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朱威:职业这盘棋,越早规划越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朱威:职业这盘棋,越早规划越好

创业失败率是99%,成功的真是凤毛麟角,过程的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看不见尽头的黑暗,隐藏无穷风险。所以,不要因为喜欢成功的结果而去创业,而是你对于这个过程有着无比激情,认为自己真正能够创造价值。

朱威,法雷奥舒适与驾驶辅助系统中国区销售总监。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004年从耶鲁大学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职业经历丰富,曾在多家外企担任重要职务。近日,朱威先生应邀就职业与个人选择等话题,与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学子们进行了坦率而深入的探讨。

以下是部分课堂精彩实录。

首先,我认为在大学里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就像下棋,当走出学校的那一天,你面对的永远是一盘新棋,你只是知道相走田马走日这样的基本规则,但真正的人生这盘棋该怎么下,远远没这么简单。

从某种程度来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要拘泥于具体的东西,学校也好专业也好,大家未来渴望的是成功,是能够在人生道路上纵横驰骋,不虚此生。那么,到底怎么规划未来职业与人生方向,怎么才不算虚度大学时光。我觉得这些问题,能够越早考虑越好。

我自己体会比较深的是在美国,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和已经工作过几年的我探讨问题时,说得头头是道。他甚至教我怎么去面试、找工作,应该如何规划。他说他已经做过18份工作了,美国高中孩子基本全都出去工作过,对自己的规划都很细。而且,越是名校,规划越具体,在大一大二时对自己今后几年的道路规划就非常好了。而我回想起自己上大学时,寒暑假似乎全都胡扯闲聊中度过,我才意识到这个差距。所以,希望今天我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意识到这一点,并尽早规划。

问:现在国家也鼓励大学生创业,不知道你是否觉得大学生应该直接创业?

答:现在创业确实是个比较热的话题。但忽悠最多的人往往是自己没创过业的。我想说的是,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抱着非常纯正的目的。什么事情要成功都是非常艰难的。创业失败率是99%,成功的真是凤毛麟角,过程的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看不见尽头的黑暗,隐藏无穷风险。所以,不要因为喜欢成功的结果而去创业,而是你对于这个过程有着无比激情,认为自己真正能够创造价值。

我跟创业者有很多近距离接触。我认为创业时有太多东西无法预料。比如我和王兴(美团总裁)是同班同学,团购大战时候,5000多家团购,最后本上都死了,他也是九死一生。但即使你成功过一次,你也不敢吹牛能成功第二次。我不认为创业是每个人都能干的事。所以,不要去为创业而创业,更不要因为想发财、想出名、因为有情怀而创业。一旦血淋淋的现实摆在面前,你就会知道应该冷静。

问:你从事过很多职业,我自己也曾经觉得对什么都尝试一下挺好的,但又觉得不是特别现实,可能会有很多阻碍因素。

答:其实我做过的很多事情都是给逼出来的。我大学读的专业不是自己选的,在那几年压根没体会到乐趣,激动不起来。大学毕业找工作,因为是中科大就理所当然地去了中科院。但也完全不是我的选择,似乎很自然地就这样了。

第一份工作,我才真正开始自己选择。那时我是软硬件工程师,当时一个同事,海淀走读大学大专毕业,然而他设计什么东西都比我好,我很不服气,用各种励志的东西激励自己,结果还是比不过他。

一天早晨发生了一件事情,改变了我一生。那天我想再刻苦点,大概七点就去了公司,可是我发现他早就在那里了,原来是一晚没回去。我说你不早就编好了吗,他说他编好了,但是他觉得软件架构写得不够美,改了之后就更美。他的这句话改变我一生,这就是我俩的区别。我要是编好了,就一个字也不想动,一动这个程序调不通了怎么办。这根本就不是能力的差别,是兴趣的差别。这个同事坦率来讲,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勤奋的人,但他比我强,因为他觉得这个事情有乐趣,而我没有。

那天我就开始想,我到底对什么有兴趣。我活这么大了还是头一次问自己这句话,这一年我23岁。我后来发现,我对跟人打交道有兴趣,我喜欢穿得西装革履,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全世界飞。我想象中的工作是在一个五星级酒店里边,双方展开激烈谈判,谈判完了,帽子一摘,赢得鲜花掌声。你说我虚荣也好,但这是最真实的自我。

