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万晓利:这时代最后一个数星星的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万晓利:这时代最后一个数星星的人

当越来越多喜爱他的年轻人,每次提起万晓利的名字,自然都会联想起海魂衫,他穿去全国各地巡演,拍摄了不少照片。

文|民谣故事 王悦

一件长袖海魂衫挂在墙上,胸口处被火烧穿了一个黑洞。这样一幅照片,构成了一张专辑的封面。

在此之前,海魂衫始终是专辑主人的特有符号。彼时,当越来越多喜爱他的年轻人,每次提起万晓利的名字,自然都会联想起海魂衫,他穿去全国各地巡演,拍摄了不少照片。

后来不知怎么,它就破了个洞。

多年以后,万晓利的贝斯手李增辉回忆过这个洞。说那年在北京,他去街上买回来了那件海魂衫,挂在墙上,这时候摄影师到了,以为万总会穿上它出镜,结果并非如此。

这一切,在2010年《北方的北方》发布之初,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隐喻。更别说专辑在北京首演的那个冬天的晚上,万晓利在万众期待的叫喊声里上台,底下是闻讯赶来的各色面孔,这里有中国校园民谣的开山元老——老狼和高晓松,还有中国摇滚圈的谢天笑、马条等。

就当人们谋划着在贯穿全场的燥的气氛里不醉不归时,《北方的北方》开始了它强大的阴郁气场,沉闷而压抑的现场气氛,一时间让人摸不到头绪:万总干嘛呢?

演出结束以后,万晓利没去聚会,1月1日的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他钻进了一辆路过的出租车,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以后,人们所看到的万晓利,不再是印象中那个狐狸了,他开始有意地和过去保持距离,他的那些新作品似乎除了他的声音外,再也找不到《这一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里的痕迹。

如果说前两张专辑的万晓利,是一支冲上云霄的飞鸟,那么在2010年的那个冬天以后,他却主动选择做了一条潜游在水底的大鱼。

“万晓利变了”。

旁观的众人只剩下了一句笼统粗暴的概括,便不由分说地对他撒下了弥天大网,并连带着《北方的北方》这张尚未被充分解读的专辑,一起尘封在少数旁观者记忆的最暗处,没想到一晃就是十年。

幸好是,现实终究翻转,比故事精彩更多。

如果万晓利是个天生能和命运妥协的人,他就不会从老家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一把吉他一副嗓子,硬是靠音乐吃上了饭,竟然还闯出了后来这么大的名堂;他就不会在《北方的北方》面世十年以后,再去捡起这张落后在时代背后、就快无人问津的专辑,拂去它堆积在封面上的厚重灰尘,袒露出旋律的本色和歌词的纹理,然后不懂生摄地带着那个隐喻回到舞台——只为了重述一个事实:我没变过,是你错了。

那舞台上的阴郁是真的,那歌里的隐喻也可能是。

这才是真实的万晓利,真正了解他的那些人(朋友或者歌迷),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或看透这个事实):过去十年二十年也好,再过十年二十年也罢,他从来就不会改变一丝一毫,他也永远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

于是,有人还在唱十年前的歌,有人还在数星星。

这些,都是真的。

十年之前,未解之谜

中国南北方以长江为分界。万晓利出生在河北,1997年后去到北京,从三里屯到愚公移山,大大小小的现场演过无数,他用了十年才让自己出名,成了众人皆知的“狐狸”。

“北方的北方”究竟是哪儿,这问题一开始就困扰着很多人,可万晓利没正面回答过。

整张专辑里,关于北方的意象有很多,刺骨的寒风,白皑皑的雪,烧不完的柴火,牧马人和草原……演唱时,伴着贯穿始终的吉他声,万晓利肆意地调动着这些来自北方的生灵与景物,却从未对其中的复杂关系做过任何解释。

这都让《北方的北方》,更像个谜。

我在2011年沈阳春天来之前,走进了某家开在废弃厂房里的livehouse。当晚的演出舞台是一张平日里吃饭用的圆桌,老板反复加固了它,并在正中央摆放了一把木头椅子,旁边支起一把吉他,地上摆放着效果器,这就是万晓利的位置。

离开场还有半小时,不大点的密闭空间里,早已经人声鼎沸,上一个赶来北方把演出场子填满的人是李志。这一次,换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后来知道,门口帮忙检票的人里,有一位就是万晓利歌里的霞。她没看完整场演出,究其原因可能是场地实在有些冷。

