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才能有效阻止人们加入恐怖组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才能有效阻止人们加入恐怖组织?

恐怖是一个大家都需要关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有一个很普遍的说法是:在巴基斯坦或索马里的偏僻村落里,一些年龄在30岁以下、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容易成为恐怖组织的招募对象。如果他们在家乡能拥有更好的选择,那可能就不会背井离乡加入恐怖组织了。

这样的想法启发了国际社会投入数十亿的资金开展职业培训项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项目的开展似乎并没有对阻止恐怖主义蔓延起到实质性作用。至少,单靠这些项目是不行的。

“直觉上,这样的方法是有用的。”为非盈利的美慈组织( Mercy Corps)撰写了一份政治暴力研究报告的基思·普克特(Keith Proctor)说,“我们考虑了所有这些散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和中亚的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如果我们仅仅是给他们提供工作,然后他们就不会和塔利班、博科圣地或其他恐怖组织为伍。这是一种直觉上的认知,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明。”

图片来源:Flickr user Rennett Stowe

研究人员在采访了阿富汗、哥伦比亚以及索马里的年轻人,并检视了职业培训的长期影响后,他们发现,某人是否有意愿成为一个恐怖分子,与工作的缺乏之间并没有关系。

在美慈组织一项名为“INVEST”的项目中,阿富汗的学员可以学习到工程建造和手机维修这样在当地很有用的技能。曾经无法求学的女性也从这一项目中受益。这一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84%的学生都找到了工作,这显然是好事一桩。但研究人员在和项目毕业生们交谈后却发现,他们趋于暴力的可能性并没有减少。

图片来源:Andrea Koppel via Mercy Corps

另一项近期的研究也支撑起了这一发现。这项研究表明贫困这一单一因素并不能解释为何会有人离开正常的生活圈,选择成为一个自杀式爆炸袭击者。

显然,这是僵化的传统认知在从中作怪,即便在那些恐怖分子招兵买马的地方也不例外。“当你去到很多这样的地方时你会发现,许多当地人会反射性地将贫困和恐怖主义这两件事做连结,”普克特说,“他们会说年轻男子是因为贫穷才加入塔利班组织,塔利班会给他们付酬劳。在约旦,你会看到有些家庭的年轻男子离开故土,去为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机构、甚至是ISIS卖命。其他人会说,这些穷小子,他们在寻找工作,而那些组织恰恰满足了他们。”

不过在和被恐怖组织征募的人交谈过后,抑或从整体上检视恐怖组织的雇佣状况后,研究人员看到,将贫困作为诱因的僵化认知并不正确。事实上,选择加入恐怖组织的动机更有可能是不公所导致的。这些被招募的人生活在一个腐败政府的统治之下,当体制以不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做任何事。会投身恐怖组织是因为他们很生气,并不仅仅因为贫困。

那么,为什么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职业培训会被视为是对抗恐怖主义的方法呢?奥巴马政府认为工作机会可以帮助挫败ISIS,在此之前,小布什总统曾放言“我们与贫困斗争,因为希望是应对恐怖威胁的一个答案”。但是直到最近才有人出来研究以这般目的所推动的项目到底运作的怎么样(结果发现它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

而几乎所有用来对抗恐怖主义的方法都是这样的。事实证明我们几乎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对抗方法,我们才刚刚发现哪些方法是没用的。

图片来源:John Wollwerth via Shutterstock

相比详细研究产出效果如何,募得资金来建立一个培训中心或其他类似的项目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谈的是行为转变的问题,这需要多年大量纵向的研究来支撑,目的是为了跟踪这些改变随着时间会如何发展,并弄清楚到底哪种方法是可行的,”普克特说,“在很多地方,我们要么没有资金来开展这样的长期项目,要么研究渠道存在大问题。”

在2006年一份关于反恐项目的研究综述(更新于2009年)中,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八项研究严格地评估了反恐项目的效力。数个研究发现一些预期的解决法案往往事与愿违。

举例来说,使用武力并不一定能起到威慑作用。1986年美国轰炸利比亚后,短期内反而发生了更多的恐怖袭击事件。在最近一个对以色列政策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轰炸恐怖分子的基地有时会导致更多的暴力发生。金属探测器等在机场使用的安保措施减少了劫机事件的发生,但也使得劫持人质等其他类型的恐怖行为更有可能发生。