后来我尝试做律师。因为,我看了一个说律师的电影,觉得我能说会道,记忆力超强,应该当律师去。我就背着包去参加律考,之后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但是一年多之后我发现,律师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回事。路走错了以后,再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航天部,当时很吸引我的是经常出国。我原来英文不行,有这机会就提高了,做了部长秘书加高级翻译。部长这一级参加的谈判,我大概翻译过三百多个,长了点见识。

但在这些谈判中,我见的外企的人让我觉得I want choose to become my all,我后来就往这个方向去了。这是一步一步的,绝不是我故意想有这么多经历,而是寻找自己真正方向的必经过程。

这里面有一点心得可以和大家分析,一个真正的职业是what you like和what you are good at,二者能够重合最好。它不一定和你现在的专业一样,所以大家要open-minded。喜欢的和擅长的不见得一样。你自己又擅长又喜欢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是最幸福的。这个过程不见得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聆听你内心最深刻最真实的那个声音,不要跟任何人学,也不要听从任何人。

问:难道喜欢的不就应该尽力把它变成擅长的吗?

答:每一份工作都包含着你不喜欢、不擅长的成分,可能直到最后也没有百分之百都是你喜欢和擅长的,但是我觉得就是在这么一份份工作里,逐渐提高喜欢和擅长部分的比重,一步步趋近自己的理想世界,当然最终很难完全理想。

问:你有没有喜欢、擅长但是却做不成的事情?

答:有。比如我在康明斯任石油天然气总经理,这个职位我很喜欢、很擅长,而且也付出了努力,但金融危机来了,设备大量闲置,销售困难,你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行业很重要。我以前从不认为要多在乎行业,但如果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就会非常直接地影响到你。所以现在,我随时随地要看和接触新东西,知道要火起来的行业是什么。最近看到前景比较好的行业一个是石墨烯,一个是机器人。

对行业关注,才能踩着浪尖。我过去没有意识到这个,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很重要。

问:我之前参加过法雷奥的汽车挑战赛,之后也很有可能进入法雷奥实习。很想知道你对法雷奥这家企业的感受。

答:首先,在法雷奥人与人很平等。我办公室很大,但我从不在办公室里和别人谈事,都是在别人桌边一坐,或者站着聊,或者去大排档一人一瓶啤酒。在办公室里聊天,屋大桌大,我坐这你坐那,地位差距就显示出来了,我不喜欢。

另外,我只能说说法雷奥在中国的情况,其他地区我不能代言。我的感觉是,这虽然是一个老牌五百强企业,行业也属于传统行业,但它给我的感觉很像创业公司。人与人之间很自由,像硅谷的氛围,很适合年轻人。雇员没有太多打工者心态,而更多感觉自己就是business owner,心态很年轻。

问:你为什么选择了汽车行业?

答:这个行业其实不是我有意选择的。这个世界的现实是如果你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毕业时就会面临一堆面试。到最后能有四五个offer就不错了。你从中选择相对好钟意的那个,那就是你的行业。当时我的大方向是确定的,想去一个好的外资企业。当时也有五六个外企要我,可与我的专业都很远。但说到行业和专业,很多专业确实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做,但绝大多数行业,你会俩本事就行了,第一,我说话你听得懂;第二,你说话我听得懂。听着简单,90%的人都不会。无论多复杂的事,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别人能听懂,你再把复杂性归纳成三个逻辑ABC,说的过程中看对方的眼神,如果似乎对逻辑B感兴趣,你立刻把逻辑B又化成三个逻辑ABC,以此类推。什么时候你能做到这点,就能适应85%以上的行业。

问:你刚刚说美国大学生对人生有非常清楚的规划,可是你自己的经历听起来规划性并不那么强,这不是冲突么?另外,我们可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如何判断自己擅长什么呢?

答:方向可能是误打误撞很多次之后,知道很多东西不行了之后,才规划出来的。美国学生之所以能在比较之中得出自己想做的,是他首先做的多。

敢于喜欢和擅长,前者比较容易发现,但擅长什么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往往是在工作中发现某方面有一些特长。发现自己的强项,其实比补短重要。我就擅长把很复杂的东西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别人还能记得住。这个东西以前我并不重视,但在工作上它超级重要。这个能力怎么练出来的?我小学时候总听岳飞传、杨家将,上学路上我经常把我听的重新加工,编成故事给一大群小孩儿讲。所以,不要拘泥于专业,也不用总想哪个挣钱多,要仔细观察自己,在做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发现在哪些方面自己确实能展现出实力,那个就是方向了。

问:从大学开始建立一些人脉关系网络很重要么?

