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驾驶圣经(DRIVING BIBLE)》节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驾驶圣经(DRIVING BIBLE)》节选

坚持后轮驱动的本质就是坚持驾驶乐趣。

1.为什么忠于前置后驱?

坚持后轮驱动的本质就是坚持驾驶乐趣。

加速时,车辆重心后移,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获得更多的抓地力。

前后轮分工明确,前轮只负责转向,后轮负责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更有利于实现车辆前后重量的均衡分布是前置后驱结构的一大优点。

刹车状态,更趋于平衡的车体可以减轻前轮的制动力负荷。

F1、DTM等场地赛车都采用后轮驱动。

世界上绝大多数纯种跑车都采用后轮驱动,剩下一小撮则是以后轮驱动为主的四轮驱动车型。

FR倾向于转向过度,可以做出华丽丽的漂移动作。

在营造驾驶乐趣上,后驱无疑有着先天优势。它既能兼顾日常使用,又能提供出色的操控和丰富的驾驶乐趣,是豪华运动型轿车的最佳结构。

2.你的转向足不足?

转弯过程中,有两个与转向有关的名词与我们息息相关——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而这时候,我们可以拿出第二个圆——稳态定圆,来研究一下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情况。

在理想的情况下,以一定角度和速度行驶的车辆,会维持稳定的半径画出一个圆圈,这就是稳态定圆。

如果我们慢慢提升速度,让前轮的力矩变小,那车的旋转半径就会随着速度的提升而扩大,如果要维持稳态定圆,那就要继续增加转向角;相反,如果前轮的力矩变大,那转向半径会因速度提升而变小,那就要缩小转向角。

前一种情况,就是转向不足(Under Steer),而后一种情况就是转向过度(Over Steer),而旋转半径与速度的增减无关,维持一定数值的情况,则为转向适中(Nature Steer)。

无论转向不足还是转向过度,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都是一脚重刹,直到车辆停止。

BMW 3系配备的CBC弯道制动控制、EBD电子制动力分配和DBC动态制动控制等系统会最大限度帮助驾驶者。当然,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也是可以修正的。

转向时为了获得附着力,需要降低速度,在降低速度的阶段,也是载荷的转移过程,可将更多载荷转移至前轮,以增加前轮的附着力。

如果减速的幅度太大,前轮载荷过高,也会让合力超过卡姆圆半径,此时很容易会造成转向不足,因此,稍微辅以转向角度的回正,效果会更好了。

转向过度相比转向不足更难修正,驾驶者很容易因为恐慌而完全松开油门,这时载荷会大量集中在车头,导致后轮获得的抓地力会更低,加之因转向过度而自然而然的方向反打,会导致车辆出现反甩尾。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缓和地抬起油门,同时减少方向的反打,直至后轮完全恢复抓地力。

造成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原因有非常多,核心原因就是车辆前后轮载荷失衡。

而宝马3系均为前后50:50重量分布,天生的优势,让3系在过弯时的状态更为稳定,就算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也能更容易修正。

同时,3系的刹车油门响应都非常敏感,让驾驶者能更为精准地处理,只需控制好载荷的转移,便能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

3.DCT让你忘掉手动挡

变速箱在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更新地非常快,自动变速箱的普及,替代了传动手动变速箱,而不久之后,双离合变速箱大张旗鼓地占领了量产车市场。双离合面市初期,大多使用在动力并不算强大的车型上,但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通过与奥地利变速箱生产商Getrag的合作,BMW推出了匹配E92 M3那高达9000转4.0L排量V8发动机的7速M-DCT双离合变速箱,我们都知道E92 M3这颗强劲的V8发动机能够输出高达420匹马力和400Nm的扭矩,这在当时对双离合变速箱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但M-DCT成功地告诉世人,这对BMW来说并非难事。DCT变速箱的诞生,替代了此前十几年BMW得意的SMG变速箱,更快,更便捷,更高效的DCT变速箱也很快地占领了M3用户的心,传动的手动档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少。此后大多超跑品牌也开始转型使用双离合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已成为了高性能车的发展趋势。

对于赛道使用,很多人会对DCT有所保留,但事实上,自动化程度越高的变速箱能帮助驾驶者进一步提高驾驶技术。毕竟驾驶手动档车型在赛道上飞驰,对每一下换挡的要求都非常高,毕竟一个失误都有可能换来时间甚至名次上的损失,自动化程度高的变速箱能以极高的准确性来防止操作失误,同时提供更高的换挡效率。在高压的赛道环境下,每提升1%的圈速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DCT变速箱的存在在于减轻驾驶者的压力,让驾驶者更专注于控制车身动态上,以获得更精准的操作,而换挡、补油等工作,则可以放心交给DCT变速箱。

或者有人还担心DCT的耐用性能,采用的是湿式双离合结构,利用油冷给离合器散热,足以应对M3那强大的发动机带来的大扭矩给离合器产生的热量,即便在赛道全力飞奔也无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驾驶圣经(DRIVING BIBLE)》节选

坚持后轮驱动的本质就是坚持驾驶乐趣。

1.为什么忠于前置后驱?

