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哪一个不是你我的缩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哪一个不是你我的缩影?

《亲爱的自己》中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等女性角色,陈一鸣、刘洋等男性角色在职场、家庭、情感中的困惑与挣扎,就像是多数普通人进入而立之年的一个切片,残酷又现实。

文丨镜像娱乐 顾贞观

编辑丨张风屹

三十五岁左右的职场生存和人生有多难?

《亲爱的自己》一一呈现:你可能无可避免的与好朋友竞争、你或许难以承担裸辞的风险、你对职场的期望值可能远高于你的实力、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契约如此简单、阶层没有想象中好跨越、你的能力可能长久无法跟上你的欲望……

这也是为何观众都感慨,《亲爱的自己》讲述的是真实的社畜,真实的人生。确实,剧中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等女性角色,陈一鸣、刘洋等男性角色在职场、家庭、情感中的困惑与挣扎,就像是多数普通人进入而立之年的一个切片,残酷又现实。

而立之年的成功标准,一直都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在这一理想目标背后,潜藏着的尽是不易与辛酸,这便是《亲爱的自己》试图道来的。但是,《亲爱的自己》并不是一部“丧剧”,它并未给年轻人贴上失败者、不够努力的标签,也没有歌颂成功模板,而是以温暖的关怀底色,尝试为年轻人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有言:“不顺心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发疯,你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但到头来,你还是得放手。”这句话传达的不是消极价值观,而是告诉人们要与自己和解,这也与《亲爱的自己》的内核如出一辙:人生难免经历艰难与挫折,但若能顺从内心,拥抱自己,便能收获成长,继续向前。

李思雨VS袁慧中,坚守与迷失

《亲爱的自己》里的袁慧中,便是一个被困在而立之年的悲剧人物,她和李思雨对销售总监一职的竞争,道破了35岁女性的职场之难。

李思雨是由袁慧中一手栽培和提拔的,多年来,二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上下级和师徒,成为朋友般的存在,但在公司“竞争上岗”的安排下,二人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这场竞争中,李思雨的优势是年轻、业绩优异、事业心强,相比之下,袁慧中的优势则是入职久、资历老。

可以说,袁慧中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她将自己升职的希望寄托于李思雨的退出和陪跑,而非以实力取胜。为此,袁慧中多次打出感情牌,以自己对李思雨的恩情、自己多年来的不易、自己的职场危机等为由,劝退李思雨。

重情重义与善良一直是李思雨身上的闪光点,也是因此,虽然她也渴望升职加薪、证明自己,但在“情感与现实”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前者,一心支持袁慧中,哪怕老板多次提点,她也甘愿陪跑。

面对李思雨的退让,袁慧中本可胜券在握,但升职的迫切和多疑的性格,促使袁慧中一步步撕破自己与李思雨的情谊,树立起了一个强敌。前10集中,袁慧中多次怀疑李思雨的妥协只是作秀;以出差为由支开李思雨,为自己拉拢销售部的强将;联合方展给李思雨做局,让她面临牢狱风险;为了抢业绩频频使阴招……袁慧中的不择手段,让一开始甘心当绿叶的李思雨逐渐奋起反击。

从目前的剧情发展来看,袁慧中撬走李思雨二千多万的单子后,已具有领先优势,但或许,最终出局的人依然是袁慧中。且不说乾坤未定,变数仍在,前10集中埋下的多处伏笔,或许都是袁慧中失败的导火索。

如在管理模式上,袁慧中和李思雨对比鲜明。前者是典型的领导作风,多数时间都在斥责员工和发号施令,对下属缺乏体恤和理解,团队凝聚力显然难敌李思雨。相比之下,李思雨身上的正能量一直在激发团队的动力,这在后期或成为影响二人成败的关键变数。

袁慧中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相反,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在风平浪静时,袁慧中是一个好领导,她会关心李思雨的身体健康,也会主动提出出差补偿、签单请SPA等等,但在“情感与现实”的抉择中,袁慧中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三十五岁的袁慧中,面临着“再不升职,一辈子或许再无可能”的生死节点,同时,多年来在工作上的投入让她与儿子渐生隔阂,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下,袁慧中只能背水一战。同时,“为公司卖命多年必须得到回报”的执念,也是袁慧中走上歧途的诱因。

其实,袁慧中就是残酷职场环境催生的悲剧人物。从李思雨的视角来看,多年前的袁慧中就像是一个翻版李思雨,心怀热血,愿意耐心去教导李思雨,也愿意给新人机会,但如今,袁慧中已经变成一个唯业绩论、唯价值论的利己主义者。她的悲剧根源,便在于过分现实,以至迷失了自己。