答:我觉得超级重要。我去耶鲁,当时整个耶鲁有四千人,小布什能叫出一千多个人的名字来。我在那开学头两个星期全是各种各样的party,我与200个同学自发组织了77个俱乐部,都是为了人际网络。美国fox公司董事长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跟几个同班同学做生意。布什是他的同学,还有另外一些名人。大家听说过耶鲁骷髅会吗?就在我在耶鲁那几年里,美国总统布什邀请进入耶鲁骷髅会的几个同学去看棒球比赛,在看台上给他们介绍全美最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生道路一下就不一样了。即使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多人相助。我在航天部时的部长、我在奔驰公司的老板,后来公司的CEOTim Tozer——他今天是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他们把很多朋友介绍给我。所以人脉非常重要。尤其年轻人靠你自己,也就是把一筐大葱从一层扛到十层,你可能搞一个煎饼摊,你没准还能开一个淘宝网店,但也就这样了。人生像是一个算盘,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和万位上效果完全不一样。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层次就在这。你勤奋刻苦,也就十位百位,但人脉至少是百万位上的。我感到很有趣的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在中国读书时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但在美国,恨不得幼儿园就教你。

如果能让我再重过一遍大学生活,第一,我可能会“60分万岁”,(当然想做工程师的不行),因为我的发展方向跟分数关系不大,我会把大量时间用来扩展人脉关系,认识更多人,尝试更多东西。这个时候失败是允许的。尽早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也尽早找到能帮助你朝那个方向走的人。学历或许很重要,但是你要去看投资和回报。要精准规划、计算和珍惜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思路,独立的主见,不随波逐流。

问:根据你的介绍,你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那么到现在为止你最大的迷惘或挫折是什么?

答:可能就是那次一赌气辞了职。当时回家后花家里的钱。但我想,我这么大了不该问家里要钱,就把钱还回去了。那一瞬间,我所有崇高理想都变成了怎么生存。我并不知道怎么找工作。记得一次经过北京六里桥,发现很多民工睡在桥底下,我突然间意识到其实自己和那些民工一样,但人家至少还有饭吃!就因为我的“远大理想”太多了,如果我把标准降成能吃饭就行,会怎么样?于是,第二天工作就来了:蹬三轮、扛箱子、卖洁具、摆摊儿,中午三块钱的盒饭,一干就是6个月,只要不向家里要钱,只要能让自己吃饱。

之后,我用最原始的方式找工作,北京那么多的写字楼,我就推门而入。什么样的都经历过,有不让进的,有让留份简历走人的。我心里想,一层楼5家公司都不要我,你这不是还有其他23层嘛,整栋楼的公司都不要我,北京还有55个写字楼,几万个外企。结果,1天时间我就找到4家,包括AT&T。我的简历上啥也没有,但前台说我的表情感动了所有人,一个外国人出来说咱们聊一聊,就在前台,我说你放心我肯定能干好,找我绝对是找对人了。那外国人就笑了,说就喜欢这小伙子,很真诚。

在航天部时我的英语口语算最好的,说一个小时以后有外国公司来访,让我当临时翻译。来了之后,我说good afternoon,对方一句good afternoon,之后我就全听不懂了,整个会就被我卡住了,紧急叫来了另一个翻译,我就坐边上去了。坐了半天,我缓过劲儿来,想破罐子破摔,趁中间休息我又坐回来了,英翻中不行,我就说中翻英我来。开完会,他们一讨论,说就认定我了,因为我不放弃。

人生道路上充满各种各样的机遇,可能最大的机遇,就来源于你完全想不到的这种情况。我去奔驰也不是通过投简历。是因为当时出差在奔驰和他们聊了半天。他们说中国区急需理工人才。我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人才,可当时我带着翻译,找不着机会。之后坐火车去汉堡,火车快开动的时候,我跳下来,追上去说你还记得我说过推荐的优秀人才吗,在这儿呢。我很敬仰奔驰公司,想要机会,希望你能够帮助我。回到酒店我就拿酒店的纸写了个简历传真过去。回到北京,奔驰就开始和我联系,说总部在德国发现一个人才,推荐过来了。奔驰公司从开始招人起,接了几万份简历,我怎么能脱颖而出?但是这是总部推荐过来的人才。人生充满各种偶然性,不是说没有规划,但在一个个关键性的节点上,其实都是命运在引导。

