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妆强迫症
化妆强迫症是一种在一些白领丽人中流行的心理障碍:一睁眼就得化妆。否则心里便如百爪挠心般紧张不安,不化妆既不敢出门也不能工作,只有化完妆才身心松弛。妆后还不允许自己流汗、流泪、淋雨等,以免毁了妆容。令人奇怪的是,越是学历高容貌漂亮的女士对化妆的心理依赖越严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怪僻的形成往往和她们以往备受挫折的生活经历有关。
点评:化妆强迫症是强迫性神经症的表现,在形成的生理机制上确实和吸毒成瘾有相似之处。在开始时不管是化妆还是吸毒都是自愿的,以后就发展成强迫性的欲罢不能。这是因为不断重复的经历和行为引起了大脑神经回路的改变,以致在发作前,会感到不断增加的抑郁和焦虑。化妆本来是让自己更愉悦、更有自信的事情,但是最后却因此变得紧致焦虑就适得其反了,希望各位姐妹们放松心态,相信素颜也是另一种美。
2、卖地财政
卖地财政,又称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其实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但是却在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很大份额。其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财政支出的行为。
点评:土地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于一个城市发展而言,相比起土地出让所产生的种种“利润”,安居乐业的百姓和欣欣向荣的企业才是最为重要的。
3、孤独体
孤独体,网络文体之一,源自创业者田同生在2015年7月于艾尔斯巨岩奔跑后发表的一篇微博,原句为:“我是个孤独的奔跑者,但我身后有一群网络创业英雄。向创业者致敬!”因为引发了无数创业者的共鸣而形成网络热潮,并成为网络新文体。
点评:“孤独体”的走红,是一种人们对于压力、情绪的合理表达,更充满了人们积极、努力的态度和进取的豪情。“我是孤独的,但我……”,“孤独体”的重点在于但的后半句,这不是一种颓靡的表现,反倒是一次自我的释放,人们会在此表达自己的坚定不移、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它的走红,更体现了一种信念,表现出了国家、民族发展的希望。人们对“孤独体”的参与表达,就好比远行的旅客,整了整衣襟,去除了风尘仆仆的疲倦,然后继续前行。
4、校园耳光
校园耳光,一般指的是经常被媒体曝光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其中如老师打学生、学生打学生等事件。2016年1月发生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校园耳光事件,则指的是青年教师因职称评定被拖延而打校长的事件。
5、投资旱渴症
投资旱渴症,是指台湾内部资金外逃,外资企业厂商却步不来的现象,由此造成台湾经济放缓,对外竞争力衰退。2015年台湾吸引外人直接投资的表现,在全球211个国家及地区中排倒数第五。
6、三明治夹层
三明治夹层,是指在全球贸易化的态势下,许多中产阶层处于贫富差距者之间的所谓“三明治夹层”的两难境地。这个理论是由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郑永年提出的。他指出,中产阶层正在变成社会中的"三明治夹层",这是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的难题。
7、二孩焦虑
二孩焦虑是指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对于一些家庭在生育二胎上产生“生与不生”的一种焦虑现象。全面放开二孩,在深孚众望的同时,也聚焦了国人对生育的焦虑:女性就业机会、家庭承受能力、医疗教育资源、孩子的心理建设等,在整个社会习惯了“一胎”生活之后,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们对不够友好的生育环境愈发敏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