坐在饭桌上,给东北的观众演出,万晓利丝毫没觉得不适应。他的自我介绍只有一句,之后便开门见山——他告诉大家,会先把新专辑的所有歌曲按照顺序演完,后半场再去唱“你们想听的歌”。

言外之意,《北方的北方》恐怕是多数人“不想听的”。这个事实,万晓利似乎提前知晓了。

如果把整张专辑的十首歌连续播放,这会是一张没有断点的连贯专辑。所有歌曲都可以按顺序衔接上,前一首歌的尾音是后一首歌的前奏。有歌迷在评论里说,平克弗洛伊德就这么干过。对此,万晓利并没有刻意去安排这些歌,只是把他认为最好的呈现方式,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下来。

换句话说,可能是这些歌决定要这么做的,万晓利只是它们的演奏和演唱者。

并不敢自称是万晓利的早期歌迷,但的确那晚在沈阳的演出现场,即便是比我还早便听过了万晓利的人,也很难分辨出演唱《北方的北方》的这个人,和嘶吼着《狐狸》《七扎》的那个他有何种联系。

在迷惑的歌迷心中,万晓利在唱的这些歌,仿佛不该是从他口中被传出的。那些燥的、狂野的,掺杂着啤酒沫和玻璃瓶子的现场,才是他们认识的万晓利。

可《北方的北方》,是什么呢?上半场结束前,我能感受到在每首歌结束后,三三两两的掌声里,众人已经疲惫得妥协了,尝试用粗浅的解读和被迫的接受,来慰藉这一晚的等待。

这场子也太冷了,和四月的沈阳夜晚一样冷,冻着屁股的凉气从水泥地往上直冒,万晓利还在他的位置上,自顾自地唱完《骄傲的小毛驴》。

就在这时,他抬高嗓音,来了一句:我的新歌唱完了,大家起床吧。

那晚我录了很多视频,多半是下半场的,储存在那台弄丢了充电器的古董数码相机里。对《北方的北方》这张充满疑惑的专辑,那个年纪的我实在喜欢不起来,都没舍得花钱买一张带回寝室去。

演出最后,许多观众迟迟不肯离去,毕竟在这片北方的文化沙漠,能有机会触摸到难得一见的音乐人,实属不容易的事。只见万晓利在人群中逐一签名、合影。那时候的他还是很瘦,留着长发,海魂衫外套着一件帽衫,脚上穿着高帮的帆布鞋。

还是在门票背面给我签了名,正面是一只黑色的大鸟张开了翅膀在飞,地上重复着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五个字:北方的北方……

如今,再回想起来,那夜晚冰冷的触感还在,坐在前排整晚仰望的颈椎酸楚也还在,没想到转眼就是十年,我也离开了北方快十年,就当所有人都快忘记了这个未解之谜时,万晓利却又带着《北方的北方》回来了。

十年之后,回答之时

十年后的2020年,十一假期里的3、4日两天,《北方的北方》剧场首演将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以全新的编排和舞台设计,连演两场。

这一次,将和万晓利一同站上舞台的,依然有已经陪伴他走过了两轮巡演、几十场演出的女儿万畅。回忆起十年前,还在读书万畅总能在放学回家后,听见父亲在自己的房间里循环播放着《北方的北方》。和多数人一样,年纪尚小的她无法理解这些歌词和旋律背后的奥秘,她只听出了有那么一首歌,“好像是在唱自己,但也不确定,也不好意思问。”

长着粉刺的姑娘

你把头发弄得很乱

不再精心梳起辫子

悄悄打理起忧伤

发着短信的姑娘

你的手指灵活修长

叠着纸折 不弹吉他

你的梦想在哪呢

这首歌便是《和解吧姑娘》,一度被歌迷称作《北方的北方》里最亲民的作品。歌词里的那些关于姑娘的描述:“长着粉刺、发着短信、照着镜子……”,伴着吉他简单而明快的节奏,刻画地如此敏感而准确,总能在不经意的某一瞬间,击中那些尚处在青春年华的年轻人。

而当我们一离开这首“姑娘”,再回到《北方的北方》氛围里去,整张专辑的底色又回到了过往的阴郁和幽暗。那些深藏在细节处的谜题,就又回到了白纸之上,形成了新的考卷,接着难倒众人。