实习记者林哲汉、胡溪玮录音整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朱威:职业这盘棋,越早规划越好

创业失败率是99%,成功的真是凤毛麟角,过程的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看不见尽头的黑暗,隐藏无穷风险。所以,不要因为喜欢成功的结果而去创业,而是你对于这个过程有着无比激情,认为自己真正能够创造价值。

朱威,法雷奥舒适与驾驶辅助系统中国区销售总监。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004年从耶鲁大学商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职业经历丰富,曾在多家外企担任重要职务。近日,朱威先生应邀就职业与个人选择等话题,与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学子们进行了坦率而深入的探讨。

以下是部分课堂精彩实录。

首先,我认为在大学里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就像下棋,当走出学校的那一天,你面对的永远是一盘新棋,你只是知道相走田马走日这样的基本规则,但真正的人生这盘棋该怎么下,远远没这么简单。

从某种程度来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要拘泥于具体的东西,学校也好专业也好,大家未来渴望的是成功,是能够在人生道路上纵横驰骋,不虚此生。那么,到底怎么规划未来职业与人生方向,怎么才不算虚度大学时光。我觉得这些问题,能够越早考虑越好。

我自己体会比较深的是在美国,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和已经工作过几年的我探讨问题时,说得头头是道。他甚至教我怎么去面试、找工作,应该如何规划。他说他已经做过18份工作了,美国高中孩子基本全都出去工作过,对自己的规划都很细。而且,越是名校,规划越具体,在大一大二时对自己今后几年的道路规划就非常好了。而我回想起自己上大学时,寒暑假似乎全都胡扯闲聊中度过,我才意识到这个差距。所以,希望今天我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意识到这一点,并尽早规划。

问:现在国家也鼓励大学生创业,不知道你是否觉得大学生应该直接创业?

答:现在创业确实是个比较热的话题。但忽悠最多的人往往是自己没创过业的。我想说的是,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抱着非常纯正的目的。什么事情要成功都是非常艰难的。创业失败率是99%,成功的真是凤毛麟角,过程的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看不见尽头的黑暗,隐藏无穷风险。所以,不要因为喜欢成功的结果而去创业,而是你对于这个过程有着无比激情,认为自己真正能够创造价值。

我跟创业者有很多近距离接触。我认为创业时有太多东西无法预料。比如我和王兴(美团总裁)是同班同学,团购大战时候,5000多家团购,最后本上都死了,他也是九死一生。但即使你成功过一次,你也不敢吹牛能成功第二次。我不认为创业是每个人都能干的事。所以,不要去为创业而创业,更不要因为想发财、想出名、因为有情怀而创业。一旦血淋淋的现实摆在面前,你就会知道应该冷静。

问:你从事过很多职业,我自己也曾经觉得对什么都尝试一下挺好的,但又觉得不是特别现实,可能会有很多阻碍因素。

答:其实我做过的很多事情都是给逼出来的。我大学读的专业不是自己选的,在那几年压根没体会到乐趣,激动不起来。大学毕业找工作,因为是中科大就理所当然地去了中科院。但也完全不是我的选择,似乎很自然地就这样了。

第一份工作,我才真正开始自己选择。那时我是软硬件工程师,当时一个同事,海淀走读大学大专毕业,然而他设计什么东西都比我好,我很不服气,用各种励志的东西激励自己,结果还是比不过他。

一天早晨发生了一件事情,改变了我一生。那天我想再刻苦点,大概七点就去了公司,可是我发现他早就在那里了,原来是一晚没回去。我说你不早就编好了吗,他说他编好了,但是他觉得软件架构写得不够美,改了之后就更美。他的这句话改变我一生,这就是我俩的区别。我要是编好了,就一个字也不想动,一动这个程序调不通了怎么办。这根本就不是能力的差别,是兴趣的差别。这个同事坦率来讲,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勤奋的人,但他比我强,因为他觉得这个事情有乐趣,而我没有。

那天我就开始想,我到底对什么有兴趣。我活这么大了还是头一次问自己这句话,这一年我23岁。我后来发现,我对跟人打交道有兴趣,我喜欢穿得西装革履,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全世界飞。我想象中的工作是在一个五星级酒店里边,双方展开激烈谈判,谈判完了,帽子一摘,赢得鲜花掌声。你说我虚荣也好,但这是最真实的自我。