图片来源:John Wollwerth via Shutterstock

即便是职业培训项目也可能事与愿违。美慈组织的报告谈到,他们所推动的项目常常会显得设计粗劣,例如饼干切模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学员被训练做某事,但是他们却不能在出师之后以此谋求工作,那么参与培训项目可能会因抬高了他们的期望度,从而使得他们对于社会的观感更为悲伤沮丧。

这并不是说精心设计的职业培训项目应该被停止。工作一定会是很重要的,有帮助的。但如果目的是为了和恐怖主义对抗的话,那便不能只依靠职业培训来作为解决方法。“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普克特说,“失业往往是不稳定与边缘化的系统性源头象征。我只是认为我们需要小心,不要认为职业培训项目会是处理暴力极端主义的制胜之招。”

过去,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可能是建造了多少间的学校,有多少学员受到培训,而非它对毕业学员到底产生了什么实质影响。这样的认知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图片来源:Toni Greaves via Mercy Corps

研究人员也开始看到一些走向成功的方案。在马利,与恐怖组织对着干的广播节目已经使得极端组织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在伊拉克,有证据表明良好的治理和更少人支持恐怖分子之间存在连结。在巴基斯坦,温和的伊玛目(imams,清真寺内率领穆斯林做礼拜的人)和学校教育似乎也能产生帮助。

当然,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的是一个更为综合复杂的解决方法,而非单一孤立的项目来推动。如果糟糕的社会治理是一些人变身暴恐分子的初始动机,那么整个社会都将需要被改变。

“这是一件最终需要靠众人一起来努力来解决的事情,”普克特说,“当然像是NGO组织与社区合作试着推动公民社会成长,这些都是重要的措施。同时我们也需要向政府施压,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大国,让他们帮助推动受援国家进行必要的改革。”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可以开始更多地投资经过验证可行的解决方案。“我想说我们正变得更好,”普克特说,“我认为我们将在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上取得重大进展。”

(翻译:张光辉)

来源:fastcoexist

原标题:We Don't Really Know How To Stop People From Wanting To Be Terrorists

最新更新时间:01/04 14:1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才能有效阻止人们加入恐怖组织?

恐怖是一个大家都需要关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有一个很普遍的说法是:在巴基斯坦或索马里的偏僻村落里,一些年龄在30岁以下、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容易成为恐怖组织的招募对象。如果他们在家乡能拥有更好的选择,那可能就不会背井离乡加入恐怖组织了。

这样的想法启发了国际社会投入数十亿的资金开展职业培训项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项目的开展似乎并没有对阻止恐怖主义蔓延起到实质性作用。至少,单靠这些项目是不行的。

“直觉上,这样的方法是有用的。”为非盈利的美慈组织( Mercy Corps)撰写了一份政治暴力研究报告的基思·普克特(Keith Proctor)说,“我们考虑了所有这些散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和中亚的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如果我们仅仅是给他们提供工作,然后他们就不会和塔利班、博科圣地或其他恐怖组织为伍。这是一种直觉上的认知,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明。”

图片来源:Flickr user Rennett Stowe

研究人员在采访了阿富汗、哥伦比亚以及索马里的年轻人,并检视了职业培训的长期影响后,他们发现,某人是否有意愿成为一个恐怖分子,与工作的缺乏之间并没有关系。

在美慈组织一项名为“INVEST”的项目中,阿富汗的学员可以学习到工程建造和手机维修这样在当地很有用的技能。曾经无法求学的女性也从这一项目中受益。这一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84%的学生都找到了工作,这显然是好事一桩。但研究人员在和项目毕业生们交谈后却发现,他们趋于暴力的可能性并没有减少。

图片来源:Andrea Koppel via Mercy Corps

另一项近期的研究也支撑起了这一发现。这项研究表明贫困这一单一因素并不能解释为何会有人离开正常的生活圈,选择成为一个自杀式爆炸袭击者。

显然,这是僵化的传统认知在从中作怪,即便在那些恐怖分子招兵买马的地方也不例外。“当你去到很多这样的地方时你会发现,许多当地人会反射性地将贫困和恐怖主义这两件事做连结,”普克特说,“他们会说年轻男子是因为贫穷才加入塔利班组织,塔利班会给他们付酬劳。在约旦,你会看到有些家庭的年轻男子离开故土,去为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机构、甚至是ISIS卖命。其他人会说,这些穷小子,他们在寻找工作,而那些组织恰恰满足了他们。”