值得注意的还有,这首歌的顺序是5,出现在整张专辑的中心位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很难不认为是万晓利的精心排布。在“姑娘”出现之前,有年事已高的父母,坐在槐树下的父亲,和扮作松鼠的母亲,唯有到了“姑娘”,万晓利便如同在和女儿对话的父亲一样,倾诉着唱完了整首歌。

在此之后,当跨过了《水》的欲望斗争,所有的人物开始被类比做成各种动物,于是鸟儿煽动着翅膀,蚂蚁在地上爬走,苦口婆心树奶奶登场,还有生来骄傲的小毛驴。

《北方的北方》到底在哪儿,究竟在哪儿,唱的都是什么,每个听过的人都有各自的解答。爱它的人爱到不行,无感的人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致。唯有它的创作者、演唱者万晓利,对此事不说一句。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似乎任何作品只要一经发布,主人便不再拥有解读的权利。

这权利从此就属于任何人,只要你肯。

自2010年后的若干年,也就是《北方的北方》发布后的日子里,万晓利带着这张不被理解的专辑,确实度过了一段难掩无奈的低沉日子。后来,他彻底离开了北京,从北方一路南下,他戒了烟,也戒过酒,他开始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正如后来人想在他身上找到解答。

所以十年之后决定重演《北方的北方》,在我看来,依然是万晓利在解决这个来自过去的问题。曾几何时,他尝试新的实验,做最想做的自己,结果遭遇了不可见的墙壁,当他十年后越过这高墙,想的并不是来时路多崎岖,而是回到十年前的拐点,把当时的问题重新解决一次,用十年后他所拥有的最佳方式。

还有比万晓利更坚持自我,而不惧代价的人么?我想,只要坚信自己是对的,哪怕是再等十年,万晓利还是会重回那一刻,即便是越过了无数艰难险阻后,他依然愿意重回起点,把这一关再过一遍。

这让我不得不好奇,《北方的北方》里藏着万晓利怎样不由言说的音乐初心。当不加修饰的吉他旋律搭配上浑然天成的磁性嗓音,来自心底的神秘语言就被彻底解码,逐一排开,就像无法颠倒位置的歌曲序列,只等待能读懂它的人们到来。

转眼十年过去了,幸有这张《北方的北方》,这时代有人还在唱十年前的歌,有人还在数着星星。十年前的我太年轻,没能懂这些,希望十年后的我们都别错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万晓利:这时代最后一个数星星的人

当越来越多喜爱他的年轻人,每次提起万晓利的名字,自然都会联想起海魂衫,他穿去全国各地巡演,拍摄了不少照片。

文|民谣故事 王悦

一件长袖海魂衫挂在墙上,胸口处被火烧穿了一个黑洞。这样一幅照片,构成了一张专辑的封面。

在此之前,海魂衫始终是专辑主人的特有符号。彼时,当越来越多喜爱他的年轻人,每次提起万晓利的名字,自然都会联想起海魂衫,他穿去全国各地巡演,拍摄了不少照片。

后来不知怎么,它就破了个洞。

多年以后,万晓利的贝斯手李增辉回忆过这个洞。说那年在北京,他去街上买回来了那件海魂衫,挂在墙上,这时候摄影师到了,以为万总会穿上它出镜,结果并非如此。

这一切,在2010年《北方的北方》发布之初,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隐喻。更别说专辑在北京首演的那个冬天的晚上,万晓利在万众期待的叫喊声里上台,底下是闻讯赶来的各色面孔,这里有中国校园民谣的开山元老——老狼和高晓松,还有中国摇滚圈的谢天笑、马条等。

就当人们谋划着在贯穿全场的燥的气氛里不醉不归时,《北方的北方》开始了它强大的阴郁气场,沉闷而压抑的现场气氛,一时间让人摸不到头绪:万总干嘛呢?

演出结束以后,万晓利没去聚会,1月1日的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他钻进了一辆路过的出租车,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以后,人们所看到的万晓利,不再是印象中那个狐狸了,他开始有意地和过去保持距离,他的那些新作品似乎除了他的声音外,再也找不到《这一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里的痕迹。

如果说前两张专辑的万晓利,是一支冲上云霄的飞鸟,那么在2010年的那个冬天以后,他却主动选择做了一条潜游在水底的大鱼。

“万晓利变了”。

旁观的众人只剩下了一句笼统粗暴的概括,便不由分说地对他撒下了弥天大网,并连带着《北方的北方》这张尚未被充分解读的专辑,一起尘封在少数旁观者记忆的最暗处,没想到一晃就是十年。