而立之年,无人不心酸

不止是袁慧中,《亲爱的自己》里,李思雨和陈一鸣、张芝芝与刘洋、雷浩文与顾晓菱六位主角都有着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可以说,而立之年,他们无人不心酸。

相恋多年的李思雨和陈一鸣,距离走进婚姻殿堂只差临门一脚,但这一脚,正是最不易的。抛开陈一鸣失业后,二人逐渐走上两条轨道不谈,他们本身便存在观念差异:女强人李思雨希望依靠自身能力在职场取得一番成就,也是因为这份独立,她害怕婚姻束缚了自己,害怕失去自由;温柔、体贴、有担当的陈一鸣固然是很多人眼里的理想男友,但他深受传统观念影响,向往“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这才是二人情感上的最大隐患。

已婚多年的张芝芝与刘洋,正在迈入婚姻的瓶颈期:刘洋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爬了上来,他更相信自己的努力,不看好通过卑躬屈膝去跨越阶层的行为,而张芝芝却拼命融入精英阶层,为此不惜牺牲尊严,只为给女儿带来更好的教育与资源。不过,他们的婚姻面临瓶颈,不止是因为追求不同,也源于在大都市如影随形的生存压力下,二人都逐渐忘记了去体贴彼此。

单身男女雷浩文与顾晓菱,目前感情线虽甜,但两人都有着超越自身阶层的欲望和虚荣心,如果平衡不了欲望与现实,那这必将成为他们感情中最大的绊脚石。

从已婚、恋爱、单身三种不同情感状态切入下,《亲爱的自己》全方位展现了这些青年男女在职场、家庭、情感中面临的问题,也对照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同样面对“情感与现实”的抉择,男主陈一鸣也果断选择了前者。公司裁员时,替下属争取权益的陈一鸣以“要走我走”作为最终抵抗,但他未曾料到,这在HR眼中就是不具价值的筹码。失业后,陈一鸣坚信自己的资历和能力,但在求职路上一路受挫,下调薪资预期也无人问津后,陈一鸣的自信和自尊被双双重挫,让他慢慢有了逃避现实的倾向。

公司只讲效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职场残酷的根源。陈一鸣、袁慧中等遇到的职场难题,现实中屡见不鲜:多数公司更愿意招已婚女性,因为不会因为生育问题影响工作;多数优秀女性很难坐上公司高管位置,因为传统认知里男性更适合做高管与CEO;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35岁前后职场机遇都在减少,因为企业更青睐于长线培养价值更高的年轻人。

而立之年,职场与情感的困境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多数人很难做到二者兼顾,这也是《亲爱的自己》重点探讨的议题之一。情感关系的建立和羁绊的成型,让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伴侣心存寄托,也是因此,李思雨和陈一鸣每每失意,都希望能得到彼此的陪伴与安慰,但囿于工作,双方很难做到“永远都在”。这种“面包与爱情”的冲突,是如今多数年轻人都难以避免的。

在已婚关系里,要兼顾职场与情感,难度就更高了。就如张芝芝与刘洋,刘洋在职场的勾心斗角中消耗了太多心力,这也导致了他对家庭经营和情感经营的力不从心,为婚姻变质埋下伏笔。

对于《亲爱的自己》,你我皆是看客,但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不是李思雨、张芝芝,不是陈一鸣、刘洋?

前路波折,以爱为继

年轻人在生活、工作、情感上的压力与焦虑,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对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如面对岗位竞争,或许有人碍于情面不敢力争;面对裁员,或许有人会先保自身而不是下属;面对二胎压力,或许有人不会忍气吞声……现实永远比艺术更戏剧化,也是因此,电视剧很难对这些问题给出标准答案。

所以,《亲爱的自己》没有去歌颂某种成功模板,而是选择在呈现问题的基础上,为年轻人带来警示,同时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如李思雨面临“情感与现实”的抉择困境时,坚守了“忠于自己,善待他人”的原则与底线,在和袁慧中的竞争中,李思雨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隐忍转至反击,但她从未使用不堪的手段,而是选择依靠实力正面较量,和袁慧中形成了鲜明对比。

或许,这正是李思雨屡屡求仁得仁的原因。面对三个月没有业绩,已经被大老板、小老板一一放弃的实习生,李思雨没有弃之不顾,她认真检查了实习生的工作报告,发现后者只是缺少经验和方法,便一路鼓励她、支持她、培养她,最终袁慧中带了三个月没有突破的实习生,在李思雨手下一周便签单,为团队业绩贡献了力量。李思雨的故事也告诉观众:在职场上善待他人,或许才能结下善果。