不过在和被恐怖组织征募的人交谈过后,抑或从整体上检视恐怖组织的雇佣状况后,研究人员看到,将贫困作为诱因的僵化认知并不正确。事实上,选择加入恐怖组织的动机更有可能是不公所导致的。这些被招募的人生活在一个腐败政府的统治之下,当体制以不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做任何事。会投身恐怖组织是因为他们很生气,并不仅仅因为贫困。

那么,为什么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职业培训会被视为是对抗恐怖主义的方法呢?奥巴马政府认为工作机会可以帮助挫败ISIS,在此之前,小布什总统曾放言“我们与贫困斗争,因为希望是应对恐怖威胁的一个答案”。但是直到最近才有人出来研究以这般目的所推动的项目到底运作的怎么样(结果发现它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

而几乎所有用来对抗恐怖主义的方法都是这样的。事实证明我们几乎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对抗方法,我们才刚刚发现哪些方法是没用的。

图片来源:John Wollwerth via Shutterstock

相比详细研究产出效果如何,募得资金来建立一个培训中心或其他类似的项目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谈的是行为转变的问题,这需要多年大量纵向的研究来支撑,目的是为了跟踪这些改变随着时间会如何发展,并弄清楚到底哪种方法是可行的,”普克特说,“在很多地方,我们要么没有资金来开展这样的长期项目,要么研究渠道存在大问题。”

在2006年一份关于反恐项目的研究综述(更新于2009年)中,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八项研究严格地评估了反恐项目的效力。数个研究发现一些预期的解决法案往往事与愿违。

举例来说,使用武力并不一定能起到威慑作用。1986年美国轰炸利比亚后,短期内反而发生了更多的恐怖袭击事件。在最近一个对以色列政策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轰炸恐怖分子的基地有时会导致更多的暴力发生。金属探测器等在机场使用的安保措施减少了劫机事件的发生,但也使得劫持人质等其他类型的恐怖行为更有可能发生。

图片来源:John Wollwerth via Shutterstock

即便是职业培训项目也可能事与愿违。美慈组织的报告谈到,他们所推动的项目常常会显得设计粗劣,例如饼干切模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学员被训练做某事,但是他们却不能在出师之后以此谋求工作,那么参与培训项目可能会因抬高了他们的期望度,从而使得他们对于社会的观感更为悲伤沮丧。

这并不是说精心设计的职业培训项目应该被停止。工作一定会是很重要的,有帮助的。但如果目的是为了和恐怖主义对抗的话,那便不能只依靠职业培训来作为解决方法。“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普克特说,“失业往往是不稳定与边缘化的系统性源头象征。我只是认为我们需要小心,不要认为职业培训项目会是处理暴力极端主义的制胜之招。”

过去,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可能是建造了多少间的学校,有多少学员受到培训,而非它对毕业学员到底产生了什么实质影响。这样的认知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图片来源:Toni Greaves via Mercy Corps

研究人员也开始看到一些走向成功的方案。在马利,与恐怖组织对着干的广播节目已经使得极端组织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在伊拉克,有证据表明良好的治理和更少人支持恐怖分子之间存在连结。在巴基斯坦,温和的伊玛目(imams,清真寺内率领穆斯林做礼拜的人)和学校教育似乎也能产生帮助。

当然,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的是一个更为综合复杂的解决方法,而非单一孤立的项目来推动。如果糟糕的社会治理是一些人变身暴恐分子的初始动机,那么整个社会都将需要被改变。

“这是一件最终需要靠众人一起来努力来解决的事情,”普克特说,“当然像是NGO组织与社区合作试着推动公民社会成长,这些都是重要的措施。同时我们也需要向政府施压,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大国,让他们帮助推动受援国家进行必要的改革。”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可以开始更多地投资经过验证可行的解决方案。“我想说我们正变得更好,”普克特说,“我认为我们将在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上取得重大进展。”

(翻译:张光辉)

来源:fastcoexist

原标题:We Don't Really Know How To Stop People From Wanting To Be Terrorists

最新更新时间:01/04 14:1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