后来我尝试做律师。因为,我看了一个说律师的电影,觉得我能说会道,记忆力超强,应该当律师去。我就背着包去参加律考,之后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但是一年多之后我发现,律师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回事。路走错了以后,再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航天部,当时很吸引我的是经常出国。我原来英文不行,有这机会就提高了,做了部长秘书加高级翻译。部长这一级参加的谈判,我大概翻译过三百多个,长了点见识。

但在这些谈判中,我见的外企的人让我觉得I want choose to become my all,我后来就往这个方向去了。这是一步一步的,绝不是我故意想有这么多经历,而是寻找自己真正方向的必经过程。

这里面有一点心得可以和大家分析,一个真正的职业是what you like和what you are good at,二者能够重合最好。它不一定和你现在的专业一样,所以大家要open-minded。喜欢的和擅长的不见得一样。你自己又擅长又喜欢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是最幸福的。这个过程不见得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聆听你内心最深刻最真实的那个声音,不要跟任何人学,也不要听从任何人。

问:难道喜欢的不就应该尽力把它变成擅长的吗?

答:每一份工作都包含着你不喜欢、不擅长的成分,可能直到最后也没有百分之百都是你喜欢和擅长的,但是我觉得就是在这么一份份工作里,逐渐提高喜欢和擅长部分的比重,一步步趋近自己的理想世界,当然最终很难完全理想。

问:你有没有喜欢、擅长但是却做不成的事情?

答:有。比如我在康明斯任石油天然气总经理,这个职位我很喜欢、很擅长,而且也付出了努力,但金融危机来了,设备大量闲置,销售困难,你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行业很重要。我以前从不认为要多在乎行业,但如果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就会非常直接地影响到你。所以现在,我随时随地要看和接触新东西,知道要火起来的行业是什么。最近看到前景比较好的行业一个是石墨烯,一个是机器人。

对行业关注,才能踩着浪尖。我过去没有意识到这个,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很重要。

问:我之前参加过法雷奥的汽车挑战赛,之后也很有可能进入法雷奥实习。很想知道你对法雷奥这家企业的感受。

答:首先,在法雷奥人与人很平等。我办公室很大,但我从不在办公室里和别人谈事,都是在别人桌边一坐,或者站着聊,或者去大排档一人一瓶啤酒。在办公室里聊天,屋大桌大,我坐这你坐那,地位差距就显示出来了,我不喜欢。

另外,我只能说说法雷奥在中国的情况,其他地区我不能代言。我的感觉是,这虽然是一个老牌五百强企业,行业也属于传统行业,但它给我的感觉很像创业公司。人与人之间很自由,像硅谷的氛围,很适合年轻人。雇员没有太多打工者心态,而更多感觉自己就是business owner,心态很年轻。

问:你为什么选择了汽车行业?

答:这个行业其实不是我有意选择的。这个世界的现实是如果你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毕业时就会面临一堆面试。到最后能有四五个offer就不错了。你从中选择相对好钟意的那个,那就是你的行业。当时我的大方向是确定的,想去一个好的外资企业。当时也有五六个外企要我,可与我的专业都很远。但说到行业和专业,很多专业确实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做,但绝大多数行业,你会俩本事就行了,第一,我说话你听得懂;第二,你说话我听得懂。听着简单,90%的人都不会。无论多复杂的事,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别人能听懂,你再把复杂性归纳成三个逻辑ABC,说的过程中看对方的眼神,如果似乎对逻辑B感兴趣,你立刻把逻辑B又化成三个逻辑ABC,以此类推。什么时候你能做到这点,就能适应85%以上的行业。

问:你刚刚说美国大学生对人生有非常清楚的规划,可是你自己的经历听起来规划性并不那么强,这不是冲突么?另外,我们可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如何判断自己擅长什么呢?

答:方向可能是误打误撞很多次之后,知道很多东西不行了之后,才规划出来的。美国学生之所以能在比较之中得出自己想做的,是他首先做的多。

敢于喜欢和擅长,前者比较容易发现,但擅长什么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往往是在工作中发现某方面有一些特长。发现自己的强项,其实比补短重要。我就擅长把很复杂的东西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别人还能记得住。这个东西以前我并不重视,但在工作上它超级重要。这个能力怎么练出来的?我小学时候总听岳飞传、杨家将,上学路上我经常把我听的重新加工,编成故事给一大群小孩儿讲。所以,不要拘泥于专业,也不用总想哪个挣钱多,要仔细观察自己,在做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发现在哪些方面自己确实能展现出实力,那个就是方向了。

问:从大学开始建立一些人脉关系网络很重要么?