幸好是,现实终究翻转,比故事精彩更多。

如果万晓利是个天生能和命运妥协的人,他就不会从老家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一把吉他一副嗓子,硬是靠音乐吃上了饭,竟然还闯出了后来这么大的名堂;他就不会在《北方的北方》面世十年以后,再去捡起这张落后在时代背后、就快无人问津的专辑,拂去它堆积在封面上的厚重灰尘,袒露出旋律的本色和歌词的纹理,然后不懂生摄地带着那个隐喻回到舞台——只为了重述一个事实:我没变过,是你错了。

那舞台上的阴郁是真的,那歌里的隐喻也可能是。

这才是真实的万晓利,真正了解他的那些人(朋友或者歌迷),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或看透这个事实):过去十年二十年也好,再过十年二十年也罢,他从来就不会改变一丝一毫,他也永远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

于是,有人还在唱十年前的歌,有人还在数星星。

这些,都是真的。

十年之前,未解之谜

中国南北方以长江为分界。万晓利出生在河北,1997年后去到北京,从三里屯到愚公移山,大大小小的现场演过无数,他用了十年才让自己出名,成了众人皆知的“狐狸”。

“北方的北方”究竟是哪儿,这问题一开始就困扰着很多人,可万晓利没正面回答过。

整张专辑里,关于北方的意象有很多,刺骨的寒风,白皑皑的雪,烧不完的柴火,牧马人和草原……演唱时,伴着贯穿始终的吉他声,万晓利肆意地调动着这些来自北方的生灵与景物,却从未对其中的复杂关系做过任何解释。

这都让《北方的北方》,更像个谜。

我在2011年沈阳春天来之前,走进了某家开在废弃厂房里的livehouse。当晚的演出舞台是一张平日里吃饭用的圆桌,老板反复加固了它,并在正中央摆放了一把木头椅子,旁边支起一把吉他,地上摆放着效果器,这就是万晓利的位置。

离开场还有半小时,不大点的密闭空间里,早已经人声鼎沸,上一个赶来北方把演出场子填满的人是李志。这一次,换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后来知道,门口帮忙检票的人里,有一位就是万晓利歌里的霞。她没看完整场演出,究其原因可能是场地实在有些冷。

坐在饭桌上,给东北的观众演出,万晓利丝毫没觉得不适应。他的自我介绍只有一句,之后便开门见山——他告诉大家,会先把新专辑的所有歌曲按照顺序演完,后半场再去唱“你们想听的歌”。

言外之意,《北方的北方》恐怕是多数人“不想听的”。这个事实,万晓利似乎提前知晓了。

如果把整张专辑的十首歌连续播放,这会是一张没有断点的连贯专辑。所有歌曲都可以按顺序衔接上,前一首歌的尾音是后一首歌的前奏。有歌迷在评论里说,平克弗洛伊德就这么干过。对此,万晓利并没有刻意去安排这些歌,只是把他认为最好的呈现方式,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下来。

换句话说,可能是这些歌决定要这么做的,万晓利只是它们的演奏和演唱者。

并不敢自称是万晓利的早期歌迷,但的确那晚在沈阳的演出现场,即便是比我还早便听过了万晓利的人,也很难分辨出演唱《北方的北方》的这个人,和嘶吼着《狐狸》《七扎》的那个他有何种联系。

在迷惑的歌迷心中,万晓利在唱的这些歌,仿佛不该是从他口中被传出的。那些燥的、狂野的,掺杂着啤酒沫和玻璃瓶子的现场,才是他们认识的万晓利。

可《北方的北方》,是什么呢?上半场结束前,我能感受到在每首歌结束后,三三两两的掌声里,众人已经疲惫得妥协了,尝试用粗浅的解读和被迫的接受,来慰藉这一晚的等待。

这场子也太冷了,和四月的沈阳夜晚一样冷,冻着屁股的凉气从水泥地往上直冒,万晓利还在他的位置上,自顾自地唱完《骄傲的小毛驴》。

就在这时,他抬高嗓音,来了一句:我的新歌唱完了,大家起床吧。

那晚我录了很多视频,多半是下半场的,储存在那台弄丢了充电器的古董数码相机里。对《北方的北方》这张充满疑惑的专辑,那个年纪的我实在喜欢不起来,都没舍得花钱买一张带回寝室去。