坚持后轮驱动的本质就是坚持驾驶乐趣。

加速时,车辆重心后移,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获得更多的抓地力。

前后轮分工明确,前轮只负责转向,后轮负责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更有利于实现车辆前后重量的均衡分布是前置后驱结构的一大优点。

刹车状态,更趋于平衡的车体可以减轻前轮的制动力负荷。

F1、DTM等场地赛车都采用后轮驱动。

世界上绝大多数纯种跑车都采用后轮驱动,剩下一小撮则是以后轮驱动为主的四轮驱动车型。

FR倾向于转向过度,可以做出华丽丽的漂移动作。

在营造驾驶乐趣上,后驱无疑有着先天优势。它既能兼顾日常使用,又能提供出色的操控和丰富的驾驶乐趣,是豪华运动型轿车的最佳结构。

2.你的转向足不足?

转弯过程中,有两个与转向有关的名词与我们息息相关——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而这时候,我们可以拿出第二个圆——稳态定圆,来研究一下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情况。

在理想的情况下,以一定角度和速度行驶的车辆,会维持稳定的半径画出一个圆圈,这就是稳态定圆。

如果我们慢慢提升速度,让前轮的力矩变小,那车的旋转半径就会随着速度的提升而扩大,如果要维持稳态定圆,那就要继续增加转向角;相反,如果前轮的力矩变大,那转向半径会因速度提升而变小,那就要缩小转向角。

前一种情况,就是转向不足(Under Steer),而后一种情况就是转向过度(Over Steer),而旋转半径与速度的增减无关,维持一定数值的情况,则为转向适中(Nature Steer)。

无论转向不足还是转向过度,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都是一脚重刹,直到车辆停止。

BMW 3系配备的CBC弯道制动控制、EBD电子制动力分配和DBC动态制动控制等系统会最大限度帮助驾驶者。当然,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也是可以修正的。

转向时为了获得附着力,需要降低速度,在降低速度的阶段,也是载荷的转移过程,可将更多载荷转移至前轮,以增加前轮的附着力。

如果减速的幅度太大,前轮载荷过高,也会让合力超过卡姆圆半径,此时很容易会造成转向不足,因此,稍微辅以转向角度的回正,效果会更好了。

转向过度相比转向不足更难修正,驾驶者很容易因为恐慌而完全松开油门,这时载荷会大量集中在车头,导致后轮获得的抓地力会更低,加之因转向过度而自然而然的方向反打,会导致车辆出现反甩尾。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缓和地抬起油门,同时减少方向的反打,直至后轮完全恢复抓地力。

造成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原因有非常多,核心原因就是车辆前后轮载荷失衡。

而宝马3系均为前后50:50重量分布,天生的优势,让3系在过弯时的状态更为稳定,就算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也能更容易修正。

同时,3系的刹车油门响应都非常敏感,让驾驶者能更为精准地处理,只需控制好载荷的转移,便能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

3.DCT让你忘掉手动挡

变速箱在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更新地非常快,自动变速箱的普及,替代了传动手动变速箱,而不久之后,双离合变速箱大张旗鼓地占领了量产车市场。双离合面市初期,大多使用在动力并不算强大的车型上,但这种情况后来有了改变,通过与奥地利变速箱生产商Getrag的合作,BMW推出了匹配E92 M3那高达9000转4.0L排量V8发动机的7速M-DCT双离合变速箱,我们都知道E92 M3这颗强劲的V8发动机能够输出高达420匹马力和400Nm的扭矩,这在当时对双离合变速箱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但M-DCT成功地告诉世人,这对BMW来说并非难事。DCT变速箱的诞生,替代了此前十几年BMW得意的SMG变速箱,更快,更便捷,更高效的DCT变速箱也很快地占领了M3用户的心,传动的手动档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少。此后大多超跑品牌也开始转型使用双离合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已成为了高性能车的发展趋势。

对于赛道使用,很多人会对DCT有所保留,但事实上,自动化程度越高的变速箱能帮助驾驶者进一步提高驾驶技术。毕竟驾驶手动档车型在赛道上飞驰,对每一下换挡的要求都非常高,毕竟一个失误都有可能换来时间甚至名次上的损失,自动化程度高的变速箱能以极高的准确性来防止操作失误,同时提供更高的换挡效率。在高压的赛道环境下,每提升1%的圈速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DCT变速箱的存在在于减轻驾驶者的压力,让驾驶者更专注于控制车身动态上,以获得更精准的操作,而换挡、补油等工作,则可以放心交给DCT变速箱。

或者有人还担心DCT的耐用性能,采用的是湿式双离合结构,利用油冷给离合器散热,足以应对M3那强大的发动机带来的大扭矩给离合器产生的热量,即便在赛道全力飞奔也无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