答:我觉得超级重要。我去耶鲁,当时整个耶鲁有四千人,小布什能叫出一千多个人的名字来。我在那开学头两个星期全是各种各样的party,我与200个同学自发组织了77个俱乐部,都是为了人际网络。美国fox公司董事长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跟几个同班同学做生意。布什是他的同学,还有另外一些名人。大家听说过耶鲁骷髅会吗?就在我在耶鲁那几年里,美国总统布什邀请进入耶鲁骷髅会的几个同学去看棒球比赛,在看台上给他们介绍全美最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生道路一下就不一样了。即使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多人相助。我在航天部时的部长、我在奔驰公司的老板,后来公司的CEOTim Tozer——他今天是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他们把很多朋友介绍给我。所以人脉非常重要。尤其年轻人靠你自己,也就是把一筐大葱从一层扛到十层,你可能搞一个煎饼摊,你没准还能开一个淘宝网店,但也就这样了。人生像是一个算盘,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和万位上效果完全不一样。一个人的眼界和见识层次就在这。你勤奋刻苦,也就十位百位,但人脉至少是百万位上的。我感到很有趣的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在中国读书时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但在美国,恨不得幼儿园就教你。

如果能让我再重过一遍大学生活,第一,我可能会“60分万岁”,(当然想做工程师的不行),因为我的发展方向跟分数关系不大,我会把大量时间用来扩展人脉关系,认识更多人,尝试更多东西。这个时候失败是允许的。尽早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也尽早找到能帮助你朝那个方向走的人。学历或许很重要,但是你要去看投资和回报。要精准规划、计算和珍惜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思路,独立的主见,不随波逐流。

问:根据你的介绍,你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那么到现在为止你最大的迷惘或挫折是什么?

答:可能就是那次一赌气辞了职。当时回家后花家里的钱。但我想,我这么大了不该问家里要钱,就把钱还回去了。那一瞬间,我所有崇高理想都变成了怎么生存。我并不知道怎么找工作。记得一次经过北京六里桥,发现很多民工睡在桥底下,我突然间意识到其实自己和那些民工一样,但人家至少还有饭吃!就因为我的“远大理想”太多了,如果我把标准降成能吃饭就行,会怎么样?于是,第二天工作就来了:蹬三轮、扛箱子、卖洁具、摆摊儿,中午三块钱的盒饭,一干就是6个月,只要不向家里要钱,只要能让自己吃饱。

之后,我用最原始的方式找工作,北京那么多的写字楼,我就推门而入。什么样的都经历过,有不让进的,有让留份简历走人的。我心里想,一层楼5家公司都不要我,你这不是还有其他23层嘛,整栋楼的公司都不要我,北京还有55个写字楼,几万个外企。结果,1天时间我就找到4家,包括AT&T。我的简历上啥也没有,但前台说我的表情感动了所有人,一个外国人出来说咱们聊一聊,就在前台,我说你放心我肯定能干好,找我绝对是找对人了。那外国人就笑了,说就喜欢这小伙子,很真诚。

在航天部时我的英语口语算最好的,说一个小时以后有外国公司来访,让我当临时翻译。来了之后,我说good afternoon,对方一句good afternoon,之后我就全听不懂了,整个会就被我卡住了,紧急叫来了另一个翻译,我就坐边上去了。坐了半天,我缓过劲儿来,想破罐子破摔,趁中间休息我又坐回来了,英翻中不行,我就说中翻英我来。开完会,他们一讨论,说就认定我了,因为我不放弃。

人生道路上充满各种各样的机遇,可能最大的机遇,就来源于你完全想不到的这种情况。我去奔驰也不是通过投简历。是因为当时出差在奔驰和他们聊了半天。他们说中国区急需理工人才。我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人才,可当时我带着翻译,找不着机会。之后坐火车去汉堡,火车快开动的时候,我跳下来,追上去说你还记得我说过推荐的优秀人才吗,在这儿呢。我很敬仰奔驰公司,想要机会,希望你能够帮助我。回到酒店我就拿酒店的纸写了个简历传真过去。回到北京,奔驰就开始和我联系,说总部在德国发现一个人才,推荐过来了。奔驰公司从开始招人起,接了几万份简历,我怎么能脱颖而出?但是这是总部推荐过来的人才。人生充满各种偶然性,不是说没有规划,但在一个个关键性的节点上,其实都是命运在引导。

实习记者林哲汉、胡溪玮录音整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