不止李思雨,剧中其他人的职场经历对观众也不乏启示:男主陈一鸣作为策划精英,很是满意自己所掌握的新媒体资源,却在求职中被告知新媒体已经过时,现在是融媒体时代;顾晓菱以为能靠公司的“高档属性”为自己增值,但公司转瞬便“掉了档次”;林玲为签单跟进了几个月时间,就因为忽视了报备问题,快到手的业绩被半路截胡。

他们的经历告诉观众,职场没有“绝对的资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人或许只能被淘汰;职场没有“永恒的安全”,如果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饭碗朝不保夕只是瞬间;职场不仅需要努力,也讲究方法,一个细节失误,可能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便是《亲爱的自己》给出的警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不断提升实力,不放过任何完善自己的机会,才能在职场道路上走得更远。

可以说,《亲爱的自己》的底色是现实的,同样也是温暖的,就如在男友失业的低谷时期,李思雨抛开自身顾虑“反求婚”,以此表示对男友的支持,陈一鸣为了不让女友担心,多数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也会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给女友支持和鼓励。这或许也是一种“职场与情感”的平衡之道:虽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却一路陪伴。

动人的除了爱情,还有友情。剧中,李思雨、张芝芝、顾晓菱闺蜜三人多年来便是扶持前行。当顾晓菱面临危机时,李思雨永远在替她遮风挡雨,姐妹两虽吵吵闹闹,但都会在第一时间为对方挺身而出;张芝芝一直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可李思雨有难时,她出手就是几万;顾晓菱对自己的奢侈品服装和包包格外珍惜,但却可以让张芝芝“随便挑”,为她充门面。

这或许才是生活的本色,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人生也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难题,但因为有爱人、家人、朋友的陪伴,我们虽焦虑、虽迷茫却从未放弃。有爱,便能支撑我们一路向前。

这份爱,是善待他人,也是关照自己,《亲爱的自己》里,李思雨、陈一鸣、张芝芝、顾晓菱等都在这份爱中一步步拥抱自己,一步步成长,现实中,这份爱或许也能为平凡的你我带来前行的动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哪一个不是你我的缩影?

《亲爱的自己》中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等女性角色,陈一鸣、刘洋等男性角色在职场、家庭、情感中的困惑与挣扎,就像是多数普通人进入而立之年的一个切片,残酷又现实。

文丨镜像娱乐 顾贞观

编辑丨张风屹

三十五岁左右的职场生存和人生有多难?

《亲爱的自己》一一呈现:你可能无可避免的与好朋友竞争、你或许难以承担裸辞的风险、你对职场的期望值可能远高于你的实力、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契约如此简单、阶层没有想象中好跨越、你的能力可能长久无法跟上你的欲望……

这也是为何观众都感慨,《亲爱的自己》讲述的是真实的社畜,真实的人生。确实,剧中李思雨、张芝芝、袁慧中等女性角色,陈一鸣、刘洋等男性角色在职场、家庭、情感中的困惑与挣扎,就像是多数普通人进入而立之年的一个切片,残酷又现实。

而立之年的成功标准,一直都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在这一理想目标背后,潜藏着的尽是不易与辛酸,这便是《亲爱的自己》试图道来的。但是,《亲爱的自己》并不是一部“丧剧”,它并未给年轻人贴上失败者、不够努力的标签,也没有歌颂成功模板,而是以温暖的关怀底色,尝试为年轻人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有言:“不顺心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发疯,你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但到头来,你还是得放手。”这句话传达的不是消极价值观,而是告诉人们要与自己和解,这也与《亲爱的自己》的内核如出一辙:人生难免经历艰难与挫折,但若能顺从内心,拥抱自己,便能收获成长,继续向前。

李思雨VS袁慧中,坚守与迷失

《亲爱的自己》里的袁慧中,便是一个被困在而立之年的悲剧人物,她和李思雨对销售总监一职的竞争,道破了35岁女性的职场之难。

李思雨是由袁慧中一手栽培和提拔的,多年来,二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上下级和师徒,成为朋友般的存在,但在公司“竞争上岗”的安排下,二人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这场竞争中,李思雨的优势是年轻、业绩优异、事业心强,相比之下,袁慧中的优势则是入职久、资历老。

可以说,袁慧中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她将自己升职的希望寄托于李思雨的退出和陪跑,而非以实力取胜。为此,袁慧中多次打出感情牌,以自己对李思雨的恩情、自己多年来的不易、自己的职场危机等为由,劝退李思雨。

