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佳节“猴年”已越来越近了。国内的各大品牌以猴年为主题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正在紧张的铺货中。而国际大牌江诗丹顿、伯爵、Dior、LV、雅诗兰黛等自然也不会放过中国春节这一营销契机,纷纷推出了限量版产品。
各种以猴子为造型或者外包装上带有猴子装饰元素的手表、粉饼、戒指、手链、护肤品等应有尽有。
主题款这么多,主页君也要问一句:
“你们是猴子派来的逗逼吗?”
这2个戒指难道是emoji营销定制产品?
你可能会觉得国外品牌定义的中国风太可怕了,还不如*大福、*凤祥、*黄金的金饰好看实在。
不管怎么样,大牌们的确为猴年操碎了心
与其说这是对中国传统12生肖的“致敬”
不如说是借势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的本土化营销
关于大牌们猴年的产品设计,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它们在创意、设计以及对艺术性和文化性的挖掘上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站在国内消费者的角度,有些品牌难免有“跑偏”的地方)。但美与丑是相对的,奢侈品面向的毕竟是小众。有人在吐槽的同时,却解决了另外一部分小众“装X”的痛点,甚至带来了“爽点”!最终,大牌们还是达到了商业目的。
接下来,就列举几个大牌推出的猴年限量版产品:
江诗丹顿艺术大师中国12生肖传奇系列之猴年
为延续品牌与收藏家及高级制表工艺爱好者间的热炽交流,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特别呈献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中国12生肖传奇系列最新礼赞-猴年腕表。
表盘的设计将中国的剪纸艺术与瑞士文化中著名的剪影艺术 (Scherenschnitt) 相融合并直观地体现出中国猴年限量版,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Piaget伯爵掐丝珐琅生肖腕表
哈哈~猴子献桃。相较于平面图案,这柔软厚实的皮毛未免太写实了。
迪奥中国新年特别款Diorelita项链及手链
Dior依旧延续往年的中国红,但今年改进了红绳设计而采用红色彩漆链条。这个呆萌的镀金小猴镶嵌上白色珍珠和水晶,显得“栩栩如生”!(请问红色那个卡通风格的逗逼10元店里买得到吧?)
LV“壕”华版猴年配饰三件套
项圈、项链、手链3件套,据说还是施华洛世奇水晶打造。然并卵,这设计活生生把“宝宝”做成了外星人了好嘛?
Kenzo猴年胶囊系列庆贺新春
以老虎头出名的Kenzo推出了黑色打底,老虎头、眼睛为主要图案的猴年卫衣和 T 恤。但从图片上看不出来猴子的任何踪影,总不能把标志性虎头变成猴头吧?(Kenzo应该会十分委屈地说:有红色就是春节!)
大卫•杜夫高Bigger猴年限量雪茄
当看到大卫•杜夫我只想说“城会玩”。高贵典雅的中国风,还有同款搭配的烟灰缸。看到雪茄红色带标上印有写意的金色猴子LOGO了吗?
……..
看过之后褒贬不一在所难免。这就好比是中国消费者每年都要给大牌们出一道命题作文,12生肖轮流转。而今年是猴年可能导致了部分品牌在设计、创意上的“不及格”。对于这些大牌们来说,最易借势春节进行本土化营销的可能是龙和马,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这2个生肖的好感度和亲切度,另一方面这2个生肖对于大牌们来说容易在自身品牌的传承中找到痕迹。(例如“马”,很多大牌不是从马具起家,就是热衷于马术,而关于马的广告大片更是处处可见。)
其实,今天讨论的话题不能单单停留在对大牌们猴年“耍宝”的吐槽上。从它们身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能否在传统节日的产品设计及平面或者包装上得到启示、从国际大牌本土化营销的“水土不服”或者审美偏差反思自身的营销?
1.传统节日营销为何离“传统”越来越远?
民俗不代表LOW,空有精美的设计、包装而缺失节日文化内涵也称不上高逼格。主页君觉得在传统节日的营销上有时我们会忽视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挖掘与创新运用,大型商超、ShoppingMall逛下来许多产品的设计、包装只是一味地追求精美、奢侈的形式,单纯以这种“表象”来提升销售力。而结果无非是风格相近,差异化、文化内涵无法突显。
2.“接地气”的营销往往成为“最新鲜”的代表
眼下,无论是国际大牌还是国内品牌都在不遗余力地用中国元素(中国红、各式猴子)来讨好消费者,但终归考量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目标市场的了解程度。
最后,建议你看下百事可乐的猴年广告
用它来回答本土化营销的问题再适合不过
我们从中会反思很多
相信,“猴王精神”给了你答案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FocusMad(ID:F997659804)
评论