回到封地之后,刘贺被降为海昏侯,被迁往江西南昌。

此次西汉大墓的挖掘中,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片木牍出土,目前正在加紧清理。考古学家分析已清理和试读的竹简后,称应该是《论语》,或者《论语》的部分语录。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如果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话,那么这个人和史书上记载的形象差别很大。单单是墓室出现的竹简数量就能说明他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此外,张仲立还称,墓主起码是崇尚圣贤的:“主椁室放置一扇绘有圣贤像和孔子生平的屏风,像座右铭一样摆放在寝室旁边,还有此前出土的两方砚台,再加上如此多的竹简,都说明墓主属于文化人的形象。”

然而对于墓主的最终确认,考古学家称还需要更多更直接的证据。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为此我们寄托于内棺的清理,那里可能有墓主身份的直接证明。”

考古学家们称,西汉大墓的发掘,为研究中国汉代历史,特别是研究西汉列侯丧葬制度提供了一批极其重要的资料。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称,西汉大墓的发掘,是秦汉考古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意义已经超过长沙马王堆,目前提取的信息还没有完全展示出西汉大墓的价值,随着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很有可能会产生出很多新的研究领域。

此外,西汉大墓带来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价值也被高度评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段清波教授称,比如西汉大墓出土的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再次佐证了西汉时期黄金储备惊人的文献记载,而这些黄金究竟去了哪里,西汉大墓有助于学者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南昌海昏侯墓墓主初步明确为刘贺 曾当过27天皇帝

近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多名考古学者称,多种线索将墓主身份指向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据史料记载,刘贺曾做过27天的皇帝。

考古学家正对墓中出土竹简进行清理。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近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12月24日,据中国江西网报道,多名考古学者称,多种线索将墓主身份指向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据史料记载,刘贺曾做过27天的皇帝。

12月15日,江西南昌西汉大墓进入主棺清理阶段。近日来,据多名考古学家称,多种线索将墓主身份指向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在23日的西汉大墓学术研讨会上,南昌西汉大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目前墓主身份初步明确。

根据文献记载,南昌西汉大墓地处文献记载西汉昌邑王刘贺的封地。此外,发现的陪葬品线索也指向刘贺墓主的身份。如发现的实用车马陪葬坑出土了雕刻精美纹饰鎏金、错银青铜车马器,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相似,墓园内还发现了多处等级很高的礼制性建筑基址。此外,墓内出土了大量带有“食官”、“南昌”、“汉”、“昌邑九年造”“昌邑二年造”“昌邑十一年造”“元康三年十月”“元康四年六月”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

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其祖母正是有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美名的李夫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年仅21岁,没有子嗣。辅政大臣霍光和众臣推举昌邑王刘贺当皇帝。但由于刘贺在位期间荒唐百出,于是仅仅27天,刘贺便被匆匆赶下台,回到封地之后,刘贺被降为海昏侯,被迁往江西南昌。

此次西汉大墓的挖掘中,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片木牍出土,目前正在加紧清理。考古学家分析已清理和试读的竹简后,称应该是《论语》,或者《论语》的部分语录。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表示:“如果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话,那么这个人和史书上记载的形象差别很大。单单是墓室出现的竹简数量就能说明他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此外,张仲立还称,墓主起码是崇尚圣贤的:“主椁室放置一扇绘有圣贤像和孔子生平的屏风,像座右铭一样摆放在寝室旁边,还有此前出土的两方砚台,再加上如此多的竹简,都说明墓主属于文化人的形象。”

然而对于墓主的最终确认,考古学家称还需要更多更直接的证据。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为此我们寄托于内棺的清理,那里可能有墓主身份的直接证明。”

考古学家们称,西汉大墓的发掘,为研究中国汉代历史,特别是研究西汉列侯丧葬制度提供了一批极其重要的资料。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称,西汉大墓的发掘,是秦汉考古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意义已经超过长沙马王堆,目前提取的信息还没有完全展示出西汉大墓的价值,随着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很有可能会产生出很多新的研究领域。

此外,西汉大墓带来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价值也被高度评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段清波教授称,比如西汉大墓出土的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再次佐证了西汉时期黄金储备惊人的文献记载,而这些黄金究竟去了哪里,西汉大墓有助于学者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