重情重义与善良一直是李思雨身上的闪光点,也是因此,虽然她也渴望升职加薪、证明自己,但在“情感与现实”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前者,一心支持袁慧中,哪怕老板多次提点,她也甘愿陪跑。

面对李思雨的退让,袁慧中本可胜券在握,但升职的迫切和多疑的性格,促使袁慧中一步步撕破自己与李思雨的情谊,树立起了一个强敌。前10集中,袁慧中多次怀疑李思雨的妥协只是作秀;以出差为由支开李思雨,为自己拉拢销售部的强将;联合方展给李思雨做局,让她面临牢狱风险;为了抢业绩频频使阴招……袁慧中的不择手段,让一开始甘心当绿叶的李思雨逐渐奋起反击。

从目前的剧情发展来看,袁慧中撬走李思雨二千多万的单子后,已具有领先优势,但或许,最终出局的人依然是袁慧中。且不说乾坤未定,变数仍在,前10集中埋下的多处伏笔,或许都是袁慧中失败的导火索。

如在管理模式上,袁慧中和李思雨对比鲜明。前者是典型的领导作风,多数时间都在斥责员工和发号施令,对下属缺乏体恤和理解,团队凝聚力显然难敌李思雨。相比之下,李思雨身上的正能量一直在激发团队的动力,这在后期或成为影响二人成败的关键变数。

袁慧中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相反,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在风平浪静时,袁慧中是一个好领导,她会关心李思雨的身体健康,也会主动提出出差补偿、签单请SPA等等,但在“情感与现实”的抉择中,袁慧中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三十五岁的袁慧中,面临着“再不升职,一辈子或许再无可能”的生死节点,同时,多年来在工作上的投入让她与儿子渐生隔阂,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下,袁慧中只能背水一战。同时,“为公司卖命多年必须得到回报”的执念,也是袁慧中走上歧途的诱因。

其实,袁慧中就是残酷职场环境催生的悲剧人物。从李思雨的视角来看,多年前的袁慧中就像是一个翻版李思雨,心怀热血,愿意耐心去教导李思雨,也愿意给新人机会,但如今,袁慧中已经变成一个唯业绩论、唯价值论的利己主义者。她的悲剧根源,便在于过分现实,以至迷失了自己。

而立之年,无人不心酸

不止是袁慧中,《亲爱的自己》里,李思雨和陈一鸣、张芝芝与刘洋、雷浩文与顾晓菱六位主角都有着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可以说,而立之年,他们无人不心酸。

相恋多年的李思雨和陈一鸣,距离走进婚姻殿堂只差临门一脚,但这一脚,正是最不易的。抛开陈一鸣失业后,二人逐渐走上两条轨道不谈,他们本身便存在观念差异:女强人李思雨希望依靠自身能力在职场取得一番成就,也是因为这份独立,她害怕婚姻束缚了自己,害怕失去自由;温柔、体贴、有担当的陈一鸣固然是很多人眼里的理想男友,但他深受传统观念影响,向往“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式,这才是二人情感上的最大隐患。

已婚多年的张芝芝与刘洋,正在迈入婚姻的瓶颈期:刘洋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爬了上来,他更相信自己的努力,不看好通过卑躬屈膝去跨越阶层的行为,而张芝芝却拼命融入精英阶层,为此不惜牺牲尊严,只为给女儿带来更好的教育与资源。不过,他们的婚姻面临瓶颈,不止是因为追求不同,也源于在大都市如影随形的生存压力下,二人都逐渐忘记了去体贴彼此。

单身男女雷浩文与顾晓菱,目前感情线虽甜,但两人都有着超越自身阶层的欲望和虚荣心,如果平衡不了欲望与现实,那这必将成为他们感情中最大的绊脚石。

从已婚、恋爱、单身三种不同情感状态切入下,《亲爱的自己》全方位展现了这些青年男女在职场、家庭、情感中面临的问题,也对照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同样面对“情感与现实”的抉择,男主陈一鸣也果断选择了前者。公司裁员时,替下属争取权益的陈一鸣以“要走我走”作为最终抵抗,但他未曾料到,这在HR眼中就是不具价值的筹码。失业后,陈一鸣坚信自己的资历和能力,但在求职路上一路受挫,下调薪资预期也无人问津后,陈一鸣的自信和自尊被双双重挫,让他慢慢有了逃避现实的倾向。