演出最后,许多观众迟迟不肯离去,毕竟在这片北方的文化沙漠,能有机会触摸到难得一见的音乐人,实属不容易的事。只见万晓利在人群中逐一签名、合影。那时候的他还是很瘦,留着长发,海魂衫外套着一件帽衫,脚上穿着高帮的帆布鞋。

还是在门票背面给我签了名,正面是一只黑色的大鸟张开了翅膀在飞,地上重复着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五个字:北方的北方……

如今,再回想起来,那夜晚冰冷的触感还在,坐在前排整晚仰望的颈椎酸楚也还在,没想到转眼就是十年,我也离开了北方快十年,就当所有人都快忘记了这个未解之谜时,万晓利却又带着《北方的北方》回来了。

十年之后,回答之时

十年后的2020年,十一假期里的3、4日两天,《北方的北方》剧场首演将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以全新的编排和舞台设计,连演两场。

这一次,将和万晓利一同站上舞台的,依然有已经陪伴他走过了两轮巡演、几十场演出的女儿万畅。回忆起十年前,还在读书万畅总能在放学回家后,听见父亲在自己的房间里循环播放着《北方的北方》。和多数人一样,年纪尚小的她无法理解这些歌词和旋律背后的奥秘,她只听出了有那么一首歌,“好像是在唱自己,但也不确定,也不好意思问。”

长着粉刺的姑娘

你把头发弄得很乱

不再精心梳起辫子

悄悄打理起忧伤

发着短信的姑娘

你的手指灵活修长

叠着纸折 不弹吉他

你的梦想在哪呢

这首歌便是《和解吧姑娘》,一度被歌迷称作《北方的北方》里最亲民的作品。歌词里的那些关于姑娘的描述:“长着粉刺、发着短信、照着镜子……”,伴着吉他简单而明快的节奏,刻画地如此敏感而准确,总能在不经意的某一瞬间,击中那些尚处在青春年华的年轻人。

而当我们一离开这首“姑娘”,再回到《北方的北方》氛围里去,整张专辑的底色又回到了过往的阴郁和幽暗。那些深藏在细节处的谜题,就又回到了白纸之上,形成了新的考卷,接着难倒众人。

值得注意的还有,这首歌的顺序是5,出现在整张专辑的中心位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很难不认为是万晓利的精心排布。在“姑娘”出现之前,有年事已高的父母,坐在槐树下的父亲,和扮作松鼠的母亲,唯有到了“姑娘”,万晓利便如同在和女儿对话的父亲一样,倾诉着唱完了整首歌。

在此之后,当跨过了《水》的欲望斗争,所有的人物开始被类比做成各种动物,于是鸟儿煽动着翅膀,蚂蚁在地上爬走,苦口婆心树奶奶登场,还有生来骄傲的小毛驴。

《北方的北方》到底在哪儿,究竟在哪儿,唱的都是什么,每个听过的人都有各自的解答。爱它的人爱到不行,无感的人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致。唯有它的创作者、演唱者万晓利,对此事不说一句。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似乎任何作品只要一经发布,主人便不再拥有解读的权利。

这权利从此就属于任何人,只要你肯。

自2010年后的若干年,也就是《北方的北方》发布后的日子里,万晓利带着这张不被理解的专辑,确实度过了一段难掩无奈的低沉日子。后来,他彻底离开了北京,从北方一路南下,他戒了烟,也戒过酒,他开始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正如后来人想在他身上找到解答。

所以十年之后决定重演《北方的北方》,在我看来,依然是万晓利在解决这个来自过去的问题。曾几何时,他尝试新的实验,做最想做的自己,结果遭遇了不可见的墙壁,当他十年后越过这高墙,想的并不是来时路多崎岖,而是回到十年前的拐点,把当时的问题重新解决一次,用十年后他所拥有的最佳方式。

还有比万晓利更坚持自我,而不惧代价的人么?我想,只要坚信自己是对的,哪怕是再等十年,万晓利还是会重回那一刻,即便是越过了无数艰难险阻后,他依然愿意重回起点,把这一关再过一遍。

这让我不得不好奇,《北方的北方》里藏着万晓利怎样不由言说的音乐初心。当不加修饰的吉他旋律搭配上浑然天成的磁性嗓音,来自心底的神秘语言就被彻底解码,逐一排开,就像无法颠倒位置的歌曲序列,只等待能读懂它的人们到来。

转眼十年过去了,幸有这张《北方的北方》,这时代有人还在唱十年前的歌,有人还在数着星星。十年前的我太年轻,没能懂这些,希望十年后的我们都别错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