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忍无可忍 腾讯、今日头条等六家公司联合抵制运营商流量劫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忍无可忍 腾讯、今日头条等六家公司联合抵制运营商流量劫持

你被莫名其妙的弹窗骚扰过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25日,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网、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六家公司突然发布联合声明,共同呼吁打击流量劫持问题。

虽然该声明没有指名道姓,但实际上这场声讨的矛头,直指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

在联合声明中六家公司指出,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流量劫持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域名劫持,跟PC端相似,用户在正常联网状态下(4G/WiFi),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

第二类是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声明强调,放任流量劫持将带来严重后果,除了让违法违规者非法获益外,用户的合法利益和体验也将受到侵害。而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务,因为完全脱离监管,甚至可能传播诈骗、色情等低俗甚至严重违法信息。

声明还透露,对于上述两类劫持和偷卖流量等行为,已有多项证据直接指向“某些机构”,因此他们在对恶意劫持做技术识别和拦截之外,也已向有关监管部门报案。

有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某些机构”其实就是指三大运营商或其关联方。

六家联合声明方之一的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目前移动互联网流量劫持的现象已经可以用“严重”来形容。

主流大型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其中微信、今日头条、百度等受害最为严重,因为劫持者会对这些公司做有针对性的劫持。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某公司的用户投诉中,与流量劫持相关的投诉占比从以往正常的15%一下子上升到50%以上。

该人士表示,流量劫持的常见行为之一,是直接把用户的访问请求定向到其他地址,造成用户访问直接失败,比如发不了微信、使用不了百度搜索、今日头条等等。更常见的是在用户界面上做弹窗,或者植入一些广告,干扰用户阅读,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在商业上,一来由于劫持者替换了自己的广告,导致正常产品的广告无法展示,因此给互联网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其次互联网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资金资源去获取流量,但是由于劫持,用户正常流量被伪装成渠道流量,导致投入的资金被嫁接到做劫持的渠道中。

该知情人士还透露,声明中提到的证据包括用户使用过程中被弹窗、流量伪装的记录,以及通过技术手段反编译到对方操作的广告弹窗内容的代码等等。

小米相关发言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小米一直深受流量劫持损害,时常有用户举报访问小米网时遭遇域名劫持。

六家公司集体表示,这次发表声明的目的是引起运营商的重视,推动问题尽早得到解决,也希望更多公司站出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该声明发出后几个小时内,已有好几家互联网公司主动找上门,希望加入声明者的名单之中。

对于互联网公司们的集体“愤怒”,界面新闻记者分别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求证,但截至发稿前,仍然没有得到官方回复。

但有不愿具名的运营商员工告诉记者,的确存在劫持流量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三大运营商之中一直存在。

通信专家付亮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因为目前公开的信息仍比较模糊,并不能说明流量一定是谁劫持的。“或者说他们知道了流量劫持的始作俑者,却不愿意说出来,等着运营商做裁判。”

付亮判断,这里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第三方流量或广告公司所为,而运营商没有处罚权;其次也可能会牵扯到运营商下属员工的利益线。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不是靠声讨能解决的。付亮认为,互联网公司公开讨伐的做法不会取得太大的效果,最好寻求相关监管部门仲裁。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忍无可忍 腾讯、今日头条等六家公司联合抵制运营商流量劫持

你被莫名其妙的弹窗骚扰过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25日,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网、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六家公司突然发布联合声明,共同呼吁打击流量劫持问题。

虽然该声明没有指名道姓,但实际上这场声讨的矛头,直指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

在联合声明中六家公司指出,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流量劫持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域名劫持,跟PC端相似,用户在正常联网状态下(4G/WiFi),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

第二类是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声明强调,放任流量劫持将带来严重后果,除了让违法违规者非法获益外,用户的合法利益和体验也将受到侵害。而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务,因为完全脱离监管,甚至可能传播诈骗、色情等低俗甚至严重违法信息。

声明还透露,对于上述两类劫持和偷卖流量等行为,已有多项证据直接指向“某些机构”,因此他们在对恶意劫持做技术识别和拦截之外,也已向有关监管部门报案。

有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某些机构”其实就是指三大运营商或其关联方。

六家联合声明方之一的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目前移动互联网流量劫持的现象已经可以用“严重”来形容。

主流大型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其中微信、今日头条、百度等受害最为严重,因为劫持者会对这些公司做有针对性的劫持。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在某公司的用户投诉中,与流量劫持相关的投诉占比从以往正常的15%一下子上升到50%以上。

该人士表示,流量劫持的常见行为之一,是直接把用户的访问请求定向到其他地址,造成用户访问直接失败,比如发不了微信、使用不了百度搜索、今日头条等等。更常见的是在用户界面上做弹窗,或者植入一些广告,干扰用户阅读,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在商业上,一来由于劫持者替换了自己的广告,导致正常产品的广告无法展示,因此给互联网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其次互联网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资金资源去获取流量,但是由于劫持,用户正常流量被伪装成渠道流量,导致投入的资金被嫁接到做劫持的渠道中。

该知情人士还透露,声明中提到的证据包括用户使用过程中被弹窗、流量伪装的记录,以及通过技术手段反编译到对方操作的广告弹窗内容的代码等等。

小米相关发言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小米一直深受流量劫持损害,时常有用户举报访问小米网时遭遇域名劫持。

六家公司集体表示,这次发表声明的目的是引起运营商的重视,推动问题尽早得到解决,也希望更多公司站出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该声明发出后几个小时内,已有好几家互联网公司主动找上门,希望加入声明者的名单之中。

对于互联网公司们的集体“愤怒”,界面新闻记者分别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求证,但截至发稿前,仍然没有得到官方回复。

但有不愿具名的运营商员工告诉记者,的确存在劫持流量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三大运营商之中一直存在。

通信专家付亮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因为目前公开的信息仍比较模糊,并不能说明流量一定是谁劫持的。“或者说他们知道了流量劫持的始作俑者,却不愿意说出来,等着运营商做裁判。”

付亮判断,这里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第三方流量或广告公司所为,而运营商没有处罚权;其次也可能会牵扯到运营商下属员工的利益线。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不是靠声讨能解决的。付亮认为,互联网公司公开讨伐的做法不会取得太大的效果,最好寻求相关监管部门仲裁。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