公司只讲效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职场残酷的根源。陈一鸣、袁慧中等遇到的职场难题,现实中屡见不鲜:多数公司更愿意招已婚女性,因为不会因为生育问题影响工作;多数优秀女性很难坐上公司高管位置,因为传统认知里男性更适合做高管与CEO;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35岁前后职场机遇都在减少,因为企业更青睐于长线培养价值更高的年轻人。

而立之年,职场与情感的困境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多数人很难做到二者兼顾,这也是《亲爱的自己》重点探讨的议题之一。情感关系的建立和羁绊的成型,让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伴侣心存寄托,也是因此,李思雨和陈一鸣每每失意,都希望能得到彼此的陪伴与安慰,但囿于工作,双方很难做到“永远都在”。这种“面包与爱情”的冲突,是如今多数年轻人都难以避免的。

在已婚关系里,要兼顾职场与情感,难度就更高了。就如张芝芝与刘洋,刘洋在职场的勾心斗角中消耗了太多心力,这也导致了他对家庭经营和情感经营的力不从心,为婚姻变质埋下伏笔。

对于《亲爱的自己》,你我皆是看客,但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不是李思雨、张芝芝,不是陈一鸣、刘洋?

前路波折,以爱为继

年轻人在生活、工作、情感上的压力与焦虑,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对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如面对岗位竞争,或许有人碍于情面不敢力争;面对裁员,或许有人会先保自身而不是下属;面对二胎压力,或许有人不会忍气吞声……现实永远比艺术更戏剧化,也是因此,电视剧很难对这些问题给出标准答案。

所以,《亲爱的自己》没有去歌颂某种成功模板,而是选择在呈现问题的基础上,为年轻人带来警示,同时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如李思雨面临“情感与现实”的抉择困境时,坚守了“忠于自己,善待他人”的原则与底线,在和袁慧中的竞争中,李思雨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隐忍转至反击,但她从未使用不堪的手段,而是选择依靠实力正面较量,和袁慧中形成了鲜明对比。

或许,这正是李思雨屡屡求仁得仁的原因。面对三个月没有业绩,已经被大老板、小老板一一放弃的实习生,李思雨没有弃之不顾,她认真检查了实习生的工作报告,发现后者只是缺少经验和方法,便一路鼓励她、支持她、培养她,最终袁慧中带了三个月没有突破的实习生,在李思雨手下一周便签单,为团队业绩贡献了力量。李思雨的故事也告诉观众:在职场上善待他人,或许才能结下善果。

不止李思雨,剧中其他人的职场经历对观众也不乏启示:男主陈一鸣作为策划精英,很是满意自己所掌握的新媒体资源,却在求职中被告知新媒体已经过时,现在是融媒体时代;顾晓菱以为能靠公司的“高档属性”为自己增值,但公司转瞬便“掉了档次”;林玲为签单跟进了几个月时间,就因为忽视了报备问题,快到手的业绩被半路截胡。

他们的经历告诉观众,职场没有“绝对的资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人或许只能被淘汰;职场没有“永恒的安全”,如果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饭碗朝不保夕只是瞬间;职场不仅需要努力,也讲究方法,一个细节失误,可能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便是《亲爱的自己》给出的警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不断提升实力,不放过任何完善自己的机会,才能在职场道路上走得更远。

可以说,《亲爱的自己》的底色是现实的,同样也是温暖的,就如在男友失业的低谷时期,李思雨抛开自身顾虑“反求婚”,以此表示对男友的支持,陈一鸣为了不让女友担心,多数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也会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给女友支持和鼓励。这或许也是一种“职场与情感”的平衡之道:虽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却一路陪伴。

动人的除了爱情,还有友情。剧中,李思雨、张芝芝、顾晓菱闺蜜三人多年来便是扶持前行。当顾晓菱面临危机时,李思雨永远在替她遮风挡雨,姐妹两虽吵吵闹闹,但都会在第一时间为对方挺身而出;张芝芝一直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可李思雨有难时,她出手就是几万;顾晓菱对自己的奢侈品服装和包包格外珍惜,但却可以让张芝芝“随便挑”,为她充门面。

这或许才是生活的本色,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人生也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难题,但因为有爱人、家人、朋友的陪伴,我们虽焦虑、虽迷茫却从未放弃。有爱,便能支撑我们一路向前。

这份爱,是善待他人,也是关照自己,《亲爱的自己》里,李思雨、陈一鸣、张芝芝、顾晓菱等都在这份爱中一步步拥抱自己,一步步成长,现实中,这份爱或许也能为平凡的你我带来前行的动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